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中本聰提出比特幣構想後,區塊鏈行業迅速發展。公鏈領域,不同的項目在安全、隱私、效率和靈活性的方面各有千秋;然而,一鏈走天下在目前的技術環境下顯然無法實現。開發者嘗試以分片技術或分層技術攻克不可能三角,但效果不盡如人意。跨鏈即是誕生於這一環境下,通過中繼鍊或預言機架起鏈內鏈外的溝通橋樑。

跨鏈於區塊鏈的意義相當於互聯網於個人電腦。讓我們把時間調回15年前,奔騰-4處理器橫空出世,大型3D網絡遊戲愈發令人著謎;然而,你是否還記得因為延遲被Boss砍掉的最後一滴血,或者掉線帶來的糟糕遊戲體驗。彼時的互聯網,就如同今日之跨鏈;單個CPU的性能即使再強,失去了因特網也無法有所作為。跨鍊是區塊鏈行業必須經歷的進化,本期TokenInsight《對話首席》,讓我們與嘉賓一同展望跨鏈如何鏈接你我。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大家好,我是SealSC的Co-Founder 李穎軒。

我們SealSC是鏈接互聯網和區塊鍊網絡的中間件雲平台,自有公鏈提供Oracle服務。旨在實現讓用戶/企業無門檻搭建DApp,互通目前各大公鏈,實現跨鏈融合、價值流通和數據交換等業務場景。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大家好,我是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很高興能參加Tokeninsight的這次活動。

京東雲BDS(區塊鏈數據服務)產品是京東雲唯一的一款區塊鏈大數據產品,也是京東集團4款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的區塊鏈產品之一,我們和Tokeninsight也有著很好的合作。

京東雲BDS(區塊鏈數據服務)產品,就是通過修改公鏈的全節點源碼,用一個產品將數十條主流的公鏈數據進行結構化部署和展示,方便用戶的使用。 BDS產品也是京東雲在雲計算+區塊鏈技術結合上的一種創新嘗試,歡迎大家多多使用。

ChainX CMO-沈明琴:大家好,我是ChainX的CMO Kristen。

ChainX是做跨鏈資產網管公鏈,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跨鏈資產轉移,如BTC,ETH,EOS,ADA等可以通過ChainX自由流通到其它鏈系統中。目前鏈上的跨鏈資產有X-BTC和SDOT。

/ 第一環節:一對一提問 /

鏈聞-龔博:SealSC是鏈接互聯網和區塊鍊網絡的中間件雲平台。請問SealSC Co-Founder 李穎軒老師,您是為什麼決定要開展一個跨鏈項目?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項目的背景?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我們決定發起SealSC,與我個人以及核心技術團隊曾主要負責如ONT、NEO、NKN等全球知名公鏈與跨鏈領域的項目開發管理經驗有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單獨的拓展公鍊或者專注於跨鏈交互的單技術方案,都不足以解決目前區塊鏈世界內的問題,也難以推進區塊鏈落地的發展。

所以我們發起的SealSC項目,旨在提供以區塊鏈完備中間件的解決方案,包含XaaS、天然跨鏈與內置輕量級預言機,以可視化雲平台的操作體系,為實體經濟企業、區塊鏈企業提供一站式、積木式的技術解決方案。

我們相信為實體經濟服務將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將是最大的藍海,SealSC不僅將解決異構區塊鏈的問題,更致力於鏈接區塊鏈與互聯網,為實體經濟與實體企業提供完備、高效、低成本的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

鏈聞-龔博:現在不少傳統互聯網行業都大量佈局區塊鏈。請問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老師,從您的角度而言,區塊鏈能為雲計算行業帶來什麼?跨鏈的實現又能為傳統互聯網創造哪些新的機遇。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區塊鍊是基於賬本、密碼學等技術結合的一種技術,京東雲一直在關注和探索區塊鏈+雲計算結合的創新應用與業務模式。

首先我認為,區塊鏈可以解決雲計算中心化帶來的一些問題,利用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特性,可以解決雲計算相關的安全性、可信任性、可靠性等問題。

另一方面,雲計算對於用戶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按需使用、按需付費,而對於雲廠商來說,則是需要解決雲計算資源分配的問題。

區塊鏈技術天然的屬性可以很好的解決雲計算資源按需分配、自動分發等問題,這對於提升雲計算資源分配效率來說,可以起到相當大的提升作用。

跨鍊是鏈與鏈、甚至是區塊鏈與傳統互聯網之間的橋樑,也是區塊鏈與傳統互聯網聯通的基礎設施,跨鏈的實現對於傳統互聯網來說,除了可以實現價值流通,更可以在傳統互聯網的基礎上,更好的完成用戶、數據、使用場景的連接,最終構建一個更大的價值生態。

如果跨鏈技術成熟發展起來,未來的區塊鏈能像今天的能源、公路等一樣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基礎設施,所有的價值都能在上面自由流通,那將是超乎想像的。跨鏈對於區塊鏈最終能否形成一個價值互聯網,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鏈聞-龔博:ChainX是做跨鏈資產網管公鏈,我們了解到ChainX是Polkadot生態的重要組成,二者均為跨鏈相關項目,請問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ChainX目前項目進展如何呢?

ChainX CMO-沈明琴:ChainX和波卡可說是血緣關係。 ChainX是波卡技術最早一批開發者,ChainX開始研究substrate技術的的時候,它還沒從波卡脫離出來。 ChainX是基於substrate技術,並且落地的第一鏈。可以說ChainX是生於波卡。

但是ChainX又是一條專注於做資產網關獨立的公鏈,是可以完全獨立運行的。波卡是一個底層架構,實現鏈間任意消息交互,不涉及任何用戶應用。但是現在區塊鏈交互最多的是資產。

ChainX可以將鏈上的資產輸送到波卡生態,也可以將波卡的資產輸送出去,起到一個“路由器”的作用。所以ChainX起源於波卡,但是ChainX有自己獨立的使命和發展路線。 ChainX主網已經順利運行四個多月,完成了BTC的轉接橋,目前在開發ChainX智能合約。

另外波卡上線前主要做的事情。首先,目前Kusama已經上線,ChainX和polkawallet一起開發了PCX/KSM閃兌系統。等Kusama由POA轉成POS後就可以上線使用。

其次已經開發完成ChainX和Polkadot瀏覽器插件,等波卡上線以後可以使用,實現兩者之間的交互。還有去中心化域名系統,白皮書已經完成。最後是呼聲非常高的Cross-Dex,可以實現一鍵發起去中心化交易所。

除了正常的項目進展,社區的發展一直在持續。 ChainX一直推行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治理。最近各地節點發起了ChainX全球行,第一站,上海,接下來有韓國,日本等也陸續排上日程,社區發展也是ChainX一直專注的點。

/ 第二環節:圓桌討論 /

鏈得得-齊靈鴿:跨鏈對於區塊鏈類似於互聯網將個人電腦、服務器、計算中心連接到一起,並最終實現協同工作及互動娛樂等一系列無網絡時代難以想像的功能。作為區塊鏈行業的新興熱點之一,能否進一步讓我們了解跨鍊是做什麼的?是否可以用互聯網進行類比的解釋?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一言以蔽之,跨鍊是使不同區塊鍊網絡之間能夠交換和使用各條鏈上的數據及信息,讓不同鏈相互鏈接、相互拓展的技術。這種互聯互通能夠真正的將分散在各條鏈之間的價值鏈接起來,形成真正的價值互聯網,打破單鏈的信息孤島,讓區塊鏈能夠向外拓展和連接,釋放區塊鏈領域的真正能量。

區塊鏈常常被稱為“價值互聯網”,但是如果真拿來與互聯網來類比的話,在沒有跨鏈技術之前,區塊鏈只能相當於“局域網”時代或者“單機時代”,算不上是真正的“互聯網時代”。因為大家沒辦法讓信息在不同的鏈之間進行傳遞,價值也無法真正的流通起來。有了跨鏈技術,區塊鏈領域才真正進入了“互聯網時代”。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跨鏈技術是用來打通兩條鏈之間價值交換的基礎設施,無論是公鏈還是私有鏈、聯盟鏈,每條鏈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與資源生態,通過跨鏈技術,兩條鏈之間的資源可以進行交換,這無論是對於區塊鏈還是傳統互聯網都有了更大的業務想像空間和可能性。

跨鏈對標傳統互聯網,我認為,就像是將兩個不同行業的大型內部數據庫進行打通一樣,兩個行業原本都有各自的業務和生態,但如果將數據進行聯通與碰撞,不但可以對各自原有的業務進行提升,更可以碰撞出一些全新的商業模式。

ChainX CMO-沈明琴:目前各種區塊鏈項目大都在自己的孤島上獨自運行,也就是意味著區塊鏈之間互通性極大程度的限制了區塊鏈的應用空間。跨鏈技術是實現價值互聯網的關鍵,它能夠把各個孤島鏈接起來。跨鏈技術是指能夠將特定區塊鏈上的信息轉換成另一條區塊鏈上,從而所實現鏈與鏈之間價值流通的技術。

如果把每條公鏈比喻成一個計算機,那麼跨鏈就相當於路由器。 ChainX相當於一個資產路由器,可以實現每台電腦之間的資產流通。

鏈得得-齊靈鴿:跨鏈概念從出現到今天,是否有應用落地?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跨鏈已經存在不少落地應用了。早期的跨鏈應用,注重的方向是資產跨鏈流通,比如瑞波實驗室的Interledger協議,基於智能合約的BTC Relay等,它們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產跨鏈交換和流通問題。

隨著智能合約技術的發展以及區塊鏈領域的爆發,我們SealSC認為單純的資產交換流通模式已經跟不上區塊鏈應用的發展速度了。區塊鏈領域需要一些更強大的跨鏈技術來滿足複雜應用的需求。

Polkadot和Cosmos等以搭建跨鏈基礎設施為主要目標的跨鏈技術應運而生。他們著重於解決無縫的跨鏈互操作、即時拓展等問題,讓區塊鏈應用的開發者能夠更加方便和安全的接入和操作不同的區塊鍊網絡。

雖然有不少的技術和應用湧現,但是跨鏈應用仍然處於一個發展的初期階段,我們相信伴隨著區塊鏈領域的快速發展,跨鏈技術將不再局限於鏈接不同的區塊鍊網絡,它會向“跨域”演進,最終將區塊鏈領域真正的鏈接進當前社會已有的各個行業中去,使區塊鏈成為未來社會不可或缺基礎部件。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我關注到比較多的還是一些超級節點,跨鏈錢包,區塊鏈瀏覽器相關的跨鏈應用,這些應用將公鏈、聯盟鍊等進行數據及價值打通,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及產品形態搭建起了數據和價值流通的橋樑。

就像京東雲BDS是在雲計算+區塊鏈技術結合上的一種創新嘗試一樣,相信今後類似的跨鏈應用也會不斷的落地,最終將區塊鏈與傳統互聯網完美的結合到一起。

ChainX CMO-沈明琴:我認為目前來說真正的落地就是資產跨鏈,跨鏈技術已經逐漸在跨鏈資產抵押、託管、借貸、衍生品等金融場景應用,如通過在A鏈抵押資產獲得B鏈的資產,到期若順利歸還B鏈資產,則用戶可取回A鏈抵押資產;反之,B鏈有權自由處置A鏈抵押資產。去中心化交換平台是典型的最早跨鏈技術落地應用的場景之一。

鏈得得-齊靈鴿:公鏈生態的一大體現在於對DApp的支持,那麼從展望的角度出發,跨鏈技術如何實現DApp對不同鏈的接入,使得開發者能夠更有效率的進行開發。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對於跨鏈應用的開發者來說,最頭疼的莫過於面對各個公鏈的不同的技術棧,需要投入大量重複的學習、開發、測試、維護等一系列成本。這種公鏈的異構性和技術棧的差異,也是阻礙區塊鏈領域進步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障礙。

要消除這個障礙,要消弭各條公鏈之間的差異,我們SealSC認為跨鏈技術將會向融合方向發展,將更多的使用已有的成熟互聯網技術,來提升整個區塊鏈領域的易用性、實用性、延展性。這將會是架設在區塊鏈領域之上的一個中間件層,這個中間件層將擁有一套統一的跨鏈協議族——並不是某種跨鏈技術內部的協議,而是類似於TCP /IP這樣的全球共識的協議族。讓開發者不必再關心區塊鏈的底層實現。

其中,擁有可靠的預言機系統,讓開發者擁有可信的數據來源和通道。提供統一的數據網關,為開發者提供統一的數據結構,並為開發者提供便捷的數據結構相互轉換服務。以及統一的開發者工具,包括SDK、調試測試套件、集成開發環境等各種配套開發者設施。這樣才能讓開發者能夠專注於業務本身,不必再重複的造輪子或是耗費大量精力來進行環境部署等額外工作。

所以我們SealSC作為區塊鏈中間層的完備解決方案,也在開發和探索中實現瞭如上多項技術,使開發者可以在SealSC平台上獲得更高效率的開發體驗。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我覺得如果出現一個好的SDK能夠讓開發者快速的將不同的鏈接入到同一個DAPP中,那麼這無論對DAPP、跨鏈技術、乃至整個區塊鏈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我認為,使用簡單、服務穩定、性能強大一定是一個優秀SDK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這些無論是對於跨鏈技術的開發者,還是各個公鏈、聯盟鏈的項目方,其實都是一種挑戰。

跨鏈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每條鏈本身的發展,以及用戶對區塊鏈行業的整體共識,就像傳統互聯網的發展一樣,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投入,完善,以及諸如5G、雲計算、AI、IOT等新技術的加持,再加上像類似SealSC這樣的公司出現,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出現更多優秀的跨鏈DAPP。

ChainX CMO-沈明琴:跨鏈核心在於快速低成本做出獨立區塊鏈形態的DApp,並且這些DApp 能夠互操作。跨鏈智能合約、多平台DApp部署、跨鏈通信預言機等等,通過跨鏈技術實現鏈內與鏈外信息的交互,即完成跨鏈信息的傳遞、共享。類比於互聯網應用,比如微信,不同的小程序允許共享微信的身份,賬號,資產系統,比如借貸應用共享支付寶提供的芝麻信用等等。我認為跨鏈技術的發展是關鍵,選擇不同的跨鏈技術會給開發者提高很多效率。

另外就是當前去中心化dex等資產交換Dapp面臨的問題,跨鏈如果起不來的話,Dex 也是起不來的。以太坊的Dex 只能搞定ether 和erc20 之間的交易,所以說即便它佔了這麼大一塊市值,交易量也僅限於發生在以太和erc20 通證之間的交易量,僅僅佔市場交易量的2%,也就是說Dex 做得再強,最多能搶到交易領域2% 的生意。如果沒有跨鏈,這種情況無法改變,因為以太坊資產所佔的比重在下降。未來有了跨鏈技術,通過bridge 把這些不同鏈上的資產能夠去中心化地映射到同一個Dex 的鏈上,而且Dex 本身能夠達到每秒成千上萬甚至更高的TPS,用戶體驗( user experience)跟中心化的交易所能夠相當的時候,才能夠使Dex突破現在的困境。

/ 第三環節:圓桌討論 /

金色財經-陳穎:現今的區塊鏈世界不同於人們最初的理解,區塊鏈早已不是僅為解決支付問題且一條鏈獨步天下的時代。即使在公鏈大競賽已經趨緩後,仍未有任何項目能夠突破可擴展性、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之不可能三角的封鎖。因此,行業亟需跨鏈技術的加持,面對這一現狀,開發者們嘗試開發跨鏈技術。

請問嘉賓,跨鏈除了能解決鏈間資產迅速轉移,還有什麼令人激動的應用場景?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跨鏈可以讓不同的鏈之間進行數據和信息的交互,這就不僅能做到簡單的資產跨鏈流通,還可以做到跨鏈互操作,跨鏈調用智能合約。隨著區塊鏈領域的發展,在各種場景下的複雜應用,都需要使用跨鏈技術。

比如去中心化交易中的資產映射,DeFi應用中的質押、原子交換,DApp遊戲中的一些多鏈資產統一化,跨鏈技術都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在我們SealSC解決方案中,我們也正在使用跨鏈技術打造兩個應用模塊,一個是S-Auction拍賣行,一個是S-DEX去中心化交易所,開發者可以可視化配置和一鍵部署來快速使用,讓多種鏈間資產可以在這兩個模塊中實現交換與使用。

跨鏈技術將會是未來區塊鏈領域的一個基礎設施,未來我們能想像到的應用場景,都將會有跨鏈技術在背後支撐。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除了資產轉移外,比如鍊間資產的原子交易,跨鏈數據預言機證明,跨鏈執行合約等,這些都十分引人關注。

我認為,跨鏈除了資產轉移外,對不同鏈上的數據轉移也是十分令人期待的應用場景。跨鏈的數據交換,一定可以碰撞出新的商業模式,對此我很期待。

ChainX CMO-沈明琴:基於跨鏈技術,一方面通過各種領域專用鏈即應用鏈,每條鏈獨享1000tps以上處理能力,Dapp的性能甚至可以比肩中心化的互聯網應用。

跨鏈技術也將逐步應用於跨鏈智能合約、多平台DApp部署、跨鏈通信預言機等等,通過跨鏈技術實現鏈內與鏈外信息的交互,即完成跨鏈信息的傳遞、共享等,充分實現區塊鏈的商業價值。

跨鏈技術將釋放Dapp的巨大潛能,引發去中心化應用的第三次浪潮。

金色財經-陳穎:請問嘉賓現有跨鏈方式都是什麼,有沒有具有代表性的項目?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目前主流的跨鏈技術包括: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側鏈/中繼(Sidechains/relays);哈希鎖定(Hash-locking);分佈式私鑰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等。

早期跨鏈包括以瑞波和BTC Relay為代表,它們更多關注的是資產轉移;現有跨鏈技術以Polkadot和Cosmos為代表更多關注的是跨鏈基礎設施;還有新出現的FUSION實現了多幣種智能合約,在其上可以產生豐富的的跨鏈金融應用。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主要的機制就是李穎軒說的這些,另外例如“公證人+側鏈”混合的方式也有案例。

ChainX CMO-沈明琴:哈希鎖定比較典型的是閃電網絡,ChainX btc的映射是由多人中心化託管的,也可以算是公證人。

金色財經-陳穎:請問嘉賓這些跨鏈方式有什麼技術特點、優勢和不足呢?能否用大家比較熟悉的互聯網做類比解釋呢?同時,能否請嘉賓試著描述跨鏈最終實現後在應用層面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公證人機製本質上是一種中介的方式。具體而言,假設區塊鏈A和B本身是不能直接進行互操作的,那麼他們可以引入一個共同信任的第三方作為中介,由這個共同信任的中介進行跨鏈消息的驗證和轉發。公證人機制的優點在於能夠靈活地支持各種不同結構的區塊鏈,缺點在於存在中心化風險。

哈希鎖定技術主要是支持跨鏈中的原子資產交換,最早起源自比特幣的閃電網絡。其典型實現是哈希時間鎖定合約Hashed TimeLock Contract。哈希鎖定的原理是通過時間差和隱藏哈希值來達到資產的原子交換。哈希鎖定只能做到交換而不能做到資產或者信息的轉移,因此其使用場景有限。

側鍊是指完全擁有某鏈的功能的另一條區塊鏈,側鏈可以讀取和驗證主鏈上的信息。主鏈不知道側鏈的存在,由側鍊主動感知主鏈信息並進行相應的動作。

而中繼鏈則是側鍊和公證人機制的結合體,中繼鏈具有訪問需要和驗證進行互操作的鏈的關鍵信息並對兩條鏈的跨鏈消息進行轉移。從這個角度看中繼鏈其實也是一種去中心的公證人機制。

這些跨鏈機制的重點多數在於資產流通,其實是無法滿足各種複雜應用需求的。其中Polkadot、Cosmos的重點在於跨鏈基礎設施的搭建,可以快速的部署在各自體系內跨鏈的新公鏈,但是對於快速鏈接已有的各大公鏈支撐不足,並且兩個項目各自也都在搶占和爭奪開發者,目前這並沒有改變現有各大公鏈各自為營的局面,更像是建立了幾個不同的區塊鏈聯盟派系。

我們SealSC認為跨鏈技術真正成熟之後,將會帶來一場無感知的社會升級,讓區塊鏈成為真正的社會基礎組成部件,區塊鏈也會真正融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屆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各種應用開發、產品設計、用戶體驗將會和現在大家所使用的各種APP在表面上看來沒什麼特別的區別。但在其背後的價值網絡,信用體系已經革命性的升級到了區塊鏈時代。這種大眾無感知的,平滑的升級過程,必將是通過成熟的跨鏈技術將區塊鏈領域和現有社會相互融合來實現的。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上面的問題中我說過,跨鏈就好比傳統互聯網中,兩個不同行業的大型數據庫進行碰撞,跨鏈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實現鏈與鏈之間的價值流通,為區塊鏈的價值創造了極大的想像空間。

目前來看,跨鏈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使用場景比較受限,就像我上面提到的,跨鏈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各條鏈本身的技術迭代與發展,區塊鏈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跨鏈的數據、資產交易特性一定會變成各條主流鏈的“標配”,目前獨立的各條區塊鍊網絡也必然會走向互聯互通的未來;隨著跨鏈技術的迭代與發展,鏈與鏈之間的信任體係也一定會逐步建立和完善。

ChainX CMO-沈明琴:前面兩位老師回答的非常詳細,針對於給應用層帶來的改變,我往近一些說。我們知道當前Dapp面臨性能問題,比如以太的擁堵高gas,eos上dapp的cpu和內存,極大限制了dapp發展。 Polkadot/Cosmos最大的創新在於提供了新的DApp開發方式,也就是為開發應用型區塊鏈提供了支持。應用鏈可以通過跨鏈協議互操作,而且每條應用鏈都可以獨享1000tps以上的處理能力,DApp的性能瓶頸被解除了。

/ 第四環節:圓桌討論 /

獵雲財經-汪雪婧:我們知道,解決跨鏈問題對於加密貨幣行業整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據了解,跨鏈距離最終的實現還有種種困難。

跨鏈必然涉及鏈內和鏈外世界的數據交互,在這個交互過程中,如何驗證鏈外數據至關重要;據了解,這個驗證機構被稱為預言機(Oracle),能否請嘉賓簡單解釋一下預言機為何是必要的?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預言機主要為了解決區塊鏈系統對於鏈外數據的需求。區塊鏈系統對於鏈外數據存在兩個核心問題:一是無法主動獲取鏈外數據,二是無法對鏈外數據進行驗證。

而對於很多場景下的應用來說,鏈外數據是必不可少的。舉個例子,比如開發者想做一些基於Token價格的DeFi應用,那麼就需要獲取交易所的數據,這部分數據如何保證其安全、可信、可用?如何安全的傳遞到鏈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才產生了Oracle系統。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通過預言機,每個區塊鏈系統可獲得系統之外的數據,如果沒有它,區塊鏈的數據價值就只能停留在“鏈上”數據這一塊。

預言機的必要性在於實現更多應用場景以及降低門檻兩方面,就像我們都經歷過的,傳統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移動支付階段),O2O行業的崛起一樣,只有覆蓋了更多的應用場景,互聯網技術才能夠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當中。

區塊鏈以及跨鏈技術的發展也是一樣,除了各條鏈上的數據之外,只有將非區塊鏈系統的數據接入到區塊鏈系統中,區塊鏈技術的優勢才能夠覆蓋到“鏈外”的各個場景,加上今後IOT、AI等技術的進步,區塊鏈服務的使用門檻會越來越低,區塊鏈技術將會覆蓋到更多的用戶,也讓更多人體會到區塊鏈技術的各種優勢。

ChainX CMO-沈明琴:預言機作為區塊鏈與現實世界進行數據交互的橋樑,應用場景非常多,可以說一切需要與鏈下進行數據交互的DApp 都需要預言機。比如金融衍生品交易平台、借貸平台、快遞追踪/IoT、穩定幣、博彩遊戲、保險、預測市場等,目前最主要的場景就是DeFi。

DeFi 領域的項目為什麼需要預言機。類似DAI 這樣的穩定幣系統,需要獲取ETH 的實時價格,來判斷所抵押的加密貨幣是否達到了平倉價格進而觸發平倉。假設有1000 個節點,那就需要向交易所(比如幣安)或CoinMarketCap 的ETH / USDT 交易對進行1000 次的API 數據請求,但是,由於ETH 的價格是實時變動的,加上網絡延遲、計算速度等原因,每個節點獲取到的價格可能都不相同,這部分數據被輸入到智能合約後,節點間無法達成共識,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崩潰。

博彩遊戲為什麼需要預言機。博彩遊戲的核心是不可預測、可驗證的隨機數,從而決定賭注的最終結果,但是在鏈上是無法生成隨機數的或者說在鏈上的隨機數是可以被預測和破解的,這時候就需要預言機從外部給智能合約安全的、不可預測的隨機數。

獵雲財經-汪雪婧:那麼,請問嘉賓預言機又分為哪些種類?進行跨鍊是否需要自行開發預言機?在數據驗證過程中,是否有必要犧牲一定的去中心化特性?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預言機系統其實不是那麼好分類,不過按照架構來講,還是可以分為這麼兩大類:中心化預言機和去中心化預言機。

中心化預言機依託於安全協議、安全計算等技術,來保證鏈外數據的安全可靠。這種方式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但是其安全性依賴於運營預言機系統的組織或公司。

而去中心化預言機在安全協議、安全計算等基礎上,依賴於區塊鏈技術,對多數據源進行多點採集、區塊鏈共識後,再將數據傳遞至區塊鏈。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避免了中心化故障、作惡等問題。

在跨鏈技術當中,預言機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之前講了區塊鏈系統是無法驗證鏈外的數據的,因此鏈外的數據究竟是來自於另一條鏈,還是來自於別的什麼地方,對於本區塊鏈系統來說,是沒有辦法區分和驗證的。

但是進行跨鏈操作,需不需要自己開發一套預言機系統,得根據具體場景和業務需求來決定。比如僅需要在已有公鏈之間進行低頻的跨鏈互操作,可能使用已有的預言機服務就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求了。但是如果業務上需要自己搭建一條新公鏈,並且跟其他鏈有交互,這就需要考慮是不是需要自己搭建一套預言機系統了。

預言機系統一樣存在不可能三角,已有的各種項目架構中如果做到極致的高效,那麼勢必會犧牲一部分去中心化特性。

我們SealSC正在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基於需求倒置的思路,以SealSC中的內置輕量級預言機網絡來解決這個預言機系統中的不可能三角的問題。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就像李老師說的,預言機可以分為中心化和非中心化兩種,我認為中心化還可以細分為由單點中心與可信聯盟提供數據這兩種,比如Provable和Maker這兩種。

我認為進行跨鏈需要自行開發預言機,數據驗證過程中,我認為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決定犧牲去中心化的必要性,核心需要關注數據驗證過程中信任產生的方式,以及根據以如此方式提供的信任能否滿足具體應用場景的實際需求,以目前的很多實際案例來看,犧牲一部分的去中心化特性是必要的,但在長遠來看,預言機的去中心化特性一定會犧牲的越來越少。

ChainX CMO-沈明琴:預言機的核心在於解決信任問題,因此,預言機的分類而言,在於信任生產機制的不同。根據信任的不同來源,可以把如今的預言機分為以下三類:

1. 由可信的中心化機構提供數據, 比如Oraclize, 它是中心化的。

2. 由分佈式的節點提供數據,比如chainlink, 它是去中心的。

3. 由可信的聯盟鏈提供數據,比如Maker, 它是半去中心的。

假如你的跨鏈項目需要鏈外的數據,則需要預言機,比如預測,博彩,defi等應用,假如跨鏈項目是鏈間資產、消息的傳遞,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數據來源由鏈本身提供,則不需要預言機。預言機本身是一個非常大且複雜的應用,並且要確保數據可信,跨鏈項目可以在可以選擇自行開發或者接入已有的預言機系統,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

從本質上看,預言機解決的是信任問題。用預言機上鍊數據並不難,簡單的讀寫操作把一個鏈下的數據餵給鏈上的合約;但生產信任卻很難,如何使得自己提供的數據能夠滿足用戶對信任的需求。

這個問題其實不在於是否需要犧牲一定的中心化,而在於如何使你生產的數據滿足用戶的信任需求,這個是根本。我們從當前預言機的解決思路上來看,即有完全去中心的,也有中心化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下,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數據是否可信,假如犧牲一定程度的去中心能夠達到更好的信任,那麼則有必有。

獵雲財經-汪雪婧:如何才能解決跨鏈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規避諸如雙花一類的風險?更進一步而言,如何才能較好的解決鏈與鏈結構不同而導致的數據交互困難?

SealSC Co-Founder-李穎軒:跨鏈安全是個大命題,而且這又是一個需要在不同需求之間做取捨的命題。如果希望實現技術上更加安全的跨鏈,那麼就需要犧牲一定的可擴展性,比如使用哈希鎖定等技術,如果要實現靈活的擴展性,那麼就需要犧牲一部分技術上的安全性,而改用Token經濟的鏈上治理來為跨鏈的安全做保障。

其實對於異構鏈之間的跨鏈交互,現階段還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即使現階段做的最出色的Polkadot和Cosmos也無法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SealSC認為需要通過一個中間件層來實現,可以從應用層更多的入手,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包括統一跨鏈協議族、Oracle、統一數據網關、全面的開發測試工具,並將這些部件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解決異構區塊鏈之間的數據交互,這也是我們SealSC的使命與目標所在。很多情況都是需要不同組件結合的一個解決方案去應對的。

京東雲區塊鏈運營總監-潘熙之:解決跨鏈中的安全問題,核心還是要從各個鏈底層的信任機制出發,去完善跨鏈技術當中的規則設計,當然這和各條鏈本身對跨鏈安全機制的建設也是分不開的。

當然,像SealSC通過中間層來解決也是很好的方案,跨鏈雙花解決方案和原鏈本身是一樣的邏輯。

跨鏈聯盟可以從現存的各條原鏈出發,去約定定義基本的數據結構、存儲結構以及信息資產結構,從而有效的解決跨鏈中的數據交互問題。

ChainX CMO-沈明琴:因為身處波卡生態中,對於跨鏈安全性的問題可以給大家講的詳細些。跨鏈需要解決的兩個難點問題。一個是如何通過分佈式的方式驗證原鏈上的交易狀態。原鏈上的交易信息對於另一條鏈來說是一個外部信息(Oracle),如何保證這個外部信息進入另一條鏈時是正確的就是整個跨鏈機制的重要環節。使用POW機制的區塊鏈上沒有終局狀態(始終存在分叉的情況,只是隨著確認塊的增加,概率逐漸變小),這個問題的複雜度會更高。

另一個難點是跨鏈交易要確保原鏈上的token總量不會因為跨鏈而減少或增多。原鏈上Token總量減少的後果是當token需要跨回原鏈時,原鏈無法產生新的token,也就是只能單向跨鏈。原鏈token增多是名義上的增多,實際上是本來已經跨到另一個賬本的token在原鏈上被雙重支付了,這種情況違背了精確記賬的原則,是在任何時候都無法接受的。因此當token跨出原鏈時,原鏈上的token必然需要進入“鎖定”的狀態,當token跨回原鏈時,這些token需要被解鎖。

如何通過去信任的管理機製完成“鎖定”“解鎖“的過程就成為了跨鏈的關鍵。 Polkadot的特性包括兩個,一個是共享安全性,一個是不需信任的跨鏈交互。這裡的不需信任的跨鏈交互其實是和第一個特點共享安全性密切相關的,而且Polkadot的不需信任的跨鏈交互也主要是指其內部的平行鏈之間。

在Polkadot跨鏈交易的步驟中,由於所有平行鏈的共識同步發生,因此跨鏈交易不會有諸如雙花等安全性問題。 Polkadot 的平行鏈之間的跨鏈交換的安全性保障主要來自共享安全性這個特點,共享安全性使得跨鏈交易和普通交易同步發生也就不存在其他跨鏈場景中的雙花等跨鏈數據不一致問題。其次Polkadot中的引入的特殊狀態驗證方法方便中繼鏈進行跨鍊等消息的有效性驗證。

對於現存的公鏈,Polkadot可以連接現存的區塊鏈,只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必須能夠對區塊和狀態變化信息的確定性和合法性形成簡短而快速的輕客戶端證明(這包括在類似比特幣鏈中的新UTXO和以太坊類似鏈中的日誌)。

比特幣和類似比特幣的鏈都無法達到這些特性。為了滿足第一個要求, Polkadot的驗證節點可以簡單的運行一個比特幣全節點。為了滿足第二個要求, 需要一個軟分叉來實現更多協議中對資金的控制的功能,或者硬分叉來加入允許閥值簽名的簽名方案比如Schnorr。這兩者都不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然而需要大量的組合來實現。以太坊符合這些要求,特別是大都會協議升級後,因此集成應該是可能的。

cosmos對於現存的公鏈,可以通過協議適配接入Cosmos Hub,Cosmos 把協議適配網關稱為Peg Zone 錨定分區。通過這種方式,來確保跨鏈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