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盤香港虛擬資產ETF近期表現:銀行尚未分銷,多流程需磨合

作者:Weilin,PANews

香港6家虛擬資產ETF自4月30日上市以來已經有一個半月,市場仍處於磨合期。一方面傳統銀行尚未分銷這些虛擬資產ETF,另一方面一些券商卻積極地推動佈局,例如勝利證券的VictoryX交易APP現已向專業投資者開放USDT和USDC的存取功能。

具體到市場交易量表現,SoSo Value的數據顯示,在這段時間內,香港BTC現貨ETF的單日總成交額平均為432.15萬美元,在6月11日達到1149.84萬美元的歷史新高;香港ETH現貨ETF的平均單日總成交額為143.54萬美元,最高點出現在5月27日,為440.42萬美元。

有業內專家分析稱,香港虛擬資產ETF的交易量與規模走勢倒掛,利益攸關的多方正在因提前到來的ETF批復而“補課”,不同機構之間磨合,疏通堵點。兩個月後,或許才是起量的關鍵節點。

上市一個半月,6支虛擬資產ETF數據表現如何?

根據公開數據,香港3支比特幣現貨ETF在4月30日的首日發行規模達2.48億美元(以太坊現貨ETF為4500萬美元),遠超美國比特幣現貨ETF在1月10日約1.25億美元的首發規模(剔除Grayscale),也說明了市場對香港加密ETF的後續表現預期頗高。

從開局的交易量來看,市場對這6支香港加密ETF的詬病,集中在其相對美國加密ETF 的「低迷」的表現上:上市首日,香港6支加密ETF總交易量為8758萬港元(約1,120萬美元),其中三支比特幣ETF交易量為6,750萬港元,尚不足美國比特幣現貨ETF 首日總交易量(46億美元)的1%。

根據SoSoValue的數據,截至6月13日,香港ETF比特幣持有總量為4,070枚,總淨資產2.75億美元。在以太幣現貨ETF方面,香港ETF的ETH持有總量為14030個。

縱觀一個多月的情況,從香港BTC現貨ETF單日總成交額上看,6月11日單日總成交額達到1149.84萬美元,達到歷史新高,但後兩日很快回落。自上市以來,平均單日總成交額432.15萬美元。在此期間,美國比特幣ETF的平均單日總成交額為19.65億美元。

複盤香港虛擬資產ETF近期表現:銀行尚未分銷,多流程需磨合
數據:SoSo Value、CoinGecko

而香港ETH現貨ETF單日總成交額最高點出現在5月27日,為440.42萬美元。自上市以來,平均單日總成交額143.54萬美元。

複盤香港虛擬資產ETF近期表現:銀行尚未分銷,多流程需磨合
數據:SoSo Value、CoinGecko

傳統銀行尚未分銷,兩個月後或是起量關鍵

然而儘管香港虛擬資產現貨ETF上市逾一個月,暫仍未有銀行上架。安永香港金融服務諮詢數據及分析主管Chris Barford向信報表示,傳統銀行關注對反洗錢及認識你的客戶(KYC)監理風險,故對參與分銷產品較為謹慎。

有發行商坦言,銀行和券商受監管主體不同,在銀行的分銷還需等待相應監管主體許可,銀行內部可能需時間進行評估。 Barford解釋,人才短缺為一大挑戰,全球市場均面對人才短缺問題,需更熟悉分散式帳本和虛擬資產世界人才,並與金融服務和法規知識相結合,在落實技術解決方案的同時,要達到傳統銀行或金融機構風控水平,才可更接納這些產品。

而同時,也作為傳統金融機構,一些香港券商正在佈置提供比特幣等虛擬資產的交易服務。

例如香港的勝利證券、老虎證券、盈透證券等券商均已推出相應服務,投資者在券商APP上即可實現比特幣等虛擬資產的交易。根據券商中國報道,有的券商表示,與虛擬資產相關的收入可能會占到公司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根據PANews了解,雖然不少券商都支援上述ETF產品購買,但有些較大規模券商同樣出於監管考量,不主動公開向客戶推薦虛擬資產ETF。

今年5月6日,老虎證券(香港)宣布正式推出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支援比特幣、以太坊等18個幣種,成為香港首批透過單一平台同時支援證券和虛擬資產交易的網路券商。 6月17日,老虎證券(香港)宣布,已獲香港證監會批准升級牌照,正式將該服務拓展至香港零售投資者。目前,全港零售投資者已可透過老虎證券投資旗艦平台Tiger Trade、以相宜成本一站式交易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幣,以及股票、期權、期貨、美國國債、基金等各類全球資產,實現虛擬資產與傳統金融資產無縫配置與管理。

此外,去年11月24日,香港勝利證券表示,其成為全港首家持牌法團獲證監會批准,可向零售投資者提供虛擬資產交易及諮詢服務。同樣在去年11月24日,香港盈透證券也已獲得香港零售客戶虛擬資產交易的許可,允許交易比特幣和以太坊。

投資者要在券商APP上交易比特幣等虛擬資產,需要開立一個虛擬資產的帳戶。券商對虛擬資產的交易設定了較低的入場門檻,交易門檻為100美元起。

Hashkey Capital二級基金合夥人Jupiter Zheng近期 撰文表示,香港虛擬資產ETF的交易量與規模走勢倒掛。這其實映射出一種「結構性」的潛流——利益攸關的多方正打磨流程、疏通堵點。特別是針對實物申贖,需要流程、促進交易商(PD)、券商、託管商/交易所、做市商等不同機構之間的磨合,疏通堵點。兩個月後,或許才是起量的關鍵節點。

此外,未來香港虛擬資產ETF規模的關鍵力量來自機構投資者。安永調查發現,許多機構投資人都預計在未來2至3年增加對虛擬資產的配置。若管理的資產逾5000億美元,大多會把約1%資產投資在某種形式的虛擬貨幣上,多數家族辦公室也有涉獵虛擬貨幣。大型投資人認為虛擬資產報酬率或在未來一段時間跑贏市場,惟有價值呈現波動,若能管理此風險,虛擬資產就是具吸引力的資產類別。

展望未來,儘管香港虛擬資產ETF目前的表現尚待提升,但隨著更多券商提供相關服務,銀行分銷的可能性增加,以及機構投資者對虛擬資產的興趣提升,香港虛擬資產ETF的市場潛力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