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Echo, MetaEra

文章來源:MetaEra

“貨幣穩定、各國監管、市值增長”,這些詞彙成了今年以來穩定幣世界的最熱門話題,然而在當前的穩定幣市場上,用戶越來越困惑於:市場需求改變,穩定幣能否突破加密限制?各地監管環境變化,穩定幣可用性流動性會否受影響?

為了尋找答案,MetaEra 與WSPN 創始人Raymond Yuan 進行了一場深入對話,聊了聊“穩定幣1.0 與2.0”“穩定幣牌照申請”以及“穩定幣在PayFi 生態中的作用”等數個話題。

「高階對話」WSPN 創辦人 Raymond Yuan:監管不是創新的對手,監管是創新負責任的夥伴

以下為訪談全文:

MetaEra: 您曾經提出過穩定幣1.0 和2.0 的新概念。在您看來,穩定幣2.0 和穩定幣1.0 相比,2.0 最大的創新和改進是什麼?

Raymond:我覺得穩定幣2.0 較1.0 而言,最顯著的進步體現在產品和使用者體驗方面。回顧1.0 時代,USDT 和USDC,尤其USDT,存在了近10 年,但是今天如果詢問非加密貨幣用戶對於USDT 的印象,大多只是聽過,但是未實際使用過。目前穩定幣1.0 普遍的現像是產品化程度不高,它們大部分沒有自己的錢包,也沒有自己的APP。也就是穩定幣1.0 的應用場景主要侷限在加密貨幣領域。而我們認為穩定幣應該在未來的支付系統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穩定幣2.0 的目標是全球資產配置,要涵蓋美股、日常消費如訂機酒等更廣泛的場景,要從「電子支付」轉型為「數位支付」。

MetaEra:WSPN 最近完成了30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在這裡要恭喜您和WSPN 團隊,可否分享一下您認為WSPN 最吸引投資者的事情是什麼?

Raymond:謝謝,我們覺得很幸運,能夠在專案初期就得到了許多支持。我們先後得到了6 家知名VC、2 家策略投資者以及若干家交易所的投資支持。在整個與投資人的互動過程中,我們得到的回饋是:

第一點,我們建立了一個足夠強的團隊,團隊成員除了我自己來自CTH 之外,更有來自Paxos、BUSD、Visa、Alipay、UnionPay 等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這種多元化的團隊組成可以彌補彼此的不足,也能發揮彼此的優勢。我對我們的團隊充滿信心。

第二點,是關於我們對穩定幣中長期發展的理解,即關於穩定幣未來願景的清晰描繪。我們的目標並不想在現有的2,000 億美金市場中和其他現有穩定幣競爭,而是希望與產業同仁共同努力、拓寬市場邊界,將穩定幣的規模從目前的2,000 億拓展到2 兆甚至20 兆美金。這個目標是未來5~10 年我們共同奮鬥的方向。我們的理念更基於增量邏輯,即尋求市場的擴展和成長,而不是在現有市場中進行存量博弈。

第三點,是我們對於產品和對使用者體驗的不懈追求,以及對多樣化使用情境的重視。因為我們的投資者中有許多來自傳統支付領域,他們堅信支付技術隨著底層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演進。他們認為,大約每10 年,支付領域就會迎來一次新的技術系統升級。而我們對於產品和使用者體驗的執著,以及對更廣泛使用情境的關注,與他們的投資理念不謀而合。這也是我們能夠打動他們的原因之一。

MetaEra:WSPN 已經推出了首款穩定幣WUSD,也將計畫推出歐元穩定幣WEUR。您能否為大家介紹一下WUSD 的設計和發行機制,以及它是如何確保穩定性的?

Raymond: WUSD 是一種法幣抵押型的穩定幣,與現實世界中的法幣1:1 綁定。這意味著,為了發行1 美元的WUSD,我們必須將等值的1 美元儲備存入指定的託管銀行。只有完成這一步驟,我們才有權對外鑄造並分發相應數量的穩定幣。此機制是WUSD 的一個顯著特點,與USDC 等其他法幣抵押型穩定幣的運作方式相似。

WUSD 的運作機制涵蓋了多個面向。一方面,它將繼續與數位貨幣交易緊密相關,預計未來將在所有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流通。除此之外,我們更希望將WUSD 應用於更廣泛的領域,特別是在跨境支付和實際支付場景中,例如大宗貿易交易等具有實際應用需求的領域,提高穩定幣在支付領域的滲透比例。此外,我們也密切關注歐元穩定幣的市場動態,並觀察其市場份額的逐步成長。歐洲擁有相對完善和友善的監管環境,我們期待在監管框架和生態系統充分準備後,其他貨幣的穩定幣也能迎來成長機會。但就目前而言,我們的工作重心仍集中在美元穩定幣WUSD 上。

MetaEra:WSPN 在穩定幣領域一直秉持著合規優先的原則,堅持「無牌照不經營」的理念,這點在業界內是廣為人知的。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包括美國、荷蘭以及亞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申請或已經獲得了相應的牌照。在這過程中,穩定幣業務的申請流程與交易所的申請會存在有不一樣的地方嗎?在各國地區的申請過程中有沒有地理差異或有趣的發現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Raymond:我認為穩定幣目前正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會。美國、歐洲、香港、新加坡等多個主要市場和金融中心都已經或正在推出自己的穩定幣監管框架。作為首批申請者,我們正在積極申請這些對應的穩定幣或支付類牌照,使得我們的業務能夠在一個良好的合規框架體系下運作。

我的理解是,穩定幣牌照的核心在於確保資金來源的合法合規性,以及如何安全地保管這些儲備資產,確保它們處於安全的託管和監督之下。同時,也要確保儲備資產與發行管理公司之間能夠實現破產隔離,即即使發行主體遇到財務困難,也不影響客戶資金的安全。這是我們過去幾年一直在努力完善的框架。

最後,關於資訊透明性,我們如何引入可信賴的審計機構和第三方機構,提供資產證明和相應的資訊揭露機制,這對於所有使用者來說至關重要。使用者需要對儲備資產的保管和使用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這也是穩定幣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於交易所,由於它不在我們的業務領域之內,我們可能不太方便評價。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個業務的性質有很大的區別,它們在監管方面也會對應不同的監管部門和不同的牌照類別。

MetaEra:WSPN 在各國跟地區的申請過程中有沒有一些地理差異,或是說一些有趣的發現,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Raymond: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很早就意識到,要實現穩定幣被全球廣泛採用的宏偉願景,我們必須在全球多個地區實現合規並落地。這不可避免地會因為各地監管框架的差異而在細節上有所區別。因此,如何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完成這個過程,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我們最近會開始運行一個AI驅動的內部監管框架——合規系統,旨在自動化地適應全球各地不同的監管要求。系統分三個關鍵部分:

首先,我們將全球各監管地區的合規要求視為最優先事項,確保我們的業務能夠滿足這些基本的合規標準。

其次,我們將利用AI 的自動學習能力,即時追蹤每個地區監管的最新變化和趨勢,以及他們關注的焦點。

然後,我們將運用AI 進行大量深入的鏈上數據分析,使我們本身內部合規的管理能夠超越監管之外,我們內部對自己提出一個更高的合規性要求,對很多的風險做到提前預防和更全方位的風險管理。

透過這樣的AI 驅動合規系統,我們能夠更有效率、更低成本地應對全球監管的挑戰,確保業務在全球的合規性和穩健運作。

MetaEra:最近PayFi 概念很紅,WSPN 也加入了Conflux PayFi 生態。能為大家分享下WSPN 穩定幣在這生態中將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它的潛在影響嗎?

Raymond:身為穩定幣發行商,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保持相對中立的角色,我們要做到多鏈相容。我們也一直在關注Conflux 的發展,我們認為Conflux本身俱備高安全性和高通量的技術特徵,非常適合用於像穩定幣這樣大批量、對速度要求高、對安全性要求高的金融活動。

所以當時我們選擇了Conflux 作為生態合作夥伴,我們也在Conflux 上部署了我們的穩定幣的智慧合約,積極推廣我們的穩定幣在Conflux 整個生態系統的使用。從過去10 年整個產業的發展經驗來看,一個公鏈的成功離不開像穩定幣這樣的支付工具的流通,一旦這些支付工具在公鏈生態上發展壯大,勢必會帶來大量交易量的增加和鏈上轉帳量的增加。除此之外,它非常方便於鏈上其他開發者去拓展他們的應用,因為這時已不需要在鏈上所有的人都去發行自己的穩定幣。如果一個公鏈的生態中有一款被大家廣泛接受的高品質的穩定幣,那麼實際上它在其他的應用都可以自動執行,因為在同一個帳本上,它就會自動地去接入穩定幣,從而發展他們自己的生態。這是我們對Conflux 未來的期望,我們希望與Conflux 基金會以及Conflux 生態所有的開發者一起將Conflux 公鏈的生態系統發展壯大。

MetaEra:WSPN 邀請到了前Visa 總裁出任董事,我們看到最近半年陸續有很多國際支付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的高管加入,請問這如何呼應了WSPN 的戰略佈局?

Raymond: WSPN 的全名叫做Worldwide Stablecoin Payment Network,我們的理解是穩定幣在其中扮演的是工具的角色,但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要去實現一個支付網絡的功能,也就是利用穩定幣作為流通的工具,最終將現有的電子支付過渡到數位支付,建立一個全世界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更安全的支付網路系統。

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擁有全球營運經驗的人才加入我們的團隊。 Visa 作為全球領先的卡片組織和清算結算機構,我們期待從Visa 的高階主管團隊中汲取豐富的經驗,學習如何在多個方面超越Visa,超越現有系統,這是我們邀請他們加入的初衷。

同時,我們也非常感激在早期就獲得了許多資深金融專業人士的信任。他們願意將他們的資源、網絡以及多年累積的經驗和認識帶入我們的平台,助力平台的發展壯大。

MetaEra:您提到穩定幣的成功依賴於整個生態系統的繁榮,那麼您旗下的CTH 集團在構建這個生態系統方面會有哪些具體的計劃和行動嗎?

Raymond: CTH 除了支付之外,自己還有投資機構Fundamental Labs,從2016 年開始投資了超過200 家公司,包括一些目前已經做的很不錯的交易所、領基礎設施以及大量的中間件和應用,在未來Fundamental Labs 將聚焦在Crypto 支付和AI 這兩個領域。

對於穩定幣本身而言,Fundamental Labs 將專注於投資穩定幣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例如剛才提到的大量新創公司是為穩定幣提供出金服務,部分的新創公司是為穩定幣提供數位銀行數位錢包等其他類型的服務,這些未來都會是投資的重點。我們希望透過投資合作等多種方式,與生態類的其他的新創公司、創新的企業能夠產生更多的合作的機會。我常講,一個宏大願景的實現,絕不單單取決於一家公司的努力,一定是取決於一個合力,取決於一些優秀的擁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和創業者,大家朝同一個方向努力,然後最終大家共同去實現願景。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 CTH 作為在這個行業耕耘多年的公司,我們希望能夠去支持生態內的其他的創業企業,以及能夠跟他們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共同去促進願景早日實現。

MetaEra:您認為穩定幣2.0 在推動全球金融體系變革中將面臨哪些挑戰,WSPN 又是如何準備應對這些挑戰的?

Raymond:我覺得挑戰和機會並存:首先帶來的挑戰是,傳統金融機構需要時間去學習和理解穩定幣這一新興領域,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包括渣打銀行、摩根大通在內的主要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他們要麼利用穩定幣實現銀行間的轉賬,要麼與市場上其他穩定幣機構合作。我們也已經與幾家知名銀行展開了合作。所以,儘管挑戰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合作的深入,這些挑戰的難度正在逐漸降低。

另外一個挑戰在於監管,比較好的一個趨勢是美國、歐洲、香港、新加坡,先後都起草出台自己關於穩定幣的監管法案,在理清監管的邊界和監管的具體內容,這會使整個市場的監管的靴子落地,實際上長遠來看有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壯大。

再有就是短期監管者如何和市場持續保持溝通,聆聽市場的聲音,如何做到在監管行業的同時不傷害創新,我覺得這是一個共同話題。我們願意跟所有的監管一起共同去努力,始終保持開放透明的交流,去增進相互理解,去加速整個學習過程,使得監管能夠更貼近於市場,也使得行業能夠更理解監管的初衷。

除了談挑戰之外,我也想談談機會,實際上穩定幣為全球經濟帶來的成長機會是非常大的。

就我們目前現有的金融系統而言,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17 億成年人目前是沒有銀行帳戶、沒有任何形式的金融服務的,即使是已經獲得銀行帳戶的這些客戶,他能夠獲得的金融服務類型是非常簡單的。

未來如果我們希望進一步深化全球一體化,或者說在數位時代去實現全球化的高速成長,將更多的人納入金融體系中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必須要實現金融的普惠化,讓所有的人都能有這個機會,有通路能夠接入金融服務裡來,使得更多的人能夠擁有更優質的金融服務,這是穩定幣會帶來的非常大的機會。

除此之外,另一個成長來自於未來的AI 時代下,機器和機器之間的交易。未來我們自己的一個判斷是,未來大量的轉帳和交易是由機器去發起的,從付款方到收款方都是機器,像在目前這種交易類型下,現有的金融系統是無法支持這種類型的轉賬,但是這種類型轉賬未來在整個經濟體中的比例要超過50%,這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我們希望我們的穩定幣能夠很好的去服務於新興的自動化的機器交易和機器轉帳的場景。

MetaEra:在您的預測中,未來穩定幣市場將如何影響全球投資趨勢,能分享一下您的見解嗎?

Raymond:目前的穩定幣大致的規模在2,000 億美金左右。對於穩定幣本身的成長,我個人的判斷是在未來的三年內它會成長到1 兆美金,在未來的5 年內它會超過10 兆美金。

對於穩定幣本身的成長會對金融交易和資本市場帶來哪些影響,我有以下看法:

穩定幣的成長有利於建構全球統一化的金融市場。因為目前的股市以及大量的其他金融交易,都是一個相對的割裂地區市場。比如說美股、A股、港股、倫敦股票、東京交易所,大量的股票交易和資產交易都被局限在特定的地區,使得對於一些長期機構投資者,甚至是高淨值個人以及擁有全球化資產配置意願的投資者,很難進行非常有效率的資產管理,它的投資被迫分割到不同的土地區,會同時使用很多的平台,然後就會導致它的成本大量的上升,摩擦也會大量的增加,我們期望穩定幣的增長,能夠盡快的去促進一個統一的交易市場的形成,比如說在同一個交易市場上可以交易股票、原油、大宗期貨、貴金屬甚至外匯。

我們希望交易在引入穩定幣之後,它是一個7×24 小時的全球化的點對點的交易,那麼使得一個割裂的地區市場變成全球統一市場。交易時間從現在平均每天6~8 小時,變成了明天每天24 小時。

MetaEra:香港也推出了港元穩定幣,並有多家機構參與建設,您是如何看待香港和新加坡在Web3 時代的競爭,您認為誰會成為Web 3.0 這個去中心化賽道的亞洲中心呢?

Raymond:我覺得Web3 一個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分散式精神,所以我並不認為Web3 會有絕對意義上的中心,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在全球範圍內。一個更理想的架構是,我們看到了Web3 在多個城市內活躍,比如說香港、新加坡目前都已經成為Web3 非常活躍的節點。除此之外,紐約、倫敦、柏林、里斯本、杜拜、舊金山這些地區也正在陸續加入這個行列,我覺得這是一種更理想的架構。在一個更理想的架構中,應該是要有多個節點同時保持活躍,而不是單一中心的。

至於提到香港和新加坡的競爭,我認為這是非常良性的。大家都在去試圖保持一個平衡,在做到有效監管充分監管同時如何不去傷害創新,如何能夠繼續給予新興的行業充足的發展空間,我覺得這是這兩個地區都希望去實現的。他們一方面在相互競爭,一方面也在相互學習,我覺得這種良性的競爭能夠促進彼此的提升,最終他們會為這個行業提供更智慧的、更有效的監管方案,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長期來講都是非常有利的。

MetaEra:因為最近的行情熱點話題都focus 在美國。先前WSPN US CEO 有表達希望美國加快監管腳步。請問在全球監理格局逐漸明朗的情形下,您能否用一句話跟大家表明WSPN 於此的態度或號召嗎?

Raymond:在監管的時代,我們所有人需要去理解的一點是:監管始終與產業的發展是同向進步的,監管不是創新的對手,而是一位負責任的夥伴。這個是我個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