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2024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发布,其中首次提到全球加密货币及相关立法的最新发展,特别对香港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实践进行了相对详细的阐述。
在这一背景下,报告不仅反映了央行对加密资产的态度转变,也显示出我国对这一新兴行业的持续关注和逐步探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变化有哪些:
1.从审慎监管到客观详述——央行对加密资产的态度转变
2023年央行金融稳定报告对加密货币的相关表述:
2024年央行金融稳定报告对加密货币的相关表述:
从2023年和2024年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的措辞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去年相比,《2024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加密资产的态度有了值得注意的转变。2023年的报告中,央行主要关注加密资产的金融和技术风险,并强调了其对金融稳定可能带来的外溢影响,并且提出了严格的监管措施。
然而,在今年的报告中,央行并未过多呈现对加密资产实践的负面态度,虽然央行仍然继续强调加密资产的风险,但是其对加密资产市场的恢复情况和全球发展趋势表示了重点关注,并客观评述了各个国家以及政府组织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的立法实践。
报告指出:
-
尽管加密资产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险事件后,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在2023年有所回升,但仍存在价格波动大、市场治理不透明等潜在风险。与此同时,各国监管部门对加密资产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规。
-
中国香港在探索加密资产牌照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进一步加强了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
金融稳定报告不仅提及加密货币的市场规模和风险,还对全球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模式进行了概述,暗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也正在关注这一市场的合规化进程,我们可以合理期待是否有可能通过更多的立法和政策来适应当前的变化。
2.香港的加密货币实践
报告中一个尤为引人注目的亮点是,首次对中国香港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成就进行了特别的,详尽的阐述。作为中国大陆金融体系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环,香港的加密货币监管实践受到了国家的关注。香港创造性地推行了“双牌照”监管制度,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精准划分为证券型和非证券型两大类,并分别施以契合其特性的法律框架进行监管。这一监管模式的创新之举,不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热议与深入探讨,更成为了香港加密资产市场的一大鲜明特色。
通过明确区分“证券型代币”与“非证券型代币”,香港为加密货币行业构建了一个更为细致且灵活的监管架构。这一架构在确保市场规范运行的同时,也借助牌照制度有效提升了市场参与者的合规自觉。香港的加密货币监管实践,无疑为其他地区在加密资产监管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此外,从金融稳定报告的披露中我们不难发现,众多专家学者正密切关注着香港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并依据其发展现状与趋势,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期更好地适应和监管新形势下的金融环境。
3.多次提及全球稳定币——央行对全球稳定币的监管关注
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央行对全球稳定币的关注。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的重要分支,因其相对稳定的价值机制,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研究热点。特别是近年来,稳定币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各国央行的高度关注,众多国家正紧锣密鼓地研究如何有效监管这一新兴资产,在保障金融稳定的同时,也能挖掘其潜在价值。
中国央行对全球稳定币的关注,表明我国在金融稳定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和对国际金融行业的新兴走向的明锐洞察。稳定币与传统法币挂钩,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但其在跨境支付、金融市场流动性等方面的潜力,也使得其成为许多国家金融政策的实验田。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央行对稳定币的关注和持续研究不仅是对全球市场变化的响应,更是我国在加密货币领域逐步介入和探索的体现。
4.加密货币市场的前景——国家态度与行业未来
综上所述,尽管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尚处于不断探索与深入研究的阶段,但《2024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表明,中国央行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香港的实践经验使得该行业的市场前景正在受到更多的市场参与者,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相关行业的创新和规范化进程逐渐加快。
5.律师认为
从监管者的视角出发:各大平台应当就其平台交易和业务活动受到适当的监督,确保活动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同时,监管的重点应当是提供更为清晰明确的法规条文,并缩减模糊地带,避免对正当、合法的交易行为造成误判。
从执法者的角度出发:公权力应该受到监督,不应该在模糊地带肆意妄为,破环了行业生态的发展。
就金融投资的活动而言:当前在中国大陆,炒币和币圈相关的机构依旧容易涉及非法金融活动。在相关法律和部门规章尚未“松绑”的情况下,内地投资者涉足加密金融领域确实面临较高的法律风险和维权困境。
在此,我们真心提醒广大投资者,加密金融产品因其高风险特性,需要各位参与者时常强化合规意识,非专业投资者或缺乏相应投资经验背景以及知识储备的个体,应审慎对待,避免盲目入场,以免将投资行为异化为高风险的“赌博”。
随着监管环境的不断优化与成熟,无论是投资者、金融机构,还是政府部门,均需不断提升对不断发展的金融体系以及市场动态的理解与适应能力。
仅代表本文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对特定事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