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讓我們低成本地處理海量數據,區塊鏈則讓我們低成本地信任海量數據。這兩種技術相融合,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微軟(中國)首席技術官韋青在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就雲計算+區塊鏈發表主旨演講,為大家分享這一創新組合帶來的市場機遇。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跟大家聚在一起,今天上午很多專家介紹了關於區塊鏈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微軟作為一個實踐型公司,也在做自己的數字化轉型。區塊鏈技術對我們來說是賦能技術的一部分。前幾天信通院的何院長也表示,區塊鏈已經進入到一個“去媒”的時代,就是既不要神化它,也不要污化它,它已經脫離了早期的亂象。現在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對於新技術的應用速度和力度得到了極大的加強。這跟我們的發展,也跟這次疫情相關,這次疫情把原來很多轉型方面不做事的藉口全打碎了。對此我深有體會,過去幾個月,之前說不能幹的事情都可以乾了。這證明我們之前說的不要做這件事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如不要用區塊鏈,不要用雲計算或者不要用人工智能,不去嘗試突破是因為生存的壓力還不夠大。

以韌性為內核,以響應重塑複蘇為延展的這張圖,是微軟跟華爾街分析師分享的自身體會。我們發現這個時代裡的任何企業,包括互聯網企業、傳統企業,如果想生存下去,必須要加強自己企業的業務韌性,我們稱之為Resilience。其實韌性跟中國傳統文化很有淵源,比如老子的“道”中講什麼是生命力,要包容,要做到很軟,-其實就是要適應外部變化,要有自我更新能力。所以不管談什麼技術,實際上都是在公司業務流程和對像上面增加它的韌性、適應性、變化性。我們認為這是第一性原理,就是拋開浮誇的表面不看,能不能讓我們變得更具韌性。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大家有沒有發現新的情況層出不窮?每天都有讓你大跌眼鏡的新問題出現,我們稱之為“無常態”時代。每一家企業都需要適應並不斷響應這種變化。

接下來談一下“重塑”。我們通過自身的體會發現,當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重塑時,區塊鏈其實是重塑業務流程的一個重要的賦能工具。我們之所以強調這個能力,是我們自己也發現這不是技術的問題,也不僅僅是轉型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現在我們面臨的情況是,所有的產品、流程、對像都需要重新審視、重新賦能。賦能的工具是數字化工具,區塊鍊是其中之一,當然同時也跟雲計算相關。

“賦能全球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成就不凡”是微軟的願景,為什麼在這裡把它拿出來呢?對大部分公司來講,願景都是員工必須背下來的,但很多時候背完之後放到一邊就不再提了。但這個時代我們真的要考慮公司的DNA是什麼,公司的發展願景是什麼。微軟挺有意思的,從比爾蓋茨談到讓每一個桌上有電腦,到現在為全球每個人和機構賦能,讓大家能夠有強大的生產力工具和數字化能力,都延續了我們的願景。可能看起來很高大上,跟我們普通個人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我想講,從微軟過去十多年的數字化轉型經驗來看,如果一家公司喪失當初的初心,那麼真的有可能在未來走失方向,所以剛剛講到“重塑”這個關鍵詞。我們的CEO薩提亞,他上任以後非常成功地把微軟拉上了轉型的軌道,雖然不能說完全成功,但方向走得是比較正確了。他經常說到的詞是什麼呢?也是“找回自己的初心”。

為什麼我講這些東西呢?按理說這場大會不需要講這個話題。但以我們的體會來看,發現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現在的誤區和錯誤信號太多,也就是雜音太多。很多公司採用在採用新技術往前走的過程中,經常容易走錯方向。以區塊鍊為例,區塊鍊是一個技術手段,還是像水和電一樣可以去賦能的一種底層工具呢?

剛才幾位專家說得非常好,不要把它神化,也不要污化。按正常的技術路線來講再過五年或十年,這個社會沒有人會說區塊鏈了,沒有人會說云計算了,也不應該有人說人工智能了。為什麼呢?舉個例子,現在還有沒有人說我們家用的是什麼電?沒有了。但在百年前,電剛剛發明的時候,大家爭得最多的是什麼?是直流電好還是交流電好?電是驅動馬達,還是驅動洗衣機?但是經過100年的發展,沒有人提這個話題了,提的都是電能用來做什麼。過去大半年的經歷,我發現中國市場面臨一個巨大的變化。中國的市場受美國,尤其受矽谷影響比較深,大家特別喜歡追一些新概念。經常出現一種誤區,技術的先進性或可用性,不是以技術本身的賦能能力決定的,是以詞彙是不是夠新來決定的。我們一定要糾結出什麼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跟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關係。此前看到一篇文章,竟然花了整篇篇幅講如何區別數字化城市和智慧化城市。區塊鏈裡的聯盟鏈、公鏈、私有鏈有關係嗎?什麼時候可以不提概念性話題,而是把它用起來,才能發現它其實只是一個工具,面臨的是信任問題,需要用技術去解決。

給大家一個建議,正是因為區塊鏈很有用,所以把它部署到實際流程中的時候,可以根據經驗發現什麼好用就用什麼。需要用區塊鏈的時候用區塊鏈,不需要用區塊鏈的時候就不要區塊鏈。最終你會發現,搭建的是一套在智能時代、數字化時代的信任體系,而不是一套區塊鏈體系,不是一套人工智能體系,也不是一個雲計算體系。這就是這個時代需要的分佈式可信,隨時隨地可用。薩提亞寫過一篇非常有名的論文,叫做《21世紀的計算機》。論文已經預判到了20年以後是什麼,無非是無處不在的計算,然後是無處不在的智能。無論今天談的是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5G,我們最終要實現的就是隨時隨地傳遞信息、隨時隨地做決策或者藉助機器的能力幫助人類解決日常工作。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一種自動化的過程。

這是微軟為自己、也是為客戶搭建的一套框架。如果熟悉自動化領域,會知道這是一個控制論的話題。它的本質是什麼呢?應用中的一切,不管是員工、運營還是產品客戶,都需要建立起一個實時的數字化反饋鏈,能夠隨時知道你發出的指令是否準確地進行了執行。根據控制論和自動化原理,負反饋能夠讓你更精確地達到目標,正反饋是一種指數型的成長,會產生出一些增長極限的話題。其實每一個人的工作,都是為每一個產品和流程建立一個負反饋。建立負反饋有什麼好處呢?能夠讓你發出的指令得到精準、及時、安全、可靠地執行。在這個邏輯下區塊鏈能幹什麼?在藉助通信、計算、存儲的架構基礎上,讓我們發出的交易指令或財務指令,能夠精確、及時、可靠地送達執行。

但要實現這一點比較困難,難的關鍵點在於這不是某一個技術就可以實現的。區塊鏈搭載在計算、存儲、網絡、安全基礎上,是對數據全生命週期的管理。當有管理、計算、存儲、數據、通信時,它就變成了一個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什麼呢?很多技術詞是從英文中翻譯過來的,語境有時候很中文的語境不是很吻合。微軟雲計算的CEO有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文章闡述了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就是世界的計算機,雲這個功能是管理世界計算機的超級系統。幾十年前體現為Win,現在體現為安卓和IOS,未來就體現在以全世界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通信資源、網絡資源、安全資源為管理對象的操作系統。區塊鏈技術可以在這個系統裡做安全可靠的負反饋鏈上的一種可信鏈條。

微軟嚴格來講不是做區塊鏈的公司,而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把它植入到每一個業務環節,植入到每一個客戶的商業模式中。所以我們對於區塊鏈應用的體會更加深切些。我贊同很多專家說的,大家是從區塊鏈的技術進步來講的,都在破一個迷信的題。前一個演講嘉賓說區塊鍊是一個底層賦能工具,是一個數字形態工具。在我們看來,未來區塊鏈的機會點不是在座的屬於區塊鏈行業的從業人士。真正的機會來源於把區塊鏈的能力賦給行業外市場上成千上萬的公司,以解決他們的發展需要。他們不需要區塊鏈這個概念,他們只需要存儲、計算這些切實可用的功能。區塊鏈從具體實施來看,它需要結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一起來實現,從A點到B點的信號精確傳輸,我們要抓住事情的本質。微軟將區塊鏈賦能到所有產品的流程中,支付也已加入了區塊鏈技術。

微軟有一個合作很密切的客戶,是星巴克。我們為他們提供的解決方案,將產品、客戶、合作夥伴、供應鏈通過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安全末梢終端、Azure上的區塊鏈技術整合在一起。很多時候,沒有一家公司會只需要區塊鏈技術,它要的是整個流程的數字化再造。我們的經驗是必須要結合其它技術,為客戶提供一個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個區塊鏈的解決方案。

接下來具體分享一下我們為星巴克提供的解決方案。星巴克服務的是高端客戶,它有真實的業務痛點——用戶需要知道咖啡從哪來的。咖啡的種植商需要有業務的擴展,需要建立自己的可信度,從銀行獲取貸款也需要有一套社會可信技術架構。在整個流程下,恰巧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這些需求。從種咖啡種植廠商,到貨運,到咖啡豆的炒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再到最終用戶,這其實是一個端到端的全鏈條。我們使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來實現全鏈條的管理。星巴克案例是一個典型的客戶案例,具有真實的落地場景。很少有客戶會說,我只需要用你們的區塊鏈。尤其是隨著後疫情無常態時代來臨,海量的公司在用數字化技術,所以區塊鏈更需要與其它技術進行融合。我們要走出去,走出區塊鏈自嗨的小範疇,走到社會上去看技術到底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而不是只解決區塊鏈自身的問題。

探討這些也跟微軟的背景有關係,因為我們是一個軟件公司,是一個有海量的計算、存儲、安全、通信的技術架構的雲計算公司。微軟有60多個計算中心,覆蓋了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個概念下,我們和純粹做區塊鏈的公司略有不同,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安全合規、實用落地。我們考慮的不僅有消費者,也包括企業,所以我們加入了聯盟鏈。企業有非常現實的需求,我們不僅要將焦點放在消費上,也要放在企業客戶上,為客戶的痛點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這個頁面展示了在Azure上能夠使用的區塊鏈服務。微軟的目標是盡量把它變得很簡單。上到Azure雲以後有一個區塊鏈服務,半小時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鏈條,實現想要的功能。我們希望讓技術的實現變得很容易,為企業出海或者全球化的貿易業務,提供一個橋樑,提供一個技術架構。

再回到之前所講的“韌性”,用這種方式來提供技術能力,我們認為才是具有人性化的,可以應對無常態時代的業務模式。 “負反饋”也非常重要,每一個指令發出去都要能回來,是這個時代通過數字化技術、智能技術,如5G、物聯網、區塊鏈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

最後以蓋茨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不要著急,我們一直覺得是不是錯過了互聯網時代、物聯網時代、人工智能時代,但在疫情以後都有特別深的體會,真正的好戲,可能帷幕都還沒有拉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