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IEEE計算機協會區塊鏈委員會副主席杜宇在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的第七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分享了對於NFT的內涵、外延和應用場景的思考。

以下為演講全文,根據速記整理,略有不影響原意的刪改: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們從國際標準層面對區塊鏈上的NFT做的研究。從2016年開始,隨著區塊鏈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例如工信部等對於區塊鏈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區塊鏈領域裡近來大熱的NFT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所以我們IEEE計算機協會區塊鏈委員會也開始對區塊鏈這一細分領域進行研究,希望能夠通過這些研究,更好地助力行業發展。

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設立於1963年,在全球有40多萬會員。大家用的手機和電腦都有藍牙和WiFi這兩個功能,這兩個功能的標準就是由IEEE制定的。 2019年5月份,IEEE在計算機協會下正式設立了區塊鏈委員會。截止目前,區塊鏈委員會在全球範圍內收納了40多個機構會員。經過這幾年努力,區塊鏈委員會已經研究並發布了很多區塊鏈相關的標準,包括一個已經正式對外發布的數據規範標準和十幾個在研標準。這些標準涉及基礎設施、互操作性、訪問控制、跨鍊等多個方面,我們希望通過標準的製定來推動行業發展。

回到今天的主題。在過去幾個月中,NFT相關的新聞不絕於耳。 Beeple的畫賣出了7000萬美金,Visa花15萬美元賣了一個數字頭像,很多人在Sandbox上買地創建自己的元宇宙,以及騰訊和阿里都在發自己的數字收藏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對NFT提出了很多問題和思考。

第一個問題,NFT一定是數字收藏品嗎?因為我們看到的NFT主要是頭像和數字藝術品。第二個問題,NFT是否一定要基於區塊鏈?可以在其他數據庫上鑄造嗎?第三個問題,NFT是否一定要在非許可鏈上鑄造?國際標準把區塊鏈分成了兩類,許可鍊和非許可鏈。有些人認為只有在非許可鏈上發出來的NFT才是真正的NFT。

針對這些問題,IEEE計算機協會區塊鏈委員會聯合業內專家對NFT進行了系統性研究,了解NFT的技術本質和應用現狀。

以多年的標準制定經驗來看,標準一定是滯後的,因為標準是對現有技術和規則的歸納總結,得出相對通用的規範和標準,為技術在產業中的大規模應用提供幫助。我們研究NFT的現狀也是為了讓整個行業對NFT的定義、用法、技術細節等形成共識,推動NFT的大規模應用。

NFT的本源是什麼呢?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從加密貓開始了解NFT的。其實NFT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有人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對比特幣進行染色,稱為染色幣,用來代表一個權益或現實世界中的資產。 2014年,出現了一個項目叫namecoin,即在區塊鏈上重做一套域名的解析系統。當時有一個項目基於namecoin做了一個類似於NFT的Token,代表資產的發行、流轉和交易。

NFT真正火起來是2017年以太坊ERC-721的出現。以太坊社區一開始將NFT稱為契約標準,後來也曾將其稱為不可區別的資產註冊器。最終“NFT”這個名稱是由社區投票決定的。但我們總覺得NFT這個詞並不能完美的表達其內涵。

以ERC-721為例,右邊是它的基本定義,包含三個最基本的特徵。

第一,一個描述性的名稱。第二,一個符號的縮寫。第三,一個可以自己定義的全局標識符。在類似於CryptoPunks這樣的頭像中,這個字段裡填的是一張圖片,所以圖片本身是在鏈上的。但是由於鏈的容量有限,我們在很多應用場景中都會把哈希值、網址等寫進鏈上。所以,區塊鏈上的NFT技術本身不復雜,他把最基本的信息及所有權信息記錄在鏈上。所以購買了一個NFT也不代表一定有想對應物品的所有權。

在研究了NFT的本源後,我們再來看看NFT的應用。第一個是數字收藏品,它有文字、頭像、視頻等多種表達形式。

第二個類別是現有的IP衍生品,比如非常著名的NBA TOP Shots。

第三種是權益證明,證明你擁有某一項權利。比如ENS,就是以太坊上的域名系統,它代表你有這個域名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四種是遊戲世界或者元宇宙內的虛擬資產的所有權。

最後是金融服務,例如Uniswap V3。

在研究了這麼多應用場景後,我們對NFT的內涵達成了部分共識。

第一是所有權。這個所有權可能是權益,而不是傳統意義上擁有某種東西。這種所有權在鏈上的表現形式是元數據。

第二,這個元數據是記錄在公開、可驗證的數字賬本上的。這就回到了我們開始提出的第二個問題:NFT一定要存在於區塊鏈上嗎?存在於受第三方監管的公開賬本上的算不算NFT呢?雖然我們認為在其他的賬本上面也可以發NFT,但一般意義上講的NFT都是在鏈上髮型的。

最後是不可替代性。

右上角是我們抽像出來的一些NFT的屬性,比如可驗證性、唯一性、不可分割性和可追踪性。

除此之外,我們也總結了NFT的特徵,一是可編程性,讓它更加靈活。

二是可組合性,讓它可以像樂高一樣,將最基本的元素堆砌起來,堆成一個Metaverse。

三是可交互性。 CryptoPunks這樣的數字頭像之間很難產生交互。但不管是遊戲還是現實世界,可交互性非常重要。

四是富文本性,即包含圖片、視頻等多種表現方式。 AR、VR也應該算作富文本的表現形式。

說完NFT的內涵,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外延。

網上計算的能力、機制設計,這些都是NFT生態裡的基礎設施。再往上是生產環節,還有交易和流通環節。

為什麼沒有使用環節呢?藝術品雖然沒有使用價值,但如果NFT代表的是權益,那它應該是有使用價值的。但是由於NFT現在的應用場景還相對比較少,現在去定義它的使用環節還為時尚早。我們覺得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當NFT的使用場景越來越豐富時,我們才能更好地去定義它的使用環節。

NFT屬於元宇宙的基礎設施。但是從技術角度來看其實元宇宙離我們還很遙遠。從使用場景或價值分析來說,NFT還是比較多的被使用在一個虛擬或數字收藏品領域,但它未來還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比如NFT在金融方面的應用已經有了一定進展。幾年前有機構基於智能合約做債券,還可以基於NFT做金融服務。除了金融外,NFT在生活相關的產業也有巨大的應用場景。

比如在汽車場景。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已成大勢。很多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採用換電模式。我們以電池為例,它涉及很多屬性,例如所有權、使用權,甚至收益權等。我們可以對商品、服務的不同權益進行分類,用NFT的方式來進行更好的使用。

除電池之外,我們覺得會有更多日常生活相關的應用場景,比如門票方面的應用已經初具雛形。但NFT的應用仍然存在很多挑戰。首要問題是技術。現在區塊鏈的性能和成本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還有數據存儲、安全隱私、鏈上鍊下同步、基礎設施等問題。

另外數字頭像、數字藝術品市場的火熱真的可持續發展嗎?我們需要創建一個可持續的NFT市場,包含從鑄造到流轉的完整週期,還要考慮監管、合規等問題。

我們的報告從今年6月份開始籌備,在撰寫過程中,新生事物不斷湧現。比如我們剛開始動筆的時候,Loot還沒有問世。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把NFT的本質和關鍵問題研究清楚。

為了更好的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我們向在座專家發出邀請,就安全、存儲、合規等特定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在對這些的基礎性問題有了一定的認知以後,我們才能進一步進行標準研製;再通過標準推動整個行業快速發展。

我在這裡向大家發出誠摯的邀請,歡迎大家一起加入IEEE BDL大家庭,一起就區塊鏈領域值得探討的、有意義的問題進行研究,為行業做出更多貢獻。

下方是IEEE的公眾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相互交流。

第七屆區塊鏈全球峰會同步線上直播,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