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認為,從技術視角看,數字稅的落地實施過程還存在兩大挑戰:一是稅基收入如何認定。目前實施數字稅國家的稅基範圍基本一致,主要是在線廣告、中介和用戶數據銷售。其中關於用戶數據銷售的應納稅收入,迄今還沒有一套基於“用戶參與創造價值”理念的科學計算方法,或是最具挑戰的工作。另外,確定用戶數量和跟踪用戶數據,需要追踪用戶的IP地址,不僅會產生合規費用,還可能侵犯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二是數字稅成本的轉嫁問題。從經濟學機理看,數字稅的稅負分配與產品性質、市場格局、各方主體議價能力、市場控制能力等各類宏微觀因素有關。


鏈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創

作者| 馮銘

編輯| 尹岳

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認為,從技術視角看,數字稅的落地實施過程還存在兩大挑戰:一是稅基收入如何認定。目前實施數字稅國家的稅基範圍基本一致,主要是在線廣告、中介和用戶數據銷售。其中關於用戶數據銷售的應納稅收入,迄今還沒有一套基於“用戶參與創造價值”理念的科學計算方法,或是最具挑戰的工作。另外,確定用戶數量和跟踪用戶數據,需要追踪用戶的IP地址,不僅會產生合規費用,還可能侵犯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二是數字稅成本的轉嫁問題。從經濟學機理看,數字稅的稅負分配與產品性質、市場格局、各方主體議價能力、市場控制能力等各類宏微觀因素有關。

姚前認為,建立科學合理的數字稅制度,需要結合市場競爭、稅負公平、社會福利等多方面考量,開展更全面、深入的評估與分析。

數據商用量化是最大難點

“針對近期證監會官員所提的數字稅,實際是面向數據要素市場展開的。數據商用已經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且規模和深度都在不斷擴大,數字稅的最大難點在於數據商用的量化,區塊鏈技術在數據交易和使用的全流程溯源方面可以為數據商用量化提供依據。”亞洲區塊鏈諮詢機構PANONY資深分析師李喆向《鏈新》表示。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院長、教授秦榮生認為,作為“資產”的數據有兩種特性,第一是能幫助現有產品、服務實現收益的增長;第二是數據本身可以直接產生價值。對數據資產的確認,即作為一項資產要確認進入賬戶體系,會計上是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有權利產生經濟利益權利的,該項經濟資源歸屬於企業。二是企業能夠可靠的計量經濟資源的成本和價值。第一個是擁有和控制,第二個是能夠可靠的計量。

“數據資產是屬於個人還是企業,這是數據所有權的問題。應該說數據中間流轉過程很多,如何能夠確認數據的所有權的歸屬。現在全國人大在製定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中,就明確應保護歸於個人的信息(數據)。可是現在很多技術手段很難確保數據是誰的,源頭難以明確,但如果我們用區塊鏈技術記錄數據的流轉,就能明確數據的所有者。”秦榮生表示。

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是數據,數據是國家和企業的核心資產,也是未來取之不盡的新石油。作為信任機器,區塊鏈技術創造了一種新的範式,連接金融服務所涉及的各參與方,能夠打破數據孤島,提高數據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增強風險控制能力,這也是區塊鏈技術備受關注的原因所在。

秦榮生認為,區塊鏈的廣泛應用將會為明確數據的所有權,提供很好的技術支撐。 “企業收集個人的數據,應該給個人支付一定的費用,或者是通過產品的讓利方式返還給數據的擁有者。而這些數據本身應該是屬於個人的,而不是屬於企業的,企業要取得可能要付一定的成本代價,對方個人同意轉讓給企業時,企業就擁有這些數據。”

國家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區塊鏈重大項目評審專家、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兼首席數字經濟學家陳曉華向《鏈新》表示,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套基於“用戶參與創造價值”理念的科學計算方法,今後如何單獨甄別出來自互聯網企業的數據,並且分析其商用量化程度將成為數字稅收的關鍵。 “在未來,大數據商用將逐步走向各類來源的數據共享、共用。許多國家已經註意到稅收數字化的潛力,並出現了新的解決方案,如歐洲的安全稅或南美洲的實時電子發票。 ”

可信+安全,推動財稅系統變革

“區塊鏈技術主要是從可信和安全角度來推動整個財稅系統的變革,也就是能夠保障相關數據的透明性和安全性,簡化整個稅務的流程,提高相關政府機構的治理水平。”數字經濟學家劉志毅向《鏈新》表示。

區塊鏈發票是目前區塊鏈技術在稅收領域的主要應用,區塊鏈的防篡改技術能夠使每一張發票可溯源,進一步提高了管控力度和稅收透明度。例如廣東省深圳市率先推出的“稅務鏈”,截至2020年7月,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目前開票量已達2500萬張,累計開票金額259億元,註冊企業近2萬家。目前,這一應用模式也在全國范圍內不斷推廣,比如浙江省和雲南省都已經上線了區塊鏈電子發票。

“從應用案例上看,目前稅收領域仍然只是運用了存證溯源這一區塊鏈的基本功能。區塊鏈技術解決了稅收場景中一票多報、虛報虛抵、真假難驗等問題,而且鏈上參與部門共享票據狀態,可監管審計,同時也省略了傳統的人工審核流程,即節約了成本也方便了公眾。”李喆向《鏈新》表示。

陳曉華向《鏈新》表示,區塊鏈在稅務系統應用不僅改變了納稅人和稅務機關之間的關係,還改變了納稅申報、納稅和信息存儲的方式。 “以往,從信息的整理、清理和核實到申報單的編制、驗證和提交,稅務流程繁瑣且易出錯。不但成本耗費多且有審計和法律糾紛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通過區塊鏈技術與智能合約能夠中斷和重組會計,並使資產的支付、轉移和記錄過程自動化,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

陳曉華認為,區塊鏈稅務管理應用基於多主體分佈式參與帶來的效率提升、透明記錄、廣泛傳播和不可消失性,對參與主體的稅務信息記錄更具真實性,更有保障,自我約束機制更強,這些技術特點可以解決稅務管理的若干傳統弊病。

“區塊鏈技術從交易底層確認了交易過程,可追溯、不可篡改,這對於從法律上確權提供了技術基礎,也為稅收確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目前,一些國家徵收數字服務稅時,對徵收範圍有限定,比如法國,只對定向廣告收費,而對線上銷售、通信和支付服務不徵收。區塊鏈技術有利於便利地鑑別這些業務實質。”零壹智庫CEO、數字資產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柏亮向《鏈新》表示。

劉志毅向《鏈新》表示,區塊鏈技術能夠促進納稅遵從,改革稅務管理;人工智能能夠從自動化的角度幫助財稅領域的應用,可以提升稅收的效率以及增加整個過程的智能化;而大數據技術則是兩者的基礎,沒有相關的數據基礎設施,以及相應數據的處理能力,就沒辦法將數據價值充分的利用,數字化以及智能化的財稅機制也就無從談起。 “未來,借助以上技術,數字稅的徵收流程能夠實現進一步簡化,對於大型流量數據平台能夠實現更好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