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除了 Grayscale 疯狂卖币导致大盘下泄让一众尊敬的「美股交易员」心惊之外,还有 Zetachain 的空投结果也让社区用户心凉了半截。昨日,加密钱包 Rabby wallet 推出了积分系统并且已经向每个 EVM 地址发放了初始积分。看到这个消息除了感慨 MetaMask 再不发币可能要「凉凉」之外,还想说一句「怎么又是积分!」
前有撸毛党难以逾越的冬天,现在不仅有电子乞丐在线「要饭」,还有积分系统如影随形。Mass Adoption 没完成,Web2 那套玩法却学得越来越像,如今的 Crypto 已经不纯粹了。
搞积分制,Web3 越来越像 Web2 了
Rabby 并不是第一个搞积分模式的钱包,2022 年 8 月,Rainbow 钱包就推出了 Rainbow Boost,这是一个对链上地址行为进行标记、积分、激励的系统,设置的 Raindrop 规则作为积分用来计算用户在社区中的参与度、活跃度和贡献度。2023 年年底,Rainbow 宣布在部分 EVM 链上有过交易活动的钱包地址导入 Rainbow 即可奖励「追溯积分」,并且还设置了排行榜。虽然项目方从未说过积分会跟空投有关,但钱包界面的「降落伞」图标不得不惹人遐想。
在此之前,专门拿积分说事的还是奇袭 OpenSea 的 Blur。而到了 2023 年最火爆的是 Friend.Tech,每周买 key、投票,「攒积分、换空投」成为每一个用户的圣旨。Friend.Tech TVL 螺旋下降之后,Blur 创始人推出的 Layer2 Blast 紧随其后推出抢先体验版,受邀加入的人都可以获得 Blast 积分。当然,Blast 也有空投预期。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还很爱搞积分的是 Solana 生态。Jito Labs 在 2023 年 9 月推出了积分活动、同年 12 月发币,让整个加密社区都 FOMO 了起来,纷纷寻找 Solana 生态里其它有积分活动的项目开始交互博空投。
前文这些搞积分的项目至少是通过用户实打实的交互体验产品从而获取积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项目推出的签到赚积分活动,不用做交互、不用交手续费,你就能看着账户里有东西在增加。难受的是还得连续签到,不然积分要从头开始累积。不过只要加上「潜在空投」四个字,不愁没人搞。
某项目推出的签到得积分活动日历
为什么说越来越像 Web2 了,依笔者看,这些积分系统就像美团的米粒、饿了么的吃货豆,我下单你给我积分,我交互你给我积分。但这些吃货豆、米粒还能在我下一次下单时抵扣一部分饭钱,所以项目方显然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积分可以当作 gas 费消耗,这样一来,就更像 Web2 了。
有形的积分,无形的治理
有些声音认为如今积分和曾经的流动性挖矿一样,资产存进去,账户里的东西就会上涨。但以前涨的是余额,如今涨的是积分。吐槽归吐槽,我们仍需正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 Web3 项目开始推出积分系统。
不得不承认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想必 Web3 项目的创始人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发币计划但又得笼络人心,就得想办法持续让用户保持关注,积分不过是传统交互博空投方式的简化版,项目获得了好看的数据,用户也因为积分增加而对未来的空投预期增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搞积分制,用户停留在特定项目上的注意力肯定会被分散。
项目方想要流量,用户想要币,积分是二者之间一个微弱的连接点。比如$DEGEN 在这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这是一种空投到 Farcaster 上 Degen 频道社区的 meme 币,用户在频道内发贴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则可以明确转化成代币,并且还将推出第二季空投。
积分背后反映的是项目方治理理念,开发者们想利用这种工具来提高用户的留存率和参与度。但它仍然治标不治本,用户被空投吸引而来,本质是为了币,而项目方通过积分制明目张胆 PUA 用户,显然是无视了房间里的大象。
如今用户们反感的或许并不是永无尽头的积分制,而是对项目方对积分赋予的模糊而又准确的价值产生了质疑。Variant Fund 成员 Li Jin 曾撰文介绍如何才能开发出更完善的 Web3 积分系统,其中提到的一点是「维持积分价值的模糊性,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这种做法使得项目方可以自由地调整积分的价值以管理成本并测试激励措施,同时也能维持用户的兴趣。
积分是你看得见的东西,但看不见的是项目方赤裸裸的「算计」。撸毛党继续春耕,不过地主已经换了一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