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上周花了不少时间调研 Ton,因为感受到 Ton + Telegram 给行业带来的巨大机会。
你是否厌倦了不断内卷的公链叙事?
近年来,我们亲历了以太坊、EOS、Polygon、Solana、Avax 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公链的崛起。其中,以太坊依托其庞大的社区和一贯的创新精神一直走在前列,而其他公链似乎只是不断地重复着已有的范式,而没有带来真正突破性的创新。这些公链不断追求提高性能(如 TPS)、增强安全性以及创造新的叙事,然而这些努力几乎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也未能吸引大批新增用户。它们似乎只是在复制以太坊上已有的产品、进行融资和在二级市场中寻求获利。
散户已经对公链的叙事感到厌倦,除了撸空投和波动市场带来的机会,从产品角度来看,大家根本没有感兴趣去尝试 Aptos、Sui 等生态中的 Dapp。这是因为这些 Dapp 不过是 Ethereum 生态的复制品,仅仅在界面和交互上稍有不同,99% 的产品并没有带来任何创新。
二、Ton + Telegram 为 Web3 带来了什么?
让我们现在深入探讨一下,Ton 相对于其他公链的独特之处。也就是说,Ton 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它为何在熊市中迅速跻身前十名?
目前最能体现 Ton 和 Telegram 融合的最佳例子就是近期发布的内置钱包 -- Ton Space,尽管看起来仅仅是增加了一个钱包功能,但它背后蕴含的意义远比表面看上去更为重要。回顾一下,当微信在 2014 年春晚首次公开展示红包功能时,你是否察觉到微信钱包将给支付领域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为了更好地理解,让我们做一个类比。诸如 TP、Trustwallet 和 OKX Wallet 等钱包可以类比为支付宝,钱包内的各种 Dapp(无论它们来自哪个公链)相当于支付宝内的各种 App(理财、基金、借贷等)。而在 Telegram 中,Ton Space 可以被看作是微信钱包,通过 Ton Space 使用的应用程序相当于微信的小程序,它们不仅仅限于金融产品,还可以是普通的衣食住行类应用。众所周知,支付宝侧重于金融属性,专注于个人财富管理,并吸引了许多机构和银行入驻。而微信则以社交属性为依托,主要满足用户频繁小额转账的需求,同时提供简单的理财功能。
当用户使用微信时,他们并不会关心其背后的技术实现,比如云服务器放在何处,使用的开发语言是 Java 还是 Python。同样地,当 Telegram 用户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时,他们也不会关心底层的公链是 Ethereum 还是 Ton。从这个角度看,未来 Telegram 钱包端的产品交互应该尽量弱化 Ton 的存在,目前是 Ton 主动跨链与 EVM 链进行对接,未来大概率是其他公链主动跨链与 Ton 对接,因为用户入口在 Ton + Telegram。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行业内往往将 TVL 作为公链价值的判断标准。然而,Ton 的估值并不完全依赖于 TVL;交易量和 Dapps 的协议收入将占很大一部分。当然,不是像其他公链那样人为刷的流水,而是由真实用户产生的交易额。就像微信,你可能不会在里面存放大量资金,但由于高频次使用,最终发现流水比支付宝还要高。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到 Ton+Telegram 大概率不会像其他公链那样依托金融产品发展,而是从其他工具类产品爆发。ABCDEF 合伙人老白 (@Wuhuoqiu) 的一句话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这一点:
“ Ton 的起势都不太可能是依赖传统的 Dex ,借贷等 Defi 套件,更多应该是从支付,Bot,Social,Game 等赛道切入。”
总之,Ton 的价值不在于 Ton 本身,而是在于和 Telegram 的结合。如果没有 Telelgram 的加持,Ton 也不过跟其他公链一样在内卷的怪圈里。
Ton Space(Web3 版的微信钱包)演示
写了那么多,还是要直接演示才能让大家深刻体会。
Dapp 端唤醒 Ton Space
当前,用户只能从 Dapp 端主动唤醒启动 Telegram 内的 Ton Space,然而,未来 Ton Space 将会像 TP、OKX Wallet 等钱包那样,直接访问 Dapp。此外,Ton Space 还支持 Bot,结合了最近火热的 Bot 赛道,这是另一个重要亮点。
有了这个钱包入口;用户与用户的转账、用户与 Dapp 的支付将被打通。
举个经典的用户场景:以后就可以像微信那样几个朋友拉个 Telegram 群打德州,使用 Ton Space 进行群收款、相互转账,再也不用担心流水异常被封号。(已经有类似的 App:https://t.me/tonpokerroom,不过暂时还没打通 Ton Space)
前段时间 Ton 大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 Ton Space 的发布利好。引用一句话来总结[^2](TON Space:Telegram 未来的加密「微信钱包」):
“内置于 Telegram 的加密钱包 TON Space 被 TON 团队称为「标志着整个 TON 生态系统的一个巨大里程碑」,Telegram 仅会与 TON 集成,其上的 8 亿用户都将成为 TON Space 的潜在用户。”
三、Ton 的其他信息
本文主要探讨 Ton 的叙事和价值,至于 Ton 的发展历史、经济模型、生态概况等有很多现有的资料,以下仅做简单的概述,想了解更多请参考引用资料。
1、Ton 和 Telegram 的关系
刚开始接触 Ton 的用户,最大的疑惑就是 Ton 和 Telegram 到底是什么关系?
2018 年 Telegram 私募筹集了 17 亿美元(当时的代币名为 $GRAM),2019 年被 SEC 指控非法募资,2020 年 Telegram 被迫放弃该项目但将代码开源;之后社区接手了该项目并成立 TON foundation,代币也更名为 $Ton。一开始,Telegram 创始人 Durov 对该项目不屑一顾,甚至还警告追随者这个 TON 与 Telegram 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但自 2022 年开始,Durov 出现态度转变。2022 年 8 月 23 日, Durov 公开赞扬 TON 所进行的域名拍卖。最近的 Token 2049 期,Durov 甚至宣布,Telegram 和 TON 区块链双方会有更密切的合作。
更多细节参考[^3]:详解 The Open Network,无人问津的 TON 处在暴涨前夜?
2、Ton 的经济模型
TON token 的最初供应量为 50 亿枚,供应无上限,其中 1.45% 是团队份额。将以约每年 0.6% 的速度增长,这些 token 用于奖励保持网络安全的验证者。TON 在 2020 年 6 月开始让矿工用 PoW 方式挖矿,占总供应量的 98.55%,2022 年 6 月 28 日,最后一个 TON token 被挖出。
今年 2 月,TON 发起社群提案,冻结了 171 個不活跃的早期钱包共 1.08B $TON。
更多细节请参考[^4][^5]。
3、正在发展中的 TON 生态
据 ton.app 统计,目前 Ton 生态有 551 个 App,作为一个刚还没爆发的公链这个数量不算少;但被 DefiLlama 收录的 App 仅有 7 个,排名第一的 Dex 占了将近一半的 Tvl (4.87M)。其中大部分是非金融类产品,这也符合 Ton 的定位和预期,是非金融类产品很好的试验地。
Ton App 分类
4、Ton 目前存在的缺陷(风险点)
1) TVL 过低
作为一个市值高达 80 亿美元的公链,其总价值锁定(Tvl)仅为惨淡的 1000 万美元。
这既是缺点亦蕴藏机遇,尤其对于开发者而言。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来深入研究生态中的潜在机会。同时,Ton 项目团队也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最近,基金会通过举办黑客松活动以及推出支持基金等举措,积极吸引开发者的加入。
2) 依赖 Telegram 的支持
Pavel Durov 对于 Ton 的影响力可以媲美 SBF 对于 Solana,然而两者之间存在一项重要区别:SBF 提供了资本支持,而 Pavel Durov 背后则拥有拥有 8 亿用户的 Telegram 社交平台。倘若某一天,Pavel Durov 宣布不再支持 Ton,那将对 Ton 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冲击;当然,随着 Ton 与 Telegram 之间的生态和应用绑定愈加紧密,这一影响将会逐渐减弱。
四、结语
最后,让我们重新审视初衷:如何在 Ton 生态中实现收益?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盲目捧场 Ton 代币本身,从当前市场状况来看,Ton 的市值很可能被高估。然而,生态系统中的项目和机会却往往被低估,因为只有极少数用户参与探索。等到某个应用突然崭露头角或牛市到来,Ton 生态系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
另一方面,对于开发者来说,Ton 生态系统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与在其他公链上创业不同,Ton 生态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领域。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各种领域,不仅限于金融产品。他们可以探索游戏、社交产品,甚至简单的 Bot 应用,所有这些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Ton 生态系统为 Web3 创业者提供了广泛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开拓新的商机。
资料引用:
[^1]https://twitter.com/Wuhuoqiu/status/1705083245950533707
[^2]:TON Space:Telegram 未来的加密「微信钱包」
[^3]:详解 The Open Network,无人问津的 TON 处在暴涨前夜?
[^4]:https://x.com/jzinvest_xyz/status/1705812958859972698?s=20
[^5]:浅谈公链 TON 的发展前景:高开低走还是「熊市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