PANews 10月27日現場報導,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發表了主體演講《打造數字經濟“新基建”解放數據夯實”》。

在過去,生產要素發揮創造的條件包括產權可界定,價值可存儲,價值可評估和價值可流通。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發揮作用,受到限制,無法靈活替代;易成為數據孤島,不易評估。發揮價值;易預測,易盜用,易重複,難追踪;存儲和處理海量的多維維度的數據;並且於過去的生產要素,具有分散性,價值聚合性,非競爭性和易複製性四個特性。脆弱大。

因此,馬智濤認為要解放數據要素的規模需要解決三大核心問題,一是安全存儲,二是可信傳輸,三是協同生產。

為解決這些核心問題,馬智濤提出需要融合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大數據等其他技術才能形成數字“新基建”的解決方案。這些新技術內置了數字“新基建”的替代支持,最初是的數據的所有權可改變,價值可存儲,價值可評估和價值可流通,最終數據壓縮的大解放。



以下是馬智濤演講全文:

大家好,很高興又能夠參加今年的萬向區塊鏈大會。 2020年確實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的影響,包括像我們這個會議也要通過一個線上的方式來舉行,我覺得我們在生活上面受到的一些影響,確實還是比較巨大的。但與此同時疫情也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機遇,對於數字經濟的發展,我認為反而是能夠帶來一個更大的促進作用。在數字經濟下面,數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如何去發揮(數據)的價值,變成了一個我們非常需要關注的課題。所以今天在會上,我會跟大家去分享一些思考,針對如何去打造數字經濟的新基建,來解放數據生產力。

回顧人類的發展歷程,在每一個階段事實上都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關鍵的生產要素需要我們重點去做一些挖掘。比如說在農業時代的時候,實際上土地跟勞動力,就是我們最關鍵的生產要素。到了工業時代,資本跟技術就成了我們最核心的生產要素。而在數字時代,我們認為,數據就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最核心、最關鍵的生產要素。我們也看到今年年初的時候,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和機制的意見》,文件裡面也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以及技術相提並論,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所以從中可以看到,數據的生產要素的運用以及發展上面,我們應該要投入更多的一些思考。

我們也分解了一下這些數據,以及過去傳統的一些生產要素,發揮它的生產力的一些主要條件。我們主要列出了四個非常重要的條件:第一個就是產權可界定,第二個是價值可存儲,第三個是價值可評估,以及第四個價值可流通。我們可以舉一些例子,比如以技術要素作為一個例子,以專利為例,我們可以通過申請註冊一些專利去清晰界定專利的保護以及相應產權的歸屬。同樣的,專利作為公司的無形資產,在一定時期之內,它的價值也是可以存儲的,我們可以儲備很多這些專利,它的價值可能是在未來有所發揮,但我們可以先做一些儲備。同時我們看到,專利的價值也可以根據它的創新程度、它的權利的期限以及市場對它的需求等等,去對專利的要素來進行價值評估。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專利的授權是可以轉讓的,可以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以專利為例子的技術要素,這4個方面的條件,在整個社會的一些機制方面、我們的一些基礎設施方面,應該都已經是處於一個比較完善的水平。

數據,我們把它作為一個生產要素,我們也要去特別看一下未來到底我們怎麼去滿足它的發揮價值的條件,但是首先我們還是要關注它的一些特性。數據有別於過去我們所看到的一些生產要素,它還是有一些比較獨特的特性的。第一方面,它的分散性是非常明確的。當你要處理大量的一些數據的時候,事實上大企業是比較具備這方面的條件去處理海量的數據的。但是實際的情況我們看到,數據目前是散落在很多個人或者機構的手中,所以它“分散”的特性是非常明顯的。第二方面,就是它的價值聚合性。我們以小微企業貸款為例子,通過聚合多方的數據,我們可以建立起一個量化的風險模型,對一個企業的風險進行評估,從而進行授信,特別是針對小微企業。所以數據能夠聚合起來,它發揮的價值才是最大的。這個跟剛才所講的它的分散性事實上是存在矛盾的地方。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數據要素的這種非競爭性也是非常的明顯。數據的使用難以實現排他,確權也會比較困難。同樣的,一些用戶的行為數據可以通過不同的平台去進行採集,很難做到所謂排他的使用,所以這個方面也是數據要素一個比較獨特的特性。與此同時,它又存在非常強的易複製性,很容易被複製。比如說各種的手機APP經常會通過被授予的權限,甚至有的時候會超越這些權限去獲取到個人手機裡面的信息和行為數據,所以它的這種易複製性也是非常的突出。基於這些特性,我們可以總結出幾個方面,這些數據要素的一些難點,我們是要去做出一些突破的。第一個就是產權難以界定。第二個因為它的分散性,它會比較容易形成數據孤島,不容易去評估以及發揮它的聚合價值。第三方面它會比較傾向於容易洩露、容易盜用、容易濫用以及難以追踪。同樣的存儲以及處理這些海量多維度的數據,它的難度係數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數據要素的這些特性同樣也帶來了蠻多的技術挑戰。

所以歸納起來我們認為,真正要解放數據要素的生產力,我們需要解決三個非常核心的問題。第一個就是需要提供安全存儲的解決方案,第二個就是要提供可信傳輸的一些手段,以及最終需要提供一個協同生產的機制,去解決我們剛才列出的一系列問題。接下來我會針對這三大核心問題去分享進一步的思路。

在微眾銀行,我們認為數據新基建的解決方案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一些很核心的科技能力,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金融科技的ABCD,即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以及大數據。基於這些科技能力,我們能夠提供一系列的商業解決方案,含有數據託管、數據存證、數據傳輸、數據溯源、數據驗證、數據授權、聯合建模、隱私計算等一系列的服務,最終能夠比較妥善地解決剛才所提到的三大難題,即安全存儲、可信傳輸以及協同生產。

先看一下安全存儲。事實上,我們在實體世界裡面有非常多的安全存儲的手段,比如說我們舉個例子,我們以資本要素為例,如傳統實體世界裡面的紙幣金條等等,實際上我們都有一些非常成熟的服務。比如說銀行所提供的一些保險箱、金庫等等這些服務,在這些服務下面,我們可以實現物理隔離,通過密碼等非常安全的保衛服務,包括一些攝像監控等等(手段),去確保這些要素的安全性。我們認為,同樣地在數字世界裡面,我們也需要一些類似的技術來去保護好我們非常重要的數據要素,比如說我們的用戶數據,同樣我們認為也是需要有一些非常類同的像保險箱、像金庫的這些服務,去提供數據託管以及數據保險箱這些服務。在這樣的服務下,用戶就可以自主去選擇他的一些安保的策略,可以做到像脫敏、加密、數據的隔離,包括提供一些相應的(數據)可恢復、可刪除、可審計等等這些操作。所以我們認為安全存儲是整個數字世界、數字經濟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第二個方面就是可信傳輸。同樣的我們看到在現在的實體世界裡面,我們非常關鍵的一些要素,比如舉個例子,像我們的一些專利文檔,它都有一些相應的方法、一些手段去確保它的可信傳輸。比如通過印章、通過證書、通過防偽標籤,通過一些公正的機制來去確認我們這些技術要素的真實性,並且確保它在傳輸過程當中無法被篡改,它要求達到的一個效果,即能夠提供權威的認證,可以實現防偽、實現它的唯一性,同時有據可查,甚至能夠做到非常準確、非常實時的核驗。我們相信在數字世界裡面,同樣對於數據要素,我們也需要有一些相應的可信傳輸的措施。舉個例子,像我們的政務數據,同樣的我們也需要有相應的授權,在傳輸過程當中的加密、數據本身的真實性的核驗等等。他的要求非常類似,也是需要滿足準確、高效、安全等等這些要求。同樣也是需要基於用戶授權,用戶也能夠做一些選擇性的披露,同樣可以做到防篡改,可以做到分佈式的驗證,可以做到可追溯、可審計的效果。

第三方面就是協同生產,最終這些數據、這些生產要素能夠放在一起發揮價值,它必須要能夠體現一個協同生產的效果。同樣在實體世界裡面,我們也有蠻多這方面的例子,比如說在現在的工業時代,我們看到的很多勞動要素,包括我們一些產出物,像智能手機、汽車等等,現在都是通過全球化的零件加工、採購、集成,最後產出最終的活動要素。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求生產的資料,這些原材料以及技能能夠實現互補,對各個參與方我們都能夠提供一個非常合理的回報激勵的機制。我們相信,同樣在數字世界裡面,這些數據要素如果能夠發揮它的聚合價值,我們也是需要有一些相應的手段來去實現協同生產。比如說我們看到現在用戶行為數據散落在很多的不同的平台上面,我們如何通過聯合建模、隱私計算以及融合的分析,真正讓這些數據的聚合價值能夠充分發揮,與此同時又能夠滿足合法合規、隱私保護等等這方面的要求,然後嵌套在我們不同的運用場景當中,把用戶的價值能夠實現最大化。我們認為這個是在協同生產這個問題上面,我們非常需要去思考以及突破的一些挑戰。

最後我們可以用一張圖來去總結,在數字經濟的時代,我們新基建到底要達到一個怎麼樣的效果。最底層還是我們最基礎的一些科技能力,就是我們一直所講的ABCD,如AI、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然後基於這些科技能力,我們能夠有效攻克我們所講到的三個數據要素需要突破的問題,包括安全存儲、可信傳輸以及協同生產。突破這些難題以後,我們相信數據要素的價值所需要具備的一些先決條件就具備了,包括它的產權可以被界定,價值可以被存儲,同時這些價值也能夠被評估,以及可以有效地流通,最終真正能夠實現數據生產力的全面解放。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