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可以简单介绍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Vincent,AC Capital合伙人,主要负责投研、孵化事务。2015年加入币圈,入圈前我主要是帮澳交所联络中国境内企业赴澳上市。最早接触币圈时候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开始做OTC,接触了很多早期的币圈鲸鱼以及很多以BTC作为媒介做跨境支付的需求。之后的话也是工作原因机缘巧合,辗转了几乎整个东南亚,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接触到了当地币圈以及币圈亲缘行业比如金融业国际贸易业,同时也帮助了一些当时的ICO项目方做海外市场营销品牌建立的咨询。2019年我在越南做法币交易所BVNEX运营合伙人,也算是比较早的接触了那个时候的越南币圈,成为了AXIE、C98这些日后越南币圈中流砥柱发展的见证亲历者。2020年我在国内呆了两年,也有了更多时间接触国内的同行,参与到一些项目的早期筹划当中。21年的时候我加入了AC Capital至今。
AC Capital:亚洲领先的专注于区块链和金融科技的投资公司,致力于发掘Web3.0和区块链行业的独角兽。2022年,AC Capital为第二支加密基金筹集了2000万美元。该基金将专注于基础设施、GameFi、NFT 和 Metaverse 等领域的早期 Web3 项目。全球战略和社区合作伙伴超过200家,活跃的投资组合包括至少50家初创项目和协议,横跨Web3、NFT、SocialFi、GameFi、Metaverse等众多赛道。
2.您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入圈契机吗?
我最早的时候,是在澳大利亚帮助一家中资企业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澳交所想吸引中国企业上市,扩展中国市场。但实际情况是,中国企业想要通过资金盘或者本地政策来集资或者获得在海外上市的补助。而这些企业上市后,造成了本地投资者大量损失。
因此从2016年开始,澳交所出台政策限制这样的中国企业上市。赴澳上市成本比纳斯达克还高,因此这部分的业务自然也就停止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早期高净值客户资源,这些人中很多成为了我的private wealth客户,由我来帮助他们管理家族办公室。初来澳洲的老板们有很多需求,他们想把其他地方的钱转到澳洲或其他地方去投资或者再搞一把。我们帮助他们进行咨询,实现他们的目的。因为这些客户的需求,我接触到了比特币。他们中不少人对隐私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比特币就成了他们个人资产赴澳的通道。
到2019年,我开始与一个云交易所合作。在越南收购了一个交易所,并在越南主要做法币交易业务。越南那时的本地所如Kyber Network开的VCC,Coinhe等,这些交易所的玩法很像Bittrex时代的所,基本只有很少的主流币交易选择。然而,随着行业的演进,这些交易所逐渐被市场淘汰,因为运营打法过于简单,功能很单一。而我们一方面也做越南法币业务,帮助外商投资者处理出入金的问题。同时我们将中国交易所的运营打法带进越南,比如IEO打新、Earn,给本地crypto圈带来一些小小的中国震撼。我们一度成为越南前三大交易所,巅峰拥有15万活跃交易用户。在越南的胡志明的时候,我们经历了很多越南项目的崛起,包括Axie Infinity、Coin98还有Coin68(Ancient8孵化方,越南媒体+VC)团队等。当时的Axie几乎是一个濒临绝境的状态,甚至会从我们当时的地推团队借调人员来做地面宣传。我们甚至还帮Dash币组织过官方活动,在活动上帮Axie的Jiho介绍中国投资人。
另外一个项目是C98,最早的时候他们其实是一个越南媒体,运营自己的crypto研报博客。当时他们的一篇研报能收到1000U的稿费,算是越南顶级了。后来他们创始人Thanh Le开始做Super App,也就是后来的C98钱包,我还有幸成为了最早的几个Testflight用户之一,当然后来发生的事情就都是历史了。现在回头看,真的感觉有点超现实。
20年疫情爆发,所有依赖线下推广的越南本地所业务迅速萎缩,因此我当时的团队把更多精力放到早期项目孵化。我们一直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甚至略微超前一点。我们早在DeFi Summer之前就孵化DeFi项目(那会还叫Open Finance),包括链上OTC(那会Uniswap还没崛起)和类机枪池。DeFi summer时我们还发行了第一个GameFi产品,那时候甚至都没想到叫GameFi,想了半天叫了个Yield Game。就在这样边走边干的过程中,我们对Defi市场的运营、社区、市值管理逻辑都有了深入理解。但是你知道,有的时候时机是全部,很多项目的成败,并不是因为产品运营没到位,而是时机不在你这一边。如果你的项目出现在一个真正适合它的时间,市场对你的认知和流动性也到位,那么你的项目就能够成功。否则,你可能会被洪流所淹没。这就是我们当时经历的,但我并不后悔,如果没有早期的尝试,就不会有后面的经验。
在2021年上半年,我加入了AC Capital。在此之前,我参与了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就是一个头部交易所的NFT平台搭建。我们在这个平台的前期搭建包括IP引入中出了很多力,甚至设计了它的链上版本,无偿提供了链上链下协同的打法策略。但由于大机构的复杂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很多计划并没有能够顺利实施。不过,这也成了我加入AC的契机。在我加入AC Capital之后,我们仍然积极地为我们被投的企业和项目提供策略和帮助,其中有一些项目还是比较成功的。
核心内容:我曾经有过在澳交所帮助中资企业上市的经历,2019年,我开始与一个云交易所合作,在越南收购了一个交易所,帮助外商投资者处理出入金问题,同时将中国交易所的运营打法带进越南。2020年疫情爆发,我们把精力放在孵化DeFi项目与GameFi产品上,但因为时机不在一边,很多项目没有能够成功。2021年上半年,我加入了AC Capital,积极为投资的企业和项目提供策略和帮助,其中有一些项目取得了比较成功的成果。
3.您可以分享一些比较难忘的经历吗?
我实话实说,我在加入加密货币领域后并没有太极端的经历。但在传统金融领域中,曾经有一个国企上市,他们委托我帮他们申请了一张澳洲金融牌照,前期的成本和工作量都很大。因为是国企,我选择相信他们。但当时太年轻了,没想到国企也能跑路,让我负债了将近1000多万。从此以后我对于中心化机构,尤其是看起来有国家背书的机构,都有极强的不信任感。
而最好玩的经历则是在Axie这个项目中。当时他们只有两个月的runway,而且Animoca还没来投资。我们帮他们拉地推团队,找人去听讲座,算是为他们熬过难关出了力。可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我有机会投Axie的时候,我没投,亲身了解导致我认为他们是草台班子。所以有的时候在币圈赚钱的真的是IQ50,机会给了有准备的人,但是最后垂青的是没准备的。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C98项目上,他们的最早钱包版本在我的手机上闪退了十几次。当他们融战略轮的时候,我只拿了5000额度。这些经历让人回忆起来,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核心内容:我在加密货币领域没有太极端的经历,但是曾经在传统金融领域中遭遇过国企跑路而负债1000多万。在Axie和C98项目中也曾经经历过机会给了有准备的人,却最终垂青了没准备的人的情况。这些经历让人深有感触。
4.您可以讲一下AC Capital的投资策略是怎么样的吗?
我们的投资策略基于几个基础认知:Web3的本质是做资产,一个项目的成败在于它主要的资产的流动性,做大流动性,从资本的角度才能获得最大的绝对值收益。Web3里一共只有两种参与者,一种是近似于债权投资人(吃利息的),一种是近似股权投资人(吃涨幅的)。但不管哪一种,这个市场本质是情绪和叙事驱动的。所有的赛道、产品、技术,从某种意义上你都可以看成某种叙事或者情绪引导,最终这个市场的强者不是像科技公司那样的业务巨头,而是一个不可置疑价值的宗教教主(你在中世纪不会去问教会赎罪券是否可以打八折)。你用这个思维去理解比特币、以太坊,都成立。从某种意义上,我们AC并没有那么看重赛道。这是我们的宏观投资理念。
基于这样的理念,AC主要是早期介入项目,投早期团队。看团队我们并不太关心这个团队是否有光鲜的履历。我们更关注这个团队是否有够用的产品交付能力。所谓够用,就是交付的东西刚好够市场理解并买入他们讲的故事。因此,第二点我们看重团队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是不是好的“教主和传教士”,是否有能力像瓦岗寨豪杰一样,振臂一呼,群起响应。一个不会传教的开发者不是好项目方。最后,是项目方对于市值是否有概念。最终一个项目成不成功落实到资产上。前期基本面故事讲的再好,市值不会玩,二级市场心态没有概念,最终都有可能在市场表现上搞出“超级玛丽”。当然,团队不可能尽善尽美,不足的短板,我们会通过自己的介入去补强。这也能体现出我们作为机构的价值,毕竟我们可以站在项目方的角度看项目方,我也能站在项目方的角度帮助项目方。
从赛道上来说,我们主要两个方向,一是Mobile-first,我们认为手机端加密货币产品是必然的趋势。这决定了你能不能将你的叙事卖给更多人。在Mobile-first里,我们也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附着在已有的大流量社交网络、甚至电商网络之上,通过代币经济学剪切已有价值传导链的插件型应用。二是新兴的、官方相对不强势的新公链,我们着重押注的是Move和Cosmos。比如最近上线的Sui就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点方向。从技术上来说,move的逻辑和以太坊不同,更贴近于现实世界的逻辑。我们相信在新的技术框架和思维方式下,会诞生一些不一样的项目。比如像sponsored transaction等功能,能够L1层面原生实现以太坊中仍然没有良好实现的账户抽象,合约钱包等功能。第二,我们认为整个以太坊目前的发展本质是以太坊既得利益集团为以太坊货币政策服务而制定的。如果你不是这个集团的一份子,你获得的利益将会非常微小,不论你是L1、L2还是L3。而在新的生态上,既得利益尚未形成,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ownside有限,而Upside无限。
其次,我们认为像Telegram Open Network这样的生态也具有很大的潜力。Telegram本身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用户体系,而其开发者群体大多基于东欧和俄罗斯以及亚洲国家,他们有机会吃到东西方地缘政治撕裂或监管态度不调和所导致的套利红利,一些独特的应用类型成为可能,这些因素都让Telegram Open Network上的开发极具吸引力。
核心内容:AC投资策略基于一些基础认知,投资早期团队,重视团队地位的“教主和传教士”的能力,以及对市值的概念,主要投资两个赛道:Mobile-first和新公链,特别关注Telegram Open Network的开发潜力。
5.您这次香港之行有哪些见闻或者收获呢?
在这次去香港的经历中,我觉得大家可以把它视为国内生态的一个大联欢,毕竟大家在国内已经呆了两年,一直都没有一个像以前万象大会那样的契机去宣泄。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大家对新方向的渴望。在这两年中,整个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东西方撕裂,东方和西方在思考的方向完全不匹配。东方也比较渴望接触西方生态的世界,去了解他们在干什么。因此,从机构情绪上说,是很FOMO的。但是我觉得对于VC来说,我们主要关注的还是项目和builder的建设性。我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去networking,12号我们自己办了一场活动,但我大多数时间还是待在Sui的hacker house里。这是上线前最后的生态集结,也可以获得一手的生态情资。
从Sui前几场hacker house参加下来,你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生态不断自我修正走向成熟。在最开始的时候,Mysten Labs希望用game来打开市场,构建不同的Web应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意识到没有资产在自己的链上会很难做这些事情。因此,他们开始支持相关的DeFi应用的发展,甚至还亲自到链上开发应用。在这次峰会上,开发者们交上去的作品也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有更多成熟团队的加入。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仅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它做完并进行社区运营。这也是目前Sui生态各个项目方最大的挑战之一。但是成熟团队进来或者现有团队成长会将这个问题逐渐淡化,生态慢慢会走出“草台班子”的阶段。
核心内容:这次去香港的经历,可以看作是一次东西方生态的联欢,东方希望更多地了解西方生态。在这次峰会上,开发者也提交了各种内容,但是最大的挑战仍然在于社区运营,所以期待新的团队加入来推动生态的发展。
6.您认为Web3未来有哪些具有潜力的发展赛道?
Again, 我们并不是围绕着赛道做打法,尤其是熊市,当年大家认为理所应当的“赛道”很多都会没有走完一个周期就被证伪,你作为投资者很可能因此亏本。所以我尽可能去从本质上考虑问题,比如LSD,这个赛道范式是为了解决货币政策问题产生的。对于以太坊是这样,对于其他公链币也是如此。甚至更放大一点,美元、欧元,无一不是一直在想办法增加货币消耗和流动性锁定,在信用扩张和收缩间反复横跳,并奖励导致锁仓最多的部门。从这个角度来说,LSD赛道一定会持续的火(锁定),所有与交易加杠杆相关的赛道也一定会火(消耗)其他的赛道如果能确定性的导致更多的单位时间生态本币消耗,如Blur甚至Xen,都一定会火。
核心内容:我们建议不要仅仅围绕着赛道来做打算,特别是在熊市,应该从本质上去考虑问题,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此,LSD等赛道,以及能够确定性导致更多单位时间生态本币消耗的赛道,如Blur和Xen,都有望受到好评。
7.您对未来有什么展望吗?
我们目前的工作是让我们的公司更像一个venture builder。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投资机构,还会积极参与到很多项目的建设中去。我们会提供产品方向,甚至是提供代码和股权。因为我们有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我们也有在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包括交易所和Defi等产品的运作,以及一级项目到二级市场的运作等。对于技术强大但运营端不太擅长的团队来说,我们也可以提供很好的帮助。因此,我们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venture builder,不仅是投资机构,更是项目建设的一部分。比如,我可以代表我们的vc团队前往哈克待上三天,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
核心内容:我们公司作为一个venture builder,既提供投资服务,也为团队提供实际的建设帮助,包括提供产品方向、代码和股权,以及从一级项目到二级市场的运营等。
8.您有想要主动分享的东西吗?
我认为,在过去的一两年里,尤其是从上一轮牛市到现在,各种各样的产品和资产都出现了,无论它们是好是坏,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启示。对于这些产品和资产,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比如像“game好玩才是重点,还是gamefi这个资产和这个模式做的好才是重点”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有一件事是不变的,那就是Web3的本质回归到资产本身,因为无论我们用什么方式来支撑它,最终都是回到资产的问题。对于一个资产,最终的共识和看法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共识不仅是在我们内部的,也包括在市场上的共识。例如,在CSGO中,刀不是消费品,而是一种真正的资产,市场会给出他自己的内生逻辑。市场比我们聪明,所以不存在降维打击的情况。即使是AI这样的技术,也无法降维打击整个行业,因为市场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这样的技术。因此,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待Web3和它所涉及的各种产品和资产,持有空杯的心态,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和见解。
核心内容:在Web3中,最终的关键是资产本身的共识,包括在我们内部和市场上的共识,因此我们需要拥有开放的态度,持空杯心态,不断学习新信息。
【Web3人物志】Web3首家个人专访平台,深度探访100位行业内KOL、基金创始人、创业者、建设者背后的故事,聚焦于他们的币圈经历和成长经历,着重挖掘他们的个人经验,致力于让受访者的个人经历大放异彩,展现最真实的人物成长故事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