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Faust,極客Web3
本文並不涉及多少技術相關解讀,而是就事論事分析Celestia 現在的商業想法及其處境。
Celestia 的自我定位,是模組化區塊鏈敘事下的「最佳DA 層」。 Celestia 自己做了一條公鏈,這條公鏈專門為Rollup 專案提供資料發布服務,也即Data Publication。 「數據發布」要確保一件事:需要取得最新數據的個體,很快就能取得到所需的數據。過去許多人將資料發布稱為資料可用性,將其與歷史資料可檢索混為一談,是一種概念誤用,這一點正在被以太坊基金會和Celestia 官方持續糾正中。
如果你有關於Rollup 的簡單知識,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將很好理解:Celestia 認為,類似Layer2 的以太坊擴容網絡,可以把新產生的數據發佈到Celestia 鏈上,而不是直接發佈到以太坊上,這樣就可以節省90% 以上的手續費。
以Arbitrum Orbit 為例,Orbit 的排序器Sequencer 可以把Layer2 最新的資料發佈到Celestia 的區塊。然後,需要取得這部分資料的節點(例如Orbit 全節點),可以再運行Celestia 的輕節點,從Celestia 全節點取得排序器發佈上去的資料。
至於Celestia 的代幣TIA,主要應用場景是數據發布費用+POS 節點質押,如果一個Rollup 項目選用Celestia 作為DA 層,每次發布數據要交手續費;同時,專門用來承載Rollup 發布的數據的Celestia主鏈,最多有200 多個Validator 節點,TIA 代幣就是Validator 需要事先質押的資產。
雖然Celestia 官方文件中提到,TIA 代幣也可以作為Celestia 生態內Rollup 項目的gas 支付代幣,但這條提議不是強制的。同時TIA 也會在未來用作Celestia 的治理,例如對Celestia 網路的部分參數調整進行投票決議。
將TIA 與ARB、OP 進行對比,不難看出前者多出了一個看似較高頻的應用場景:作為數據發布的手續費。如果未來有許多擴容項目真的採用Celestia 作為DA 層,而這些項目具有充沛的流動性和用戶,能夠持續為TIA 代幣製造應用條件,那麼的確可以讓TIA 走強。退一步講,只要Celestia 被業界乃至市場充分認可,生態建設足夠成功,即便TIA 像ARB 一樣單純作為治理代幣,也可以被市場充分計價。
但本文想拋出的觀點恰恰是相反的: Celestia 未必會被市場乃至業界充分認可,其嘗試從以太坊Layer2 體系內引來流動性的想法,大概率會受到阻力,其境遇可能就像EigenLayer 一樣。
圖片來自TokenInsight 的文章-《Restaking 之王:EigenLayer 的商業模式是金點子還是糟粕? 》
專案成功與否,技術/ 敘事不是第一,會審時度勢最重要
如果要討論Celestia 能否在未來被市場和業界充分認可,其實就等於討論一個很哲學的問題:一個專案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些? Celestia 又是否具備這些要素?
在此,作者先簡單探討下第一點。如果我們回顧歷史,以Polygon、Flow、Avalanche、Dfinity、Solana、Nervos 等大概在同一時期立項並上線主網的公鏈作為考察對象,不難看出其中最成功的是Polygon。雖然它被許多人認為,是上述談到的公鏈中技術最弱的一個,但卻毫無疑問是最成功的一個。
Polygon 的生態建設比其他幾個考察對象更為成功,其代幣市值、承載的DAPP、各類數據等均居於前列,此前川普都選擇在Polygon 上發行獨家NFT。其「全家桶」更是囊括了以太坊Layer2(Polygon zkEVM)、獨立公鏈(Matic)、DA 網路(Avail)等一系列五花八門的東西,和ZK 相關的團隊有Polygon Zero、Polygon Miden、Polygon Nightfall ,分別在不同的技術方向上摸索。同時Polygon 還有一個開源的模組化區塊鏈套件Polygon CDK,似乎比Celestia 具備更完整的模組化區塊鏈堆疊。
Polygon 很喜歡「順應大趨勢」,尤其是在2020 年將自己標榜為Plasma 來迎合以太坊基金會的需要,藉此吸引了大量的流動性,獲取了相當多的資源。在許多科技至上主義者的眼裡,科技原本很弱的Polygon 正是靠著迎合以太坊基金會快速抬升了「江湖地位」,之後大筆出錢收購多個和ZK 及模組化區塊鏈相關的技術團隊,來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
相較之下,Flow、Avalanche、Dfinity、Solana 等專案技術都比原始的Polygon 強,但在目前的綜合實力上卻弱於Polygon。其中,Solana 憑藉著FTX 交易所的長期扶持,也相當成功(Anatoly 為了說服SBF,曾不遺餘力的向後者推銷自己的項目);Avalanche 靠著海外資本的扶持、EVM 兼容、投入大量精力搞BD,也比較成功。但這兩者似乎不是特別看好Layer2 的敘事,並且沒有在此方面做大量投入,某種程度上並不像Polygon 那樣善於「順勢而為」。
最後的Dfinity 和Flow 以及Nervos,則因為不同原因而趨於走弱,沒有像前述幾個項目那樣熱門:
Dfinity 把自己定位為去中心化的AWS,想要真的為區塊鏈帶來一些實際的應用場景,還針對性的推出了用戶可免gas 交易的「反向gas」功能,但終因時代背景的限製而沒有成功(從2021 年到今天,區塊鏈都不是一個適合mass adoption 的領域,因為上游配套設施極不完善,用戶入口就被限制死了)。
至於Flow,它早就實現了原生帳戶抽象,並且有類似於模組化區塊鏈的簡單的分層設計;Nervos 則在2018 年就以分層擴容、Layer2 作為核心敘事,嘗試把自己標榜為“專為Layer2 設計的Layer1」,但最後也遭遇了滑鐵盧( Layer2 只有在Layer1 承載了過剩的流動性時才有意義,單純在技術上契合Layer2 的需要並不是最優解)。
歸根究底,對於一個專案而言,最重要的從來就不是技術是否牛逼,敘事是否吸引人,而是能否能夠在時代背景下審時度勢,尋找到最恰當的商業運作路徑。然而這一點恰恰是許多學院派團隊的短板,在充斥著爾虞我詐的商業世界中,從來就不講究什麼“技術至上”“榮譽和道德優先”,只有“成王敗寇”。許多技術獨到/ 觀念超前的團隊,最後沒有獲得應有的地位,也正是因為在商業運作上不夠靈活,最終飲恨西北。
Celestia 的商業運作想法有什麼問題
我們反觀Celestia:它在商業運作路徑上是否有問題?或者說有沒有很好的去「審時度勢」?需要強調下,Celestia 的模組化區塊鏈與DA 層敘事,需要有一條流動性充沛且存在溢出現象的公鏈作為對應的結算層,而這條公鏈其實就是以太坊Ethereum。如果Celestia 徹底與以太坊生態割裂,其模組化區塊鏈的敘事就沒有太大意義,上文提到的Nervos 的處境早就揭示了這一點。
然而,要從以太坊吸引流動性,同時還不對以太坊本身進行直接賦能,似乎不是一種make sense 的做法。如果我們有仔細的觀察以太坊基金會對Layer2 的態度變化,就不難觀察到這一點。
在《極客Web3》先前的文章中,我們曾多次強調,以太坊基金會和L2BEAT 等已經明確澄清,不用以太坊做DA 層的擴容項目不是以太坊Layer2,因為以太坊鏈下的DA 層皆無法達到與以太坊同等等級的可用性保障,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假設(Celestia 需要預先假設主鏈不出停機故障,但其Validator 最多200 個左右,與以太坊主鏈的可用性有區別;而EigenDA 本質獨立於以太坊原生DA)。
換言之,除了真正的Rollup 之外,其他的擴容項目都不是以太坊Layer2(我們可以把Plasma 和狀態通道忽略掉,因為這兩種技術方案幾乎在以太坊生態消失了)。
關於以太坊基金會這番做法的用意,有不少人認為,實際是在藉著區分技術方案的由頭,來維護自身的商業利益,道理不言自明:如果Celestia 和EigenDA 等以太坊之外的DA 層被大規模採用,那以太坊的地位必然被削弱,以太坊基金會投入大量精力要實現的EIP-4844、Danksharding 的意義也將不復存在。而這些獨立的DA 層根本無法賦能以太坊,反而會帶來一些系統性風險。
雖然現在的確有一些以太坊生態項目如Arbitrum Orbit 等,宣布和Celestia 集成,但這絕不代表Celestia 會被「充分認可」,而是在讓以太坊基金會愈發感受到競爭壓力。對於擁有至高話語權的以太坊基金會而言,利用自身優勢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其實是簡單的事(這就好比猶太教元老輕而易舉的害死了耶穌)。只要以太坊Layer2 重視Layer2 這個Title,就不會考慮Celestia 和EigenDA 這類東西。所以,Celestia 本質是在「激流勇進」,而非Polygon 那樣的「順勢而為」。
如今絕大多數以太坊Layer2 的流動性集中在Arbitrum、Optimism 等正統的Rollup 專案上,這些專案的主要版本必然不會和Celestia 整合。而Arbitrum Orbit 只是一個類似Arbitrum Nova 的次要版本,大機率無法與幾大「正統Layer2」比肩。 Celestia 即便能夠引流此類「次級Layer2」,似乎也帶不來多高的價值捕獲。 (Arbitrum Nova 目前只有約2,200 萬美元的TVL)
此外,作為一個場景單純ToB 的DA 層項目,Celestia 並不像Solana 那樣能靠著ToC 場景招商DAPP 來獲得大量的流動性。如果無法成功吸引許多Rollup 計畫的採用,其生態建設就會走弱。而且Celestia 似乎缺乏極為強勁的資本推手,雖然其技術敘事本身make sense,但如果不能在以太坊生態內很好的紮根,其宏大藍圖很可能變為空中樓閣(失去了FTX 扶持、單靠技術敘事的Sui 至今還是沒有太大起色)。
在此作者想分享兩個有趣的事情:
其一,據某知情人士透露,在Stanford 的一次線下活動中,以太坊基金會的Dankrad 剛說完“不用以太坊做DA 層的擴容項目不是Layer2”,隨後沒多久,Celestia 的人員就說「xxx 計畫是一個用Celestia 作為DA 層的以太坊Layer2」,惹得一些人哄笑;
其二,被Celestia 扶持的自稱為「最快的以太坊Layer2」的Eclipse,至今未被收錄進L2beat 網站(在Active Projects 和Upcoming Projects 欄位中都找不到)。此專案採用了Solana VM 作為執行層,Celestia 作為DA 層,以太坊作為結算層(Layer1)。
以上兩則趣聞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Celestia 目前的境遇。雖然從理想主義的角度來看,Celestia 打造的模組化區塊鏈技術敘事有利於Web3 的長期發展,但在現實因素的限制下,一切情況似乎並不樂觀。
意圖Intent 可能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但這只是就當下的處境而言,在未來那個以Intent 為核心的Web3 世界,一切都可能改變。在以Intent、鏈抽象、全鏈操作為核心的敘事背景下,在使用者不需要對鏈本身存在感知的未來,Celestia 在生態建構上的阻力可以解決。
目前以太坊Layer2 的火熱,本質是因為大家都認可以太坊這條鏈,而大家的認可為其帶來了充沛乃至過剩的流動性。大家又為何認同以太坊呢?因為對他有大概的認知。但如果Intent 方案把底層基礎設施屏蔽掉了,未來的新進用戶根本不了解什麼以太坊和Solana 呢?屆時流動性的分配是否會以DAPP 本身為主,而非以底層協定為主?
換言之,我們目前對區塊鏈格局發展的認知,都是以「胖協議瘦應用」為前提,但這項規律可能在未來得到改變。
我們可以如此想像:在Intent 和全鏈操作為主流敘事的未來區塊鏈世界中,人們不需要對以太坊、Layer2 的存在有認知,只需要感知DAPP 本身甚至其前端即可,那麼一切情況就可能會改變:屆時引導流動性的關鍵點不再是以太坊等公鏈,而是各大DAPP。只要各大DAPP 願意base 在以Celestia 為DA 層的模組化區塊鏈上,Celestia 的生態建設就可以不必依賴目前的,引流以太坊Layer2 的路徑。屆時,不光是Celestia,整個Web3 版圖都將迎來巨大的變化。
也許正如某人所言:一個人(專案)的成功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