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主辦的第九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暨金融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投融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閉幕。投融會始於2013年,每年一屆,每一屆的新政策解讀都對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產生建設性指導意義。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期間,國家政策頻頻釋放信號,肯定區塊鏈技術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係等優勢,區塊鏈也頻頻出現在各部委、各地方“十四五”規劃綱要。為此,本屆投融會首次舉辦中國區塊鏈產業峰會暨區塊鏈生態展,中科院、清華大學、哈工大、北郵旗下區塊鏈研究部門作為專業學術指導單位,邀請政府領導、海內外知名院士、頭部企業等行業前沿的專家學者,聚焦區塊鏈落地應用,探尋中小企業發展機遇。

在峰會首日的專場論壇上,歐科雲鏈副總裁張超作為首位區塊鏈企業代表登台,發表了《區塊鏈大數據的機遇與野望》主題演講,從政策和業務賦能層面聚焦區塊鏈落地,探尋中小企業的市場機遇,並向公眾展示了歐科雲鏈在區塊鏈+大數據的深度實踐,成為此次峰會的亮點之一。歐科雲鏈運營總監梁晨也受邀參加圓桌論壇,就區塊鏈如何重塑互聯網政務提供見解。

集成創新融合應用助推數字治理能力提升

就在本次峰會前一個多月,8月3日,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關於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要超前佈局區塊鏈,圍繞區塊鏈高性能、安全性、隱私保護、可擴展性等方向,加快共識機制、分佈式存儲、跨鏈協議、智能合約等技術突破,實現大規模區塊鏈算法性能關鍵技術突破。

張超在演講中闡述,區塊鍊是一項跨度和爭議最大的技術,正面來看,它是重要的技術創新,是一個分佈式的數據庫,達到一定的共識就可以寫到鏈上,篡改的難很大。正本清源後,政策推動下,區塊鏈從業者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各類扶持政策的疊加效應,提升區塊鏈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化落地成果,促進技術與產業融合,充分發揮區塊鏈對於數字經濟的助推器作用。

但他同時指出了區塊鏈技術面臨的一系列挑戰,比如加密技術本身是否安全、私鑰的保護是否安全,特別是未來隨著量子計算的大規模應用,區塊鏈的安全性還是不是一個真命題。另一方面,區塊鏈仍處於發展早期,讓區塊鏈扛大樑、唱獨角戲的做法目前還不現實,要與其他很多創新技術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同時應該看到,目前國內區塊鏈平台底層技術,尤其是區塊鏈大數據嚴重依賴海外開源項目。張超表示:“區塊鏈大數據作為新基建之一,如果依賴他國技術,會對產業變革、社會經濟轉型、國家隱私數據帶來不可控的風險。”

這些問題無不令監管者、研究者、從業者深思,特別是在各地建設智慧城市、區塊鏈與電子政務深度結合的背景下。這也是頂層設計者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的原因。

但挑戰之處,正是積極進取者的機遇所在。張超在演講中透露,歐科雲鏈作為全球領先的區塊鏈產業集團,立足中國,至今已服務全球8000多萬涉及區塊鏈的用戶,在數據治理、節點搭建、鏈上數據溯源以及託管、電子存證、確權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落地探索。

大數據應用,首先需要對結構複雜、實時更新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清洗,去偽存真,同時需要打破數據孤島,方能提升數據應用價值。而缺乏信任與安全是當前大數據時代的最大痛點,在此背景下,歐科雲鏈的OKLink區塊鏈瀏覽器應運而生。

OKLink區塊鏈瀏覽器通過分佈式賬簿跑節點數據,進行一系列建模,對海量數據進行清洗,構建了豐富的鏈上數據庫,對超過1億個鏈上地址打上標籤。可通過差別化的加密技術保障不同主體對數據不同的密級要求,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基礎上共享開放到鏈上,供各方使用,破解數據孤島難題。

“區塊鏈大數據作為新基建之一,經歷著從底層數據到業務數據的擴展、從單鏈數據到跨鏈數據的擴展,並呈現出數據量大、數據類型豐富、數據挖掘成本高等特點,將對產業變革與經濟轉型產生重大推動作用。”張超表示。

歐科雲鏈在區塊鏈大數據處理領域的方法論,不僅對我國提升大數據治理能力、構建智慧城市具有樣本意義,而且積累了神經網絡、引擎算法、多核函數算法等數據學習能力,為全球數字治理的中國方案添磚加瓦。

鏈上大師打造“鏈上彭博社” 填補數據分析空白

硬幣的另一面是,區塊鏈的發展也對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基於區塊鍊等新型技術手段的犯罪,學習認知門檻高;另一方面,匿名的賬戶體系,找不到背後實體,隱蔽性極高;再者,鏈上交易網絡極其複雜,信息匯總困難,無法有效追踪。

今年4月,央視報導Plus Token特大跨國網絡傳銷案時也提到,Plus Token涉及200多萬個賬戶,涉及資金上百億元,而囿於數字資產點對點、匿名化、交易記錄加密的特性,想要在幾千萬甚至上億條鏈上交易記錄中發現犯罪團隊的行踪無異於大海撈針。傳統偵查手段無法確定交易雙方的真實身份,無法追踪資金具體流向,這不僅是一個打擊犯罪的過程,也是管理者和犯罪分子正邪兩個對立面在區塊鏈上進行的一番最新技術較量。

為此,美國每年會花費大量資金用於鏈上數據分析,但我國在這一塊長期處於空白。而歐科雲鏈填補了這一空白,這就要提到其另一款產品——鏈上天眼。

“我們通過鏈上天眼做了大數據的深度實踐,尤其跟公檢法合作以來,從去年到現在不到一年時間,為全國近30個省市的公安機關追回了涉及虛擬貨幣的資產已經超過百億。”張超表示,基於歐科雲鏈的鏈上數據庫基礎設施,可以通過對每一條地址的分析找到資產流轉過程,即使流轉一萬層、一百萬層都可以追踪到。

當然,基於區塊鏈分佈式賬本的特性,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檢索鏈上全景數據需要耗費巨大的算力和服務器資源,何況對於監管機構來說,要在瞬息萬變的虛擬世界裡與狡猾的犯罪分子鬥智斗勇,最輸不起的就是時間。

而鏈上天眼可以為賬戶地址打上用戶行為標籤,其升級版鏈上天眼Pro還可通過機器學習來發現傳銷、賭博等黑產資金的流轉過程,然後通過建模將這些海量記錄串聯起來,從而更高效地摸清資金來龍去脈,追踪非法資金的藏匿去向,為警方和其他監管部門在打擊涉及加密貨幣進行洗錢、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時提供有效幫助。

當然,賦能監管、智慧助警只是一個方面,歐科雲鏈的大數據處理能力還有更廣泛的應用。公司結合OKLink蜂巢架構的核心底層技術,基於插拔式架構的擴展,推出了被稱為“鏈上彭博社”的鏈上大師,依托九大公鏈10000+數據指標,利用OLAP數據庫做離線+實時分析,使用預計算方案,滿足鏈上數據全方位的多維度指標輸出。

正如傳統金融領域需要彭博社、Wind等金融數據提供商,鏈上大師提供的數據板塊與鏈上數據的治理息息相關,可以讓生態參與者進行數據的二次開發,科技公司、教育學術單位、金融機構、監管機構都可以參與進來,各取所用。

2020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基建範疇,賦予了區塊鏈重要角色。截至目前,新基建總投資額已達1.78億元,而按照人民網此前的預測,其中區塊鏈產業規模到2025年將達到389億元。

張超表示,歐科雲鏈的區塊鏈數據治理範式將廣泛用於服務大眾、服務實體產業和新基建,使得各個行業與5G、大數據、物聯網、邊緣計算更好地結合,更好地進行數據處理,為數字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