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礦企轉型升級,Core Scientific、Hut 8佈局AI基礎設施,摩根大通預測將有併購潮

作者:Weilin,PANews

本月,英偉達力挺的雲端運算供應商CoreWeave與加密礦企Core Scientific簽訂了兩份合同,後者將交付共計270兆瓦的基礎設施,以承載高效能運算的營運。同時,加密礦企宣布Hut 8從Coatue Management獲得1.5億美元投資,以建造AI相關基礎設施。

加密礦企與AI公司的合作成為了一股新的趨勢。經歷了比特幣減半的加密礦企收入下降,但握有充足算力和電力,其中一些公司正在透過佈局AI設施,獲取更多的收入。

同時,摩根大通表示,Core Scientific與CoreWeave達成合作後,消息受到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投資者表現出對挖礦行業積極前景的認可。該機構表示,這種趨勢也可能引發更多的併購。

AI公司瞄準加密礦企,收購與合作動態頻繁

6月初時,英偉達力挺的雲端運算供應商CoreWeave與比特幣礦企Core Scientific簽訂了為期12年的合約。該合約預計將為Core Scientific產生約2.9億美元的平均年收入,12年期間累計總收入將超過35億美元。 Core Scientific計畫提供200兆瓦的基礎設施。

6月26日,雙方又簽訂了一份新的補充合同,Core Scientific將交付約70兆瓦的額外基礎設施以承載高效能運算營運。新合約預計將使Core Scientific在先前協議下額外再獲得12.25億美元的收入。場地改造預計將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投入營運。

6月3日,CoreWeave曾提出以超過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Core Scientific。 Core Scientific拒絕了這項收購,表示該報價低估了公司的價值。 CoreWeave由英偉達支持,主要業務為出租用於訓練和運行AI模型所需的GPU。 CoreWeave在今年5月的一輪融資中估值為190億美元。

對於礦商與AI公司的合作,Core Scientific執行長Adam Sulliv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過去20年建造的許多資料中心並不適合未來的運算需求。Core Scientific可以為未來進行設計,並建造應用程式專用資料中心(ASDC)。

他還表示公司也將繼續專注於核心業務:“我們打算繼續轉型並擴大我們的託管業務和盈利能力……與此同時,公司將繼續增強其加密貨幣挖礦能力。”

就在同月,6月25日,加密礦企Hut 8宣布獲得了Coatue Management 1.5億美元投資,以建造AI相關基礎設施。此筆資金透過可轉換債券提供,年利率為8%。投資消息推動Hut 8股價上漲近4%。

Core Scientific和Hut 8並不是僅有的尋求透過人工智慧增加收入的公司。 6月25日,加拿大礦商Hive Digital Technologies公佈了截至3月31日的財年第四季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年度營收年增8%,總計1.145億美元。

「Hive公司繼續努力擴展其設施,以向遊戲、人工智慧和圖形渲染行業的公司提供高效能運算(HPC)服務,」Hive公司表示,並補充說,該公司「已牢固地融入全球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繁榮之中」。 目前,Hive在加拿大、冰島和瑞典設有基礎設施。

除了以上這些公司,比特幣礦企Bit Digital目前約有27%的收入來自人工智慧,該公司也加入了新一輪的與AI公司合作的熱潮中。 6月24日,該公司表示已與一位客戶達成協議,在三年內供應2048塊Nvidia GPU,使其為該客戶提供的處理器數量翻倍。為履行合同,Bit Digital向戴爾科技訂購了256台伺服器,並將很快在冰島的一個資料中心部署這些伺服器。

Bit Digital表示,該合約預計每年將產生9,200萬美元的收入。為了支付這些GPU,部分費用將透過出售一些加密貨幣來籌集。

加密礦企轉型升級,Core Scientific、Hut 8佈局AI基礎設施,摩根大通預測將有併購潮

礦企拓展收入,在算力與電力上具備優勢

礦商轉向與AI公司合作的一個原因是,在4月的比特幣減半後,加密礦工收入大幅下降。根據The Block數據,5月比特幣礦工收入較上季下降46.15%。 4 月份,礦工創造了17.9 億美元的收入,而5 月份的數據約為9.6424 億美元。目前,礦企正在尋求擴展收入來源。

另一方面,加密礦企在算力和電力上具備充分優勢,因為他們通常已經擁有AI和高效能運算(HPC)公司所渴望的運算能力,並在美國擁有多個挖礦站點,以及擁有與電力供應商簽訂的合約。

公開資料顯示,在美國,目前每年的發電量約為1300吉瓦,並且還有500吉瓦的新發電能力正在開發中。根據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估計,2024年,美國資料中心將消耗21吉瓦的電力,到2030年,數字將上升至35吉瓦,屆時將占美國總發電量的9%。

在當前AI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下,比特幣礦企手中的電力資源尤其寶貴。根據摩根大通估計,光是美國上市的比特幣礦企就擁有超過5吉瓦的電力,並透過與未開發土地相關的購電協議獲得了另外2.5吉瓦的電力。作為對比,劍橋估計,全球整個比特幣網路大約需要17吉瓦的電力。

依照合作模式,比特幣礦企主要提供兩種託管模式,一種是礦企出租他們的資料中心給超大規模公司,後者需要自己購買並提供所需的GPU,用於執行高效能運算(HPC )或AI相關的計算任務。第二種模式中,礦企需要自行融資購買GPU,並且負責這些GPU的運作和維護。然後,他們向需要這些GPU進行運算的AI客戶出售運算能力。

摩根大通:向HPC計畫多角化發展,礦商將現併購時代

摩根大通在6月24日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比特幣挖礦業在Core Scientific與人工智慧公司CoreWeave達成合作後,受到投資人的廣泛關注。公告發布後,該行追蹤的14家礦商總市值成長22%,即40億美元,而比特幣價格下跌7%,標普500股票指數微漲3%。此次合作不僅觸發了產業重新評估,更顯示出投資者對挖礦產業積極前景的認可。

分析師Reginald Smith和Charles Pearce認為,這項合作凸顯了「挖礦設施在替代(且可能更具增值性)用途方面的潛力,以及電力接入的稀缺性和價值」。 Core Scientific的交易被視為業界向HPC專案多元化發展的有力驗證和加速器。

摩根大通也表示,大型資料中心和AI公司對電力的需求可能會開啟一個有關比特幣礦企的新的併購時代。

在評估各公司表現時,摩根大通指出,超配評級的Iris Energy(IREN)憑藉過剩的電力容量和早期採納HPC趨勢的優勢,最有可能抓住此次機遇。該公司已在設施中運行GPU,並在數據中心建設和電力獲取方面擁有良好記錄。

相較之下,中性評級的Cipher Mining(IFR)雖擁有吸引人的電力成本和強大的營運歷史,但其電力管道規模較小。而同樣獲得超配評級的Riot Platforms(RIO)則“仍然完全致力於比特幣挖礦”,對HPC的興趣不濃厚。

此外,報告還指出,低配評級的Marathon Digital(MARA)和中性評級的CleanSpark(CLSK)在“企業電力成本方面最昂貴”,顯示其在成本控制上仍需努力。

目前來看,AI公司與礦企的合作已經從先前的市場炒作情緒,落為了進一步的實際行動,接下來的進展如何,PANews會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