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与不同:各国加密监管态度及风格对比

原文:《美日韩、新加坡、香港加密监管态度及风格对比

作者:一尔 出品:奔跑财经

比特币诞生之始,只是极客文化圈内流行的小众货币。但随着区块链的愈发火热,加密货币的市场不断扩大。全球加密货币的持有者已经突破2亿,中国的加密货币所有者已经超过1900万,真正实现了从小众走向大众。在几年时间内,加密市场已经发展到各个国家无法忽视的程度,对于政府来说,监管已经成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但直到目前为止,全球仍未对加密货币形成共识,各个国家对加密的态度也未见明朗。

本篇文章将细数在加密领域备受关注的五个国家、地区监管风格的演变历程,以及当前这些国家对加密的监管是何态度。

美国:控制风险,欢迎创新

美国始终是加密领域全球最为关注的国家,但是美国在加密领域的监管上并未处于全球领先,相比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更加模糊、不可预测。

2017年之前,加密货币仍然处于肆意生长的阶段,美国的监管政策也只是把控整体风险,并未出现严令禁止或者加快立法的迹象。

2017年,加密货币开始了ICO热潮,各个国家的监管政策都开始收紧,美国SEC首次针对加密货币发布公告,在《投资者公告:首次代币发行》中明确了ICO活动属于联邦证券法管辖的范畴。此次虽为美国官方首次发声,但对加密的态度仍是加强监管,而非禁止。

2019年1月,Binance与OKEx和KuCoin等加密货币交易所一起重新开放了其IEO(首次交易所发行)的平台,让代币可以进行交易和买卖,但这起事件后不久,这些交易所便被监管机构盯上。之后,Binance被禁止在美国运行。自此,美国便开始了对加密货币的严厉打击。美国将其作为证券而非资产或货币进行监管,这也就意味着加密货币将面临《证券法》的众多限制和约束。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加密爱好者加入,再加上加密机构不断的呼吁和游说,美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在2021年发生了转变。

2021年2月,Gary Gensler成为信任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其曾在麻省理工教授“区块链和货币”,对加密货币与区块链更友好,这也是美国对加密货币态度转变的加速器。之后不久,美国就允许Coinbase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加密货币交易所。自此,美国便开始积极研究对加密的相关监管。

直至2022年,Luna、FTX接连暴雷,美国成了这两起事件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加密的监管密度也开始扩大。

2022年9月,美国发布了首个加密货币行业监管框架草案,但直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通过任何法律。近日,美国监管对CZ、孙宇晨均发起了诉讼,监管强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美国当前的监管仍然是由联邦和各州共同监管。联邦层面的监管并非由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而是由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共同监管,其中SEC被赋予了大部分的监管权力。但两个监管机构在监管职责和监管标准上尚未达成一致。而且在州层面,各州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和监管强度也不一致。比如,一些州制定了有利于加密货币的法规,而另一些州,如爱荷华州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政府机构接收加密货币作为付款方式。但一直有消息称,美国政府正考虑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以消除州际间的监管差异。

至于对监管立法的态度,美国两党各执己见,一些地方政客也并未把加密监管当作紧急事务,甚至根本不关心加密货币,加密监管立法夹杂在党政之争中,短时间内更难达成共识。

但美国总统拜登曾签署了一项名为“确保负责任地开发数字资产”的行政命令,该命令强调让联邦机构采取统一的方法来监管加密货币,共同解决加密货币的风险。同时表明了支持加密货币创新的立场,并希望美国在加密领域的技术能在全球领先。

美国在加密领域的监管上,并未走在世界前列。因为美国追求的是风险可控,并利用一定的创新推动加密领域的发展。可以说,美国更希望走在世界前列的是加密技术,而并非加密监管。监管政策的模糊,对于加密企业来说增加了市场不稳定因素,但这也留给了加密技术些许创新的空间,而这也正是之前总统拜登所强调的“解决风险,支持创新”。

日本:持续稳定,但缺乏吸引力

日本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加密领域深度活跃的国家,加密领域的任何一次变革也都少不了日本的身影。日本政府自加密货币发展初期就积极寻求为加密行业创建一个健全的、受监管的环境,目前已经为加密货币专门出台了法律法规,将比特币合法化并纳入监管。

2014年,全球许多国家纷纷对加密货币表态,有的国家严令禁止,有的国家谨慎观望。而日本则早在2014年便经历了行业最严重的挫折之一——日本当时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 Gox倒闭。这起事件是加密货币历史上一次重大灾难,该交易所当时承担着超过80%的比特币交易,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这一事件也直接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加密监管问题的关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加密投资环境。自此,日本开始对加密货币行业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并且采取比美国等其他国家更清晰、明了的管控政策。

2016年,日本国会就开始积极对加密货币进行立法,在《资金结算法》中增加了“虚拟货币”一章,对虚拟货币进行定义,并设定了相关监管细则。旨在保护虚拟货币投资者的权益,并防范虚拟货币被用作洗钱等非法用途。

2017年,日本修改了《支付服务法》,将加密货币交易所纳入监管范畴,并由金融服务局(FSA)监管。这项制度不仅将比特币纳入了监管,将加密货币作为正常的支付手段,也让日本成为了第一个将比特币合法化的国家。同年12月,日本国家税务局开始对来自加密领域的收入进行收税,相比于新加坡,日本的税收更高。

2018年当地交易所CoinCheck遭受5.3亿美元的黑客攻击,也成为了日本加密政策的转折点。事件之后,日本的加密交易所加强了自我监管,机构也开展了极为密集的监管。日本对待加密的态度一直是严格的监管,并将其作为新兴领域,积极促进相关监管的立法。

2022年6月,日本通过了《资金结算法》修正案,正式通过了对稳定币的立法,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创建稳定币法律框架的国家。此举为保护数字货币的使用者,将稳定币与日元或其他法定货币挂钩,保证币值的稳定。

日本完善的监管环境让许多加密企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起来,并且在FTX倒闭事件中,保护了许多投资者免受损失。

总的来说,日本的加密货币监管清晰、严格,注重行业引导而非禁止行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它一直致力于保护散户投资者,并且一直试图填补加密货币相关立法上的空白。

日本对待加密的态度一直是进行系统的立法和监管,也正因为其明确的监管态度,使得加密企业在日本市场的预期更清晰。

韩国:加紧加严,有希望合法化

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是加密货币市场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20%的年轻人都是加密货币的交易者。即使加密渗透率极高,目前韩国仍没有像日本一样将其纳入法律。

2017年以来,各种形式的代币发行在韩国已被禁止。同时,政府还针对用虚拟货币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了规定。此外,针对保护加密投资者的规定包括要求实名制、禁止未成年(20岁以下)和禁止不在韩国居住的外国人开设账户等。关于加密的监管规定,韩国的政策更加一刀切,只对重大违法情况进行了规定,相关细则缺失。许多监管规则并非国会层面的立法,而是政府机构或部门出台的规定,监管立法尚未出现。

2021年2月,韩国终于有了加密货币立法的迹象。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对虚拟货币进行立法,这也是监管机构首次开始着手考虑将加密货币立法。

这些均发生在Terra倒闭之前。2022年6月,Terra倒闭后,更加速了韩国加密货币的立法速度。

2022年6月1日,韩国政府宣布成立“数字资产委员会”。其主要目标是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新加密货币在交易所上市的标准、ICO的时间表,并在数字资产基本法案(DABA)颁布之前实施投资者保护等。另外,韩国金融监管局还计划成立一个“虚拟资产风险委员会”,这也是Terra事件引出的后续监管措施。

2022年以来,或许是受到众多爆雷事件的影响,韩国开始采取更为密集的加密监管措施。

过去,韩国政府未曾将加密货币视为法定货币,但随着韩国新任总统尹锡烈赢得大选,韩国对加密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尹锡烈曾被称为“加密友好总统”,甚至为获得年轻选民青睐,他曾承诺解除对加密行业的管制,并表示会“采取法律措施,没收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加密货币利润,并返还受害者”。就连韩国当地媒体《韩国先驱报》也报道,随着即将上任的韩国总统尹锡烈承诺放宽加密货币监管,市场正朝着显着合法化的方向迈进。

新加坡:可预测,但不会宽松

全球国家中,如果有哪个国家自始至终都对加密保持友好开放的态度,那一定就是新加坡。与日本一样,加密货币在新加坡也被认定合法。

2014年,新加坡货币管理局(MAS)为虚拟货币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而发表声明,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批对虚拟货币进行监管的国家之一。

在2016-2017年间,加密货币ICO异常活跃,诈骗也极为盛行,许多国家在此时开始对加密货币实行严监管。当时新加坡货币管理局(MAS)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是——提示风险,但并不认定其合法。

2019年,新加坡国会通过了《支付服务法》,首次对监管进行立法。新加坡一直以“友好开放”著称,并且相比于日本税收低,因此在之后的两年里吸引来了众多加密企业,成为了加密热土。2021年1月,又对《支付服务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扩大受监管的加密货币服务的范围。同样是立法,但新加坡的监管环境相比日本要宽松许多。

2022年,新加坡当局仍在不断完善监管环境,希望在开放的同时,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并开始把监管的视线放在了散户投资者身上,着手开展相关立法,进一步限制散户投资。新加坡政府也一直在引导散户正视投资风险,并且不鼓励散户参与加密投资。

2023年,新加坡仍在维持加密友好的形象,为拥有数字资产的个人提供税收优惠。

总而言之,新加坡的交易虽然自由,但是FTX崩盘,新加坡也深受影响。在此事件之前,新加坡对加密行业的监管重点放在了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而崩盘后,新加坡为了保护投资者,开始收紧加密政策。

新加坡知名高校教授李国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加坡对加密资产的经营一向保持友好但不宽松的态度,一直都是反对欺诈、投机、洗钱和不负责任宣传。新加坡的政策一向都是较为稳定和持续性,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变通。同日本一样,新加坡的制度始终稳定、可预期,但新加坡为控制金融风险,也在逐渐收紧监管政策。

香港:奋起直追,积极立法

原本对加密货币持反对怀疑态度的香港,在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上任后发生了变化。在经历了几年的观望之后,香港似乎已经从其他国家的错误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监管道路。

2018年之前,香港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极为谨慎,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也一直处于探索期。直到2018年11月,香港才首次将虚拟资产纳入监管。此后,香港一直将加密货币视为“证券”纳入已有法律体系中进行监管,但对于非证券类加密货币,则不进行监管。

这种监管态势一直持续到2021年,香港就《有关香港加强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规管的立法建议公众咨询》发布咨询总结,这才有了对加密监管进行立法的迹象。

2022年10月,香港财政司正式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香港政府转变态度,开始积极拥抱加密等虚拟资产,并有望在之后将加密资产合法化。

2023年开始,香港就开始不断释放出立法的信号。1月31日,香港金管局表示计划将稳定币纳入监管范围。4月14日,金管局发布了加密资产和稳定币讨论文件的咨询总结,期望在2023或2024年落实监管安排。这一切均表示,香港要主动加入加密监管立法的行列中了。

《华尔街日报》4月1日的一篇文章曾提到“如今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格,而香港则以更加宽松的方式进行监管”。近年来,香港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失去了领先地位。但是有了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香港借web3发展的契机,有了重回加密领域的野心,并且有望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领导者,但一切结果还要等相关监管落地后才能下定论。

总结

虽然加密货币在全球各国仍未形成共识,但总体而言,对加密货币加强监管仍是未来的趋势。在行业发展初期,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影响创新。但是当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没有监管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伤害。加密监管的立法问题逐渐被重视,也证明了整个行业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