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Yao,MCM Growth Lead of Solana Foundation

嘉賓:Sean,RateX 創辦人;DY,HajimeAI 共同創辦人;Dr. Darcy,Starpower 共同創辦人;Edison,CUDIS 共同創辦人;Tony,jogojogo 創辦人;Rene,CharacterX 創辦人;Shannon,IntentAGI,共同創辦人;Kevin,HackQuest 聯合創辦人。

整理:aididiaojp.eth,Foresight News

對話黑客松 MCM 獲獎團隊:除了Memecoin,Solana生態學還有哪些新趨勢

近期Solana 2024 Renaissance 黑客松MCM 區域落下帷幕,獲獎名單也已經公佈,其中一等獎獲得項目為RateX(基於保證金的合成利率交易市場);二等獎獲得項目為CUDIS(提供健康數據所有權並支持人工智慧的穿戴裝置)以及JogoJogo(鏈上社交娛樂平台);三等獎獲得項目為CharacterX(核心產品是AI 社交經濟工具XFriends)、Hajime AI(為家庭設計的去中心化AI Hub)、Starpower(去中心化的能源互聯網)以及IntentAGI(自主智能體操作層)。

藉此機會,我們特別邀請了本次獲獎團隊的主要成員,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探索Solana 生態新趨勢。

主持人Yao:請來賓進行自我介紹

Sean :大家好,我是RateX 創辦人,在RateX 成立之前,我在傳統資本市場做了10 年交易,曾經做過head of fixed income investment 和portfolio manager,管理百億以上投資組合。接觸Crypto 的時間有三、四年時間。去年四季的時候,我算是all in Crypto,並成立了RateX。

Tony :大家好,我是Tony,JogoJogo 創辦人。在成立JogoJogo 之前,我一直從事遊戲發行和全球支付領域的工作。我們的遊戲在巴西獲得了15 億美金的流水,同時全球支付每年大概20 億美金的吞吐量。曾經也參與過FTT 初期投資,對Solana 有天然的感情,我個人更加享受0-1 構建學習的過程,因為我們都在一條模糊正確的道路上,希望能為世界帶來小小的改變提升。

Edison :大家好,我是Edison,在CUDIS 創立之前,自己也一直在創業,2016 年進入Crypto 領域,最早的時候投資比特幣和以太坊,然後參加了很多早期專案的投資和孵化,也在傳統VC 裡面做了兩年多的時間,我們比較專注在加密領域打造一個實體世界中的專案或品牌,同時我們也是希望能提供更好的產品,幫大家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Rene :大家好,我是Character X 創辦人。在加入科技業之前,我的夢想一直是當一位文學教授,一直關注人類的孤獨感與後現代社會的社交問題。在史丹佛發現大家都在搞創業,濃厚的創業氛圍感染了我,後面也加入了科技業。之前在騰訊做社交的時候,做過一些東南亞市場。各種機緣巧合加入了Crypto 行業。我入行的時候是大熊市,所以在過程中嘗試了很多方向的業務,最後是在ChatGPT 出來之後,AI+ 社交讓我對於人類在後現代社會如何保持連接有了更多想像,於是我就開始帶著一些小夥伴成立了Character X。

Shannon :大家好,我是IntentAGI 聯合創始人Shannon,我是一個AI 行業的研究者,在大陸和矽谷有大概6 年多的研究經歷,現在我們也是在做一個新的多模態可操作設備的去中心化模型。

Dr. Darcy :大家好,我是Starpower 共同創辦人Darcy。我在2016 年博士畢業後,一直從事再生能源產業的相關工作。我的博士專業是光伏與再生能源。在去年的時候,另一位聯創找到我說想要做能源方向的Depin,我想新型能源和區塊鏈分散式的特點或許可以恰到好處的結合。 Starpower 旨在將我們分散式的能源設備連接起來,建構一個去中心化的能源互聯網。

DY :大家好,我叫DY,畢業於奧克蘭大學,我在2017 年做的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挖礦,然後2019 年在幣安和OKX 做市值管理,在HajimeAI 重點負責硬體和經濟模型設計以及礦機託管的業務。 HajimeAI 是一個點對點邊緣運算的基礎網絡,針對特定場景做一些即插即用的AI 模型和個人化的AI 助理。我們透過容器化docker 的方式,把這些模型推薦到邊緣設備,我們可以進行即時的升級。我們應用場景主要還是面向家庭陪伴,個人化AI 服務和聲音處理。

Kevin :大家好,我是HackQuest 創辦人Kevin,我們現在正在做一個開發者教育平台,然後也會去做一些黑客松工作。我們從2021 年開始和網路大廠,還有一些Web3 公鏈一起組織黑客松。

主持人:有請來賓介紹專案主要在做什麼,解決什麼實際問題及團隊背景

Sean :RateX 現在做的是一個基於保證金的合成利率交易市場,它的基礎功能有點類似Pendle V3。基於我們現在的基礎功能,我們也可以給使用者一些一鍵產生Strategy 和創造合成客製化生息資產的選項。

我們在Solana 上面做了第一個槓桿利率交易的DeFi 協議,同時也希望為Solana 生態的用戶帶來更多的選擇。我們在融資的過程中,有許多投資人比較關心我們跟Pendle 有什麼核心差異。首先我們是一個基於槓桿的交易協議,我們可以給用戶一個更有效率的投資和交易選擇,用戶在我們這邊可以使用相較於Pendle 目前可能10%-20% 的資金進行交易。由於我們是保證金交易的協議,可以進行多空雙向交易。第二對於一些低絕對收益的資產,比如說可能20% 以下的最低絕對收益的資產,我們可以給用戶更低的滑點。第三點因為我們是合成收益的協議,所以我們的收益是來自公開市場的數據。不僅僅是Solana 上面原生的生息資產,然後甚至包括比特幣l2 上面的生息資產放在我們的協議上來進行交易,同時包括一些真實世界的資產,包括US TREASURY,CPI 等。

我們團隊目前有接近20 個人,其中超過一半的同事都是開發,我們團隊現在有三個聯合創始人,除了我以外,我們的COO 曾經是市場上top 的利率衍生品的交易員,我們團隊在利率衍生性商品領域,相對來說經驗非常豐富的。我們的CTO 有差不多20 年的交易系統開發的經驗,這些年也主導過一些比較知名的衍生品交易所的開發,同時他本身還是一個安全專家,曾在非常頭部的衍生品交易所做首席安全顧問。

Tony :JogoJogo 致力於成為觀點交易協議,並解決以下三個核心問題。首先,讓每個人的觀點資產化並可交易。為自己的觀點下注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行動,實際投入,參與其中(skin in the game)。其次,解決獎金池和玩家之間的信任問題。我們透過在鏈上構建,確保資產的自動清算和結算。最後,引入具有真實正期望值(EV)的年化收益率(APY),推動LST 和DeFi 進入下一個階段,這就是我們致力於解決的三個關鍵方向。

我們的團隊成員擁有豐富的遊戲發行經驗和deif 建構能力,並具備全球化的落地和組織能力。我們將針對每個國家的特性來建構不同的落地產品,目前在計劃擴大團隊規模.

Edison :CUDIS 產品主要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們的Smart Ring,目前傳統市場上的Smart Ring 更多的是偏向科技感和運動感。我們可能會更注重時尚感,例如我們戒指的設計以及所選用的材質。 Smart Ring 本身可以幫助使用者記錄心跳血氧、步數、消耗的卡路里和睡眠的情況等,我們能為使用者提供多維度的數據。

第二部分是我們的應用,除了會提供大家一個數據面板來顯示所有數據以外,還有專門的AI 教練基於每天的數據來提供日常建議。我們透過來自美國和亞洲頂級的教練團隊來一起對AI 教練進行建模。應用當中也可以進行社交活動,使用者可以透過APP 管理家庭的健康狀況,也可以發起社區比賽活動。我們強調更多的是Wellness,其實分為有8 個不同向度,包括職業上、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健康等。

第三部分是網站,現在只接受用戶用SOL 購買,我們也剛發售了1500 個戒指,下週會進行第二次發售。之後我們會接受各種在Solana 生態裡面的資產作為支付方式。

我們主要想解決的核心問題有兩點,第一點是我們希望幫助用戶把數據進行加密,然後幫他們放在鏈上,用戶可以隨時找到他的數據,同時也可以把這些數據導到其他的應用當中。另外一點是我們看到很多創業者並不能在這個領域有一個很好的收入,因為Web2 的這些應用程式大都是免費的。在Web3 模式當中,我們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建設者透過社群和使用者資料一起創造更好的產品,在為使用者提供價值的同時,建設者自己也可以賺到可觀的收入。

我們團隊的大部分成員都是來自UCLA 和UCB。我是從UCLA 畢業,我的共同創辦人是從UCB 畢業的,我們一直都是在做Crypto 相關的。團隊成員都有很強Crypto 背景和傳統消費產業背景,大部分成員來自於像亞馬遜、微軟和耐吉等公司。我們希望未來能為用戶提供更多更有意思的產品,可以幫大家提升生活品質。

Rene :在CharacterX 初期的階段,我們把自己定位成AI 社交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你可以創建自己的AI 角色,也可以跟其他人創建的AI 角色進行互動。我們在非常早期的時候就已經嵌入了多模態的互動體驗,包括可以互相發私照, AI 可以根據對方發送的照片訊息來進行個人化回應。因為我們整個產品的設計都非常不錯,然後市場上又沒有同類型的產品,我們找抓住了時機,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到現在為止,我們的用戶量註冊量已經達到了400萬。我們一直在觀察使用者行為,並收集他們的回饋。

我們發現其實在AI 社交時代,去中心化本身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觀察到兩個比較大的需求,一個是首先用戶可能同時使用多個平台,但如果出現了一個新遊戲或另一個不同的AI 平台,我想要帶著我的AI 老公去新平台玩,顯然是不能實現的。但是我到新的平台每次都要新建一個老公就比較麻煩。還有一種比較可怕的情況,就是如果平台直接就倒閉了,我的AI 老公也一起死亡了。

我們發現使用者希望能夠長久的保存記憶,而且希望能帶AI 老公去不同的平台玩。另外AI 設計本身還是有一定門檻的,即使我們提供更好更簡單的工具,但是優質內容創作者總是很少一部分,而大家都在互動的過程中,既在貢獻自己的數據,然後也都非常渴望能參與AI 經濟。這也是我們希望能過夠透過一套更民主化的經濟體系來幫助大家。

基於這兩個我們觀察到最大的用戶訴求,我們的產品也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參加Solana 黑客松。我們正在打造一整套基於AI 的去中心化社交身分體系,給每一個AI 做自己的身分體系,並且能獨立完成身分管理和記憶管理。

另外我們利用底層技術也做了一些經濟關聯,這兩個需求都是我們觀察到我們用戶的真實需求。目前我們團隊加入了更多的包括非常資深的Solana 開發者和AI 方面的專家,幫助我們做更長遠的AI 模型設計。我們早期的核心團隊也包括來自像我自己以前從騰訊帶出來的朋友。

Darcy 博士:Starpower 主要利用物聯網、區塊鏈和AI 等技術,將家庭和商業用的空調、熱水器和電動車等能源設備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可調度的能源設備網路。網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回應各種應用需求,比如說我們虛擬電廠的需求響應,進而提升能源側的效率和數據管理。

氣候變遷基本上可以公認為全球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之一,我們的能源也逐漸轉向再生能源,換句話說再生能源的佔比越來越高。但再生能源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不穩定。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太陽能光電發電時突然飄來一朵雲彩,整個發電量假設少了10%,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把我剛才提到的能源設備網絡給它連起來,當你的電網少了10% 的發電量的時候,我們在需求側相應減少10%。例如把空調調高一度,或是把熱水器的水溫調低一度。

能源產業非常狂熱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就是我們電動車的普及。電動車現在年銷售量大概是1,000 萬,預計在10 年內的保有量就會是10 億數量級。每一個買電動車的家庭基本上都會裝一個充電樁。裝了充電樁之後,基本上會裝一個儲能電池,這樣的話我們可調動的分散式能源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增量的藍海市場,我們需要快速佔領。 Starpower 借助Web3 代幣的飛輪效應,可以實現用戶量的快速增加。我們想要成為Web3 Uber,把家家戶戶的能源設備,包括發電設備、儲能設備和用電設備連接起來,參與我們電網的智慧調度。

我們團隊大都來自傳統能源產業,我們的另一位聯創是HashKey 集團的主席助理,我們團隊現在大概有20 個人左右,由來自萬向的IOT 團隊、Web3 團隊和能源硬體供應鏈團隊組成。

DY :HajimeAI 的核心是一個點對點邊緣運算的基礎網絡,使用者既能使用HajimeBot 中的AI 服務,同時又能夠將閒置算力貢獻給網絡。

我們的系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HajimeAI、HajimeBot 和HajimeGarden。 HajimeBot 其實是預設了一系列的人工智慧模型,並設有一些基礎的配置。第一代系列有8G 的顯存,因為如果要進行邊緣端推理和計算,必須要高顯存。 HajimeGarden 類似一個眾籌平台,可以AI 提供算力。

HajimeAI 是以N to N 的方式建構去中心化點對點網路。 AI 深度學習架構Transformer 對算力是強依賴,它透過不停疊加神經網絡,並且多維度吞資料。這樣雲端運算的模式肯定是做不到低延遲和隱私性的。比如說用戶是不願意把一些隱私性的信息,例如照片、聲音或一些身體健康相關數據等放到雲端的。

另外,OpenAI 用Transformer 的話,就避免不了高延遲,甚至也沒辦法進行長久基記憶,因為它的代幣數量也是有限制的。所以我們透過N to N 的方式打造了一個去中心化的調度中心HajimeAI。 HajimeAI 可以調度電源設備的算力來驗證這些算力是否在有效工作,然後還會做一些客製化模型提供標準化服務。

我們整個團隊主要是來自耶魯和高盛的投研,數據建模是一個哈佛博士在主要負責。研發團隊大都做了20 多年,主要是來自百度廣告部、華為和京東的智慧家庭。

Shannon :現在我們通常說的AI 寫詩作畫和陪聊等同屬於AI 內容生成,但實際上現在AI 並不能幫我真正的干活做事,但這些恰恰是我們希望AI 能夠幫我們去做的。我們希望AI 能夠直接用我的電腦幫我把我的工作做完,這其實是我們現在在解決一個問題。我們在訓練AI 助手能夠像人一樣理解我電腦的狀態,然後去推測下一個應該執行的動作。

目前在GPT4 多模態組件大都只有10.59% 的準確率。我們團隊把它提升到了50% 的準確率,是目前在研究者範圍內做的最好的一個AI 助手。我們的模型開始進入到了類似GPT2 的階段,我們開始有了一個大家可以使用的模型,但它還相當的不準確。所以我們也提出了一個AI Coach to Earn 的概念,我們邀請大家能夠和我們一起參與模型的回饋學習,在這個部分我們會用代幣做激勵。 第二我們解決了模型benchmark 的問題,為大家建構具有可組合性的生態基礎。我們在這個月底上線我們的第一版產品瀏覽器插件,大家可以透過跟我們的產品對話下達指令,我們的產品去理解大家的意圖,直接操作你的瀏覽器來去幫你解決一些問題。

主持人:為什麼參加solana 黑客松,產品與solana 技術和生態的結合點有那些? 後續的產品及專案營運和融資規劃是什麼?

Sean :我們應該會在下個月推出測試網版本,並在下個月初進行社群測試,收集一些針對交易功能的意見。今年下半年我們會推出基於RateX 核心功能的合成生息穩定幣和債券。上個月已經完成我們Pre-Seed 融資,在產品上線之後,開始第二輪融資。

Tony :我們將在6 月於Snoic 測試線上線一款以歐洲盃為主題的產品。所有用戶都可以創建自己的獎金池,邀請朋友一起分享比賽觀點,並享受JogoJogo 和Snoic 的特別獎勵。在6 月產品測試完成後,我們希望能夠獲得社群的回饋和建議。同時,我們計劃在7 月開始內測一款觀點交易的DePIN 設備,並將開放內測名額,希望社群能持續關注。

Edison :我們下週很快會進行第二階段的發售,今年我們也會在9 月新加坡的線下活動跟大家見面。我們現在的用戶分散在全球各地,每個月我們都會在全球各地辦活動,3 月在紐約,4 月在杜拜,5 月在奧斯丁,6 月在馬來西亞,7 月在布魯塞爾等等,我們後面想更多給使用者體驗智慧戒指,另外也不斷迭代新的功能,也希望能給用戶更多好的體驗。在第四季準備開發或共建一些新的產品。我們目前基本上完成了種子輪融資。之前一直都是在北美做事,我們在第三季會跟更多APAC 的社群一起合作推廣。

Rene :我們最近正在進行SDID Mint 活動,初期階段主要是服務人類使用者。等到7 月份,我們會有針對AI 的SDID Mint,這個月到下個月會連續辦非常多的相關活動。我們在今年稍早完成了Seed 輪融資,下一次融資預計在下個月開始。

DY :我們6 月開始做驗證節點的預售,因為我們驗證節點主要是驗證算力節點的,同時客戶端會有一個聲音資料收集的測試網,我們會在邊緣測試一個客製化的模型。 8 月會上線一個HajimeGarden 雛形的測試網,可以實現調度和驗證等功能。我們同時跟去年的黑客松冠軍項目簽了合作,讓他們進入HajimeGarden,我們提供算力。我們上個月的節點銷售額大概由100 萬U,本月計畫去歐美市場融資。

Shannon :我們這個月會出第一版產品,用戶就可以參與Train AI to Earn,透過和我們的模型對話來提交和模型相關的學習數據,之後我們主要是圍繞著我們整個action layer 做開發。在後面會邀請更多AI 從業者,也可以參與進我們的整個經濟體系裡面。我們現在團隊在北美,接下來的話也有一些融資的計畫。

Darcy博士:Starpower 在4 月預售了第一款智慧插座,目前預售數量突破了2 萬台,已經算是一個比較大的Depin 項目。目前我們正在進行下一個市場活動,推廣贈送包括300 台工程機,大家可以關注Starpower 的官方推特參加活動,拿到我們的工程機和原型機去玩一下。我們目前團隊全力工作,並進行全球各地同步發售。目前我們在做韓國、歐盟和美國認證,完成認證之後,我們第一批預定用戶就可以開始接收到我們的設備了。

主持人:在參加黑客鬆的過程中是否獲得了相關的支持?很多得獎團隊來自於HackQuest 和Solana MCM 做的founders bootcamp, 在這個bootcamp 裡有哪些收穫?

Adam :我來分享我們在黑客松前後會做的一些事情。 Solana 生態在華語開發者社群中大家相對沒有那麼熟悉,所以非常歡迎大家在任何時候有任何關於Solana 生態或開發上的問題可以找到我們,我們會盡可能提供幫助。在黑客松開始前,大家如果有好的想法或想要對生態了解更多,可以找到我們交流溝通,包括參與HackQuest 的活動以及線下的meetup 來認識更多生態夥伴們。在黑客松開始後,如果大家有技術上的問題或需要更多多維度的支持,HackQuest 等都提供了很多的方式參與生態中來。 Solana 生態是非常獨特的,因為這個生態其實經歷了非常多的磨難,生態的成長也是一波三折變得非常有韌性,現在這種韌性變成Solana 社區文化,大家不斷互相扶持,導流以及促進彼此的成長。我們很高興華語區有這麼多優秀項目跑出

來,我覺得最重要是如何跟生態中的計畫合作。

Kevin :今年在我們和Solana MCM 所做的bootcamp 的活動中,邀請了Solana 生態的一線項目的創始人來分享,包括Helius, Helium, BackPack 的創始人,每次分享我自己都蠻有收穫,也很很高興看到這麼多獲獎的團隊從這個Bootcamp 和社區走出來。我們自己是一個開發者教育平台,如果有招開發者的需求,我們可以幫忙一起幫忙招人,另外後面期待跟Solana Foundation 和其他的專案一起做更多的線上和線下的活動。

主持人:身為前輩可以給之後可能的參賽者一些建議嗎?

Sean :最大的建議是你一定要真的在創新,確實在做一些很酷的事情,同時你做的事情對Solana 生態真的是有幫助,我覺得這個是最重要的。同樣我希望大家要相信Solana 生態,它確實跟其他公鏈生態不一樣。

Edison :參加Solana 黑客松對我們來講是一個特別難忘的體驗,在黑客松前後我們跟基金會以及很多Solana 項目交流和學習。我們也希望能跟生態或基金會更緊密的溝通與交流。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個被用戶喜歡的產品,他願意把這個產品推薦給別人,並且他願意為此而付費,那就需要花大量的心思跟用戶走得更近,給他們展示產品,跟他們溝通。在Solana 生態裡,我們看到很多成功的專案從早期艱難到後面一步步走到成功,他們都做了我剛才提到的這種事。他們做了很多看上去一開始是很苦的事情,要做很多活動,見很多人,聊很多合作,然後花很多時間打磨產品,最終都會奠定一個未來大家想要得到的爆發性增長。 Solana 生態中的許多項目包括基金會都非常的熱情友善,大家都很願意給你一些建議,然後幫你解答一些問題,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多去問一些問題,然後多跟大家去交流。

Tony :我覺得一定要初心要正,你要相信Web3 能解決問題,例如點對點支付透、公開透明、信任的價值主張。第二點就是你要有熱情,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碰到很多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地去溝通,然後把自己的商業模式持續地打磨。

Rene :從創業團隊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這其中最重要的是keep open mind。尤其是一些過去在Web2 產業比較有經驗的創業家來說非常重要。在跟許多創業者交流過程中,會發現大家對整個Web3 的玩法可能是不太熟悉,甚至會有很多疑慮。

在參與黑客松過程中Solana 團隊幫我們在做的事情真正的實現了一些轉型和升級,比如說SDID 的去中心化解決方案其實也是和Solana 生態的小伙伴們進行了很多的交流,這些幫助可能大到整個技術架構,小到一些參賽中的很事務性的條例。 Solana 生態非常開放,大家在這裡不只是獲得獎勵這麼簡單,而是真正的實現整個專案更深層的改變。

DY :我們做HajimeAI 的原因是認為邊緣運算和大模型結合可能是未來一個主流的方向。所以我覺得在選擇做專案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可能是未來三、五年或是五到十年的主流方向。第二目前大家都在探索綜合智慧體,我們需要結合區塊鏈來提供我們的邊緣運算設備算力,同時確保收益和算力的有效性。

Darcy 博士:首先作為專案方一定要對需求有深刻的理解,我們的專案一定是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並且真的有市場需求。比如說新能源儲能這一塊,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正在成長的藍海,大陸的新能源發展是非常蓬勃的。傳統製造商的痛點是如何把硬體快速鋪出去,我們就需要思考怎麼用代幣來帶動飛輪效應,把硬體鋪出去。技術必須要用為應用服務,找到一個最佳的技術和應用的結合點。第二點我們一定要團隊合作,一個比較強大互補的團隊是成功的關鍵。第三一定要積極參與社區,利用社區資源,然後積極的討論和合作,包括和其他專案專案方的討論和合作。最後一點就是說一定要保持創新,大膽的暢想,要不斷的改進和優化產品和服務。

Shannon :首先要解決一個真實的問題。對我們來說的話,首先我們希望AI 是能夠幫我們去工作的,成為一個真正的助手。然後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的迭代和聆聽我們客戶的聲音,使用者是怎麼用的,然後他們希望怎麼去用?第二我們還要想為什麼一定要用代幣,要用Web3 的方式來去激勵和解決問題。對我們來說,其實很重要是AI 訓練階段,要嘛你像OpenAI 一樣,用現金僱用大家來去參與這個過程,要嘛的話即使代幣激勵。代幣激勵是一個非常必要的階段。

最後就是一定要積極的參與Solana 生態並展開合作。 AI 專案優先考慮高吞吐量和低費用,還有一個廣泛的應用情境。在Solana 生態裡面,其實每個專案可能都會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

Adam :Solana 生態在這個週期其實為大家開啟了許多上升的想像。包括像之前Memecoin 熱潮,其實也證明了這條網路在往更穩定、更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Kevin :Solana 其實是我自己最看好的一條公鏈,有足夠的用戶活躍度,VC 也願意往生態裡面投入資金,同時有非常多優秀、忠實的開發者,或許很快就可能會出現殺手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