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vs X(推特):“飞机”与“蓝鸟”,谁先飞抵Web3超级应用竞赛的终点?

出品:LK Venture|作者:Leo Deng

TL;DR

l 探讨X和Telegram等Web2应用在Web3世界的潜力,不仅是洞察这些社交平台未来发展的探索,更是对未来Web3世界新格局、新秩序的预判。

l X和Telegram在用户市场分布、主要功能、创新能力、商业模式、开放性、社区文化、Web3探索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者的竞争与合作可能会长期并存。

l 用户体验的重塑、隐私和安全的新标准、技术创新与生态系统整合,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是X 和Telegram谁将获得Web3超级应用竞争胜利的四大关键要素。

l 尽管X和Telegram围绕Web3超级应用的竞争愈发白热化,但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的变化,最终的竞争格局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结果呈现 。

Telegram vs X(推特):“飞机”与“蓝鸟”,谁先飞抵Web3超级应用竞赛的终点?

Web2社交巨头的加密进化,或将带来Web3世界的新秩序

Web3,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代表,标志着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重大转变。与Web2相比,Web3强调用户数据所有权、去中心化网络结构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这不仅代表了技术的飞跃,更预示着网络互动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革新。

例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非同质化代币(NFT)的兴起,正是Web3概念在实践中的体现。根据DappRadar数据,2022年DeFi领域的TVL峰值达到了2,670亿美元,而NFT市场交易量约为250亿美元,这些数据凸显了Web3世界的巨大潜力。

在Web2时代,微信无疑是社交应用的巨头。截至2023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2亿,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之一。微信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集支付、购物、游戏、小程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应用。

微信的成功在于其全方位的生态系统,使用户能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几乎所有日常操作。微信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用户数量上,更在于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在此背景下,探讨X和Telegram等Web2应用在Web3世界的潜力,不仅是对洞察这些社交平台未来发展的探索,更是对未来Web3世界新格局、新秩序的预判。

当然,像Facebook、Kakao等其他社交平台也都有在Web3世界大展拳脚的巨大空间,但目前看来,X和Telegram可能是在Web3世界里,最先有所斩获的Web2社交平台。

X和Telegram作为全球知名的社交媒体平台,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和庞大的用户基础。X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多元化的用户群体著称,而Telegram则因其对隐私保护和安全性的高度重视而受到用户的青睐。在Web3的浪潮中,这两个平台正面临着如何适应去中心化趋势以及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服务和商业模式的挑战。这些因素将是决定它们能否成为Web3世界中的微信巨无霸的关键。

马斯克曾多次公开赞扬中国的微信,他认为“在中国可以活在微信里,它什么都做得到”。他的愿景是打造一个同样功能全面的超级应用,而X正是他对这个应用的命名。

为了适应约会服务的特殊需求,X可能需要开发新的算法和用户界面。而成为“数字银行”则意味着X可能会引入金融服务,如支付处理、资金转账或甚至加密货币交易,这将要求X建立强大的安全和合规框架,以确保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与此同时,Telegram的联合创始人Pavel Durov最初将TON构想为一种将加密货币交易集成到聊天中,并通过应用程序货币化的手段。2023年9月中旬,TON基金会宣布与Telegram正式达成合作关系,旨在面向Telegram的8亿活跃用户整合和推广TON网络生态系统。他们计划在2028年之前将Telegram活跃用户的30%,即2.4亿用户吸引并转换成TON网络活跃用户。拥有自我托管空间的钱包TON Space已无缝集成进Telegram,这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的便利性,也可能吸引对加密货币感兴趣的新用户。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高频场景中蚕食低频场景,要比在低频场景中蚕食高频场景容易得多。社交作为一个超高频场景,其渗透金融场景的难度远低于在金融场景中加入社交元素。成功的关键在于便利性。让用户少下载一个应用程序,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成功标志。

X和Telegram都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但他们的路径和策略各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看到哪个平台能够更好地适应Web3的趋势,并最终成为这个新时代的领导者。

我们在微信上见过的功能都将在X、Telegram上实现。这些丰富的生态系统将形成一个强大的动力,显著增加X、Telegram用户的粘性和使用时长。这种逻辑类似于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从应用程序到小程序的转变。尽管如此,在初期阶段,这已经足够以降维打击之势,对Web3世界带来冲击。

通过分析它们的现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Web3时代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商业机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庞大的用户基础:X和Telegram都拥有庞大的全球用户基础。这意味着它们在转向Web3时,有潜力将数以亿计的用户引入到Web3的生态系统中。这种规模的用户迁移对于推动Web3的普及和接受度至关重要。

——影响力和品牌认知度:作为全球知名的社交媒体平台,X和Telegram的品牌影响力极大。它们对Web3的采纳和推广可能会对公众对Web3的认知和态度产生显著影响。

——创新和技术整合的潜力:X和Telegram都有实施技术创新和整合新技术的历史。它们在Web3领域的活动可能会带来新的技术突破,例如在去中心化、数据安全和用户体验方面。

——商业模式的转变:Web3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数据所有权和用户激励方面。X和Telegram在这些领域的探索可能会开创社交媒体商业模式的新篇章。

——隐私和安全性的重塑:随着用户对隐私和数据安全日益关注,Telegram已经在这方面建立了声誉。X和Telegram在Web3领域的发展可能会进一步强化社交媒体平台在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方面的能力。

——社区和去中心化治理:Web3强调社区的力量和参与。X和Telegram在构建和维护活跃社区方面的经验,可能会在构建去中心化治理结构和促进用户参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X和Telegram在Web3世界的发展潜力值得高度关注。它们的动向可能会对整个Web3生态系统,甚至未来的互联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X 和Telegram基本信息及竞争分析

X和Telegram都是全球知名的社交媒体平台,各自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市场分布。它们在主要功能上有所不同,X更侧重于公共话题讨论和信息传播,而Telegram则更注重隐私保护和安全性。二者的主要区别包括:

特征

X

Telegram

用户基础

约5.28亿月活跃用户

超过7000万月活跃用户

市场分布

全球范围,尤其在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强势

全球范围,在俄罗斯、印度、伊朗和巴西特别受欢迎

主要功能

实时信息传播、公共话题讨论、多媒体内容分享

高度隐私保护、安全通信、大型群组和频道

创新能力

推出新功能以吸引用户,如音频聊天室Spaces、在线直播等

强调隐私和安全性,推出加密货币相关功能

商业模式

广告收入为主,推出订阅服务如Twitter Blue

主要依赖捐赠和非盈利模式

开放性

相对封闭,但提供API接口供第三方应用使用

开放API,支持第三方开发者创建机器人和应用

社区文化

多样化的用户群体,包括政治、娱乐、科技等多个领域

重视用户隐私,倾向于技术和隐私意识较强的用户群体

Web3探索

推出基于区块链的NFT头像验证功能;

探索加密货币小费功能

推出TON Space的新型自托管钱包;

TG Bot 等项目将 Web 用户从 PC 端 到移动端进行用户习惯迁移等

X与Telegram的综合对比

1. X

用户基础:截至2023年,X的月活跃用户数约为5.28亿。它的用户遍布全球,尤其在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拥有大量用户。

市场分布:X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显著的影响力,但在西方国家尤其突出。它在政治、娱乐和新闻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主要功能:X以其实时信息传播、公共话题讨论和高度的用户互动性而闻名。它还支持多媒体内容分享、直播和话题标签等功能。

Web3大事记:

——X曾推出基于区块链的NFT头像验证功能,并探索了使用加密货币进行小费的功能。

——2023年10月29日, 马斯克宣布X的愿景,预计将于2024年成为一个“成熟的”约会网站以及一个“数字银行”。

2. Telegram

用户基础:Telegram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7000万。它在俄罗斯、印度、伊朗和巴西等国家特别受欢迎。

市场分布:Telegram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用户,尤其在那些对网络隐私和安全性有较高需求的地区更受欢迎。

主要功能:Telegram以其高度的隐私保护和安全性著称。它支持端到端加密的私密聊天、大型群组和频道,以及文件分享等功能。

Web3大事记:

——2023年5月-7月,Unibot的成功(3个月内代币价格涨幅超百倍),引发了市场上的FOMO情绪。以人工智能与社交的融合为基础,Telegram Bot涵盖了交易、空投、社区和跨链等多个领域,丰富了加密行业的应用场景,为加密行业带来了创新的发展路径。

——2023年7月,Telegram推出了“故事(Stories)”功能,用户可通过点击主界面右下角的“+”图标并选择“创建故事”来编辑内容。这里支持上传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并可添加文字和位置信息。类似微信朋友圈,用户可以设置筛选条件,控制哪些好友能看到发布的内容。这为Telegram日后打造Web3版微信,补足了产品功能的短板。

——2023年9月,TON基金会宣布与Telegram正式达成合作关系,Telegram将整合TON 所推出的自托管加密钱包TON Space,之后所有 Telegram 钱包的用户即日起就能够使用 TON Space。下一步,预计在今年 11 月将该服务推向全球 Telegram 用户。

——2023年10月,TON基金会以“最快区块链”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10月31日将启动性能测试,届时将展示TON区块链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速度。

Web3超级应用竞赛决胜的四大关键要素

1. 用户体验的重塑:

在Web3世界中,用户体验的重塑意味着超越传统的便利性和界面吸引力,转向更深层次的参与感和所有权。

——X:可以利用其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内容丰富性,通过引入加密货币奖励机制来激励用户创造和分享高质量内容。例如,通过为热门推文或有影响力的内容创作者提供代币奖励,可以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Telegram:可以利用其高度的隐私保护和安全性,创建一个更加安全和私密的社交环境。例如,通过引入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和数据存储,Telegram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

Telegram vs X(推特):“飞机”与“蓝鸟”,谁先飞抵Web3超级应用竞赛的终点?TON 通过实现“无限分片范式”满足未来百万级TPS的目标,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来源:Beosin)

2. 隐私和安全的新标准:

在Web3时代,隐私和安全将成为用户选择社交平台的重要考量因素。

——X:需要在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例如,X可以引入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不可篡改性。

——Telegram:已经在隐私和安全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可以进一步加强这一优势,例如通过引入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身份验证系统,来提供更高级别的用户隐私保护。

Telegram vs X(推特):“飞机”与“蓝鸟”,谁先飞抵Web3超级应用竞赛的终点?

TON 与 Ethereum、Bitcoin 网络的对比,在容错能力、冗余存储等方面优势明显

 

3. 技术创新与生态系统整合:

技术创新和与更广泛生态系统的整合是Web3世界的关键。

——X:可以通过与其他Web3项目和服务的合作,来丰富其平台功能和用户体验。例如,X可以集成DeFi服务或NFT市场,让用户在社交互动的同时参与金融活动或数字艺术品的交易。

——Telegram:凭借其开放性和灵活性,有潜力与更广泛的Web3生态系统进行深度整合。

根据ton.app的最新数据,Ton生态目前拥有超过550个应用,但在DefiLlama上仅有7个应用被收录,其中排名第一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占据了近一半的总价值锁定(Tvl),达到4.87M美元。

作为流通市值高达30亿美元的公链,Ton的Tvl 仅为1000万美元左右,这一数据虽然不尽人意,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特别是对开发者而言。开发者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生态中的潜在机会。同时,Ton项目团队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举办黑客松活动、推出支持基金等方式,积极吸引更多开发者的参与。

但是,以太坊的L2生态系统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网络效应,在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应用生态的多样性、应用创新性以及资金规模等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市场对新公链的兴趣似乎正在减弱。如果以太坊L2生态能够在大规模应用方面率先实现重大突破,这可能会降低TON生态系统的吸引力,或将影响Telegram的Web3生态发展。

4. 商业模式的创新:

对于社交媒体平台而言,需要在保持用户粘性的同时,探索新的收入来源和增长点。

——X:截至2023年,X的财务数据显示,其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广告,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据2022年的财报数据,X的广告收入达到了约40亿美元。此外,X还通过数据授权和其他服务获得收入,这部分收入虽然占比较小,但也为公司带来了数亿美元的收益。X还在积极探索新的收入渠道,包括推出订阅服务、增强电子商务功能和整合加密货币支付。

——Telegram:自2013年创立以来,Telegram已发展成为全球拥有超8亿月活用户的产品。然而,其营收规模与用户体量并不相称。目前,除了标准的订阅服务外,Telegram的收入主要来自有限的广告。据资料,2022年Telegram的广告收入仅为100亿卢布,约合1.04亿美元。相比之下,月活只有Telegram四分之一的哔哩哔哩(Bilibili)2022年都有近7亿美元的广告营收。

5. 商业基因的影响

在探索Web3时代的超级应用竞赛中,X和Telegram的商业基因,将对它们的发展轨迹产生显著影响。

——X:X的商业基因,与微博等社交分享平台非常类似。以微博为例,作为一个公开平台,以信息传播和社交互动为核心,这与X的初衷和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微博的成功在于其能够迅速传播信息,汇聚公众关注,这也是X一直以来的强项。

在Web3时代,X可以借鉴微博的这一特性,强化信息传播和社交互动的功能,同时整合区块链技术,提供更加透明和去中心化的信息共享平台。此外,X还可以探索微博在内容创造和用户互动方面的成功经验,例如通过代币激励机制来鼓励用户创造和分享高质量内容。

——Telegram:Telegram的商业基因是基于IM工具,这与微信有着密切的关联。微信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社交应用,不仅提供通讯服务,还整合了支付、购物、游戏等多种功能,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生态系统。

Telegram可以借鉴微信的这一模式,在保持其核心的通讯和隐私保护功能的同时,探索更多元化的服务和应用。例如,Telegram可以在其平台上整合去中心化金融服务(DeFi)、非同质化代币(NFT)等Web3元素,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服务体验。同时,Telegram还可以利用其强大的隐私保护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可信赖的Web3社交环境。

综上,X和Telegram二者竞争结果的预测并不容易。ChatGPT给出了它的答案,当然,这仅仅是个参考。

Telegram vs X(推特):“飞机”与“蓝鸟”,谁先飞抵Web3超级应用竞赛的终点?

对X 和Telegram未来竞争终局的大胆猜测

X和Telegram之间围绕Web3微信的竞争,也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黑天鹅”事件,可能会显著改变竞争格局。如果脑洞大开一点,不妨畅想在某一天发生的事件:

——Web2巨头收购Telegram:如果微信宣布收购Telegram,这将极大地改变全球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市场的格局。这种合并可能会带来技术和市场资源的整合,从而对X构成更大的竞争压力。要知道,也就是今年9月,腾讯云已经与TON 基金会官宣合作,支持 Telegram 内构建的 Web 应用程序和机器人,双方的合作都在静悄悄地开展着。

——X宣布与Web3项目重大合作:如果X宣布与Solana或某L2这样的高性能区块链网络合作,可能会大幅提升其在Web3领域的竞争力。这种合作可能涉及加密货币支付、去中心化应用(DApps)的集成等。Tip: 如今,你在X正文中,输入“Web3”,已经会自动出现Immutable的logo后缀(当然这大概率还是个技术bug)。

——政府干预加强:政府可能出台新的监管政策,对社交媒体和加密货币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假设美国政府出台新的社交媒体监管政策,要求所有社交平台严格审查和删除被认为是“假新闻”的内容。这可能迫使X投入大量资源来遵守这些规定,同时也可能引起言论自由的争议,影响用户活跃度和品牌形象。

——地缘政治风险:随着巴以战争、俄乌战争等国际形势的影响,进而可能影响Telegram和X的国际形象和品牌声誉。如果它们被视为某个国家的政治工具或信息战的一部分,可能会损害它们在全球用户中的信誉。如今,Telegram 市占率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沙特阿拉伯、印度、尼日利亚、埃及、土耳其等;X则是以美国、欧洲等国为主。

——技术创新突破:如果X或Telegram实现了某种重大的技术创新,可能会给竞争带来重大转变。假设Telegram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基于ZK技术的去中心化身份验证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供高效的身份验证服务。这种技术创新可能会吸引对隐私高度敏感的用户群体,从而增强Telegram在社交媒体市场的竞争力。

——重大安全事件:如果X或Telegram遭遇重大的安全漏洞或数据泄露事件,这可能会严重损害用户信任,影响其市场地位;同时也可能招致政府的重罚和公众的强烈批评。

——重大合作伙伴关系:想象一下,如果X宣布与亚马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允许用户直接在X平台上购买亚马逊的产品并进行加密货币支付,这将大大增强X在电子商务和支付领域的竞争力。

结语

在探索Telegram和X(原推特)在Web3时代的超级应用竞赛中,用户体验的重塑、隐私和安全的新标准、技术创新与生态系统整合,或将成为决胜的三大关键要素。Telegram凭借其隐私保护和安全性的优势,以及与TON网络的紧密合作,正在积极探索Web3的可能性。而X则在马斯克的领导下,展现出对多元化服务和数字银行概念的雄心壮志。这些举措不仅是对现有商业模式的挑战,也是对未来社交媒体发展方向的探索。

然而,尽管两大平台都在努力塑造自己的Web3愿景,但未来的竞争格局仍充满不确定性。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这场竞赛,或者出现全新的竞争者,这些都可能改变当前的竞争格局。

总之,Telegram和X在Web3时代的超级应用竞赛中,不仅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较量,更是对未来互联网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这场竞赛都将推动Web3世界的发展,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开放、去中心化、安全和用户友好的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