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香港证监会发布《有关适用于获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建议监管规定的咨询总结》(《总结》),主要内容为:零售投资者将获准在持牌平台上参与虚拟资产的交易。

币圈的兴奋剂,香港允许散户购买虚拟货币

币圈人的说法更接地气:香港允许散户炒币了。

很有意思的,就在前天,上海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 年)》,要发挥市场作用,把上海打造成为元宇宙关键技术的创新策源高地。

 

币圈的兴奋剂,香港允许散户购买虚拟货币

 

两个国际金融城市,连着两天爆出两个重磅级的新闻,很是刺激。

这两个新闻的背后,实际上也是代表了中国拥抱Web3.0的决心,也表明了内地与香港分工的不同。

以上海为首的中国大陆地区,负责的是以虚促实,区块链等新兴科技跟产业要促进消费,要促进产业升级。

作为中国一部分的香港地区,负责的是以虚促虚,利用虚拟资产来加强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一位置。

Web3.0概念下的虚和实,名和利。中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北京有高人,不得不服。

新闻出现后,朋友圈的Web3.0创业者们,仿佛在初夏季节被灌了一剂春药,嗨的不得了。群里头、私下都在讨论相关事宜,红林律师大概总结了下,大家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创业者,能够去香港开交易所吗?

2、创业者,可以去香港随便发币吗?

3、内地公民,能去香港购买虚拟货币吗?

这篇文章咱们就来聊一聊。需要说明的是,所以本文仅代表红林律师的个人观点,不属于针对任何事项的法律意见,也不构成投资的建议,大家冷静些,别梭哈。

 

 

 

 

 

 

 

 

别拿申请VASP牌照当令箭

 

去中心化的资产要在中心化的交易所进行交易,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神奇且欢乐的事。

关于香港交易所申请的具体门槛、标准、注意事项,曼昆同事在上周的文章《一文讲透|香港虚拟货币交易所持牌制度》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这篇文章咱们不再重复。红林律师想和大家聊的是,借着香港虚拟货币交易所发牌这件事,有不少浑水摸鱼的事。

按照常规的套路,香港的这一剂春药会让这两类人尤其嗨。

第一类是中国股票市场的老镰刀们。众所周知,中国炒股靠消息。所以不断炮制散户们喜欢的热门概念就是很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收入,去年元宇宙比较热,公司就要进军元宇宙,甚至把公司名称变成元宇宙都可以。NFT比较热,那么公司必然是要买个无聊猿、发个NFT炒一波。自然的,香港这么热,基于职业操守怎么能饶过?必须进军香港,必须申请VASP牌照,至于能不能申请下来,要花费多少钱,申请下来之后能有啥用,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消息释放出去,一个涨停板赚个几亿人民币,这还要啥Web3.0?

要不怎么说,最懂市值管理的,从来不是Web3.0。

第二类必然要申请VASP牌照的是令人窒息的梦想制作者。21世纪最值钱的是什么?是人才吗?不,是梦想。四环以外的大爷大妈需要梦想,陆家嘴的基金经理们也需要。

每一个在币圈的土狗项目,生活所迫不得不面向投资方来讲一个致富更上一层楼的梦想。还有什么比拿金融牌照更让成熟的投资人一键就嗨的故事呢?

广告词我都替大家想好了。

“近期我司已向香港证监会递交VASP牌照申请,开始布局国际市场”、“目前项目已与多家国际主流基金公司洽谈,初步融资规模为1亿美金,项目估值三十亿”。

基于吹牛不上税的原理,至于能不能申请下VASP牌照,合规牌照这是要花多少钱,梦想生产者只管梦,不管想。毕竟募了资,有了钱,万一回头真想做点什么正经事,也不是不行,别说收交易所,开发个公链都行。

 

创业者能去香港随便发币了吗?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上周我们接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个网友的咨询,他是一个项目方的兼职工作人员,误打误撞加入了一个初创的项目方,这个项目方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连着发了两个币,第一个币“非常成功”,价格拉了大概600多倍,让部分投资者赚的很开心,本想着第二个币能够复制辉煌,结果合作的庄家没有按照既定的抛物线来画,活生生的将两个项目价格都打到归零,亏了钱的炒币者就开始闹,说你怎么能割我韭菜呢?你这是非法集资。

创业者要的就是不折不挠,所以项目方准备发行第三个币,让家人们挽回损失。考虑到香港市场市场大好,所以他们准备进军香港。前来跟我咨询的朋友对项目上香港交易所信心满满,因为已经跟香港即将拿牌的第三家虚拟货币交易所打好招呼了,有熟人,保证上币成功。

咱先不说这事靠不靠谱,关键是:上了香港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就意味着你是正经项目,洗白上岸吗?

我们先看下香港证监会是怎么撇清关系的。

《总结》指出,香港证监会亦认同零售投资者必须了解虚拟资产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在作出任何类型的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了解相关特点和风险,并做好接受损失的准备。香港证监会批准某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纳入某虚拟资产以供零售买卖,并非推荐或认可该虚拟资产,亦非对该虚拟资产的商业可取之处或表现作出保证。

总结一句话就是: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出了事我也不管。

打个不太恰当但又很贴近的比喻,目前的虚拟货币交易所跟你家门口的菜市场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办个营业执照+健康证明,花钱租个摊位,你能卖菜,也能卖币。

 

 

 

 

 

中国公民可以去香港买比特币了吗?

 

中国资本市场的神奇现象之一是:散户很多。买基金是不可能的,割我可以,但得我自己把头伸过去,颇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气质。

这一波香港开放散户来购买虚拟货币,我估计全球范围之内最嗨的莫过于中国内地的炒币玩家了。那6月1日国际儿童节后,中国内地公民能在香港的持牌交易所购买虚拟货币吗?

香港证监会中介机构部临时主管蔡钟辉同志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虽然暂时未有平台可给予散户投资者买卖虚拟资产,预料在指引生效后,散户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可于获发牌的交易平台进行买卖。开放零售马上就要来。

坏消息是,获发牌的平台亦需确保其客户有没有透过「翻墙」进行交易,并确保 IP 地址是否来自不能买卖虚拟资产的地区,强调需要遵守相关地区的规定。

也就是:即使允许散户炒币,但跟中国内地公民没关系。

这是一个让币圈老玩家们略显遗憾的事情,虽然这个遗憾其实很正常。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中国内地和香港在区块链的分工和路径是不同的。

香港作为金融试点中心,可以多攒些境外的钱,但要让资金南下,政府可不答应。中国对于虚拟货币的合法流通放开,在短期之内是不会有大的变化,想着大资金能够进场,让虚拟货币市场水涨船高然后利用情绪来收割,大概率不靠谱,一个金融市场体量要从1万亿美元干到10万亿往上,靠散户太累了。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本就应该是由更成熟的、专业的基金公司或者投资机构来打理。香港对于区块链政策的逐步放宽,真正的想象空间不是让散户将养老钱换成比特币,而是让更多传统的金融资产、更专业的合规金融机构来进场。

但这说的都是桌面上的话,私下里,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要相信中介帮你搞定账户KYC的中国力量。

但这还都只是小朋友们的玩法,真正的币圈老炮,嘴上说的是拥抱监管,但如果你跟他说的是要监管他的交易账户,他马上第一个不乐意。

持币大户,谁会轻易选择将自己的虚拟资产重仓在香港的中心化交易所呢?难不成是觉得这样更方便相关信息与内地保持同步?银行卡冻结在国内已经是炒币玩家之痛,目测在不久的将来,交易所冻结也会更加常见。

香港虽好,可别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