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万维网(WWW)以来,世界已经被这种结合了计算机、数据网络和超文本的技术所彻底改变。 

万维网发展的第一次迭代——Web 1.0是一个“只读”网络,使用户能够搜索和消费信息。第二次迭代,虽然曾被许多人认为只是“一时的潮流”,但它蓬勃发展,将互联网的普及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Web 2.0作为一个“读写”网络,扩展了其功能,突出了用户生成内容、可用性以及对于终端用户的互操作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已经厌倦了大公司对数据的剥削利用,希望重新获得对其数据和内容的控制权。Web 3.0应运而生——围绕去中心化和代币经济的语义化的“读-写-拥有”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在区块链网络上赚钱而成为参与者和股东,而不是以放弃个人数据换取免费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可以影响网络的决策。

Web 2.0社交的兴衰

竞争孕育出创新 

让我们现实一点。我们所有人都还在使用或曾经使用过Facebook。竞争激烈的社交市场孕育了创新。我们已经从MySpace(一个以乐队页面和可自定义的个人资料而闻名的网站)转移到Facebook(一个提供文本和图片信息流的地方);再到YouTube和Instagram(即时点对点音频和视频分享的平台)。我们见证了科技巨头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主流平台因未能跟上而被淘汰的情况。

用数据交换免费服务 

在Web 2.0中,社交媒体平台为终端用户提供免费服务,换取他们的个人数据。有句话叫做,“如果你没为产品付费,那你就是产品本身”。根据Clario的数据,主流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从用户那里收集了高达79.5%的个人数据[1],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地址,直至爱好和兴趣。让我们以Facebook(最近改名为Meta)为例。Facebook拥有超过28.9亿月度活跃用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2]。有了这么大的用户基础,Facebook 98%的收入是通过广告产生的这一点,也就不奇怪了。由于这些平台拥有并将数据存储在一个地方,他们可以通过将用户数据出售给第三方用于营销目的来有效管理和盈利。至于Facebook想把用户数据卖给谁,以及这些数据购买者如何使用购买的数据,终端用户则完全没有控制权。


图:活跃用户数量(单位:百万)

专制化的控制和宣传 

尽管Facebook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整体上的成功,但随着社交领域对隐私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将个人数据用于广告定位和运营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在2010年代,一个数据泄露事件曾使5.3亿多用户面临严重的安全风险。个人信息被英国咨询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收集用于政治操纵。这些数据为2016年特德·克鲁兹和唐纳德·特朗普的总统竞选提供了分析帮助,并被用于英国脱欧公投的宣传。有人甚至说,这些刻意调整过的宣传为英国脱欧铺平了道路。

Web 3.0是“灵丹妙药”吗?

数据所有权和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指将控制权和决策权从一个中心化的实体转移到一个分布式网络。这是通过引入一个无信任的环境来实现的,在这个环境中,数据通过共识来验证,并在网络的每个成员之间共享,因此没有一个成员有能力对彼此施加权力或控制。有人可能会问,这是否意味着我的个人数据对互联网上的所有人开放?恰恰相反。用户不需要在Web 3.0上透露他们的真实身份(如姓名、地址、银行账户等),这使得第三方很难使用cookies来跟踪用户的网络浏览行为。

这种去中心化的概念并不新鲜;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出现了许多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


图:市场上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概览

言论自由和抵制审查 

在传统的社交媒体中,企业实体控制着主要媒体的内容,根据他们的规定和标准压制自由言论并引入审查机制。臭名昭著的例子包括:推特关闭了当时美国总统的账户;Facebook在2021年初暂时禁止用户分享澳大利亚媒体;中国媒体禁止用户发布有关领导人的帖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平台由社区本身制定的规则来管理,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实体有权决定特定内容合适与否。如果网络达成共识,就会采取行动。

面临的挑战 

Web 3.0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世界是否已经为Web 3.0社交做好准备?以下是在Web 3.0接管世界之前尚需解决的几点问题。 

● Web 3.0的基础设施。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浪漫化Web 3.0,并探索其在所有行业的潜在应用,从金融技术到游戏,当然也包括社交。真正的数字所有权、去除中间商、无信任等概念非常有吸引力。但是,这项技术现在准备好大规模应用了吗?现在的Web 3.0不过是一个婴儿,类似于电子邮件的概念刚刚出现时的Web 2.0。当涉及到交易处理量时,我们需要更多的可扩展性、简化钱包管理的用户体验、允许区块链之间轻松的桥接和组合,以及免信任的数据传输(不仅仅限于价格喂送)。 

● 用户获取。为了使去中心化发挥作用,一个网络需要大量的用户来达成统计学上无偏见的共识。像所有其他的新平台一样,用户的获取和留存仍然是首要的优先事项。只有当用户的同龄人、家人或同事已经在这些平台上进行社交活动时,他们才有动力去探索这些新的社交平台。用户创建社交账户并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打造一个简单和无缝的入门旅程是至关重要的。

● 科普和知识障碍。虽然区块链和去中心化不是火箭科学,但需要一个完整的对安全问题的科普和理解过程,这对创造者和用户都很重要。不太懂技术的用户可能会排斥这种技术的整个意识形态。为了实现广泛普及,科普工作必不可少。

● 可扩展性。社交互动应该是即时和频繁的。区块链技术是否有足够的可扩展性来支持这种操作,以提供与Web 2.0社交平台相当的质量? 

● 合法性。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面临着监管和法律的不确定性,因为它们不受任何预先设定或明确的书面规则的“管辖”。决策是通过共识做出的,不同平台的惩罚措施也不同。平台如何确保道德和正义得到维护,并确保他们的共识不会引起法律责任?

感谢您阅读到最后,如果您对Web 3.0社交有任何想法,欢迎与我们交流。

参考链接:

[1] https://clario.co/blog/which-company-uses-most-data/

[2]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72014/global-social-networks-ranked-by-number-of-users/

[3]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18701/largest-source-of-revenue-of-leading-tech-compan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