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RYPTO幣圈不設防

幣圈不設防第四期Space總結:AI Agent賽道還能火紅多久?

在Web3華語主持人茄哥的主持下,第四期《幣圈不設防》圍繞著「AI Agent賽道還能火多久?」展開深度探討。本集嘉賓陣容強大,包括Uweb校長於佳寧、Trading Base AI創辦人Mr. Z、Builder LogEarn、區塊鏈愛好者flyawei、投研部落客清風#BTC,以及社群領袖小智。以下是討論的核心觀點總結:

AI Agent應用現況:泡沫前兆還是生態爆發前奏?

目前AI Agent在加密領域的應用仍集中在DeFi自動化策略等有限情境。儘管去年該賽道經歷了一輪概念炒作,但多數項目因技術不成熟或落地能力不足而陷入低迷。嘉賓們一致認為,這現象既是早期市場的必經階段,也預示未來潛力。

於佳寧指出,去年的熱潮更多是“概念先行”,但AI Agent作為未來經濟主體的角色已逐漸清晰。他類比智能合約的發展路徑,認為金融場景天然適合AI Agent落地,但長期需突破單一領域限制,朝向更廣泛的生態擴展。

Mr. Z強調,目前AI Agent仍處於“嬰兒階段”,需經歷技術沉澱和市場驗證。他以比特幣早期發展為例,提醒業界需耐心:“若只談概念而無應用,熱度終將退潮;但若能解決實際需求,賽道將迎來真正爆發。”

LogEarn則從技術角度分析,當前AI Agent平台多依賴大模型接口,缺乏底層創新,導致功能同質化。他呼籲業界聚焦底層基礎設施,例如提升鏈上資料處理能力,為複雜應用場景鋪路。

AI與區塊鏈融合:催化加密產業的創新機會

AI與區塊鏈的結合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Web3)的核心驅動力。來賓們從技術互補性、經濟模型創新等角度展開討論。

於佳寧提出,AI Agent的普及將推動「智慧經濟」崛起。他解釋:「AI間的協作與交易需依賴可編程的加密資產,這為數位貨幣創造了剛性需求。」例如,AI管理鏈上資產、自動執行合約等場景,將重構傳統金融的信任機制。

LogEarn進一步展望,AI可在鏈上交易的「大動脈」中發揮關鍵作用:

  • 自動化做市:透過AI優化流動性策略,減少人為操控風險;
  • 安全審計:即時監測智慧合約漏洞與異常交易,提升生態安全性;
  • 資料治理:為專案方提供透明化資產管理工具,增強社區信任。

他預言:“當AI深度賦能鏈上基礎設施時,去中心化金融的效率與公平性將遠超傳統體系。”

AI如何提升加密產業安全性?

安全性是加密產業的永恆議題,AI在風控、反詐欺等領域的潛力成為焦點。

清風分享實務經驗,指出目前AI工具已能輔助偵測釣魚連結與惡意合約授權,但需結合在地化部署以降低資料外洩風險。他以「策略代碼開源易被濫用」為例,強調AI需與隱私計算技術結合。

flyawei補充,AI在辨識鏈上作惡模式(如貔貅盤、拉盤陷阱)上具備優勢,但需依賴高品質資料訓練。他建議用戶採用「冷錢包+AI監測」組合,減少互動風險。

小智從社群角度提出,AI驅動的安全工具(如自動化權限管理、即時警報系統)可降低小白用戶門檻,推動加密普及。

AI在加密市場預測中的角色:顛覆還是輔助?

AI能否取代人類交易者?嘉賓觀點分歧隱含共識:短期內AI是輔助工具,長期或重塑決策邏輯。

Mr. Z坦言,當前AI交易策略的勝率依賴歷史資料訓練,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經驗。他以自身團隊研發為例:“AI的價值在於將交易邏輯系統化,幫助用戶規避重複錯誤,而不是盲目追求超額收益。”

於佳寧則認為,AI在個人化資產配置上潛力巨大。他設想:「未來每個用戶可擁有專屬AI投顧,即時分析持倉、追蹤市場熱點,甚至自動調倉。」但他也提醒,加密市場因子複雜,AI需更強大的跨鏈資料整合能力。

LogEarn總結稱,AI的真正突破在於「發現人類忽視的規律」。例如,透過鏈上巨鯨行為分析與情緒指標建模,AI或能提前預警市場異動,成為投資者的「第二大腦」。

未來展望:無AI,不加密?

討論尾聲,來賓們用一句話展望AI Agent賽道的未來:

  • 於佳寧:“2025年將是AI Agent落地關鍵年,需關注剛需型項目,警惕純概念炒作。”
  • Mr. Z:“AI與交易的結合需要時間沉澱,但堅持者終將收穫時間複利。”
  • LogEarn:“未來的加密世界必由AI主導,無AI不創新。”
  • 清風:“普通人應主動擁抱AI工具,避免被技術浪潮淘汰。”
  • 小智:““AI+KOL=散戶核武器,但別讓代碼替你梭哈!”

主持人茄哥總結

“AI Agent賽道的未來不在'能否火',而在'火多久'。泡沫終會破裂,但技術沉澱者將穿越週期。加密行業從不怕爭議,怕的是失去探索的勇氣。記住:無AI,不未來;無落地,不價值。”

欄位介紹:幣圈不設防

《幣圈不設防》是一檔聚焦Web3與加密領域的深度對話欄目,由Web3華語主持人茄哥主理。每期邀請產業領導者、專案方、KOL與社群代表,以「不設防」的犀利風格,拆解熱點賽道、剖析市場趨勢、挑戰共識認知。欄目宗旨:去偽存真,讓價值回歸邏輯。

  • 特色:拒絕喊單,只談真相;
  • 目標:為從業人員提供認知彈藥,為投資人點亮避坑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