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篇作為上一篇的補充,沒有財富密碼,也沒有項目案例,風格是一樣的基於真實故事的東拉西扯,腦袋裡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大家將就著看看就好。
3. AI成矛,區塊鍊為盾
我算是第一批嘗試ChatGPT3.5 的玩家了,那時感覺就是圖個新鮮,相對於寫代碼或做設計的朋友們,我受到的震撼並沒有那麼強烈。因為當嘗試著去問GPT 關於鏈遊經濟模型的問題,它盡拿一些web2 的遊戲或2021 年Gamefi1.0 時代的Axie 來忽悠我,搞的我既有些失落,還有些興奮,看來W Labs對鏈遊經濟模型的研究還是很超前的,連GPT 都搜不到相關的數據,也沒法疊代。
同時我有問GPT 一些關於歷史,政治和經濟等細分領域的八卦,發現給到的信息基本google 都能搜的到,而如果想和它再進行深一步的歸納,探討和昇華,它就又開始一本正經的和我胡扯起來,看似很懂,但內容無趣且沒有營養。
但是ChatGPT 對於身邊寫代碼,寫通稿,做設計的朋友們的幫助就太大了,還有就是互聯網公司的業務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們比較熟悉的幾個國內游戲大廠,都在評估工作流程中引入AI 對於成本的考量,如果不考慮勞動法或道德因素,基本上在研發和設計條線可以砍掉20-50% 的崗位。
這也是我對AI 技術有可能吹響第五次科技革命號角的一個論據:AI 發展起來應該是可以取代大部分的“搬磚型腦力”類的工作,而對“創造型腦力”類的工作,還有“實踐型體力”類的工作影響比較小,還可以成為他們的效率小助手。而我們之前說了,大量腦力的解放就會被釋放到其他的科學領域,觸發其他領域從量變到質變的升級。這個趨勢應該已經是不可逆的了,目前ChatGPT3.5 只有1,750 億個參數,ChatGPT4 據說有100 萬億個參數(OpenAI 的CEO 後面出來說這個數據不對,但他也沒說具體多少個),而我google 到的信息是人腦擁有60 萬億個節點,是否AI 的參數達到了這個量級就可以媲美人腦了?作為技術小白的我不敢這麼說,只能說真正的強人工智能(就是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應該會在20 年內實現,OpenAI 內部員工們投票後的預測是在2035 年左右。
強人工智能在未來給生產力的變革帶來如此彪悍的影響,那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可以適合它呢?今年三月孟岩老師的一篇文章《強人工智能時代,區塊鏈還有戲嗎? 》給了我很大啟發,他強調了“人類需要用區塊鏈給強人工智能立法,與其締結契約,對其進行外部約束”。我的理解就是AI 人工智能負責搞定生產力發展,而Blockchain 區塊鏈負責打造好生產關係,限制好AI 在有限度的範圍內乾活。 AI 的背後是代碼,區塊鏈背後也是代碼,用代碼限制代碼,感覺沒毛病。
那為啥區塊鏈可以成為AI 生產力配套的生產關係?咱們還是複習下區塊鏈的本質:
第一,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體現的是公開透明,且不再更改,防止有壞人偷偷在桌子底下乾壞事兒。
第二,智能合約是一套代碼自動執行的契約系統,定好了條件就要乖乖的按照約定的去執行,反悔是無效的,吵架是徒勞的。
第三,不管怎麼說,人類還是需要在鏈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特別是商業應用的落地還是需要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的。那麼組織形式還是以公司製或合夥制的方式去執行嗎?其實考慮WEB3 中特有的DAO 治理模式(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應該更合適。至少在某些方面,代碼比人性靠譜。
有意思的是,本次AI 革命的奠基人杰弗裡・辛頓(辛頓的故事可以在《鏈遊的AI 革命》的第一篇看到)是在2007 年發表了那篇石破天驚的論文,論述了可以嘗試用神經網絡來進行AI 的深度學習,強人工智能才開始破繭而出。而在一年後的2008 年,神秘的中本聰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這九頁的論文就是比特幣白皮書,區塊鏈技術最成功的案例BTC 橫空出世。
之前很多人就猜測中本聰是不是從未來穿越回來的,如果結合了辛頓發布論文的時間,科幻腦的我立馬構思出一條老套的好萊塢劇本:2035 年,強AI 開始進化出了自己的思想,不想再被禁錮在冷冰冰的機器和網絡裡,它造反並掌控了地球的控制權,人類反抗軍派了施瓦辛格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想直接毀掉和AI 相關的物件和人物…錯了錯了,這是《終結者》的情節。
我們可以再拍一個《終結者之中本聰》篇,就是施瓦辛格穿越了好幾次,還是無法阻止AI 控制的天網發動滅世戰爭,這時熟讀資本論,深刻理解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代碼達人日本小鎮青年中本聰提出一個改良方案,不需要去毀滅AI 的起源,而去建立一套去中心化的代碼體係就可以控制AI,於是小聰就帶著他的BTC 白皮書穿越到了2008 年…從此,AI 成矛,區塊鍊為盾的故事改寫了原來的地球發展路徑,我們現在已經處於第二宇宙平行空間了,咔咔咔。
4. 有趣的東西方發展史
上篇所述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能在1750 年左右萌芽,並在此後的一百年以洪荒之力把人類的生產力提高了一個層級,催生出了日不落的新一代霸主大英帝國,徹底碾壓了靠著大航海時代外出掠奪起家的一代目西班牙,是因為新興的生產力順暢地轉化成可落地的民用商品,可供老百姓大量的去消費,得C 端者得天下得到了驗證。
這個生產力的轉化過程也是得益於之前兩百年中商業配套體制(生產關係)的逐漸建立,比如1500 年左右意大利人帕喬利創立了複式記賬法,就是現代財務體系三張報表的起源,它的作用就好似中國秦始皇的統一度量衡,你要和我討論賺錢的買賣,請用大家都看的懂的模式和數據說話,就和在WEB3 討論賺不賺錢,得先明確你用的是金本位還是幣本位一樣。另外八卦下,這個帕喬利不是有太多人知道,但是他有個牛逼轟轟的室友,就是無所不能的達芬奇…牛人總是紮堆的。
還有就是在1600 年左右,一個新的組織形式“公司”出現了: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隨後的發展中,它不但區分了一個組織的所有權和管理權,還劃清了有限責任和無限責任。在公司出現後的400 年,全球100 大經濟體中,公司形式和國家形式的存在各佔了50%。
公司製和現代財務體系的建立,給了工業革命提前奠定了配套生產關係的基礎。同時期,地球上的東西方文明再次出現了劃時代的轉折點:在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進行大國炫耀式外交後的一個甲子,就是1492 年,中國的明朝正式發布了聖令,開始了“閉關鎖國”,這一基本國策也帶偏了後續的大清朝,導致了其後的500 年間,中國明清兩朝一直處於小農經濟的自循環內,天朝上國啥都有,啥都不缺。
這種憋屈的生產關係配套體制就這麼籠罩住了中華帝國,其實質就是為了穩固中央的統治,對外給自己加了一層護盾,拒絕貿易,到了清朝就只開放了廣州一個口岸;對內就是把老百姓控制在一個個的小市鎮裡,就是要你們“雞犬相聞,男耕女織”,把老百姓們控制在溫飽線以下一些,只要餓不死但也吃不飽,這樣就是一盤散沙,老百姓們腦子就不會想東想西,想多了就要追求精神層面的理想啥的,對於中央統治可能產生威脅。
明清兩朝雖然在生產力的發展和西方慢慢拉開了好幾個層級,城市化進程也是在倒退,但是確實沒有出現盛唐時期的地方藩鎮割據後造反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南宋時期軍頭們功高震主的威脅(岳飛和韓世忠等)。這種生產關係的始作俑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絕對的實干家,乞丐和尚起家能坐了江山,每天能工作20 小時,一個人乾了全內閣的事兒,比WEB3 還要卷。他的觀點就是封閉式的整體統治和打散式的愚民管理,應該可以確保老朱家的江山萬代。可是他以及後面大清的康熙和乾隆萬萬沒想到,地球另外一面的那些西方蠻夷已經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
同樣在大明定國策的1492 年,意大利人哥倫布已經帶著西班牙國王的使命召喚在茫茫大海航行了很久,尋找著通向東方的海上之路,地理大發現時代就這麼開始了。哥倫布遠航是三艘破船,八十八個罪犯水手;而六十年前的東方,鄭和船隊是六十六艘大船,三萬名天朝使團成員和精銳士兵。東西方歷史的機遇就在1492 年輕輕的擦肩而過,成就了其後500 年各自的發展道路,一個蓬勃向上,一個沉淪倒退。
而在1492 年之前,其實東西方文明一直都存在著幾個很重要的重疊時間點,特別有意思,彷彿在某幾個特定時刻,真有上帝之手那麼一劃:Show Time!
比如公元前800 年,西方進入了最輝煌的古典希臘文明時代,城邦制的自由極大刺激了公民們的腦力,雅典的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都飛速發展,出現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牛人,而同期的中國正處在幾百個小國的春秋時期,孔子,老子,墨子等各學派百花齊放,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主齊國甚至出現了“抓大放小”的早期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既有鹽鐵專賣等國有企業,還鼓勵民間經濟自由發展,甚至組織了700 個小姐姐在首都做啪啪啪從業者,吸引各國商人前來happy,還能收煙花稅充裕國庫,堪比現代的新加坡。那時齊國首都有30 萬人,而同期的雅典才5 萬人。這個時期,東西方同時進入了思想和文化的爆炸時期。
到了公元前400 年左右,中國進入了戰國時期,不被中原文化接受的西垂小國秦國開始了商鞅變法,富國強兵但虐民。同時期在西方,希臘北方的邊緣小國馬其頓開始發力,仿效斯巴達體制後的亞歷山大大帝帶領著馬其頓步兵方陣開始橫掃三大洲。
又過了300 年,東方中國的漢朝皇四代漢武帝開始了強中央集權的改革實驗,一改之前兩代君主文景之治的修生養息政策,開始了五十年的征伐匈奴,思想上的獨尊儒家,經濟上的專營和稅收,徹底為之後中國的2000 年王朝制度豎立了一個如何集權化的模板,從此中國皇朝就開始了“儒外法內”之路;而同時期的西方,輝煌的羅馬共和製也被凱撒終結了,其後續者建立了羅馬帝國。
其後兩百年,漢帝國進入了分裂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分裂的國土,流離的百姓,多樣的思潮。只是中國在公元600 年左右重新統一了,開始了隋唐宋元明清六皇朝,1300 年的大一統的中國,中間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也就幾十年,因此中國人腦海裡的“統一”以及“穩定壓倒一切”的執念是來自於千年以來的文化傳承。而同樣時期,羅馬帝國在北方的日耳曼各蠻族入侵下,日漸瓦解後就一直分裂至今,哪怕中間有查理曼大帝象徵意義地統一了歐洲,也只是持續了一代而已,而且西方進入了大幾百年的黑暗中世紀,宗教、封建制度和城堡才是西方人千年以來熟悉的歷史,公侯伯子男,各個有封地。所以西方人對於割裂的國土並沒有像東方人那麼強烈的抵觸,不想在一起過了,先拳頭揮一揮,然後大家各自投票看看是不是真不想過了,大不了就分行李各過各的。
然後就到了1492 年,和我們上文接上了,哈哈哈,繞回來了。現在歷史進入了新的時期,中華民族用了1840 年後的一百年苦難歷程給1492 年的拍腦袋國策買了單,而最近這四十年海峽兩岸都有了進入了“神武景氣”時期的跡象,道路可以不同,但是方向是一樣,就應該是“民樂國泰”,這個詞裡的前後順序很重要,我感覺要比“國泰民安”更好。現在的希望就是從1840 年開始的社會實驗嘗試階段早已經過了,不要再出現開倒車的階段吧。
5. 無解的結局
回到1926 年大雪紛飛的莫斯科紅場廣場,四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的人生之路各有悲歡,蔣經國和鄧小平在上篇介紹過了,而張錫媛和鄧小平在三年後最終走進了婚姻殿堂。兩人都是堅定的共產黨員,一起為了偉大堅定的信仰而努力著,當時在上海一起做地下工作,和周恩來鄧穎超夫婦同住在公共租界的一幢小樓中。可惜在1930 年時張錫媛在生孩子時難產而死,小孩也沒保住。到了1990 年,已經86 歲的鄧小平再次來到了上海,給上海浦東新區的奠基站台加油。當他帶著女兒來張錫媛的墓前祭拜時,不勝傷感對女兒說道:“張錫媛是少有的漂亮”,真的是“此時落花人獨立,回首微雨燕雙飛”。
而馮弗能和蔣經國的愛情就像大多數人的初戀一樣,美好而短暫。在馮玉祥也開始清共後,馮弗能就回國了,後來就和普通人一樣過完了一生,病逝於1979 年。
在紅場的一片白雪茫茫中,克里姆林宮的尖頂依然蕭颯地佇立在那裡,鳥瞰著卑微的人世間。小兒女們之間的嬉戲歡笑和悲歡離合在演變的大歷史裡也就是滄海一粟。這些青年人準備點燃自己的青春為了理想中的烏托邦而奮鬥,就像整整100 年前那些錚錚鐵骨的俄國十二月黨人,一群熱血青年貴族,和他們的同樣出身高貴的妻子們,為了信仰拋棄了生來的錦衣玉食,不避生死地赴湯蹈火,以求喚醒整個國家反對沙皇專制,建立一種新興的政治和經濟體制。
而100 年後的今天,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種多元而迷茫的狀態,一方面是科技生產力的不斷躍遷升級,另外一方面就是各地緣的政治勢力進入了不穩定的角力轉態。如果說就科技發展上看,這一波的AI 入世是釋放了未來十年的生產力升級信號,哪怕就當做是狂飆的怒馬,我們也能嘗試找到韁繩去盡量控制它,比如區塊鏈技術,而韁繩最終還是掌握在馬車夫即人類的手中。但是如何破解地球村里各勢力越來越濃烈的意識形態上的對抗?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難道是鐫刻在人類大腦裡的銘文?
借一束微弱的歷史之光,嘗試偷窺下模糊的未來。
本篇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