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Haotian

io 集AI+DePIN+Solana 三大敘事方向為一身,事關Crypto 產業能不能透過AI 找出一個引爆牛市的主升浪出來。某種程度上,稱之為「幣圈英偉達」也不為過?接下來,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1)io 一誕生就被寄予厚望,無論是VC 還是礦工以及散戶,都亟待io 能夠在Crypto 接軌AI 的方向起一個好兆頭,有AI 方向龍頭項目的大預期。 io 所提供的去中心化雲算力解決方案,切中了AI 大模型訓練方向一個首要矛盾:中小型模型訓練和微調、推理的巨量算力“需求”和集中式算力愈發增加的“成本」。

io 分散式雲算力平台的出現,旨在解決這個矛盾。透過調動IDC 資料中心,加密貨幣礦場以及普通用戶的閒置算力,積聚了大量閒置並且低成本的算力,並基於Crypto Tokenomics 激勵框架,和一系列新型合約標準以及硬體設備標準化等等,把原本幾乎不可能產生「協作」的算力經過整合,進而產生應用效能。

因此,io 這類分散式算力平台的出現,是Crypto 治理架構和AI 訓練需求場景結合的首個剛需場景,是Crypto 攻佔AI 領域的第一個山頭。

2)OpenAI 引領的LLM 大語言模式在網路市場脈絡下正逐漸「壟斷化」。我們觀察ChatGPT3.5-4.0 到Sora 再到4o 的演化過程就會發現,這類大模型正癒發智慧和多模態化。

這類大模型能整合圖、文、視頻,甚至結合機器人、物聯網設備還能做到即時動態輸出。但這一切前提都建立在算力集中和能耗大的基礎上。這樣下去,中心化AI 服務會逐步趨向寡占,少數科技公司會掌控AI 技術的發展方向,勢必會限制多樣化的創新。

io 等分散式算力平台的出現,可以為這些長尾需求提供一個低門檻、更靈活,更客製化,並且還能發揮Tokenomics 社群激勵價值的平台,幫助它們在更垂直、細分的應用場景內(供應鏈金融、精準醫療、個人化教育等)發揮潛在價值。

何況,Tokenomics 能將算力提供者、開發者、使用者等利益相關多方綁定,本來就適合在一些傳統算力資源可能忽略的邊緣領域發揮奇效。集中算力會優先被作用到大語言模型、機器學習等通用性強、適用範圍廣、商業變現前景更廣闊的領域。

這也是我一直認為AI+DePIN 能成為牛市主升浪的核心原因,因為這個賽道的火爆不限於存量Crypto 行業的內卷,可透過實實在在的需求供應,能為Crypto 場內吸引來增量用戶和項目方。

3)io 基本業務直接對標亞馬遜、阿里雲等雲端服務,建構了IO Cloud 集群,同時整合了RenderNetwork、Filecoin 等供應端的GPU 資源,這讓其提供的GPU 資源具有了極強的可擴展性。因此,一旦龍頭地位形成,自然會透過聚合其他閒散算力平台的資源,而進一步降低其成本效益。

當然,若io 能在分散式雲端算力市場站穩腳跟,也會直接對原本Crypto 產業的雲端儲存(@Filecoin),分散式協處理器(Livepeer)、分散式運算(Golem)雲端智慧財產權IP確權(@StoryProtocol)等,以及DePIN 基礎設施、中介軟體、邊緣AI、RWA 等衍生方向都會產生明顯的帶動可能性。

也許會有人詬病,io 的落地場景目前敘事性過強,但Crypto 領域強情緒Drive 的當下,若io 能激活AI+DePIN 上下游一系列關聯項目熱度,其本身敘事層的價值就足夠有行業壁壘了。

加之DePIN 表面上看還是硬體挖礦那一套,但背後的礦工鏈條、節點網路架構、軟硬體一體化的催化效應,會引入更廣泛的增量市場用戶參與。 (別低估了Pan 圈的魔力)

以上

儘管現在稱其為「幣圈英偉達」恐怕還為時過早,但確實可以很形像地感知到,io 接下來的表現對整個AI+DePIN 賽道的提振作用。無論怎樣,應該給予其相應的市場預期,這輪一波三折的牛市,太需要一個主升浪拉開帷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