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第二届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全球技术创新发展峰会在湖北武汉成功举行。本次峰会以“链上荆楚,积厚成势”为主题,汇集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的众多海内外嘉宾,围绕区块链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在金融、贸易、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了交流,共同探讨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峰会上,多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带来了多场高水平主题演讲,内容涵盖对前沿领域的探索、对新业态发展潜力的展望以及对分布式技术发展成果的总结等各个方面,分享了他们的成果和经验,也为国内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接下来,我们将为所有关注分布式技术和下一代分布式可信互联网发展的读者呈现这些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本期为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原主任许建峰的分享,题为《信息系统体系工程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应用》。
演讲全文整理如下,为便于阅读,有所编辑修改:
各位嘉宾,各位听众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应邀在这次BSN的峰会上报告关于信息系统体系工程的应用。
在今天我们讲述区块链的应用,显然是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数字中国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工程,具有许多特点值得我们探讨。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体系工程这个概念。体系工程在传统系统工程的基础上扩展了范围,系统更加复杂,结构更加复杂,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困难。因此,讨论像区块链这样复杂体系的应用,对我们的体系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报告中,我将分成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要讲的是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出台,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数字中国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程,特别是信息系统的体系工程。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区块链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工程,我相信大家都能达成共识。但是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工程,它的目的是什么?总的来说,目标是实现越来越高程度的一体化协同,但具体包含哪些方面,让我们来拆分一下。
首先,系统之间要实现互联。大家都清楚,通过各种网络将各类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是实现协同的前提条件。
其次,信息要能够互通。今天我们使用区块链来进行各种工作,显然首先要实现各种信息的互通。
第三,数据要能够共享。刚才提到的分布式数据库也是如此。应该共享的数据必须要共享,不应该共享的则不能让其共享。因此,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要实现尽可能多的数据共享。
最后,要实现同步联动。这一点与我们对区块链的要求密切相关。在现有情况下,各类信息系统不仅要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互通、系统之间的互联、数据的共享,还要尽可能实现同步联动,以实现各种操作的联动。智能合约就是一个需要实现同步联动的例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家里现在已经安装了数字式的电表和水表。最理想的情况是,当我们家的用电用水量不够时,我们不需要专门去购买,而是通过银行卡和银行系统的充值,就可以自动解决这些问题。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在一个非常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上,也就是可信的互联网基础上。因此,区块链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体化协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另外一个方面是智能高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专业领域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我们的信息系统体系提出了更高程度的集成要求,即智能高效。实际上,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本身就包含了智能高效的要求。
最后一个方面是安全可信。从系统互联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同步联动、智能高效,都要求具备安全可信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区块链技术为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可信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要使用各类信息技术来综合集成更大的信息系统体系,我们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总的来说,有以上六个方面。
要解决这些复杂的信息系统问题,传统的V字形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因为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状态,因此无法再使用线性的方法来驱动系统体系的集成。这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即渐进协同的体系工程。真正的渐进协同体系工程应该考虑到各种类型的系统,包括已有系统、正在研发的系统、即将投入使用的系统以及需要升级的系统。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名为"并联"的体系集成框架,即双轨并行、六环联动、渐进协同的体系集成框架。具体来说,这个框架就是双轨并行和六环联动的模型。
首先是双轨并行,分为自制系统的开发和系统的集成协同两个轨道。其中,自制系统的开发要承认我们面对的是大量的分布式、异构、独立运行的系统,需要各自进行开发。
第二是协同体系的集成。我们刚才提到要实现系统互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最终实现安全可信,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集成工作,具体包括基础集成、数据集成、知识集成、应用集成、服务集成和门户集成等。只有将这些不同层次的集成工作做好,才能实现一体化协同的六个目标。
然而,双轨并行中间还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系统层面的工作,包括体系层面的理论支撑、发展规划、体系设计、标准制定、科研攻关、推广提升等重要环节。这些重要环节将为双轨并行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因此,我们认为通过这种模式来推进数字中国整体体系和区块链体系的发展是合适的。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这一模式在中国智慧法院体系工程中的应用。中国智慧法院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许多系统。这个体系包含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应用系统,它们运行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为了提高体系的一体化集成程度和协同程度,我们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全国法院专网的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渠道的互联网利用、安全隔离交换等一系列问题。此外,我们还需要支持全时空泛在化的智慧服务,这套系统每天都面对大量的矛盾纠纷进行化解。
另一个应用是全流程智能化的审判智能辅助系统,为全国各级法官在审判案件中提供有效支持。还有一个应用是跨部门协同联动的智慧执行系统,因为在法院审判完成后,我们还需要确保执行到位,完成最后一公里的任务。最后一个应用是智慧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和在线操作提供精准的分布式管理。在这套体系中,我要重点讨论一个问题,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通常会编写大量的设计文件,但往往这些设计文件与最终的程序代码和产品并不完全一致。
同时,设计的思想和理念也很难管理。据我所知,各行各业的信息化都可能面临这种复杂的问题。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叫做"对角线"的设计工具,它可以将我们关注的各个单元构成一个信息关系表。在这个信息关系表中,首先我们需要定义系统的单元构成以及系统之间的信息关系,这是第一步工作。通过通用的表单文件,我们可以无限拓展其内容,没有限制。
其次,我们可以基于这个信息关系表,随意生成各种要素之间的信息关系图。这些图表是有限的,可以快速生成。生成后,通过简单的编辑和自动化的排版,可以优化体系视图的结构。通过可视化的优化来优化系统结构,这样系统体系的结构可以反馈到我们的信息关系表中。所以我们称之为"对角线"工具,因为在这个图上,对角线上的单元非常重要。通过这套体系,我们能够使复杂的信息系统体系从设计到最终实现,通过结构化和形式化的方法固化、维护和推进。
通过这个关系,我们对最高法院以及全国各级法院的信息系统进行了长期的设计和维护,以确保信息系统体系得到有效管理。具体来说,它可以描述任何一个系统中组成单元的功能和性能,并分析组成单元之间的关系。这样,它能够支持整个信息系统体系的维护,这就是"对角线"的设计工具。
在智慧法院的体系工程中,我们已经维护了多家最高法院和多个高级法院,以支持其长期的管理维护和设计优化。我相信这套体系对于我们区块链系统的大范围服务以及全国各行各业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体系设计在我们的并联模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全国智慧法院体系,许多案件人民群众无需多次奔波就能够得以解决,同时也减轻了法官案头事务性工作超过30%以上,庭审效率提高了20%以上,我们承诺在2~3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也在这一体系的支持下得以实现,同时也明显改善了我们的营商环境,因此,这套智慧法院信息系统被公认为全球领先和最先进的系统之一。
最后,我想说的是,钱老创立了系统工程理论,对我国的载人航天和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贡献,钱老还提出了开放巨系统的概念,我们认为开放巨系统与我们当前从事的大规模体系工程非常吻合。同时,信息系统体系工程在这个时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丰富完善我们的体系工程理论和方法,以实现我国科技的自立自强。谢谢大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