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那會看到同學在玩一個叫《模擬人生》的遊戲,就好奇地湊過去問他這遊戲的目的是乾啥,怎麼通關?
他回答說:“這遊戲沒有目的,也不存在通關,就是扮演一個虛擬的你,遊戲世界裡的你想幹啥都行”。
當時習慣了RPG這種關卡設計,與CS、星際這種目的性很強的遊戲的我,表示不能理解。然而直覺上,我覺得這是個很有新意的遊戲,雖然對我並沒有什麼吸引力。
後來有了《魔獸世界》,沉迷其中的我似乎過著兩種生活,一種是線下的現實中的我,一種是線上艾澤拉斯世界的我,我時不時會想起幾年前看到的那款遊戲《模擬人生》。
有一次教一個9歲的小朋友計算機,看到他在玩一個叫做Roblox的遊戲,而且似乎在他們這個年齡層非常的火爆,我一看這不就是一個線上的像素版或者說樂高版的《模擬人生》?
再後來《頭號玩家》火爆上映。出了影院,我的腦子裡再次浮現出那個年少時期看到的遊戲——《模擬人生》。
你愛或者不愛,信或者不信,元宇宙就在那裡,一步步的朝你走來……
01 Web2.0時代的元宇宙
元宇宙目前有個相對流行的定義:元宇宙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是映射現實世界的在線虛擬世界,是越來越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
還有個相對流行的公式:Metaverse (元宇宙)= Create (創造)+Play (娛樂)+Display (展示)+Social (社交)+Trade (交易),如果按照這個定義和公式,你會發現《魔獸世界》或者《Roblox》幾乎已經可以近似定義為一個元宇宙。
然而這只是Web2.0時代的元宇宙,這些元宇宙是徹底割裂的。
《魔獸世界》裡的金幣沒辦法去《Roblox》裡面用,《魔獸世界》裡的裝備也沒法帶到《Roblox》裡,《魔獸世界》的賬號更是沒法用來登錄《Roblox》。因為究其本質,這些遊戲或者說《元宇宙》的數據,都存在於創造他們的不同公司的服務器裡,既不公開可見,也無法互通。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元宇宙,真正的元宇宙Web3.0才是起點。
02 Web3.0時代的元宇宙
當前Web3.0時代的元宇宙體驗並不怎麼好,甚至遠遠不如2.0時代,如果你既玩過《Decentraland》,又玩過《魔獸世界》的話,你肯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然而這不重要,Web3.0時代的元宇宙才剛剛開始,還處在從0到1的時期,10年之後回看,一切將完全不同。因為Web3.0時代的元宇宙,有著2.0時代完全不具備的幾個基礎設施和技術條件,比如區塊鏈、NFT、AR/VR、AI等。
讓我假想一個Web3.0時代的元宇宙場景:
你回到家,帶上頭盔(眼鏡),用私鑰簽名,進入一個叫做《地球》的元宇宙程序。你在客廳對著鏡子看了看自己,滿意的臭美了5秒鐘,程序裡的你比真實的你帥氣不少,但是仔細一看,又能看出許多你的氣質和神韻。
今天有演唱會,那個當年在《堡壘之夜》里和1000萬粉絲在遊戲裡一起狂歡唱歌的大明星Travis Scott,現在在《元宇宙》也要搞演唱會了,你可不想錯過。
於是你興致沖沖的跑進後院,把之前一直在種的幾棵菜(流動性挖礦)給收了,然後撕開一個捲軸,打開通向Uniswap大賣場的傳送門,進去後在裡面把剛收的菜賣掉,換成了手裡印著ETH Logo的幾顆金幣。
接著你扭頭來到了隔壁OpenSea的售票處,裡面那個好看的賣票小姐姐對著你甜甜一笑,你不由的心神一盪,臉一紅,趕緊拿剛才賺到的金幣換成了晚上Travis Scott的NFT門票。
出了門卻突然反應過來,剛才的小姐姐大概率是AI,或者說NPC,自己居然被一個AI給“撩”了。這是你聽到“叮”的一聲,原來是系統在提示你,由於近期你在Uni提供了不少的流動性,完成了“種菜達人”的成就,系統提示你你的個人信譽點提升了。
你抬頭看了看天上飄著的“AAVE——您最忠實的宇宙銀行”廣告,琢磨著是不是可以去那邊拿信用點貸點款,《地球》的玩家越來越多,最近好的地段地皮越來越值錢,據說當時Uniswap可是花了大價錢才買下來現在市中心的那一片地,蓋了這個大賣場。
貸點款買塊地腳不錯的地,將來不管是升級自己的房子,還是賣給其他需要入駐的APP,應該都不會是虧錢的買賣。
03 離上面的場景我們有了什麼,還缺什麼?
1、我們有了區塊鏈,有了可組合型,有了NFT,但還缺DID,缺TPS,缺鏈上的微博微信,缺萬鏈歸一……
只用過幣安火幣,沒有玩過Uniswap和Defi的玩家,很難體驗到Web3.0的那種“爽”感。
沒錯,助記詞和私鑰看起來很反人性。
然而你擁有一個私鑰,所有應用對你開放,還可以互相組合的那種體驗,你在適應之後根本回不去2.0時代那種每個應用需要申請一套獨立的用戶名密碼的“反人類”。
你可能都不記得你擁有多少套賬戶,從最早的郵箱,到QQ,到微信,論壇,微博……對了,大概率對我們這些人來說,還有幾十個交易平台的用戶名密碼……
DeFi給我們展示了一個Web3.0時代沒有前端,沒有炫酷畫面的簡陋版元宇宙雛形。這個元宇宙裡所有數據公開記錄在鏈,個人數據個人控制,私鑰就是你穿梭這個元宇宙的唯一憑證。
這個元宇宙裡目前有了可組合型,也有著NFT這種賦予物品唯一屬性的技術或者說協議。然而我們還沒有成熟的DID - (去中心化身份)系統,區塊鏈的世界,誰說不需要身份證?你的賬號,你的所有行為,構成了在元宇宙裡那個“真實而又虛擬”的你。
我們沒有TPS,哪怕是目前號稱最速的Solana,在人數激增的時候也會卡到不行。和可以支撐淘寶雙11上億用戶同時購買的2.0時代的基礎設施相比,當前的區塊鏈,弱的像個嬰兒,ETH的rollup與分片,也還至少還有幾年的路要走。
我們沒有基於鏈上的各類通訊或是社交APP,Status做了那麼多年也沒幾個用戶,鏈上的郵箱,論壇,微信,微博,目前幾乎還是空白一片,新項目永遠都是DEX,借貸,NFT……
我也很難想像多鏈並存世界的元宇宙,因為每一個鏈都需要自己的賬戶系統,私鑰,助記詞……如果說每條鏈上都要有一個或者多個《元宇宙》程序,每個元宇宙都有自己的Uniswap,Opensea,AAVE,遊戲……那這個web2.0時代的差別似乎又沒有那麼大了。
在我眼裡,終極的元宇宙,應該基於一條唯一的區塊鏈。然而要等到這樣一個萬鏈歸一的時代,不知道還需要多久。
2、VR與AI——我們已經起步,需要的只是時間
也許,VR和AI進化的速度,要超過前面區塊鏈上一堆美好的卻有待實現的技術。畢竟VR和AI源於傳統行業,已經發展了許多年,在Web2.0時代的元宇宙,他們扮演著同樣重要的角色。
這裡有兩個關鍵詞,Quest2,AYAYI。
強烈建議有條件的朋友入手一套Quest2,或者去體驗店裡體驗一下也是很好的,它會讓你對遊戲,演唱會,紀錄片等形式有一個全新的體驗。
雖然Quest 2離最終的VR/AR形態依舊差距很大,但體驗完後,你也許會樂觀的覺得,《頭號玩家》也沒有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
至於Ayayi麼……剛才場景裡被一個AI小姐姐迷倒臉紅心跳的場景,你覺得離我們很遠麼?
至於元宇宙的經濟系統,等到實現的那一天,我相信比特幣或是以太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當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04 一個元宇宙的悲觀論調
最近看到朋友一篇文章,覺得很有意思,是關於元宇宙的“悲觀論調”。
然而這個悲觀,並非指元宇宙,而是人類自身。眾所周知,科技的發展其實依然陷入“停滯期”,絕大多數“低垂的果實”,早已被摘完。的確,我們有了互聯網,有了蘋果,有了特斯拉,有了facebook,進入了信息時代,生活更加方便,物質更加豐富……
然而1927年的美國航母,航速33節,90多年後的戴高樂號航母,航速卻只有25節。 1970年,第一台波音747從紐約飛倫敦用了八小時,50年後,依舊還是8小時。
人類50年前登上了月亮,當時的科幻小說普遍認為2021年,我們應該會有在天上飛著的汽車,穿梭於月球或者火星的星際飛船。然而現實是50年後的今天,我們不僅沒再去過月亮,反而大家能做的是宅在家逛淘寶,刷抖音。
那麼在一個沒有星際旅行,沒有登月,沒有深空探索的地球,在一個貧富差距日益加大,躺平和宅文化日益流行的社會,元宇宙會是什麼?
它本質上就是一個人類內捲的產物,因為無法向外探索和拓展邊界,那麼必然相內以某種方式捲曲,去一個虛擬世界裡獲得現實世界因無力而無法得到的滿足感。
所以,元宇宙會不會是一個可悲的結局?也許看過《未來簡史》和《三體》的朋友,會對這個觀點有著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