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Faust,极客 Web3

本文并不涉及多少技术相关解读,而是就事论事分析 Celestia 现在的商业思路及其处境。

Celestia 的自我定位,是模块化区块链叙事下的「最佳 DA 层」。Celestia 自己做了一条公链,这条公链专门为 Rollup 项目提供数据发布服务,也即 Data Publication。「数据发布」要确保一件事:需要获取最新数据的个体,能很快获取到需要的数据。过去很多人将数据发布称为数据可用性,将其与历史数据可检索混为一谈,是一种概念误用,这一点正在被以太坊基金会和 Celestia 官方持续纠正中。

如果你有关于 Rollup 的简单知识,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将很好理解:Celestia 认为,类似 Layer2 的以太坊扩容网络,可以把新产生的数据发布到 Celestia 链上,而不是直接发布到以太坊上,这样就可以节省 90% 以上的手续费。

以 Arbitrum Orbit 为例,Orbit 的排序器 Sequencer 可以把 Layer2 最新的数据发布到 Celestia 的区块里。然后,需要获取这部分数据的节点(比如 Orbit 全节点),可以再运行 Celestia 的轻节点,从 Celestia 全节点那里获取排序器发布上去的数据。

专做DA层生意,Celestia“偷家”以太坊能成功吗?

至于 Celestia 的代币 TIA,主要应用场景是数据发布费用 +POS 节点质押,如果一个 Rollup 项目选用 Celestia 作为 DA 层,每次发布数据要交手续费;同时,专门用来承载 Rollup 发布的数据的 Celestia 主链,最多有 200 多个 Validator 节点,TIA 代币就是 Validator 需要事先质押的资产。

虽然 Celestia 官方文档中提到,TIA 代币也可以作为 Celestia 生态内 Rollup 项目的 gas 支付代币,但这一条提议不是强制的。同时 TIA 也会在未来用作 Celestia 的治理,比如对 Celestia 网络的部分参数调整进行投票决议。

将 TIA 与 ARB、OP 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前者多出了一个看似较高频的应用场景:作为数据发布的手续费。如果未来有很多扩容项目真的采用 Celestia 作为 DA 层,且这些项目具有充沛的流动性和用户,能够持续为 TIA 代币制造应用条件,那么的确可以让 TIA 走强。退一步讲,只要 Celestia 被业界乃至市场充分认可,生态建设足够成功,即便 TIA 像 ARB 一样单纯作为治理代币,也可以被市场充分计价。

但本文想抛出的观点恰恰是相反的:Celestia 未必会被市场乃至业界充分认可,其尝试从以太坊 Layer2 体系内引来流动性的想法,大概率会受到阻力,其境遇可能就像 EigenLayer 一样。

专做DA层生意,Celestia“偷家”以太坊能成功吗?

图片来自 TokenInsight 的文章——《Restaking 之王:EigenLayer 的商业模型是金点子还是糟粕?》

项目成功与否,技术 / 叙事不是第一,会审时度势最重要

如果要讨论 Celestia 能否在未来被市场和业界充分认可,其实就相当于讨论一个很哲学的问题:一个项目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些?Celestia 又是否具备这些要素?

在此,作者先简单探讨下第一点。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以 Polygon、Flow、Avalanche、Dfinity、Solana、Nervos 等大概在同一时期立项并上线主网的公链作为考察对象,不难看出其中最成功的是 Polygon。虽然它被很多人认为,是上述谈及的公链中技术最弱的一个,但却毫无疑问是最成功的一个。

Polygon 的生态建设要比其他几个考察对象更为成功,其代币市值、承载的 DAPP、各类数据等均居于前列,此前特朗普都选择在 Polygon 上发行独家 NFT。其「全家桶」更是囊括了以太坊 Layer2(Polygon zkEVM)、独立公链(Matic)、DA 网络(Avail)等一系列五花八门的东西,和 ZK 相关的团队有 Polygon Zero、Polygon Miden、Polygon Nightfall,分别在不同的技术方向上摸索。同时 Polygon 还有一个开源的模块化区块链套件 Polygon CDK,似乎比 Celestia 具备更完备的模块化区块链堆栈。

专做DA层生意,Celestia“偷家”以太坊能成功吗?

Polygon 很喜欢「顺应大趋势」,尤其是在 2020 年将自己标榜为 Plasma 来迎合以太坊基金会的需要,借此吸引了大量的流动性,获取了相当多的资源。在很多技术至上主义者的眼里,技术原本很弱的 Polygon 正是靠着迎合以太坊基金会快速抬升了「江湖地位」,之后大笔出钱收购多个和 ZK 及模块化区块链相关的技术团队,来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相比之下,Flow、Avalanche、Dfinity、Solana 等项目技术都比原始的 Polygon 强,但在目前的综合实力上却弱于 Polygon。其中,Solana 凭借着 FTX 交易所的长期扶持,也相当成功(Anatoly 为了说服 SBF,曾不遗余力的向后者推销自己的项目);Avalanche 靠着海外资本的扶持、EVM 兼容、投入大量精力搞 BD,也比较成功。但这两者似乎不是特别看好 Layer2 的叙事,并且没有在此方面做大量投入,某种程度上并不像 Polygon 那样善于「顺势而为」。

最后的 Dfinity 和 Flow 以及 Nervos,则因为不同原因而趋于走弱,没有像前述几个项目那样热门:

Dfinity 把自己定位为去中心化的 AWS,想要真的为区块链带来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还针对性的推出了用户可免 gas 交易的「反向 gas」功能,但终因时代背景的限制而没有获得成功(从 2021 年到今天,区块链都不是一个适合 mass adoption 的领域,因为上游配套设施极不完善,用户入口就被限制死了)。

至于 Flow,它早就实现了原生账户抽象,并且有类似于模块化区块链的简单的分层设计;Nervos 则在 2018 年就以分层扩容、Layer2 作为核心叙事,尝试把自己标榜为「专为 Layer2 设计的 Layer1」,但最后也遭遇了滑铁卢(Layer2 只有在 Layer1 承载了过剩的流动性时才有意义,单纯在技术上契合 Layer2 的需要并不是最优解)。

归根结底,对于一个项目而言,最重要的从来就不是技术是否牛逼,叙事是否吸引人,而是能否能够在时代背景下审时度势,寻找到最恰当的商业运作路径。然而这一点恰恰是许多学院派团队的短板,在充斥着尔虞我诈的商业世界中,从来就不讲究什么「技术至上」「荣誉和道德优先」,只有「成王败寇」。许多技术独到 / 观念超前的团队,最后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在商业运作上不够灵活,最终饮恨西北。

Celestia 的商业运作思路有什么问题

我们反观 Celestia:它在商业运作路径上是否存在问题?或者说是否有很好的去「审时度势」?需要强调下,Celestia 的模块化区块链与 DA 层叙事,需要有一条流动性充沛且存在溢出现象的公链作为对应的结算层,而这条公链其实就是以太坊 Ethereum。如果 Celestia 彻底与以太坊生态割裂,其模块化区块链的叙事就没有太大意义,上文提到的 Nervos 的处境早就揭示了这一点。

然而,要从以太坊上吸引流动性,同时还不对以太坊本身进行直接赋能,似乎不是一种 make sense 的做法。如果我们有仔细的观察以太坊基金会对 Layer2 的态度变化,就不难观察到这一点。

在《极客 Web3》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多次强调,以太坊基金会和 L2BEAT 等已经明确澄清,不用以太坊做 DA 层的扩容项目不是以太坊 Layer2,因为以太坊链下的 DA 层均无法达到与以太坊同等级别的可用性保障,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假设(Celestia 需要预先假设主链不出停机故障,但其 Validator 最多 200 个左右,与以太坊主链的可用性有区别;而 EigenDA 本质独立于以太坊原生 DA)。

换言之,除了真正的 Rollup 之外,其他的扩容项目都不是以太坊 Layer2(我们可以把 Plasma 和状态通道忽略掉,因为这两种技术方案几乎在以太坊生态消失了)。

专做DA层生意,Celestia“偷家”以太坊能成功吗?

关于以太坊基金会这番做法的用意,有不少人认为,实际是在借着区分技术方案的由头,来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道理不言自明:如果 Celestia 和 EigenDA 等以太坊之外的 DA 层被大规模采用,那以太坊的地位必然被削弱,以太坊基金会投入大量精力要实现的 EIP-4844、Danksharding 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而且这些独立的 DA 层根本不能赋能以太坊,反而会带来一些系统性风险。

虽然现在的确有一些以太坊生态项目如 Arbitrum Orbit 等,宣布和 Celestia 集成,但这绝不代表 Celestia 会被「充分认可」,而是在让以太坊基金会愈发感受到竞争压力。对于拥有至高话语权的以太坊基金会而言,利用自身优势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其实是简单的事情(这就好比犹太教元老轻而易举的害死了耶稣)。只要以太坊 Layer2 重视 Layer2 这个 Title,就不会考虑 Celestia 和 EigenDA 这类东西。所以,Celestia 本质是在「激流勇进」,而非 Polygon 那样的「顺势而为」。

专做DA层生意,Celestia“偷家”以太坊能成功吗?

如今绝大多数以太坊 Layer2 的流动性集中在 Arbitrum、Optimism 等正统的 Rollup 项目上,这些项目的主要版本必然不会和 Celestia 集成。而Arbitrum Orbit 只是一个类似于 Arbitrum Nova 的次要版本,大概率无法与几大「正统 Layer2」比肩。Celestia 即便能够引流此类「次级 Layer2」,似乎也带不来多高的价值捕获。(Arbitrum Nova 目前只有约 2200 万美元的 TVL)

专做DA层生意,Celestia“偷家”以太坊能成功吗?

此外,作为一个场景单纯 ToB 的 DA 层项目,Celestia 并不像 Solana 那样能靠着 ToC 场景招商 DAPP 来获取大量的流动性。如果不能成功吸引许多 Rollup 项目的采用,其生态建设就会走弱。而且 Celestia 似乎缺乏极为强劲的资本推手,虽然其技术叙事本身 make sense,但如果不能在以太坊生态内很好的扎根,其宏大蓝图很可能变为空中楼阁(失去了 FTX 扶持、单靠技术叙事的 Sui 至今还是没有太大起色)。

在此作者想分享两个有意思的事情:

其一,据某知情人士透露,在 Stanford 的一次线下活动中,以太坊基金会的 Dankrad 刚说完「不用以太坊做 DA 层的扩容项目不是 Layer2」,随后没多久,Celestia 的人员就说「xxx 项目是一个用 Celestia 作为 DA 层的以太坊 Layer2」,惹得一些人哄笑;

其二,被 Celestia 扶持的自称为“最快的以太坊 Layer2”的 Eclipse,至今未被收录进 L2beat 网站(在 Active Projects 和 Upcoming Projects 栏目中都找不到)。该项目采用了 Solana VM 作为执行层,Celestia 作为 DA 层,以太坊作为结算层(Layer1)。

以上两则趣闻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 Celestia 目前的境遇。虽然从理想主义的角度看,Celestia 打造的模块化区块链技术叙事有利于 Web3 的长期发展,但在现实因素的限制下,一切情况似乎并不乐观。

意图 Intent 可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但这只是就当下的境况而言,在未来那个以 Intent 为核心的 Web3 世界,一切都可能变化。在以 Intent、链抽象、全链操作为核心的叙事背景下,在用户不需要对链本身存在感知的未来,Celestia 在生态建设上的阻力可以得到解决。

目前以太坊 Layer2 的火热,本质是因为大家都认可以太坊这条链,而大家的认可为其带来了充沛乃至过剩的流动性。大家又为何认可以太坊呢?因为对他有大概的认知。但如果 Intent 方案把底层基础设施屏蔽掉了,未来的新进用户根本不了解什么以太坊和 Solana 呢?届时流动性的分配是否会以 DAPP 本身为主,而非以底层协议为主?

换言之,我们目前对区块链格局发展的认知,都是以「胖协议瘦应用」为前提,但这一规律可能在未来得到改变。

我们可以如此想象:在 Intent 和全链操作为主流叙事的未来区块链世界中,人们不需要对以太坊、Layer2 的存在有认知,只需要感知 DAPP 本身甚至其前端即可,那么一切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届时引导流动性的关键点不再是以太坊等公链,而是各大 DAPP。只要各大 DAPP 愿意 base 在以 Celestia 为 DA 层的模块化区块链上,Celestia 的生态建设就可以不必依赖于目前的,引流以太坊 Layer2 的路径。届时,不光是 Celestia,整个 Web3 版图都将迎来巨大的变化。

也许正如某人所言:一个人(项目)的成功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