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ncy,PANews

作为L2赛道的叙事主力,ZK赛道正面临一场商标争夺战。近日,zkSync开发商Matter Labs因提交“ZK商标申请”后引发不少项目抗议,包括Polyhedra Network、Polygon和StarkWare等项目纷纷联名抵制。

Polyhedra发文指责zkSync抢夺ZK项目代码,多个项目联名抵制

事情要从5月24日说起,当时zkSync的代币以“ZK”的名称上线了交易所Bybit的现货交易,随后引起同为ZK项目的Polyhedra Network不满,该项目的代币代码正好也为“ZK”。Polyhedra Network在发推文中表示,尽管ETH ETF已经在2024年获批,但仍有项目为一己之利而“抢夺”他人应得的项目代码,Web3 的本意不是成为霸凌的温床,且该项目还号召社区捍卫公平正义,甚至直接点名了zkSync。

数天后,Polyhedra再次发推文称,“zkSync从未与我们联系过,zkSync在不同实体之间不断地散布谣言。如果每个发行代币的项目都面临着被投入大量资金的项目夺取其项目代码的威胁,那么整个行业将变得混乱,并带来重大的监管问题。”随后,Polyhedra在HashKey Global上市时将其代币代码更改为ZKJ,象征着“ZK Join”——一个团结、开放的ZK社区。目前,Polyhedra在各交易平台的上市代码已均ZKJ,以回应为期一周的商标争议。

与此同时,由于Matter Labs在九个国家提交了 “ZK”商标申请,也引起了加密行业的普遍不满。为此,Polyhedra、Polygon和StarkWare联合发布了一封公开信,除了Polyhedra联合创始人兼zkBridge发明者Tiancheng Xie外,Polygon联合创始人Sandeep Nailwal和Brendan Farmer、 StarkWare首席执行官Eli Ben-Sasson、零知识证明共同发明人兼Algorand创始人Silvio Micali、图灵奖获得者和ZK-proofs共同发明者Shafi Goldwasser以及Kakarot zkeVM联合创始人Elias Tazartes在内的行业领袖均参与签署,信中呼吁Matter Labs撤回商标申请,并称这是“压迫行为”。

其中,Polygon发推文称,与真正的以太坊精神保持一致,Polygon Labs始终发布开源代码,造福所有人,这一承诺对整个加密货币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Polygon Plonky2已被广泛采用,其中一个受益者就是Matter Labs,其核心ZK技术也利用了Polygon Plonky2。尽管依赖其他人的ZK技术,Matter Labs却寻求注册“ZK”商标,以潜在地限制其他人使用该技术。如果一家公司垄断了ZK技术,用户真的会受益吗?如果没有 Polygon Labs开发的ZK技术,zkSync会存在吗?不会,其对“ZK”的商标注册实际上会通过混淆给用户带来伤害。开放性是以太坊的基础,必须得到保留,尤其是关于核心数学原理的方面。

“Matter Labs声称ZK是其独有的知识产权,但他们既没有创造也没有对这项技术的创造做出贡献。通过利用法律系统将公共资源据为己有,Matter Labs违背了加密货币、以太坊及其自身原则的精神。”StarkWare则在推文指出,且Eli Ben-Sasson还表示,Matter Labs试图将ZK技术注册为商标的行为是一次“荒谬的知识产权抢注”。

Matter Labs回应:反对ZK作为知识产权,注册行为是为保护用户

5月30日,这场“商标归属战”的主角Matter Labs终于在社交平台发文作出回应,ZK技术属于社区的,且必须永远是一个公共财产,向所有人自由开放。Matter Labs申请了与ZK相关的商标,以确保“ZK”这个词可以在“ZK Sync”、“ZK Stack”等相关名称的语境中自由使用。不管你喜不喜欢,商标是目前唯一可用的法律工具。一个常见的误解是,拥有商标意味着你合法地拥有某个单词或短语,并可以阻止他人使用它。然而,你并没有对这个单词或短语的一般权利,只有在你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中使用这个单词或短语的权利。Matter Labs致力于为ZK商标找到适当的结构,使其对所有构建ZK技术的人都可访问。ZK技术及其术语应始终保持作为公共产品,自由提供给所有人使用。

同时,Matter Labs创始人兼CEO Alex也回应称,Matter Labs是自由意志主义、密码朋克精神和ZK信条中所述价值观的狂热支持者,他们反对“知识产权”这一理念,其所创造的一切都在自由开源许可下向公众发布。商标的存在是为了保护用户而非公司。Matter Labs曾经注册的所有商标,包括与ZK相关的商标都是防御性的,以防止不诚实的行为者误导客户,并将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与Matter Labs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混淆(不幸的是,过去的情况确实如此)。之前,Matter Labs曾联系过以太坊基金会的法律团队,并提出合作创建一个法律框架,以使“ZK”和类似的重要技术术语在公共领域得到使用,现在团队要求其他人参与这一倡议,特别是那些已经申请与STARKs相关的商标的项目。

而在此之前,zkSync生态跑路项目ZKasino就曾被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批评称并未运用任何ZK技术,且他还表达了对“ZK”这一术语日益主流化的担忧,认为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以至于连诈骗者都开始利用这一流行词。

有意思的是,以太坊L2项目也来“横插一脚”,Taiko在X平台表示,本周已经进行关于代币代码的一些讨论,考虑到对所有人都公平,并且注意到另一个项目已经使用TKO作为其代码,因此决定将代币代码更改为TAIKO,以防止冲突并方便代币上市。

针对这场商标争议,社区也是争论不已。有人认为,Polyhedra最初的代币代码为ZKB,后来改为ZK,也有着蹭热度之嫌,且从X注册时间线来看,Zksync是2019年注册的,早于Polyhedra的2023年。也有人认为,ZK属于公共产品并非任何特定项目,使用此名称无非是对自己项目缺乏信心,且对不了解的投资者来说具有欺骗性。

在品牌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打造商标“金字招牌”已成为建立广泛知名度的有效手段,也是项目/企业市场战略竞争的重要武器,但以往的种种案例也表明,金字招牌能否擦亮,产品是更为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