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是國際貨幣體系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這種「雙掛鉤」制度使得美元獲得國際貨幣體系的主導權。黃金是國家法定貨幣價值錨定的對象,成為紙幣的價值支撐。 1971年,「尼克森衝擊」引發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美元與黃金的錨定關係結束,世界進入信用擴張的年代。這個階段是利率、匯率、通膨率和GDP成長率這四個要素之間的賽局。大國央行、IMF、世界銀行等超級貨幣機構維持著這個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轉,通膨率和GDP成長率則主導了許多國家的政治走向。 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緊接著引發歐洲債務危機,這都是信用擴張的必然結果。聯準會及IMF等超級貨幣機構有效的透過QE及其他貨幣協調機制維護了「信用擴張」階段的全球貨幣體系。但這個體系的弊端已經清晰呈現,即信用擴張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美債目前已經達到了歷史高點36兆美元,美國升息和降息的外溢效應經常引發其他國家的貨幣危機,因此破產的國家不勝枚舉。這其實就是「特里芬悖論」所闡述的內容。 「特里芬悖論」有解嗎?既然是悖論,所以無解。但這是一個終極問題,這個問題可能不會發生在我們這一代身上,也許也不會在下一代身上。因此世界選擇暫時忽略這個問題。但這終究是個問題。
世界的發展還有另一條故事線。科技的進步推動了真正的生產力躍升。 18世紀麥克斯韋爾提出了麥克斯韋爾方程組,將電、磁、光統一為電磁場,為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打下理論基礎。 1854年,德國鐘錶匠戈貝爾用一個放在真空玻璃瓶裡的碳化竹絲製成了第一展電燈。 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在曼海姆製造了第一台汽油機三輪車,汽車誕生了。 2008年,網名為中本聰的大神發表了一篇點對點電子支付的論文,比特幣誕生了。
自從比特幣誕生以來,世界悄悄發生了許多變化。 2014年俄羅斯天才少年維塔利克發明了以太幣(ETH),成為第一個「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 2017年,安納托利.雅科文發明了Solana公鏈,顯著降低了區塊鏈的交易費。到了2024年,我們看到了頂級優秀的公鏈和二層應用佈局在全球的區塊鏈網路上。 Chainlink作為區塊鏈資料庫公司,成功對接了SWIFT系統,打通了傳統金融系統和區塊鏈的通道;FILE成為最優秀的區塊鏈資料儲存公司;Circle有望成為下一代支付的明星公司。區塊鏈技術開始悄悄佔領了世界的許多角落,並開始引領世界未來的走向。
十萬的比特幣意味著什麼?首先,比特幣作為數位世界的價值存儲,是區塊鏈發展的價值支撐。只有比特幣價值上漲,傳統世界的資金、資源才會源源不絕的進入web 3.0產業,其他公鏈發行的token才會具有價值。換句話說,比特幣是整個區塊鏈產業的基石,也是數位世界的生產資料,類比電、礦產、能源等。只要數位世界不斷擴張,比特幣價值就會一路上漲。第二,十萬的比特幣意味著加密產業已經進入了主流社會,成為一項主流資產,這個身分定位已經參與了定價。隨著Trump總統的上台,美國即將提出的「FIT21」法案(虛擬資產法案),以及美國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和州的儲備貨幣,這意味著不再會有關於比特幣「是什麼」的疑問?因為美國的法律中會清楚的定位比特幣。比特幣價值的動力是其背後已經形成的代表著科技進步的區塊鏈數位技術,而Trump總統卓有遠見的給這個行業吹了一口「仙氣」。第三,十萬的比特幣開始改變金融業。自2024年1月比特幣ETF推出以來,加密產業的財富效應使得crypto持續維持資金淨流入。比特幣是過去15年表現最好的資產(沒有之一)。世界很快就會進入新一輪多方博弈,當美國開始將比特幣作為儲備貨幣,試問英國、加拿大、日本跟不跟進?當貝萊德持續的將資金配置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中,世界的其他金融機構跟不跟進?主權和機構的資金會將比特幣推到更高的位置。第四,比特幣並不會和傳統金融完全和諧共處,比特幣是一根「針」 ,比特幣及相關的數位網路會刺破傳統金融這個巨大的泡沫。但這個「刺破」會發生在什麼時候,沒人知道。這也是一個類似「特里芬悖論」的終極問題。
11月6日至22日不到半個月時間,比特幣上漲了超過40%。站在比特幣10萬的時刻,站在2025年即將開始的時刻,我們慶幸能看到科技革命帶來的深度社會變革。從貨幣體系發展的角度,我們或許可以把2025年比作1971年,國際貨幣體系的錨定對象再一次發生了變化,而這會深刻變革整個世界的敘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