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並關注Polkadot 生態的伙伴們都知道,自去年開始Polkadot 2.0 就成為了Polkadot 生態的重大升級方向,其旨在透過技術優化、治理改進和資源分配機制創新,進一步推動其多鏈生態的擴展和成熟。朝著打造高度互聯、資源高效且開發者友好的多鏈生態,Polkadot 2.0 透過彈性資源和低成本架構支援複雜DApp 部署、提供更無縫銜接的跨鏈體驗樹立起在行業的生態地位,並持續加速Web2 向Web3 的遷移進程。
就在去年DOT 持有者們透過社群投票通過公投,定義Polkadot 2.0 包含敏捷核心時間(Agile Coretime)、非同步支援(Async Backing)和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等特性,為Polkadot 提供堅實的去中心化應用平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隨著敏捷核心時間(Agile Coretime)、非同步支援(Asynchronous Backing)陸續上線, Polkadot 2.0 最後一塊拼圖——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的近況也引發了業界人士的關注。
以下是Polkadot 2.0 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時間節點:
2024 年5 月:Polkadot 啟用非同步支援(Asynchronous Backing)
2024 年9 月:Agile Coretime 在Polkadot 上線,所有平行鏈可以遷移至新分配模型
2024 年10 月:彈性擴展MVP 版本在Kusama 上獲得支持
2024 年12 月:Polkadot 2.0 所有組件在Kusama 上透過Spammening 活動進行了壓力測試
2025 年Q2 季:彈性擴展即將在Polkadot 生態上全面推出!
今天讓我們走近這最後一塊拼圖,掌握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 的技術概念與應用優勢,並從中挖掘其概念落地存在的場景問題與挑戰,未來值得我們共同探索的全新發展方向。
彈性擴展的概念與應用優勢
傳統區塊鏈模式的平行鏈擁塞難題
在深入探討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對波卡生態發展的建構意義之前,我們需要先掌握它的基本概念與場景應用。在傳統的區塊鏈模式下,每個平行鏈只能使用單一核心來提交區塊,這種限制在高交易量場景中會導致擁塞和效率低下,由此彈性擴展的概念誕生,使其能夠並行處理交易,提高了整個網路的資源利用率和靈活性。
基於敏捷核心時間設計,多核心分配並行
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是基於敏捷核心時間(Agile Coretime)開發應用的動態資源分配機制,能夠解決單核心模型的局限性,並優化Polkadot 對計算資源的管理。透過允許平行鏈根據實際需求在同一個Polkadot 區塊中使用多個核心(Core ) ,提高了網路吞吐量並更有效率地處理更大的交易負載;值得一提的是,在將多個核心分配給單一平行鏈的過程中,
Polkadot 2.0 能夠在不犧牲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網路吞吐量並加速交易處理。
案例情境:
例如中繼鏈可以一次驗證100 個平行鏈區塊,我們就說它有100 個核心,就像一顆有100 個核心的處理器可以同時執行100 個執行緒一樣。透過這種方式,平行鏈就能同時獲得多個核心來執行,因此具有高吞吐量的平行鏈就能更快地執行交易。
整體來看, Agile Coretime 實現了與網路需求相符的動態資源分配,而Elastic Scaling 則透過並發處理能力進一步優化了這個過程,確保專案在需求成長的過程中觸達無縫擴展的目標,避免承載力瓶頸同時進一步提升效能。
彈性擴展的應用優勢與落地場景
在掌握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的基礎概念後,我們需要深入探索其實際應用優勢和技術落地場景,透過在Polkadot 生態的具體表現,明確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在生態運作和專案延展中的重要地位。整體而言,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具備靈活度高、效能提升、成本優化等方面的優勢,以下是結合具體場景的分析探討:
動態吞吐量大幅提升,實現橫向運行擴展
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的發展促使平行鏈架構透過分片機制將交易部署到多個鏈上,允許生態根據實際動態需求增加相應的平行鏈數量或調整單一平行鏈的資源配額,在流量高峰時實現橫向擴展處理。具體而言,在DeFi 協議和NFT 平台均有顯示應用,例如Unique Network 在熱門NFT 鑄造時,可臨時擴展平行鏈以降低交易延遲。
資源利用率優化提高,降低實際應用成本
在擁有了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技術後,平行鏈能夠透過Cumulus 框架和中繼鏈(Relay Chain)協調處理流程,按需分配驗證者相應的生態資源。而那些未被充分使用的平行鏈,可以進一步釋放驗證者節點資源的運作力,從而避免資源進一步閒置。例如目前物聯網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透過鏈上和鏈下的擴展利用效率協同提升,能夠降低公共成本的開銷,提升專案應用的實際性價比。
跨鏈互通輔助通訊調度,高效處理資產轉移
在生態專案運作的過程中,跨鏈訊息傳遞協定的通訊優化是現實問題。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透過XCMP 的最佳化提質,能夠支援平行鏈間按需建立通訊通道,完成中繼鏈動態調度,例如資產跨鏈轉移等關鍵跨鏈訊息處理過程。如今,在HydraDX 等專案完成多個平行鏈間同步流動性時,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可以支援擴展跨鏈通訊頻寬並減少滑點;在多鏈治理(如DAO 組織)跨鏈投票時還能確保關鍵提案的通訊優先級; MMO 遊戲需毫秒級互動和百萬級並發玩家狀態更新(如元宇宙場景更新) 。
彈性擴展即將上線,補上Polkadot2.0 最後的拼圖
如今,Polkadot 2.0 生態藍圖在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技術即將完成升級之際,也將完成其技術路線整體策略。動態靈活的經濟模型、去中心化的運算資源管理,三項技術升級在Kusama 上積極實施,Polkadot 2.0 的願景終於完整——從靜態分片架構升級為動態自適應的多鍊網絡,真正實現“按需擴展、無縫互操作” ,為Web3 大規模應用鋪平道路。
然而在分析與探索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的優勢與潛力的同時,我們仍然不可忽視其需要解決和提高的缺口,在節點驗證負載不均衡、跨鏈中大量元資料亟待處理、惡意平行鏈攻擊等現實風險和挑戰中,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的應用依舊存在著生態部署挑戰、網路交易,甚至走向網路交易中心。
為此,我們不得不站在Polkadot 2.0 發展的最新立足點上進一步開發異步支持(Asynchronous Backing)並優化優化XCMP-Lite 協議,減少更多項目對中繼鏈的實質性依賴;還需要引入彈性插槽拍賣以支持更多短期租賃並防止高峰期溢價問題、設計資源信用中心支持項目通過網絡資源分配提高使用率。
只有當我們為更多高並發場景(如DeFi、NFT、IoT)提供靈活可擴展的技術支撐,才能在未來Polkadot 生態建設中逐步煥發彈性擴展(Elastic Scaling)的發展力量。我們也始終相信,儘管治理複雜性、經濟公平性等挑戰仍存,但透過模組化設計、鏈上AI 與社群驅動迭代, Polkadot 2.0 已為下一個十億級用戶的Web3 應用場景打造好理想的表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