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Omnichain Token:萬鏈合一時代的新通證標準》
如果你在過去兩年經常參與DeFi 項目,那麼你一定曾對許多公鏈中打著不同名號的同類資產感到過困惑。比如為什麼Avalanche 中的USDC 會分成USDC 與USDC.e 兩個版本?各種跨鏈形成的ceETH、ETH.grv、soETH 等等不同標準的ETH 到底有什麼本質區別?
的確,隨著本輪週期各個新公鏈平台的崛起,資產跨鏈也一下成為了所有幣圈用戶的剛性需求。而隨著跨鏈資產的逐漸增多,跨鏈資產標準不統一,流動性割裂,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安全問題,也給第一批體驗資產跨鏈的用戶帶來了不小的障礙甚至資產損失。
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在多鏈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必然趨勢的當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解決用戶在跨鏈時的痛點,提供更加好用的跨鏈服務呢?
傳統資產跨鏈橋的底層缺陷
其實造成以上種種問題的底層原因,就在於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資產跨鏈橋。正如其名稱所言,資產跨鏈橋唯一的功能便是幫助用戶實現資產的跨鏈轉移。然而這些所謂的「轉移」其實並沒有真正幫用戶轉移資產,而是採用了「鎖定鑄造」模型,在轉入鏈上重新鑄造了一個原始資產的映射通證。
簡而言之,同樣的目標鏈,用戶通過A 跨鏈橋轉入的以太坊會被稱為AETH,通過B 跨鏈橋轉入的則會被稱為BETH。兩個資產名稱相異,安全性也不同,因此也沒辦法進行等價交換。這就是造成跨鏈資產標準混亂與流動性割裂的底層原因。此外,每一次鎖定鑄造過程都增大了鎖定端資金池的資金規模,這也給黑客可供了可乘之機,這也間接造成了近年來頻發的跨鏈橋安全事故。
而想要徹底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就需要依靠更加底層的協議層面的改進,這也是最近經常被人提及的信息跨鏈,或者說協議層跨鏈。
LayerZero:實現信息跨鏈的協議層產品
在信息跨鏈這個賽道上,最先佈局並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果的,當屬目前已經被廣大用戶所熟知的LayerZero。
簡單來說,LayerZero 通過在各主流公鏈上部署「超輕節點」,來實現各公鏈間的信息驗證工作。這種驗證方式與行業內更為知名的IBC 協議的驗證方式,都是通過在公鏈本地部署節點,對外鏈的交易進行獨立驗證,因此相對於其他跨鏈解決方案來說,採用超輕節點的LayerZero 安全性更加有保障,也更加去信任。
此外,LayerZero 跨鏈協議還引入了預言機,對負責傳遞消息的Relayer 進行監督(目前合作方主要是行業最為知名也最安全的Chainlink)。理論上,只要Relayer 與預言機不同時作惡,那麼LayerZero 便不會出現安全問題。
通過這些協議層技術的創新,LayerZero 提供了一個安全便捷的底層跨鏈協議,這與傳統的跨鏈橋解決方案有本質上的不同,之前我們在文章《LayerZero:常被誤認為跨鏈橋的協議層產品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32081》中也詳細論述了LayerZero 與跨鏈橋的本質區別。
Omnichain:基於LayerZero 的萬鏈合一解決方案
在LayerZero 成功解決了底層跨鏈信息的傳遞問題後,曾經在用戶體驗與資產安全性上給用戶帶來過諸多困擾的跨鏈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基於LayerZero 構建的多鏈應用,能夠將底層的多鏈架構與應用層的統一產品分離開來,使得終端用戶可以不再考慮複雜的不同公鏈間的差異,只需將整個區塊鏈生態視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個經過了LayerZero 的抽象並完成了最終萬鏈合一的終極公鏈形式,便是我們說的Omnichain。
在Omnichain 上,用戶不會再見到由於不同跨鏈橋導致的不同資產封裝格式,所有公鏈中的資產都可以被視為原生資產,並且共同享有由底層LayerZero 提供的安全性。因此,在Omnichain 生態中,用戶持有的資產將更加統一、更加安全,同時也將具有對區塊鏈產品極為重要的可組合性。
由於這類資產標準已經超出了我們曾經習慣的如ERC-20(以太坊)、BRC-20(BSC)或SPL(Solana)等僅限於單一公鏈的資產格式,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重新命名。
Omnichain 上的資產根據Token 是否同質化,可以分為Omnichain-FT(OFT)與Omnichain-NFT(ONFT)兩類。
Omnichain Token 的應用場景
上文普及了太多基礎知識,但其實普通讀者最為關心的,還是新的Omnichain Token 標準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同的應用方式。
下文我們便簡單介紹幾個結合了Omnichain 標準的典型應用案例。
(1)BTC.b(Omnichain-FT)
對於很多讀者來說,BTC.b 這個資產名稱可能比較陌生。確實,最初的BTC.b 只是一個發行在Avalanche 上的比特幣跨鏈資產,如果不是Avalanche 的核心用戶,確實不太有機會聽說過他。因此僅從市場知名度上看,BTC.b 要比以太坊中的WBTC 遜色很多。
而隨著BTC.b 與LayerZero 的正式合作並成為可以自由跨鏈的OFT,BTC.b 直接獲得了在以太坊、Polygon、Arbitrum、Aptos 以及LayerZero 未來支持的任何其他區塊鏈間安全轉移的能力。
從此,各個鏈上的BTC.b 不再有被天然分割的流動性,用戶不論在哪條鏈上使用BTC.b,都不需要改變其與該資產的交互方式。同時也將更有利於其他跨鏈dApp 對採用OFT 標準的BTC.b 進行統一整合。
此外更值得強調的是,BTC.b 對LayerZero 的整合過程非常簡單。由於不需要由項目方自己親自解決跨鏈技術問題,只需要更新並兼容LayerZero 的跨鏈標準,因此將BTC.b 從傳統的Token 格式改造為OFT,僅僅需要使用兩個僅10 行左右代碼的文件。
同時,新的OFT 版BTC.b 可以保留原始的合約地址,避免用戶因為多鏈不同的地址而引起困惑。
(2)PancakeSwap
上文提到的OFT 版的BTC.b 僅僅是幫助單個資產實現了全鏈部署,但其實OFT 標準還可以支持更加複雜的DeFi 項目代幣,幫助其在實現多鏈部署的同時整合不同公鏈的生態,而其中最知名的便是PancakeSwap。
去年12 月,PancakeSwap 的原生代幣CAKE 通過集成LayerZero,成為了多鏈原生部署的OFT 代幣。借助LayerZero 底層對眾多公鏈的支持,PancakeSwap 率先完成了與熱門新公鏈Aptos 的集成,並上線了Aptos PancakeBridge。
值得一提的是,與非EVM 標準的Aptos 的結合體現了LayerZero 更強的跨鏈整合能力,不但可以原生支持各EVM 兼容公鏈的跨鏈信息通信,還可以將非EVM 也整合進統一的多鏈系統。
通過這個新的Aptos 橋接工具,PancakeSwap 成功在Aptos 上線了包含CAKE 的資產交易對。並且,已經開始了在Aptos 版PancakeSwap 上的流動性挖礦活動。可以發現,目前的Aptos 版PancakeSwap 已經和原生部署的本地DeFi 協議沒有任何使用體現上的差別,而背後提供技術支持的,正是LayerZero 的原生跨鏈標準OFT。
(3)Lil Pudgys(Omnichain-NFT)
除了幫助同質化通證完成多鏈部署的轉型,LayerZero 還可以幫助NFT 完成原生的跨鏈集成。
我們知道,在過去的21 年NFT 牛市中,由於以太坊生態擁有最強大的共識,且聚集了最多的流動性與優秀的基礎設施,許多知名的NFT 項目基本都集中在以太坊生態內。而新公鏈中的NFT 項目不但缺少流動性與社區支持,也與以太坊的NFT 生態保持著相對割裂的關係。
而對於新進場的新一批用戶來說,以太坊高昂的gas 費嚴重提高了新用戶的使用門檻,使得其接觸主流NFT 項目的難度大大提高。
因此,不少以太坊原生的NFT 項目為了更好的觸達Web3 用戶,產生了對NFT 跨鏈的極大需求。而傳統的採用鎖定鑄造模式的跨鏈橋卻很難給跨鏈過的NFT 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通過這種方式跨鏈形成的NFT 資產,不但在價格與流動性上難以與以太坊生態進行統一,在未來的進一步整合上也會出現諸多困難。
其中,Lil Pudgys 便是飽受跨鏈基礎設施不完善困擾的知名以太坊NFT 項目。為了能使得產品觸達盡可能多的Web3 用戶,Lil Pudgys 團隊也一直在評估各種NFT 跨鏈方案。而LayerZero 提供的Omnichain-NFT 解決方案,正好完美的滿足了Lil Pudgys 團隊的需求。
通過整合Omnichain-NFT 標準,Lil Pudgys 成為了多鏈原生的NFT 產品,目前已經支持了主流的Polygon、BNB Smart Chain 和Arbitrum 等公鏈。用戶在新公鏈中得到的Lil Pudgys 與以太坊中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且跨鏈轉移的速度也大大提高。
通過以上幾個案例可以明顯看出,LayerZero 的出現並不僅僅是在已經競爭十分激烈的跨鏈橋市場中為用戶提供了另一種選擇,而是試圖從根本上解決目前跨鏈橋市場的根本問題。隨著採用LayerZero 的應用越來越多,Omnichain-Token 的行業普及速度也必將大大提高,並最終成為事實上的跨鏈資產通用標準,並幫助LayerZero 協議捕獲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