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 Coindesk,编译 | PANews
近期,比特币上演吸血行情,市值占比从1个月前的38%上升至如今的44%。同时,blockchaincenter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比特币的收益表现在市值排名前50的加密货币中排名第五,涨幅达27.4%,而近一半加密货币的收益表现均呈负值。此外,AssetDash数据显示,比特币以1.06万亿美元的总市值升至全球市值资产第6位,超过Facebook。
比特币涨幅领跑各类资产之际,其实上周三有人在短短几分钟内购买了价值16亿美元的比特币,着实令人震惊,难道这次巨额交易只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巧合”?
通常来说,大额交易会被视为一种“看涨信号”,但当我们放大这件事并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整体情况时,可能会发现这次事件有所不同,其背景也许已经涉及到更庞大的资本市场,而不是相对较小的加密货币行业。事实上,与其深挖“为什么要花巨资购买比特币”、以及“究竟是谁花巨资购买比特币”,我们不妨来分析下“交易发生的时间”、“交易发生的地点”、已经“交易发生的方式”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信息,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16亿美元的比特币交易
上周三,有人(或许有一群人)在一家中心化交易平台下单购买了价值16亿美元的比特币,也许对于市值突破1万美元的比特币来说,这笔交易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你就知道这笔交易的分量,因为这笔16亿美元的比特币交易占到了过去两个月比特币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量的 4.5%。
在世界标准时间10月6日13:11到13:16这短短五分钟之间,大量BTC进入到一家(或三家)交易平台,显而易见,如此大规模的流入给相关交易平台带来了巨大负担,当然也促成比特币价格短时暴涨了5%,攀升至55,500美元。
如果你的目标是规避被称为滑点的“流氓风险”,那么肯定需要尽可能地以最好的价格买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买家肯定会更加谨慎。遭遇“滑点”风险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好像你走进一个酒吧,酒保把你的酒杯倒满,然后你端着酒杯走到桌边,就在此时酒吧播放了一首George Thorogood的劲爆歌曲,受到惊吓的你手一抖,盛满美酒的杯子摔碎在地板上。相比于最先进行交易买入价和交易卖出价之间的中间价,交易执行价格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大额买入交易而言,每一次报价都会将最终的交易价格(以及平均交易执行价格)推得越来越高,倘若一笔一笔去执行买入交易,那么就需要给新卖家一点时间来下订单,然后这些订单需要一笔一笔地做,但每笔交易的实际执行价格可能会比一次性交易的价格要低。
下面,让我们看一个公司如何处理大额BTC交易的例子,这家公司就是MicroStrategy:去年,MicroStrategy宣布花费4.5亿美元资金购买比特币,但他们并不是在五分钟内通过一笔交易购买的。事实上,MicroStrategy用了五个月时间在Coinbase购买比特币,每次都购买“一小笔”,虽然在购买过程中比特币价格依然持续上涨,但如果MicroStrategy“一次性”购买4.5亿美元比特币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价格出现短时猛烈飙升,而且也避免让Michael Saylor(MicroStrategy CEO)遭遇所谓的滑点风险。
毫无疑问,为比特币投入相当于16亿美元,上周三发生的事情极其不符合“常规操作”,现在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位“大买家”非常急于完成交易。
这笔巨额比特币交易是在哪里进行的?
如果分析这笔16亿美元的比特币交易发生在哪个平台,或许能从中窥见买家动机。
随着交易的进行,相比于其他交易平台,Coinbase上的比特币价格大幅上涨,这一现象导致一些人猜测Coinbase就是这笔巨额交易发生的平台。然而,随着对数据的更多挖掘,人们似乎发现这笔交易来自于亚洲。
据数据提供商 CryptoQuant 首席执行官 Ki Young Ju 透露,有三个交易平台出现了大额永续期货合约交易,分别是:Binance、Huobi Global和ByBit,虽然这三家交易平台目前在亚洲市场影响力已经有所降低,但均与亚洲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上周四,Ki Young Ju在推特上写道:
“昨天,巨鲸在Binance、Huobi Global和ByBit永续期货市场买入了比特币,基差比率表示这是由期货驱动的,随着当时未平仓合约的飙升,他们放弃了多头头寸,这些家伙应该知道一些事情。”
Ki Young Ju表示,有人进行大额永续期货合约交易,很可能是因为有传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要批准基于期货的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BTC ETF)。九月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Gary Gensler 重申支持比特币期货 ETF 基金,他曾在今年八月表示该机构更有可能批准比特币期货 ETF 基金而不是现货 ETF 基金,因为期货 ETF 基金将投资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提供监管的比特币期货产品,而比特币现货则不受监管。
Ki Young Ju认为,这笔大额BTC交易应该不会发生在Coinbase交易平台,他在推特上发文表示:
“在我看来,如果这笔大额比特币交易来自美国巨鲸,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选择不在美国本土的交易平台,否则很容易被监管机构认定为内幕交易。另外,尽管Coinbase的现货交易量最近不断增加,但与今年年初相比其实也没有那么高。”
从Ki Young Ju的分析来看,“滑点”问题似乎也无法适用于这笔大额交易,因为就在该交易触发前一周,国内启动了严厉的监管行动,虽然有时加密货币市场充斥着许多看似“非理性的繁荣”,但此时“All-in” 比特币似乎是不谨慎也不理智的,至少对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而言,在这个时间点大举购买比特币是一个错误,更不要说花费十几亿美元了。
因此,虽然Binance、Huobi Global和ByBit三个永续期货交易平台起源于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国内提供服务),但在这三个平台上发起大规模流动性的比特币交易看似并不现实。
为什么发生在这个时候?是巧合吗?
坦率地说,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国内资本市场并不尽如人意,如果说这笔巨额交易与国内客户有联系,似乎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巧合。
就在这笔巨额比特币交易发生前两天,10月4日晚间,国内房地产开发商花样年控股在港交所公告称,本金总额为5亿美元2021年到期的7.375%优先票据剩余未偿还本金约为2.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根据规管2021年票据的契约,上述票据的所有未偿还本金均于2021年10月4日到期。花样年控股并未在该日付款,结果导致该公司被评级机构惠誉下调。这种情况不仅限于一家公司,比如标准普尔也下调了另一家开发商新力地产(Sinic)的评级。当然,相比于因杠杆过高而在违约风险中摇摇欲坠的的房地产巨头恒大,这两家地产公司似乎相形见绌。
另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华夏控股股价重挫超过 40%,市场有传言称该公司将进行私有化,而华夏地产是恒大的主要投资者之一。
但是等等,还有更多信息“可挖”!
虽然许多媒体报道这次交易的比特币价值高达 16 亿美元,但并不是真的为购买比特币支付了 16 亿美元。
首先,如果Ki Young Ju分析是正确的,那么这笔交易很可能是在永续期货市场、而不是现货市场中完成的,这意味着“实物”比特币也许并没有流向最初的买家。当然,即便如此,如此大规模的交易肯定也会对现货市场产生影响,因为两者是同步移动的。
此外,这笔交易所使用的法定货币很可能不是美元,似乎主要使用的是由 Tether 发行的稳定币 USDT,该稳定币是许多人在 Binance 或 Huobi Global 等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入口。Ki Young Ju 解释说:
“大部分交易量来自 BTC/USDT,这意味着买家已经拥有不少 USDT 代币。”
根据数据网站 CryptoCompare.com 上的交易量显示,在这笔巨额比特币交易发生时,BTC/USDT 交易对的交易规模大约是 BTC/USD 的两倍。
也就是说,持有大量 USDT 的人——即使是可能涉及杠杆进行实际交易的一小部分人——将他们的 USDT 稳定币兑换成了比特币。
另一个奇怪的巧合?
这里还一些“有趣”的事情:上周四,彭博商业周刊发布封面故事《Tether’s $69 Billion Mystery》(690 亿美元的Tether加密之谜),作者 Zeke Faux指出Tether 已将其部分储备金投资于中国商业票据。根据彭博商业周刊获得的一份文件,其中显示Tether Holdings Ltd. 储备金的详细账目,包括向一些大型中国公司提供数十亿美元的短期贷款——这其实是货币市场基金应该避免的,而且这件事发生在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恒大集团出现问题之前。不过,Tether 否认持有任何恒大债务,但其律师Stuart Hoegner拒绝透露 Tether 是否持有其他中国商业票据,该律师仅表示 Tether 绝大多数商业票据都获得了信用评级公司的高评级。
虽然 Tether 储备金账目内容没有公开披露,但如果那位神秘的大额比特币买家看到与彭博商业周刊相同的文件,或其他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 Tether 确实暴露于中国信贷市场,那么他们应该会有强烈动机“抛售” USDT,甚至一举交易了 16 亿美元。
最后要再次声明,上述文字只是猜测,除非真的知道是谁做的这笔巨额比特币交易,否则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交易者的动机,也不知道这么做是否是正确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