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ews 4月15日消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歷時半年組織編寫的《中國區塊鏈金融應用與發展研究報告(2020)》於日前發布。報告中談到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風險挑戰,並給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對策建議。以下為具體內容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風險挑戰
(一)技術層面尚難以兼顧部分金融場景對安全、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一是區塊鏈技術通過大量的冗餘數據和復雜的共識算法提升安全可信水平,金融業務需求的增加將導致系統處理量更大幅度的增加,並加劇參與節點在信息存儲、同步等方面負擔,在現有技術環境下可能導致系統性能和運行效率下降。二是搭載智能合約可能帶來一些新的風險,尤其是將其用於實現複雜業務功能時,需要深入的業務邏輯理解和較強的程序設計能力,否則可能導致交易執行錯誤或程序代碼漏洞,影響金融業務運轉和區塊鏈系統運行。比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倫敦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對以太坊上約97 萬份智能合約的評估研究發現,有約34 萬份合約存在程序漏洞。三是密鑰安全仍存在一定隱患。比如,私鑰遺失或被盜等情況會危害私鑰所有者的權益,且私鑰唯一性使得上述損失難以補救。四是區塊鏈底層技術架構與現有技術體系的融合集成還存在一定困難,主要體現在開發效率慢、可擴展性差、數據結構化程度低、網絡結構複雜、升級維護不靈活等問題。五是區塊鏈技術架構仍需要更好地匹配金融系統對可用性與業務持續性的高要求,且信任機制、數據保存方式等仍待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接受和認可。
(二)治理層面需進一步完善監管、標準、人才等有關安排
一是鏈上資產和智能合約等方面的法律有效性界定不清晰,發生糾紛時難以尋求法律救濟,且分佈式體系進一步提高了責任主體認定難度。二是部分區塊鏈體系高度自治且數據加密,在缺少必要權限的情況下,違規開展金融業務的行為和潛在風險對金融管理部門等外部者而言相對隱蔽。三是對國外開源程序的廣泛應用可能導致技術依賴風險,且代碼託管平台等開源服務相關方也需遵守註冊地等相關司法轄區的法律法規要求,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背景下存在不容忽視的政策風險。比如,GitHub 在其使用條款中明確規定不得使用GitHub 違反美國或其他適用司法轄區的出口管製或制裁法律。四是有關標準規範有待建立健全,存在一定程度的“各自為鏈”情況,可能造成不同區塊鏈間信息交互和融合存在困難。五是區塊鏈需要跨學科綜合,包括分佈式、存儲、密碼學、網絡通訊、芯片技術、經濟學等,導致學習成本高、實施難度大,人才培養和實踐經驗積累週期長。
(三)業務層面尚存模糊地帶且應用創新缺少權威第三方評估
一是部分依托區塊鏈平台開展的數字憑證拆分、積分通兌等環節尚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帶,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二是在區塊鏈共識機制下,部分敏感信息缺乏隱私性,而組合環簽名、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等密碼學新技術尚不成熟,將其用於隱私保護反而可能導致數據膨脹、性能低下等問題。三是由於無法保證數據上鍊前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難以真正形成閉環以降低風險,反而可能因信息失真或扭曲而造成潛在損失。四是部分區塊鏈應用創新未經嚴密論證,且缺少權威的第三方評估意見作為參考,一些應用甚至難以達到傳統數據庫技術的效率水平,不僅導致資源浪費,還可能對自身持續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對策建議
(一)政策監管層面:加強研究跟踪,立規制促合規
一是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發展動態,積極探索發展規律,堅持“凡是金融活動都應納入監管”的原則,嚴格落實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現有監管規定,引導、規范金融機構和技術企業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可靠、可控、可信應用,促進區塊鏈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二是充分利用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監管科技加強監管能力建設,提升監管效能,同時加強地方政府及金融管理部門人員運用與管理區塊鏈技術的知識能力,逐步建立起與區塊鏈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監管體系。三是密切關注加密貨幣等應用在跨境資金流動、恐怖融資、洗錢和逃稅等方面可能帶來的問題和挑戰,持續跟踪國際監管動態,積極參與相關跨境監管規則與標準的研究和製定。四是對於有違技術發展規律和損害金融秩序的不法行為和亂象,應保持高壓態勢,持續採取措施重拳打擊,堅決遏制歪風邪氣,並切實引導將區塊鏈技術發展與此類亂象有效切割。
(二)行業組織層面:搭建平台橋樑,研標準聚合力
一是搭建匯聚政產學研用各界資源的有效平台,開展熱點難點問題研究,持續關注國際發展動態和金融應用成果,探索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及相關責任主體開展服務實體經濟價值、合法合規性、安全規範性、運營穩健性等方面的評議評估,推動成果經驗應用推廣。二是做好各方的橋樑紐帶,對於政府和市場之間,客觀反映問題訴求,正確解讀監管政策,評估監管措施效果,及時傳遞市場反響,促進雙向良性互動。對於市場主體之間,積極推動交流合作,揚長避短, 實現互補共贏,形成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良好發展環境。三是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則,圍繞技術發展和業務場景關鍵環節,以技術安全、業務合規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為重點,推動完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基礎術語、安全規範、應用評估等標準規範,逐步完善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標準體系, 促進各方對區塊鏈技術達成共識。四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行業自律作用, 聚焦於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簽約存證等具體場景中的應用痛點,探索建立滿足信息跨鏈共享、存證權威可信等行業需求的信息基礎設施。五是切實加強公眾教育,使公眾能夠正確認識和客觀理解區塊鏈技術,對缺乏理性、跟風炒作現象適時進行風險提示,不斷強化公眾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觀念,引導其遠離各類打著區塊鏈技術創新旗號的非法金融活動。
(三)從業機構層面:探索核心技術,抓應用推場景
一是強化基礎研究,紮實練好內功,結合自身技術基礎與發展定位,深入研究區塊鏈應用及底層技術,推進區塊鏈底層平台的持續優化,加大區塊鏈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形成自主創新體系,不斷實現區塊鏈核心技術突破,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二是充分考量金融業務場景適用性,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和商業模型,做好產品技術驗證和項目推廣,逐步走出實驗室測試和內部試點,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探索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商業落地,更好地發揮區塊鏈技術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係等方面的作用。三是穩步提高技術自主可控能力,綜合運用產業支持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等措施,促進金融領域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持續優化,切實提高技術可靠性, 加強“鏈上”金融業務風險抵禦能力。四是充分考慮監管要求和法律適用問題, 結合業務和技術發展實際,開展合規審慎經營,持續提升風險防範的意識和能力, 做到風險管控安排與產品服務創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