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危机问题上,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这很值得庆贺。随着公众对环保事业愈加支持,要求企业为避免灾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种压力促使企业和政府采取一致行动。从2016年的《巴黎协定》到去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我们看到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一系列承诺。这些承诺也得到了亚马逊和谷歌等公司的响应,他们公开表示将未来几十年追求碳中和。

这种集体态度的转变让人感觉希望满满,但我们有理由保持谨慎。大型科技公司提出的雄心勃勃、有明确日期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成功博得了积极的关注,但看到新闻背后的实事非常关键。只有大刀阔斧的行动才能避免气候灾难,而不是公关,特别是在云计算等碳需求巨大的领域。 

然而,如果透过表象一窥深浅,你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情况。本文将剖析为何说大型科技公司的夸口承诺更多是依靠巧妙统计和权宜处理的“表面功夫”,而非真正的实质性改变。我们需要更加颠覆性的解决方案,触达科技版图下的经济机制和基础设施——而这正是CUDOS致力于提供的。

碳足迹和企业责任 

破坏性的天气、肆虐的森林大火、飙升的气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球气候正面临严重的问题,这个是我们今天所难以忽视的。如果我们要避免屈服于纯粹的宿命论,我们就要想办法避免人类日益灰暗的未来。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可喜的是,了解你个人对地球的持续破坏“贡献”了多少非常容易。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英国政府和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BP)等各种组织都提供可以帮助你量化地认识自己的碳排放量的碳足迹计算器,并附带如何减少个人碳排放量的建议。 

当然,计算自己的碳足迹可能是一件让人沮丧而非令人鼓舞的事。一个人们不愿接受的朴素事实是,日常生活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GHGs)并排放到大气中。并且,你可能会感到你所做的改变是相当微小的。例如,减少一次汽车旅行,使用一次可回收的塑料瓶——这些改变能给人类降低碳排放的努力助力多少呢?

同样值得思考的是,“碳足迹”这个概念本身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了自身的行为上。但这往往让人们忽略了导致气候变化的更大规模的决定因素。毕竟,再多的人选择骑车上班也无法抵消化石燃料的持续和广泛使用所造成的影响。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惊讶于碳足迹这个概念实际上本身就是英国石油公司(BP)提出的一个绝妙的营销策略了。该公司于2004年首次推出“碳足迹计算器”,并聘请公关公司奥美(Ogilvy & Mather)帮助推广这个术语,作为其“不至于石油”营销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为英国石油公司赢得了“金艾菲”广告奖,并在大众意识中巩固了碳足迹的概念。

对BP来说,有利的一面是,那些忙于计算和最大限度降低个人碳足迹的人,对于化石燃料开采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关注会越来越少。通过将气候变化重新定义为一个个人责任问题,BP等公司宣传称每个人都对解决这个问题负有同等的责任——即便个人的任何选择都无法抵消石油行业的影响。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采取个人措施,过上更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小的改变,如果被大规模采用,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如果只提倡个人责任,而不呼吁企业和政府进行重大、大规模的变革,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

这同样适用于科技行业。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苹果等公司造成了大量电子垃圾,他们由于致力于按计划淘汰电子产品,导致完全可用的设备以惊人的速度被丢弃。虽然个人选择维修或改造旧设备可能帮助抵消这种影响,但只关注个人选择,而不关注这一世界上最大公司的基本商业模式,是不公平的。

在云计算行业中,只靠个人选择更加无法解决问题。鉴于市场被少数大型服务提供商主导(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是其中的佼佼者),个人“切换”到更环保的提供商没什么意义,尤其是在目前Netflix、迪士尼、Reddit和《纽约时报》等多家主要网站、社交平台和流媒体服务都依靠AWS满足云计算需求的情况下。想要降低自己在云计算领域产生的碳排放,几乎就意味着戒断互联网。 

同样,这并是暗示大家放弃个人对气候行动的承诺,而是要呼吁人们积极支持影响更深远的解决方案。让企业和政府承担责任必须是任何气候危机解决方案的核心。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各国和企业都对应对气候变化表现出更坚定的决心。如果我们只盯着那些新闻头条中的承诺和大型峰会,我们可能感到信心油然而生,认为气候危机终于得到了认真对待。 

但正如碳足迹背后的微妙营销那样,人们必须对这些环保声明持谨慎态度。就像气候活动人士对发达国家做出的承诺表示怀疑一样,我们也需要对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大型科技公司会兑现他们的夸口承诺保持怀疑。 

大型科技公司大胆的气候承诺 

去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26)汇集了200多个国家的代表,其中包括120个国家的元首。《巴黎协定》签署六年后,与会国家在会议上进一步承诺减缓气候变化,包括承诺减少森林砍伐以及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格拉斯哥气候协议》是第一个明确强调限制煤炭使用的气候声明。 

尽管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措施未能达到气候活动人士的期望,但这些措施还是表达出了真心解决气候问题的意愿。在格拉斯哥做出的承诺表明,人们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了紧迫的威胁,必须采取措施避免灾难。 

国家层面的这一行动在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间得到了响应,其中许多公司都在科技领域。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有大量证据表明,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将可持续性因素纳入他们的购买考量。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更加明显,强调绿色资质的公司将拥有关键的竞争优势。

但这些资质真的可信吗?

如果我们看看云计算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我们会看到一系列为了限制气候影响而做出的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的承诺。谷歌做出了最大胆的承诺,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第一家无碳运营的大型公司”。微软也有同样深远的雄心,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负碳”——也就是说,从大气中减少的碳比增加的多。

相比之下,亚马逊的具体目标是“克制”的。他们承诺到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比微软和谷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目标实现晚了10年。不过,亚马逊的主要创新是鼓励其他公司签署他们的承诺。截至2022年,亚马逊的气候承诺网站为26个行业的200多个签署人做广告,包括计算巨头IBM、家用产品制造商联合利华和汽车行业的领导者梅赛德斯·奔驰。

更重要的是,亚马逊已经采取措施,支持签署人积极实现他们的气候目标。例如,2020年,他们启动了气候承诺基金(Climate Pledge Fund),承诺提供20亿美元的初始资金,以“支持可持续和脱碳技术和服务的发展”。虽然亚马逊在碳中和的时间表上可能更加犹豫不决,但他们愿意把钱花在自己承诺的领域。亚马逊也强调了大规模集体合作行动的必要性。

乍一看,大型科技公司似乎非常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但在考虑这些表面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承诺时,我们需要问两个关键问题。首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本身有利于亚马逊的宣传,但对于那些希望追究其责任的人来说,帮助不大。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到底承诺了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定义成功?虽然我们可能熟悉“净零”或“碳中和”等术语,但要理解这些术语的定义和衡量方式则更为复杂。归根到底,“碳中和”承诺的“魅力”正是源于这种模糊性。

碳中和的局限性 

在2019年发布气候承诺后,亚马逊获得了媒体的大量赞誉。但是,一旦最初的热议退去,人们就会深究亚马逊究竟做出了哪些承诺以及它们打算如何实现这些承诺。 

2020年1月,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发布了一份关于主要云计算公司可持续发展承诺的措辞严厉的报告。他们的怒气主要集中在亚马逊身上,他们批评亚马逊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表面上很有吸引力的承诺,背后却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虽然他们表扬亚马逊公布了他们目前的碳足迹(每年4440万吨二氧化碳),但这更令人担忧,因为他们没有给出任何关于如何减少碳足迹的细节。

2022年2月,两个气候行动组织所做的一项深入分析发现,情况并没有丝毫改变。《企业气候责任监测2022》回顾了20家主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举措,并发现了它们在透明度和诚信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以亚马逊为例,他们指出,该公司的净零碳承诺“目前仍没有实际内容”,其从未明确表示过该目标涵盖哪些具体排放。此外,亚马逊也没有说明过其目标的实现将在多大程度上依靠减少排放或抵消排放。 

这些批评直击“碳中和”或“净零”承诺的核心问题。这些承诺指的是公司产生的碳和通过各种抵消方案从大气中吸收的碳之间的平衡。因此,碳中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降低排放或增加抵消。这就引出了两个直接的问题:一个公司如何测量它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是抵消二氧化碳的方案有多有效?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最广泛使用的工具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维度”。维度一是指来自公司拥有或控制的源头的直接排放。相比之下,维度二指的是公司为保持运营而购买的能源所产生的排放。最后,维度三是一个更广泛的类别,它试图捕捉一家公司整个价值链的间接排放,从废物处理成本到产品销售后的使用。

这些不同的排放分类方式为企业在计算排放量时提供了回旋余地,从而证明它们的碳中和承诺已经实现。例如,亚马逊的计算中确实包括了“维度三”的排放量,但不清楚他们具体包括或排除了哪些排放量。 《企业气候责任监测报告》(Corporate Climate Responsibility Monitor Report)指出,亚马逊不仅没有明确列出“维度三”的排放量,而且也不清楚它是否将其子公司的排放量计算在内。考虑到亚马逊近年来已经收购了几家科技领域的大型公司,所以在研究它们的具体承诺时,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公司如何计算排放量这一信息的缺失,足以令人担忧。如果我们不知道碳排放量是如何被测量的,我们还能相信它声称的碳中和吗?如果亚马逊的碳中和承诺排除了一些维度三的排放,并将其子公司排除在外,那么这些承诺不会像最初看起来的那样令人印象深刻。

了解一家公司计划如何通过减少和抵消排放来实现其目标也很重要,特别是考虑到人们对于如何计算抵消方案的影响经常是有争议的。例如,一个常见的抵消方案包括投资植树造林项目,其逻辑是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主动清除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种植的特定数量的树木可以转化为特定数量的二氧化碳,然后根据公司当前的排放量进行抵扣。 

然而,这样的抵消计划允许公司按照每棵树在未来几十年会消除的二氧化碳总量进行计算。这就让公司可以尽情地在当前排放二氧化碳,反正有未来几十年的潜在吸收量可以抵扣。而且前提还是每棵树都能长到成熟阶段,这很难说是一个安全的假设。具有严峻讽刺意味的是,去年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美国森林大火,烧毁了作为碳抵消计划的一部分而种植的大量树木。其结果是,这些号称的碳抵消可能永远不会真正实现。 

此外,许多计划并不是由寻求抵消其排放的公司直接投资的。相反,许多抵消计划出售“碳信用额度”,让企业可以从其排放总量中扣除。这让企业可以在几乎不直接投资于环境项目或缺少减少排放的具体措施的情况下,购买自己的“碳中和”。这造就了碳排放的“付费买中和”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现金充裕的公司可以用最少的努力实现其环境承诺。 

这些手段在谷歌看似令人印象深刻的“自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碳中和”的声明中得到了体现。虽然这使该公司远远领先于其竞争对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该声明不仅排除了维度三的排放(到2020年占该公司排放量的60%),还依赖于可疑的抵消计划。谷歌为获得碳信用额度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支持他们碳中性的声明,但其中许多项目涉及甲烷捕获技术的使用。由于捕获的甲烷气体具有转售潜力,这种技术已经吸引了许多公司。也就是说,出于固有的经济利益,许多这类项目本身就会被追捧。此外,谷歌也在林业相关项目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但其成果也颇有争议。

当然,这并不是说亚马逊和谷歌等公司完全在逃避环境责任。亚马逊正在积极投资电动汽车,为其配送车队使用,而谷歌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承诺也影响了其他公司采取类似的做法。然而,这些切实的成绩与夸大的目标相比实在不值一提。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这两家公司都选择支持反对美国气候立法的团体的事实并不令人意外了。 

云计算领域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尽管大型科技公司似乎已经认识到气候危机的紧迫性,但它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大胆承诺表明,它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维护公众形象,而不是踏踏实实地进行枯燥乏味的绿色商业实践工作。虽然亚马逊和谷歌等公司确实朝着生态友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他们雄心勃勃的企业目标往往掩盖了其偏向于片面或误导性解决方案的倾向,而这些解决方案让他们可以在无需改变商业模式基本框架的情况下,靠花钱就能“解决问题”。

考虑到我们面临的紧急情况的范围,这是远远不够的。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之前,联合国警告说,根据目前的减排计划,世界将面临2.7°C的灾难性升温。虽然该会议达成的加强版的承诺十分重要,但世界上最大和最富有的公司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意味着要做的远远不止是简单地花钱购买名义上的碳中和。这需要对它们的运作方式进行重大而深远的改变。 

但这在实践中有多困难呢?亚马逊目前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其云服务AWS,后者需要持续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这类数据中心非常耗能,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仍由煤炭提供动力。虽然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依赖于这些数据中心提供的规模经济,但很难想象它们会采取重大措施来减少排放。 

对于大规模的企业变革,我们不能以个人的责任代替,也不能依靠购买决定来影响这种变革。在云计算等行业,情况尤其如此,在这些行业,普通个人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微乎其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得接受亚马逊对可持续发展漫不经心的态度。相反,我们可以积极地支持可持续的替代方案——而这正是CUDOS所提供的。

Cudo Compute将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全球计算资源的P2P分享。这将消除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需求,并实现对闲置的算力的利用——这些闲置算力中的大部分本来可能会成为破坏环境的电子垃圾。 

通过支持Cudo Compute,您可以帮助我们朝着实现云计算的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这是一个远比亚马逊和其他公司的“洗绿”承诺更靠谱的未来。这种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需要尽可能多的参与者,何不现在联系我们,看看您是否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如果您参与到我们的测试阶段则可以帮助我们确保Cudo Compute平稳启动。而作为回报,我们会为您提供免费的计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