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ews 12月17日消息,央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今日在第三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發表書面致辭中表示,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對提升我國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效率、水平有著極為明顯的積極作用,但快速發展中,一些業態創新跑偏,從業機構良莠不齊,行業生態不斷惡化,風險持續積累擴大。為此,潘功勝提出了兩個堅持。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持防范金融風險的基本底線。 (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因故未能到場,由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代為致辭)
一方面,對於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要從是否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普惠性,對金融業和宏觀調控的影響等方面評價,堅持金融為民,鼓勵運用科技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和成本,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支持,要防止以技術為外衣,脫實向虛,形成金融供給和金融需求的空轉。
而在防范金融風險的過程中,設立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業務,必須依法接受准入管理,落實功能監管,保持監管的公平性,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確定業務實質。只要業務實質相同,就要採取一致的政策取向和監管規則。保護無風險識別能力的投資者利益,守住老百姓的錢袋子。面向公眾的金融活動,不管是否以技術為名,都要從嚴監管。
演講全文如下:
尊敬的肖主席、殷市長、李會長、顧部長、王主席,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金融科技是近年來金融行業的熱門話題,建設現代金融體係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的重點任務。本次論壇的主題“金融科技助力現代金融體系建設”極具現實意義,期待大家在這里分享見解、交流思想、凝聚共識。藉此機會,結合工作談一些看法和體會。
2010年前後,在新一輪信息科技浪潮的助推下,我國互聯網金融迅速興起,幾乎覆蓋了金融業所有領域。其中非銀行支付發展水平居世界前列,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對提升我國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效率、水平有著極為明顯的積極作用,在推動現代金融體系建設方面具有重要潛力和價值。但快速發展中,一些業態創新跑偏,從業機構良莠不齊,行業生態不斷惡化,風險持續積累擴大。
2016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人民銀行牽頭十七個部門和各級政府開展互聯網風險專項整治,經過各部門、各地四年來的努力,目前整治工作取得了實質性成效。
一是總體風險水平大幅下降、增量風險得到管控。在營網貸機構數量從整治之初的近萬家下降到不到五百家,業務規模和涉眾人數大幅減少,從業風險得到明顯緩釋。果斷出手打擊虛擬貨幣投機炒作,避免了一場大規模虛擬資產泡沫風險。堅決整治校園貸、現金貸、網絡炒匯,保護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有效遏制了增量風險。
二是邊整邊改,監管制度逐步建立完善。非銀行支付、網絡借貸、互聯網保險等領域的監管框架基本確立,並不斷完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代幣發行融資、無牌網絡資管業務、互聯網外匯按金交易明令禁止,劃清了底線。持續推進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網聯公司、百行徵信成功運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建設的風險監測技術系統不斷完善。
三是積累了豐富的新金融活動監管經驗,探索出了有效的監管協作機制。在近四年的整治工作中,金融管理部門、宣傳部門、網絡電信管理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司法部門、自律組織等無縫銜接,中央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緊密協作、勇於擔當、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出了一套適應新技術特點的金融監管思路和方法,包括堅持金融監管的一致性、穿透性、全覆蓋性,抓住資金帳戶監測和宣傳營銷管理的關鍵手段,以投資者適當性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為中心、行政管理、自律管理充分配合等,這些都是未來有效金融監管的寶貴財富。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互聯網金融風險積累、擴大、暴露到此後持續至今的清理整頓,我們付出了巨大代價,教訓非常深刻,值得認真反思總結。
一是各方一度對互聯網金融的屬性認識不到位。互聯網金融仍然是金融,金融科技也是科技驅動的金融創新。要根據法律關係、業務實質做出判定,概念游移和科技外衣改變不了金融本質,無論是FinTech還是TechFin,無論ICO還是STO,都應透過眼花繚亂的名詞甄別其業務活動的實質。
二是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沒有改變金融的風險屬性,傳染性、涉眾性反而更強,網絡數據信息安全風險也更加突出。一方面,由於跨界、跨區域交叉混業特徵、風險擴散速度更快,溢出效應更強。另一方面,接受服務的多維長尾客戶風險識別能力不高、損失承受能力有限、潛在的社會危害更嚴重。
三是部分市場主體不尊重金融規律,激勵扭曲。在技術快速迭代更新的大背景下,真技術、假技術魚龍混雜,一些市場主體缺乏足夠的識別能力,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突出,技術應用未經審慎的論證和實驗,過於強調技術,缺乏對金融規律的尊重和敬畏,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很可能留下遍地狼藉。
當前,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方興未艾,數字化、信息化大趨勢下,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的新業態、新模式仍會層出不窮,將繼續給金融業帶來深刻、深遠的影響。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適用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治理方針,為我國金融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步在技術驅動的新金融活動發展中,要做好幾個堅持和鞏固、幾個完善和發展:
第一,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
對於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要從是否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普惠性,對金融業和宏觀調控的影響等方面評價,堅持金融為民,鼓勵運用科技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和成本,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支持,要防止以技術為外衣,脫實向虛,形成金融供給和金融需求的空轉。
第二,堅持防范金融風險的基本底線。
設立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業務,必須依法接受准入管理,落實功能監管,保持監管的公平性,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確定業務實質。只要業務實質相同,就要採取一致的政策取向和監管規則。保護無風險識別能力的投資者利益,守住老百姓的錢袋子。面向公眾的金融活動,不管是否以技術為名,都要從嚴監管。
第三,發展技術賦能的金融服務,為金融業提質增效。
支持各類機構在持牌經營的前提下,依托技術或場景優勢,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務,豐富金融組織體系。支持金融機構對接電商平台、供應鍊等各類實體場景,提供差異化、個性化金融服務,豐富金融產品體系。支持金融機構探索大數據驅動的風控模式,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支持運用科技手段建設完善、穩健、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登記託管、信用信息共享等金融基礎設施,優化我國金融運行效率。
第四,發展監管科技,提高金融監管的有效性。
適應科技多變、快變的特點,提升監管快速反應能力,推進常態化線上金融風險預警監測機制,運用科技提升金融監管部門的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金融風險的識別、預警和處置能力。完善金融監管信息平台建設,適應宏觀監測和擴大數據處理能力的需求,形成對監管工作的有力支撐。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作為全國性行業自律組織,不斷健全行業自律管理機制,推進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紮實開展行業標準化建設和政策宣傳培訓,在行業規範和發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希望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東榮會長的帶領下,繼續發揮自律管理對行政管理的重要支撐作用,繼續踐行一切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為建設具有高度適用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係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後,預祝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