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my Tsai 來源/PANews

京東金融於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將成為監管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

監管科技可分為兩大分支——運用於監管端的監管科技(Suptech)與運用於金融機構合規端的監管科技(Comptech)。

數據為核心驅動

“監管科技”為行政監管和科技的結合,這份報告參考國際清算銀行(BIS)的金融穩定研究所(FSI)於7月發布的報告“Innovative technology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 (suptech) — the experience of early users” 作為依據,並定義出“監管科技”實為“在金融與科技更加緊密結合的背景下,以數據為核心驅動,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技術為依托,以更高效的合規和更有效的監管為價值導向的解決方案”。

從監管端(Suptech)來看,報告指出,面對金融科技背景下更加複雜多變的金融市場環境,監管部門有運用監管科技的充足動力。一方面,由於2008 年金融危機後,金融監管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監管機構渴望獲取更加全面、更加精準的數據;另一方面,監管部門面對金融機構報送的海量數據, 需要藉助科技提高處理效率和監管效能。金融科技帶來了新的風險場景和風險特徵,也需要監管機構“以科技對科技”去積極應對。

監管科技在監管端的運用可以分為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兩大方面。數據收集過程中可以形成報告(自動化報告、實時檢測報告),進行數據管理(數據整合、數據確認、數據可視化、雲計算大數據),以及通過虛擬助手採集消費者、被監管機構相關信息並進行交流。

在自動化報告的數據推送方式方面,舉例而言,“奧地利中央銀行(OeNB)”以奧地利七大銀行所共有的“奧地利報告服務有限公司(AuRep)”為中間平台,各銀行傳送數據至AuRep,並由其匯總,行成一簡單、完整且一致的數據報告;在標準化轉換規則下,迅速將資訊傳達至OeNB。

在數據管理方面,監管科技可進行數據驗證、整合、視覺化及雲計算。數據分析具體運用於四個方面,包括市場監管、不端行為檢測分析、微觀審慎監管和宏觀審慎監管。

虛擬助手如,菲律賓中央銀行(BSP)開發一款聊天機器人答覆消費者投訴,並進行問題分類、數據統合,及分析需要關注的潛在領域。此外,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也正在實驗以機器人幫助被監管機構了解法律要求,同時為消費者優化選項,並透過解讀法條,來審視和評估監管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微觀審慎監管”是用於信用風險評估及運用神經網絡分析流動性風險,如荷蘭銀行(DNB)正研究一種自動編碼器,來檢測實時結算系統支付數據的異常;“宏觀審慎監管”則更廣泛地運用於識別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和政策評估等面向,美聯儲、歐洲中央銀行和英格蘭銀行皆使用“熱圖”對於被監管機構數據產生的自動分析,來突出潛在的金融穩定性問題。

區塊鏈成重要組成部分

京東金融指出,監管科技將走向金融監管的全鏈條運用,且監管端與合規端共同發展監管科技將成為主流。各國與各組織正不斷加強監管科技在監管事前與事後的應用;監管機構方面,在加強技術研發之餘,也在尋求與銀行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

2015年,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NASDAQ)推出Linq,使非上市企業能夠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方式代表股權;納斯達克指出,使用該技術的“概念驗證”可降低99 %的風險,且發行人和投資者都能在線處理文件,減輕行政負擔。隨後,其也推出與花旗集團合作的ChainCore和與Gemini合作的SMARTS市場監視技術,前者實現全球性支付處理並自動對帳,後者則提供限制市場操作的安全措施,且被認為是世界上部署最廣泛的監控系統。

此外,區塊鏈技術將成為監管科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智能合約、智能監管報告等,都將被進一步開發與運用,成為建立信任機制的工具。 IBM與外匯市場基礎設施公司(CLS)合作,創建Ledger Connect平台,旨為將區塊鏈技術運用於多種金融領域,目前已吸引花旗銀行在內的9家金融服務機構參與驗證和測試。

報告指出,需要改進的部分,則是監管科技的數據治理和功能明確性,例如監管機構的資訊取得與使用權限、商業機密保護和公民個人信息管理等,皆須由法律規範和保障。而透過監管科技取得併梳理、呈現給決策者的數據資訊,應作為輔助性參考材料或必要因素,甚至對資料的可信度,皆是評估和提升監管效率必須考量的課題。

可以確定的是,隨著監管端運用的層面加深加廣,監管科技也正朝制度化邁進。數據自動化管理提供商Confluence公司的Unity NXT監管報告平台在SEC頒布的《投資公佈現代化規則》下,通過提供數據收集和工作流程自動化,使共同基金能在內部重複使用單一、驗證的監管數據集完成“端到端”的申報流程,進而滿足報告要求所需的數據質量、可擴展性和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