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鏈,讓加密資產在不同的區塊鏈之間自由流動,在多鏈世界中已然成為了一種剛需。

然而,區塊鏈世界苦跨鏈橋久矣。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市面上的主流跨鏈橋往往採用多籤的方式,需要較高的信任假設,信任跨鏈橋的幾個多簽方不會作惡、不會監守自盜,而信任假設相對較弱的跨鏈方案由於使用者體驗不佳(例如狀態證明橋會很慢)或實現難度大,並沒有大規模採用。另一方面,在區塊鏈黑暗森林世界裡,跨鏈橋一直都是駭客的猛烈攻擊目標,而每次跨鏈橋出事,都會帶來巨額損失:

  • 2021 年7 月跨鏈資產橋專案ChainSwap 遭到攻擊,損失了近800 萬美元的資產;

  • 2022 年1 月,Qubit Finance 跨鏈橋遭到駭客攻擊,損失超過8,000 萬美元;

  • 2022 年2 月,Wormhole 被駭客攻擊,損失超過3.2 億美元;

  • 2022 年8 月,跨鏈橋Nomad 被駭客竊取了超過1.9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

比特幣一層資產發行協議RGB++ 自帶Leap 功能,可實現RGB++ 資產在L1(比特幣區塊鏈)和L2(CKB 區塊鏈或其他基於UTXO Stack 的鏈)之間自由轉移,而且這種無橋跨鏈轉移無需許可、無需信任假設、安全且高效,是跨鏈的一種新範式。

本文將以簡單易懂的語言介紹Leap 無橋跨鏈的基本原理、優勢、教學和注意事項。

Leap:無需跨鏈橋的跨鏈

在介紹Leap 無橋跨鏈之前,有必要先介紹RGB++ 資產的鑄造原理和所有權轉移。

透過RGB++ 協議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發行加密資產,本質上是對比特幣UTXO 進行關聯或在比特幣鏈上寫入承諾(Commitment)。舉個例子,Alice 透過RGB++ 協議發行了數量為100 枚的Test 代幣,在比特幣區塊鏈上表現為Alice 控制的比特幣地址中收到了一個大小為546 聰的UTXO,這個UTXO 關聯著100枚的Test 代幣,同時在CKB 區塊鏈上產生了一個Cell(Cell 本質上是更聰明的UTXO),這個Cell 包含了對RGB++ 資產的解釋(即100 枚Test 代幣)及其解鎖條件— —當且僅當Alice 的那個546 聰的UTXO 被花費了,這個Cell 才會被同步花費掉。

當Alice 把其中的60 枚Test 代幣轉給Bob,在比特幣區塊鏈上表現為Alice 花費了原先關聯著100 枚Test 代幣的那個UTXO,收到了一個新的大小依然為546 聰的UTXO ,這個新的UTXO 關聯著40 枚Test 代幣,而Bob 的地址中則收到了一個關聯著60 枚Test 代幣的UTXO。在CKB 區塊鏈上,原先的Cell 被花費了,產生了2 個新的Cell,一個Cell 包含了40 枚Test 代幣的解釋,另一個包含了60 枚Test 代幣的解釋,它們的花費條件都是對應的比特幣UTXO 被花費了才會同步花費。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 RGB++ 資產的所有權跟比特幣的UTXO 綁定,誰能轉移(花費)這個UTXO,就能解鎖對應的RGB++ 資產,因為包含RGB++ 資產解釋的Cell 設定的解鎖條件就是比特幣上的UTXO 的轉移。

如果我們在比特幣區塊鏈上構造一筆RGB++ 交易的時候,設定它的解鎖條件不是比特幣的UTXO,而是其他鏈的UTXO,這筆資產就Leap 到了其他鏈上,因為這筆資產下一次花費時需要由其他鏈的UTXO 去解鎖。這就是Leap 無橋跨鏈的基本原理,整個過程完全去中心化,沒有用到任何的跨鏈橋,也沒有多簽地址,不需要任何信任假設。

RGB++資產為什麼可以實現無橋跨鏈?技術詳解Leap無橋跨鏈的基本原理、優點、教學與注意事項

當然,在進行Leap 操作時還有一些細節的知識點,例如為了防止區塊重組,需要透過多等幾個區塊確認來規避。關於RGB++ 協議和Leap 的更多知識點,歡迎觀看Cipher 的公開課程《BTC 一層資產協議概述》:

https://youtu.be/mgUxYU5tcJM?si=VWWraXbHu3DMAL64&t=3725

Leap 無橋跨鏈的優勢

從上文的基本原理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Leap 沒有用到任何的跨鏈橋,也沒有多簽地址,它是真正意義上的無需許可、無需信任假設、安全且高效的跨鏈。

1、無需許可

假設我今天新部署了一個BRC20 token,我去找多簽跨鏈橋的專案方或營運方,希望能夠跨鏈到L2,大機率會被拒絕。多簽跨鏈橋往往只會支援幾個頭部資產的質押和產生相應的包裝資產,不會去支援那些交易量少或不夠知名的資產,這是因為部署合約、設定多簽、監控多簽地址的資產變動、產生包裝資產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而RGB++ 協定自帶的Leap 無橋跨鏈功能,不存在這個問題,是完全無需許可的。如果你今天透過RGB++ 協議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發行了一個meme coin,可以隨時Leap 到CKB 區塊鏈上並且再Leap 回去,來去自由。

2、無需信任假設

傳統的多簽跨鏈橋,用戶把加密資產質押或鎖到多簽地址中,用戶需要信任跨鏈橋的運營方不會作惡、不會監守自盜、不會跑路,因為資產鎖進去的那一刻就脫離了使用者自己的控制。

RGB++ 協定的Leap 跨鏈,因為沒有用到任何的跨鏈橋,也沒有用到多簽位址,沒有中間商,自然也不需要信任假設。

3、安全

多簽跨鏈橋一直都是駭客們的猛烈攻擊目標,因為大家的資產都鎖在一個多簽地址中,只要攻擊成功,就能從中竊取大量的資產,這也是為什麼每次跨鏈橋出事,都會造成數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的巨額損失。

RGB++ 協定的Leap 無橋跨鏈,資產是點對點地跨過去,且資產永遠由使用者自己的私鑰控制,在安全性上高出許多。

4、高效

RGB++ 協議的Leap 無橋跨鏈,為了防止區塊重組,需要透過多等幾個區塊確認來規避,通常需要一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取決於出塊速度和網路擁堵情況,尤其是比特幣網路)。對於使用者而言,由於跨鏈並不是非常高頻的操作,所以這個時間雖然比多簽跨鏈橋要慢一些,但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尤其是考慮到Leap 跨鏈更加安全、無需信任假設等優點。

5、其他優點

RGB++ 協定的Leap 無橋跨鏈,不僅支援fungible token,也支援non-fungible token(稱為DOBs,點此閱讀Spore DOB 的更多介紹)。

Leap 無橋跨鏈的教程

目前,JoyID 錢包已經全面支援RGB++ 資產(Coins 和DOBs)在L1 和L2 之間的來回Leap 跨鏈。以下是透過JoyID 錢包進Leap 無橋跨鏈的教學:

1.從L1 到L2(BTC → CKB)

登入JoyID 錢包後,切換至Bitcoin 網絡,點擊「Leap」按鈕,選擇你要Leap 的Coins 或DOBs,在發送介面選擇「Bitcoin L2(CKB)」並輸入CKB 位址、數量,選擇礦工費,最後點擊「 Send」並進行簽名確認。

2.從L2 到L1(CKB → BTC)

從L2 到L1 的Leap 一共分為兩個階段:Preparing階段和Complete 階段,分別需要簽署BTC 交易和CKB 交易。

Preparing 階段:

  1. 登入JoyID 錢包並切換至Nervos CKB 網路;
  2. 點擊“Leap”按鈕;
  3. 輸入比特幣地址;
  4. 選擇您想要Leap 回L1 的RGB++ 資產並輸入數量;
  5. 選擇FeeRate(確保您的比特幣錢包中有足夠的UTXO 餘額支付費用);
  6. 點擊“Leap To Bitcoin L1”按鈕;
  7. 點擊“Prepare”按鈕;
  8. 進行簽名以確認交易;
  9. 可以透過點擊「Track Status」或在跳轉的「Ongoing Leaps」頁面中追蹤交易狀態。

Complete 階段:

  1. 等待比特幣主網確認交易,確認後點選「Complete」;
  2. 核對leap 訊息,再次點擊「Complete」並等待CKB 主網確認,您可以在Settings-Activity-Leap 中追蹤狀態;
  3. CKB 主網確認後,切換到您的比特幣錢包查看您的RGB++ 資產。

注意事項

透過RGB++ 協議發行的資產,它「寄生」 或說「綁定」 在比特幣的UTXO 中,更具體地說,是綁定在大小為546 聰的UTXO 中。如果這個UTXO 被花費了,那麼對應的RGB++ 資產也會被花費掉。

那要怎麼避免綁定了RGB++ 資產的UTXO 被使用者誤花費掉呢? JoyID 錢包設定了一個閾值,目前這個閾值是1200 聰,低於這個閾值的UTXO 不會被當作礦工費或者是普通的BTC 轉賬而花費掉。當然,不同的錢包設定的門檻不一樣,因此為了避免被誤花費掉,建議大家使用JoyID 錢包來儲存和收發RGB++ 資產。

另外,目前也不建議大家使用社群成員做的一些工具來將資產從CKB 鏈上Leap 到比特幣鏈上,這是因為有些工具在綁定比特幣UTXO 的時候並沒有遵循RGB++ 的標準—— 綁定到546 聰的UTXO 上,如果他們把資產綁定到了超過1200 聰的UTXO 上,那用戶在使用JoyID 錢包發送BTC 交易時,錢包就很容易會把這個UTXO 當作礦工費或者是普通的UTXO花費掉。所以,大家在進行Leap 操作的時候,最好也選擇使用JoyID 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