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gnas | DeFi Research
標題:Certainly Bullish State of theMarket & What's Next
編譯:比推BitpushNews Yanan
市場總愛嚷嚷“這次可不一樣”,但說實話,我還挺盼著那老一套能再來一遍:要是比特幣四年一輪的周期還能繼續,2025年第四季度,幣價說不定又能再創新高了。
然後呢,就是那套熟悉的流程:BTC一漲,ETH、SOL這些主流幣種也跟著往上竄,接著就是另一大波代幣(說不定迷因幣最來勁)跟著沾光,一個個都往上沖。
不過嘛,市場這東西總有它的脾氣,漲到一定程度就得拐個彎,然後咱們就得乖乖進入兩年的「冷靜期」。想想也是,一年到頭這麼瘋漲,誰不累得慌張?所以嘛,那兩年的休整,就像是給市場的小長假。
加密研究團隊Delphi Research早在2023 年中就預測了2025 年第四季的高峰。
我之前曾提及他們的預測,而這些預測目前正逐漸變成現實。不過,有幾點是該團隊未曾預料到的:以太坊的ETF獲批,以及比特幣ETF的批准在市場上引發了一輪強烈的FOMO情緒,這股熱潮直接推動比特幣幣價在三月初攀上了之前的歷史高點。
非常感謝Delphi的見解!
隨著川普獲勝,政府可能會推出更有利的加密貨幣法規,我們可能會看到超級瘋狂牛市的最後催化劑。
當前的這種樂觀情緒,與我七月時分享的謹慎樂觀市場觀點形成了強烈對比。現在,市場已經不再受灰階ETF資金流出和門頭溝事件等負面因素的影響。
Delphi也提及中國因通貨緊縮風險而考慮增加貨幣供應。
事實上,中國已推出疫情以來最積極的刺激政策,但不少人仍覺力度不夠,呼籲進一步「開動印鈔機」。
從歷史法則來看,每當中國採取注入流動性的措施時,往往都會對全球經濟以及加密貨幣市場帶來正面的推動作用。
然而,在社群媒體X上,似乎很少有人留意到中國對加密貨幣態度可能出現的積極轉變:不僅可能透過增加貨幣供應來刺激經濟,還有望調整對加密貨幣的限制性監管政策。
最關鍵的是,以往的比特幣減半事件最終都以比特幣價格的大幅上漲收尾,不過這種漲勢通常是在減半發生後的半年左右才開始顯現的:這次的情況似乎也不例外。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具預見性、最易於把握的一次牛市行情。
市場有多看漲?
Capriole Investments 提供的研究報告圖表頗具洞察力,值得細細研讀。
他們傾力打造的旗艦產品-Capriole 比特幣宏觀指數,綜合考量了與比特幣息息相關的60多個關鍵指標,涵蓋了鏈上資料(如休眠流動、供應量、哈希率分佈、活躍地址數量等)、宏觀經濟指標、股市指標等多個構面。
該指數分為若干階段,目前我們正處於第二擴張期,然而,其水準既未觸及2024年3月的高點,也遠低於2017年與2021年的市場巔峰。
簡而言之,前景看漲。
Capriole的創辦人預測,至2025年第四季,比特幣價格將至少攀升至14萬美元。當我直接詢問他對以太坊(ETH)的看法時,他滿懷信心地表示:“至少是5000美元,而且很可能還會更高。”
如果你覺得上述預測太過保守,同時你又信奉技術分析,那麼你可能會將比特幣的幣價高峰預估上調至21萬美元。
我打算沿用上一個週期的策略,因為我深度參與了SOL、ETH,並且正逐步深入探索DeFi領域和迷因幣。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攀升,不少人因為自己的山寨幣未能同步上漲而感到沮喪。別急,我親愛的投資者們,山寨幣往往會在比特幣價格暴漲之後迎頭趕上。
而且,市場依然擁有廣闊的上漲空間。
根據Capriole Investments的山寨幣投機指數來看,山寨幣的反彈趨勢甚至還未真正啟動。該指數顯示,高百分比意味著市場投機氛圍濃厚,而低百分比則可能預示著投機行為減少,同時暗示著有更好的山寨幣投資機會。
眼前的一切似乎好得難以置信,這不禁讓人感到一絲憂慮。
我們已然踏入了極度貪婪的境地。
然而,這種貪婪情緒有可能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從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該指數一直維持在80以上,期間回檔幅度非常小。 (資料來源:CryptoKoryo)
總之,即便當前情況看似一片大好,我們也應保持冷靜,切勿盲目依賴槓桿操作。
迷因幣(Memecoins)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金融時報》的文章,標題是「比特幣的驚人崛起不容忽視」。
一般讀者的評論頗為有趣,諸如:龐氏騙局、詐騙、「它一無是處」之類的言論層出不窮。
這些自以為聰明的人顯然沒有領會到其中的真諦。而我突然間恍然大悟。
加密貨幣的早期入場者對迷因幣也持有類似的偏見:認為是詐騙、毫無價值、沒有意義等等。
然而,比特幣在眾人的質疑聲中依然堅挺,而迷因幣則讓那些原本對迷因持懷疑態度的加密貨幣老手們大跌眼鏡。這兩者的價格也都在不斷攀升,其勢如破竹的勁頭著實令人矚目。只要回顧一下大選後迷因幣的驚人表現,便可見一斑——短短十天內,主要迷因幣的價格就已實現翻倍。
迷因幣已經跨越了關鍵性的里程碑:幣安及Coinbase相繼上架迷因幣,無疑是其邁向規範化的重要一步。
在大量引入迷因幣之前,幣安發布了一份深入的研究報告,指出散戶投資者正積極探索全新的財富增長途徑,而迷因幣則體現了提升透明度與可及性的核心理念,即「努力縮小內部優勢,為全球投資者創造更公平的參與環境」。
迷因幣不僅是一種投資工具,更是「現代金融體系中價值與文化意義相互融合、深刻改變」的縮影。
考慮到幣安自然傾向於上架那些具備上漲潛力的資產,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幣安未來將會上架更多的迷因幣。
SOL vs 以太坊
哦,我親愛的以太坊,你何時才能迎來漲價的曙光?
眼看著迷因幣的價格一路飆升,我的持倉卻越來越沉重。
FOMO不斷誘惑我轉向那些漲勢更猛的幣種,
但我始終堅守著——希望我所做的選擇沒有錯。
在本輪加密貨幣週期中,以太坊及其整個生態系統似乎難以再現昔日的牛市盛況。
要撬動市值高達3,820億美元的以太坊巨頭,以及那些老牌去中心化金融(DeFi)項目和新近湧現的低流通量、高FDV代幣,所需的資金量其實足以在其他多個新興領域掀起波瀾。這些領域包括去中心化科學(DeSci)、Runes、Solana生態中的DeFi項目,以及其他L1項目,甚至還有上面提到的迷因幣。
以太幣和DeFi代幣投資者在上一輪週期中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如今這些人都渴望再翻3到5倍以實現財富自由。但或許市場不會這麼容易給他們機會?讓這些幣種再磨一段時間吧。
推動以太坊成長3倍所需的資金,可能會讓那些為加密領域注入新想法的生態系統成長10倍。
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近期,賈斯汀·德雷克(JustinDrake)提出的ETH 3.0(Beam Chain)路線圖並未激起社區的太多興趣。更何況,該計劃預計要到2020年代末才能付諸實施,這顯然已經錯過了當前的市場週期。
另一方面,Solana則正處於如日中天的狀態。
Syncracy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對以太坊和Solana的競爭態勢進行了清晰的對比。
上一輪Solana的崛起是由未來潛力驅動的,而這次則是由紮實的基本面所推動。
從網路活動的比較可以看出,Solana在總鎖倉量(TVL)、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量、穩定幣交易量以及活躍地址數量等方面表現出色。
客觀而言,將Solana直接與以太坊的L1層進行比較或許有些偏頗,因為理論上也應將以太坊的L2層納入考量。然而,由於L2層在很大程度上仍被視為依附於以太坊主鏈的“寄生蟲”,普通投資者對於L2層的真正價值尚存疑惑,難以準確評估。
即便我們轉而關注dApp的收入狀況,也會發現Solana上的dApp如今已能與以太坊上的dApp相抗衡,展現出不相上下的實力。
儘管如此,Solana的市值仍僅為以太坊的三分之一左右,考慮到其經濟指標所展現出的強勁態勢,這無疑預示著它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甚至未來有可能與以太坊在估價上並駕齊驅。
那麼,SOL真的會踩著ETH上位嗎?在我看來,當這種「SOL將超越ETH」的言論愈發盛行之時,或許就是考慮重新佈局,回歸ETH的時候了。
歷史上,以太坊市值超越比特幣的時刻,往往也是ETH/BTC比率觸達高點的明確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