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DeFi农耕热潮引发以太坊网络拥堵开始,Layer2就成为一个热门赛道。持续至今,7月28日PANews邀请到了四位Layer2领域的典型代表来为我们分析Layer2当下发展的局势以及他们作为Layer2赛道佼佼者的功、守、道。四位分享嘉宾分别是Tokamak Network的创始人兼CEO Kevin Jeong、Cudos Network的创始人兼CEO Matt Hawkins、Celer Network的联合创始人董沫以及Polygon的韩国负责人Tiger Kim。


以下为问答实录:

PANews:很高兴邀请到了四位Layer2领域的典型代表,各位所代表的都不单单是Layer2上的某个项目,而是一个平台或者是多种扩容解决方案,可以为各种DApp提供服务,首先请四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项目是怎样的Layer2平台,又有怎样的特色呢?

Tokamak:Tokamak网络是按需部署的以太坊第二层平台,其独特之处是提供了任何DAPP都可以在其上根据自定义的需求进行开发的Layer 2解决方案(Plasma 以太坊虚拟机、zk-Rollup、Optimistic Rollup)。

此外,Tokamak网络特别重视的一点是可以在不经过第一层的情况下,让状态值在Layer2网络间进行转移。这一机制需要大量的流动性才能正常运转,而这种流动性将由Tokamak网络代币TON提供。TON目前已经在Upbit韩国站、Upbit印尼站、MEXC、Uniswap 和 Klaysway上线交易,而在后面两个交易所也已经可以提供TON流动性。

Celer:Celer Network 是一个Layer 2扩展平台,旨在推动以太坊、Polkadot 和其他区块链上的快速、安全和低成本的区块链应用程序大规模采用。 Celer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广义状态通道网络(Generalized State Channel Network),通过先进的 Rollup 技术继续推动 Layer 2 扩展平台加速发展。目前,CelerX、cBridge、layer2.finance 等基于 Celer 构建的应用程序和中间件已经在游戏、DeFi、以及区块链互操作性等领域吸引了超过 100 万用户。

Celer 的 Layer2.finance 主要解决阻碍 DeFi 大规模采用的两个最大挑战:一个是极高的网络交易费用,另一个是操作导航和使用难度较高。 Layer2.finance 是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它就像一个“DeFi 公共交通系统”(DeFi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一样,允许人们以极低成本访问当前所有的 DeFi 协议。

Celer 的 cBridge 是一个多链网络,可以在以太坊Layer 2、以太坊主链、以及其他Layer 1和这些Layer 1上的Layer 2链之间实现即时、低成本、“ANY-to-ANY” 价值转移。

Polygon:Polygon的前身是Matic Network,是一个用于构建互联互通区块链网络的框架。

Polygon的定位是一个以太坊扩展解决方案,包括Plasma框架和PoS共识机制的侧链。目前正有大量的DeFi、NFT和游戏类等项目在Polygon上搭建,我们很高兴用我们独特的、经过实战测试和应用就绪的区块链扩展以太坊。

CUDOS:CUDOS 是一个跨链去中心化计算网络,旨在赋能 Web 3.0。它能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 / 智能合约,或是更为传统的云计算 API,出售或是消费去中心化的计算资源。简言之,这意味着 CUDOS 将是少数既可以赋能其他区块链,又可以满足当今庞大规模的云计算需求的网络。目前很少的区块链可以让你扩展计算能力,他们大部分是为了扩展小型的智能合约设计的。CUDOS改变了这一点。可以说是新互联网时代的算力 Airbnb!

PANews: Polygon在Layer2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吸引了很多以太坊的用户和资金,但随着其它扩容方案陆续上线,如Optimism Ethereum、Arbitrum、Starkware等,这可能对Polygon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有利于Tokamak和Celer这样提供跨平台服务的应用,也给CUDOS提供了更多可以发展的平台。你如何看各种Layer2方案之间的竞争呢?

Polygon:作为首个Layer 2解决方案,Polygon确实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截至目前,Polygon已被超过450个DApp,约3.5亿次交易和1350万的独立用户采用,且日均交易量是以太坊的8倍。

有一种叫做“林迪效应”的理论,它认为一些不会自然消亡的东西,比如一项技术或一个想法,它们的预期寿命和它们目前已经存在的时间成正比。即它每多生存一段时间,就意味它的剩余预期寿命就会增加一点。

以太坊就有很强的“林迪效应”,而Polygon作为Layer 2亦是如此。“测试网”和“主网”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很多新项目还需要先证明自己。

PANews: 除了开发一个个独立的平台之外,提供跨平台的服务也是多链时代一个很大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也已经有一些项目,例如O3swap、DeGate等,他们也会直接与Celer的cBridge形成竞争,你们为什么都认为为不同的链提供聚合服务是一个好的方向?同时如何处理这种合作和竞争关系?有请董沫、Kevin Jeong、Matt Hawkins来回答这个问题。

Celer:多链扩展是区块链扩展未来的必然方向。本质上,我们是在可组合性和互操作性之间进行权衡以“换取”可扩展性。如果我们不将所有碎片化的流动性粘合在一起,那么最终,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效率肯定会变得非常低,因为生态中的应用程序和用户都会被隔离在不同的区块链中。所以,如果我们想在多链世界中保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跨链桥接和流动性合并将会是基本要素。

我建议大家可以访问一下Celer的博客,以了解多链桥接的信息。相关内容链接是: https://blog.celer.network/2021/07/22/celer-cbridge-launches-seamless-bridging-cross-chain-and-cross-layer-liquidity-2/

事实上,桥接服务的设计空间非常大。首先,不同桥接提供不同类型的托管模式。例如,DeGates 的Layer 2桥接和 O3Swap 的桥接功能都依赖于中心化托管聚合器,以此确保委托流动性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Celer 的 cBridge 则是完全非托管的,每个流动性提供者和用户始终能保持 100% 的资金所有权。其次,定价机制也可能不同。例如,DeGate 和 O3Swap 都使用基于单一 AMM(自动化做市商)曲线的定价机制,所有流动性提供者都必须遵循完全相同的定价,而 Celer cBridge 则使用了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以便每个流动性提供者都可以使用不同的 AMM 曲线单独表达他们的定价偏好。不同的桥接解决方案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潜在设计决策,不仅如此,除了流动性桥接之外,Celer cBridge还可以通过诸如函数调用桥和状态桥之类的桥接来完成更多事情。我们期待看到市场对这些设计决策的反应,以及后续产品的迭代情况。总的来说,致力于提供桥接解决方案的团队越多,多链世界中的用户就会越好。

最后,Celer 的 cBridge 只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互操作性计划的一部分。 Celer 的 layer2.finance 未来将能够聚合所有 layer-2 链的流动性,并允许用户在一个地方度不同链上各种 DeFi 策略进行无缝投资。在某种程度上,它就像一个Layer 3,可用于聚合所有链上特定类型的应用程序。

Tokamak:连接独立的区块链和连接单个第二层区块链有内在的不同。具体来说,我的观点是,从长远来看,连接独立的区块链并不是未来市场机遇之所在。这是因为市场需要许多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大型独立区块链,但现有的此类区块链数量有限。

相反,二级(Layer 2)区块链易于搭建并且能有效扩展。正因为如此,在构建跨链平台,连接Rollup等二级链的时候,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许多人认为链接独立的区块链是有良好的前景的,但市场要持续增长的话,这些第二层的二级区块链必须要连接起来,这带来的附加值将是巨大的。 

CUDOS:CUDOS主网将包含跨链协议IBC,这将自动使我们的区块链可以和其他基于Cosmos的区块链具有互操作性。已经有超过200个区块链使用这一架构,其中很多在迁移到主网后依然运行IBC协议。此外,我们也在集成与其他非Cosmos区块链的连接桥,比如以太坊。波卡、Algorand、Solana也在我们的计划中。

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将可以向这些其他区块链上的开发者和消费者提供云计算服务,而他们目前是没有渠道获得这种资源的,也意味着DeFi用户和NFT服务的运行障碍也将大大降低。举例来说,NFT可以在CUDOS网络上铸造和发行。该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我们集成的连接桥,将资产转移到以太坊区块上的OpenSea平台上。

CUDOS的原生代币可以通过连接桥与CUDOS ERC20代币自动转换,从而免去了当前在跨链转移时需要人为兑换货币的繁琐步骤。因此,在我们眼中,这种合作是绝对必要的,将会给整个区块链的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益处。

我们的网络也有一个到很多区块链的连接桥,正因为如此,区块链应当可以与其他相交互和分享外部资源及DAPP,就像互联网提供商相互之间的沟通一样。

PANews: 二层生态的发展,一方面要引入已有的明星项目,比如Sushi已经在以太坊、BSC、Polygon等十条链上上线了,另一方面也要在各自的链上开发新的项目,如何看待这种迁移和原创项目之间的关系,你们更看重哪类项目?

Tokamak: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定义一个服务在多个链上运行意味着什么。虽然名字都叫Sushiswap,但在币安智能链(BSC)上运行的 Sushiswap 和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 Sushiswap 是不同的、独立的服务。问题的关键是,两者在多大程度上有着有机的联系。就这个例子而已,相比于在不同链上完全没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或多个Sushiswap,在同一区块链上有不同的项目,比如 Sushiswap 和 Uniswap,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Polygon:与其他项目相比,Sushi在Polygon上的交易量最大。实际上,基于Polygon的Sushi的交易量甚至要比以太坊主链还要多。不过,Sushi并不是Polygon上唯一的明星 DeFi项目,几乎所有主要的DeFi项目都已部署至Polygon上,包括Aave、Balancer、Curve、Sushi和Kyber等。当然,这些明星DeFi项目的加入对Polygon是件好事,因为它们会带来交易量和现有用户。这也使得Polygon通过相对较少的努力,便可带来更大的影响。

有原生项目或新项目也是很重要的。想一想Netflix、亚马逊Prime等流媒体服务之间的竞争,除了需要好莱坞电影,也必须拥有本地电影或原创节目,因此Polygon拥有自身或创新项目也很重要。所以很难说哪一个更重要,另一个不那么重要。我应该说这都是令人赞许的。

PANews:实际上,在以太坊应用最多的时候,对扩容的需求才最大,但现在的Gas费和几个月前的高点相比已经下降了90%,你们是否认为对Layer2平台的需求降低了?

Celer:Gas 费用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许多侧链其实在充当以太坊的Layer 2。因此,许多用户和应用程序已经迁移到这些侧链上,结果就是以太坊Layer 1的需求显着减少。目前,大多数用户其实不太关心“侧链”是否是“真正的Layer 2”,他们只想参与 DeFi 和 NFT 游戏体验。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Layer 2扩容已经发生了。

然而,在中期,真正的Layer 2解决方案很可能会开始快速发展并主导市场,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型应用程序将需要与以太坊Layer 1相同级别的安全保证。

从长远来看,我们坚信区块链技术和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不可避免地,市场导致对 layer2 扩展解决方案和互操作性/聚合解决方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比如我们在“multi-layer-2”架构上构建的 cBridge 和 layer2.finance。

CUDOS: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们距离区块链技术,比如以太坊的大规模应用还很远,因此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也和真正的使用量的峰值相去甚远,那个时刻到来时,将会需要Layer2解决方案来支持以太坊网络。

作为对比,即便现在,在以太坊上进行一个单一函数计算的成本依然比在普通的云平台上贵10亿倍。

Polygon:虽然Gas费大幅下降,但Polygon的活跃度并没有大幅下降。其实从每日活动地址数都在增加,以及留存率越来越高来看,Polygon上的用户体验是相当令人满意的。大家可以在推特上看到统计数据。https://twitter.com/RaphaelSignal/status/1414997530895601665/photo/1

PANews: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还有超过70%的资金停留在以太坊上,你们认为随着Layer2层项目的崛起,未来这一比例可能会下降到多少?

Tokamak:我们需要理解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离开以太坊进入Layer 2区块链的资产仍然依赖于以太坊。例如,在Rollup Layer 2区块链上,资产虽然已经“离开了以太坊”,但它们的安全性最终仍然依赖于并且必须经过以太坊区块链的验证。而且,这些资产如果要移动到Layer 2,就必须托管在Layer 1区块链上。所以这意味着以太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不会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要的是去观察哪种模式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是支持网络扩展的Layer2解决方案模式,还是在架构上与以太坊不同的侧链模式。

Celer:对于真正的Layer 2解决方案,流动性其实永远不会离开以太坊Layer 1。举个例子,对于像 Celer 的 layer2.finance、Optimism 和 Arbitrum 这样的 Optimistic Rollup 解决方案,当用户从Layer 1迁移到Layer 2时,他们只是将Layer 1流动性存入一个 Rollup 桥接合约中,然后Layer 2链就会将Layer 2上的资金余额记入贷方用户。接下来,用户就可以在Layer 2上直接使用他们的余额资金了。

未来以太Layer 1上的大部分流动性(> 60%)很可能会被锁定在此类rollup/Layer 2链合约中,未来大部分计算和应用也将会发生在Layer 2。以太坊Layer 1上仍然会留有浮动流动性,因为某些流动性仍然更喜欢Layer 1提供的安全级别,他们也许并不在乎应用程序的延迟和费用这些问题。

PANews:在以太坊2.0实现之后,以太坊一层的性能会大大提高,到时候Layer2扩展方案的应用是不是会受到影响?你们对以太坊2.0和近期要实现的EIP-1559怎么看?

Tokamak:如果以太坊 2.0 的TPS(每秒交易处理量)提高100 倍,那么Rollup的TPS也会相应提高100倍。由于Layer 1和Layer 2都是同一应用程序的一部分,因此Layer 1的性能提升也会导致Layer 2发生相同的提升。从扩展的角度来看,以太坊 2.0 和Layer 2之间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相互支持。

CUDOS:以太坊2.0将提供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扩展性,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限制。它显然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Layer2网络将会继续演变,比以太坊的更新速度更快。因为他们体量更小,更灵活,并且在创建的时候有更多扩展性设计。他们也会创造自己的生态系统、社区和集成。

EIP-1559将会帮助降低成本和优化交易在网络上的分发。这也意味着销毁代币而不是支付给矿工。这不对开发者社区的帮助不太会太大,而是会有利于以太坊持币者社区。我的意思是矿工将获得更少的以太坊支付,但以太坊价格将会上涨,因此矿工最后获得的差不多,因为以太坊更值钱了,而开发者情况将会变糟糕,因为燃料费会增加,以太坊使用成本增加。这对于Layer2有利。

Polygon:两年前,以太坊网络上每天进行着数千笔交易。目前,以太坊日均交易量约为150万笔,而Polygon的日均交易量约为700万笔。随着围绕着即将到来的升级需求和可扩展性的增加,交易数量将激增。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如果加密市场扩大,每天的交易需求也将增多。即使是有ETH 2.0,这也远远不够。可以肯定的是,ETH 2.0的可扩展性将是现在的64倍,也就是说它肯定会提供更多的容量,但到那时需求也会越来越多,ETH 2.0这一解决方案还不足以满足。我们相信在ETH 2.0之后依旧需要Layer 2解决方案。

PANews:最后的时间再留给你们,请各自再简单介绍一下近期项目的进展和未来的规划吧。

Celer:我们最近推出了 cBridge 主网 (cbridge.celer.network),支持跨以太坊、币安智能链、Polygon 和 Arbitrum 的即时流动性桥接。我们也会继续增加对代币和其他区块链的支持。任何有兴趣成为节点运营商的人都可以通过运行节点(https://github.com/celer-network/cbridge-node)加入网络。在下一次迭代中,我们还加添加更多灵活定价功能,并继续推动不仅是流动性桥接,还有链之间的状态和函数调用桥接。

对于 layer2.finance,我们正在准备一次重大升级,从 v0.1 到 V1.0,为用户提有更多的策略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计划在 V1.0 版本中与 DeFi 启动合作伙伴一推出流动性挖掘活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的推特 https://twitter.com/CelerNetwork 或加入我们的电报群 https://t.me/celernetwork。

Tokamak:如上所述,Tokamak网络正在致力于构建一个按需部署的Layer 2平台,其中包括 Plasma、Optimistic Rollup、zk-rollup、Validium 和其他各种Layer 2解决方案。 正如我们在路线图中阐述的那样,Tokamak Network正在研究新推出的Optimistic Rollup解决方案,Optimism解决方案其实已经受到了很多关注。

我们很快还会发布一个测试网,其中我们的网络代币——而非ETH——可以被用于支付网络费用。 此外,托Tokamak Network背后的公司 Onther 将在韩国银行(Bank of Korea)央行数字货币试点测试中与 Kakao 的 GroundX 合作。实际上,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对技术的理解已经开始得到更多人的进一步认可。

此外,我们的Layer 2 Launchpad“TONStarter”最近推出了质押产品,社区规模也一直在发展壮大以支持这款产品的成功推出,所有这些努力都有助于Tokamak Network提升全球影响力,也感谢大家对Tokamak Network感兴趣并提出这么多好问题。

Polygon:如前所述,Polygon拥有超450多个Dapp,约3.5亿笔交易和约1350万多个独立用户,且 Polygon每日交易量是以太坊的8倍。最近,我们推出了Polygon Studio分支,专注于帮助推进区块链游戏和NFT代币。其中,旗下的“Polygon Gaming Studio”项目旨在帮助开发者创建和运营区块链游戏,而“Polygon NFT Studio”则帮助开发自定义NFT模型和市场。

此外,在扩展方面,我们正在做Optimistic Rollups、zk-rollups、数据可用层、类似Polkadot 的Substrates、侧链,任何团队可以在其中创建连接回以太坊的平行链。

CUDOS:我们从2017年开始开发,迄今已经有35万用户注册我们的软件,有5万个杰斯安可以为网络提供算力。我们也与AMD、Ultra等结成了合作伙伴,这将帮助我们在明年扩展到上百万硬件设备上。我们的代币今年年初上线,目前我们已经拥有私有测试网。我们将会发布我们的公共测试网,拥有35个验证者。链上质押也将在下周上线。

这两个阶段目前都在有序进行,有望本季度推出,其中质押将在下周的8月2日上线。测试网的第一阶段,我们把它称为“Cognitum”(为人所知),这一版本目前已经上线,并且我们已经邀请了最初的 1万7千名开发者加入我们的测试组,一起开发和给予反馈。我们已经开始收到这一小组中一些开发者的反馈意见,我们的团队正在密切和他们合作,确保在公共测试网“Somniorum”上线前,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我对迄今为止的进展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