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OKG Research
作者|Samuel QIN
在當前加密市場的快速演變中,用戶成長成為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石。目前主流觀點在推動產業前進的路上,從單純的技術探索向更注重應用價值的方向轉變。儘管近年來Web3生態系統發展迅速,傳統資本的進入也帶來了新的活力,但應用層面的擴展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部分。
日趨膨脹的公鏈生態讓人應接不暇,Web3生態系統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跨鏈互通的需求,利用不同鏈上的優勢資源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這反映了產業生態自然演進的規律,好比電商平台從單一平台發展到產業全連結整合一樣。
但從公鏈競爭的角度來看,以殺手級應用程式和使用者建構起來的生態護城河是確保產業優勢的絕對依仗,因而設置更高的相容門檻和遷移成本會被納入重點考量。而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不同共識機制和程式語言使得跨鏈技術本身存在非常多的困難,這也使得不同區塊鏈之間的價值傳輸和資訊互動面臨技術障礙。
公鏈與應用之間的關係的思辨,一定程度上可以從蘋果和安卓的不同手機生態系統中找到一些啟發。
*Table Source: OKG Research
蘋果透過軟硬體一體化策略。這種策略確保了硬體與軟體的高度契合,提供了流暢且一致的使用者體驗。安卓則允許多家廠商使用其作業系統,形成了多樣化的硬體生態,但也帶來了設備碎片化和應用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
這恰好印證了兩種不同的生態發展方式,軟硬體一體化可以更好地圈定自己生態閉環,應用進入和遷移相對的都需要更高的成本;而開放的系統需要兼容的設備種類繁多,用戶體驗則和硬體也有比較大的關聯。
公鏈系統作為一個開放的環境,要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則需要盡可能降低開發門檻和提升使用者體驗。目前,通常會有採取以下策略:
- 模組化功能組件:提供易於整合的模組化開發工具,如智慧合約模板、SDK和API接口,幫助開發者快速建立應用。例如,Ethereum的Truffle框架和OpenZeppelin的智慧合約庫,為開發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簡化了開發流程。
- 完善底層基礎設施:優化區塊鏈的效能和安全性,確保高吞吐量、低延遲和強大的安全保障。如Solana透過其高效能的共識機制,實現了高TPS,滿足了大規模應用的需求。
- 提升使用者體驗:開發直覺且安全的錢包和使用者介面,降低使用者進入門檻。如OKX Web3 Wallet,相較單一鏈的生態錢包或僅支援幾條鏈的多鏈錢包,目前OKX Web3 Wallet已支援100+公鏈,提供一站式的用戶管理功能,內置豐富的DApp生態、為用戶提供了全面且便利的Web3體驗。
雖然Web3整體的使用者友善度已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但對於剛進入Web3的新手來說,要理解鏈上工作路徑是一個相當費力的過程,但表達他們的意圖往往是一句話的功夫。如果此刻你需要將1 eth 從Ethereum網路轉到Polygon 網路中,具體過程可以拆解為:
*Flow Chart Source: OKG Research
我們可以透過流程圖發現:
- 用戶需要對帳戶餘額判斷(若不足,需要歸集其他錢包中的eth到指定的以太坊錢包裡)
- 轉帳的方向確認
- Gas fee 確認
- 到帳確認
如果使用者只需要注意自己的轉帳需求是否最終得到滿足,將其餘的跨鏈、檢查動作都交由特定網路或應用來操辦,那麼互動行為將極大地被簡化。
試想一下,如果你正想著去不同國家開啟一段旅程,如果你在使用國際信用卡在全球各地購物,作為用戶,你不需要關心不同國家的貨幣類型、貨幣之間的匯率轉換、跨境支付的清算流程、不同國家的支付網路系統等問題,你只需要刷卡,然後整個複雜的過程就會在底層自動完成。這就是一種"抽象",把複雜性隱藏起來,提供簡單的使用體驗。
而前文提到的「鏈抽象」則是同樣的道理,其核心價值在於:
- 簡化複雜度:使用者只需要指定「起點」和終點
- 統一介面:底層涉及什麼鍊或任何橋接協定均由同一個簡單介面彙總管理
- 智慧路由:自動選擇最優路徑、選擇最佳橋接協定
- 錯誤處理:自動重試、自動處理異常、提供統一的錯誤回饋
我們可以嘗試認為鏈抽像是旨在解決多鏈生態的資產、流動性和帳戶碎片化問題的技術手段。其透過統一的介面和標準,實現用戶基於意圖的跨鏈交互,簡化用戶體驗,使用戶無需了解底層鏈的細節,即可完成資產跨鏈操作和價值傳輸。讓使用者在多鏈環境中降低了複雜性並增強了互通性。
但就目前鏈抽象技術的發展來看,目前的技術實現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跨鏈訊息傳輸的延遲、跨鏈操作的安全性和成本問題。一些專案正嘗試透過輕量級的跨鏈協定跨鏈資產轉移或去中心化網關實現跨鏈通訊來改善這些問題,但目前大規模部署仍有限。
目前主流觀點會將鏈抽象劃分成應用、權限、求解/執行、結算等四個層級CAKE Framework,透過將使用者意圖層層拆解來獲得具體的最優執行步驟。
*Graph Source: OKG Research, https://frontier.tech/the-cake-framework
但中間涉及基於使用者主觀意圖的拆解、跨鏈、跨Dapp、可信執行環境,狀態確認等各種問題,每項解決似乎相當棘手。目前,業界已有許多專案正在基於使用者來推動鏈抽象技術在具體實際案例方面的運用,目前處於不斷開發迭代的階段。以OKX Web3 Wallet為代表的多鏈錢包應用則正好可以作為鏈抽象賽道的重要基建。鏈抽象技術在OKX Web3 Wallet中已初見成效,表現為多鏈資產管理的簡化和跨鏈交互的便捷,用戶可以在同一界面下管理不同鏈上的資產,避免頻繁切換網絡,並且可以使用單一錢包完成跨鏈轉賬,這顯著降低了跨鏈操作的複雜性。上線的智慧合約錢包功能也在多鏈錢包管理整合、用戶授權、Gas fee整合支付等方面改善了原本複雜的EOA(externally owned account)錢包在這些方面的短板。
在過往許多討論中會將多鏈錢包和鏈抽像做比較,討論大多集中在已經交互體驗已經相較EOA有明顯提升錢包類應用是否無需鏈抽象了。
這裡我想做如下兩個方向的討論:
- 使用者體驗在目前應用程式背景下是否需要明顯提升。在目前的多鏈環境中,使用者體驗的確存在明顯提升空間,但需求的迫切性可能並非一刀切。以跨鏈交易為例,目前的主流多鏈錢包依舊需要用戶手動切換網路並支付Gas費用,這種操作要求並未真正解決多鏈生態的碎片化問題。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鏈上資金的流動往往趨利性明顯,使用者更傾向於選擇已知路徑或體驗優化良好的應用。由於頭部應用的馬太效應,大量項目已自發性投入跨鏈流程的最佳化。例如,許多DeFi協定透過內建跨鏈橋和流動性聚合器,簡化了使用者的跨鏈操作,提供更方便的體驗。對於鏈抽象項目而言,單純依靠提升使用者體驗的敘事難以形成足夠的競爭障礙。因此,鏈抽象的價值更多在於其作為基礎設施,逐步實現多鏈的無縫互操作,現在階段重新整合鏈間流動性,在未來為可能的大規模用戶遷移和跨鏈應用場景提供支援。
- 流動性整合是目前產業無法迴避的重要議題,特別是在實現Web2用戶遷移到Web3的過程中。增量用戶的持續進入對於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但這一轉變的關鍵在於提供更便捷的用戶體驗,尤其是在多鏈環境下的資產、交易和支付場景整合方面從Web2到Web3的順利遷移,就必須降低初期使用者所面臨的互動門檻。鏈抽象技術透過統一介面和跨鏈資源整合,幫助使用者減少在多鏈環境中繁瑣的操作步驟,讓Web2使用者可以無縫進入Web3生態。例如,鏈抽象可以自動管理多鏈資產的流動性,簡化支付流程並整合不同鏈上的交易體驗,從而解決Web3環境下的分散性問題。這種流動性整合不僅提升了使用者體驗,也為Web3的廣泛應用和大規模用戶遷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Chart Source: OKG Research
可以看出,鏈抽象的應用場景其實是在為Web3的真正成熟打下基礎。它不僅致力於解決當前區塊鏈生態系統中的互通性問題,還透過跨鏈資源整合、流動性管理等方式,顯著降低了多鏈環境中的複雜操作。
這些改進推動了Web3生態系統朝向更開放、互聯的方向發展。未來,鏈抽像有望成為去中心化應用大規模普及的重要支柱,提供高效、無縫的基礎設施支持,幫助更多用戶輕鬆進入Web3世界並實現無縫的多鏈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