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Richard Chen,编译 | PANews
加密投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相比于传统领域的投资,1confirmation合伙人Richard Chen给出了三个不同寻常的经验——
一、投资组合的构建比选择一家合适的公司更重要
这一点听上去似乎最不符合常理,但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不会骗人。假如你将0.5%的资金投资于一家公司,并获得了100倍的收益回报率,那么你肯定不会就此收手,而会继续押注该公司。由于风险投资的回报率遵循幂律分布,因此能获得100倍回报率的概率其实并不大,而一旦运气好碰到了这种情况,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为了让自己的投资变得更有价值而选择继续押注。这就是“押注一家公司>广泛撒网+运气”的由来。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说构建投资组合比选择一家合适的公司更为重要呢?通常情况下,当你打开一些风投公司的基金网站时会看到他们推荐一些投资组合,并且会打上看起来十分诱人的宣传标语,但千万不要被这些标语所迷惑,这并不代表着这些投资组合的回报率能有多高。你甚至还会发现那些管理着 4 亿多美元的基金竟然还在参与种子轮融资,这就是让人产生疑惑的地方。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一开始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性投资可以以小博大,照此理论,后续能获得高回报率的成功投资者数量将会大幅翻倍。但事实上,后期会有大量资金迅速注入,而这些投资者几乎会包揽所有的收益(即投资越晚,零和效应越明显)。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在种子轮投资中不是领投者的话,由于你的所有权被稀释了很多,所以将很有可能无法获得按比例分配的收益。
如果对第一条经验再做进一步的极端假设,即“选择正确的公司根本不重要”,那么此时最佳的投资方案是将“美元平均成本法”(DCA)完全运用于投资ETH上,这也被称为是beta收益法(即追求获取市场的平均回报)。说句实话,在加密风险投资中,大多数在上一个周期对ETH进行一次性投资的方案都没能跑赢美元平均成本法。如果你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以200美元的基础成本,利用“美元成本平均法”投资ETH的话,那么你获得的投资回报倍数(TVPI)将是今天ETH价格的15倍。
许多人指出,利用平均成本法进行加密投资获得的回报率会更高。但我认为这种投资方式对于加密货币并不适用。由于目前公开市场上的等价基准回报率(如利用美元成本平均法投资ETH)已经很高了,接下来只有多关注“非对称收益率”,才有机会跑赢大盘。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密风投获得的平均回报率将会低于全部押注ETH的平均回报率。而从长远来看,要想超越投资ETH的收益率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每当有新的投资方式出现时,你可以看下是否会比仅仅押注ETH更好,获得更高的回报率,这样才能对新的投资信心十足。
二、在产品匹配市场之前,投资“热度”与“谁是最终赢家”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
如果你回顾下在上一轮周期中的最大赢家是谁,就会发现几乎所有赢家都与热门交易没有任何关系,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DeFi领域: 目前对于去中心化所Uniswap的投资热度可能比较高。此外当 Aave还被称为“ETHLend”时,任何散户投资者都可以在这个公开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事实上,在2020年DeFi热潮到来之前,风投公司对建立在以太坊基础上的DeFi投资热度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反而当时新上线的加密衍生品交易平台BitMEX倒是吸引了很多投资)。
2、NFT:尽管DeFi在耕种收益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火爆,但一些珍贵的加密艺术仍然没有被重视起来。比如,顶尖加密艺术家XCOPY和Pak的单个作品的地板价都未突破10 ETH。
3、Layer 1:以Solana为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Solana并不是一个受到风投热捧的公链(相比于Dfinity、Oasis、Algorand、ThunderToken、NEAR等),然而现在却是Layer 1替代品领域里表现最好的一个——而这,其实就是为什么要在种子轮阶段对投资对象进行严格估值的原因。
目前,高估值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风投公司对产品构建前的种子轮估值范围已经达到了6000万—1亿美元。实际上,能达到该估值的可能也就Layer 1公链了,因为其TAM(可触达市场)值非常高,但除此之外,投资者完全可以以更便宜的完全稀释估值(FDV)来购买到公开交易的加密货币。
然而在产品实现市场需求匹配之后,情况就恰好相反:获得最多投资的公司将会最终成为最大赢家。我们往往会低估赢家的能力,然而他们到最后很可能会成为一家垄断企业。举个例子, NFT交易平台OpenSea在A轮时的估值就高达1亿美元,而就在平台交易量开始飞速增长之后,它很快又成为了投资者疯狂投资的对象。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最好的风险回报投资方式就是:要么投资便宜的早期阶段公司,要么投资昂贵的后期阶段公司,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三、在竞争者众多的热门领域里,很难选出赢家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发现Web 2网络创始人开始纷纷进军时下最热门的Web 3领域。许多风投认为,这是优秀人才进入加密领域的标志,但也有人认为这仅仅代表了进入该领域的人具备不错的资质,但创始人与投资人市场不一定能相匹配。就资质而言,加密行业可能不同于其他行业,从历史上来看,几乎所有成功的加密项目的创始人都不是毕业于常春藤院校或是有过在硅谷工作的经历。
由于看到进入加密领域的门槛不高,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一批唯利是图的创始人。这些创始人非常擅长窃取已有的成果(例如,将以太坊DeFi应用复制到其他Layer 1公链上、将现有的Web 2 SaaS产品应用到Web 3 DAO上),并积极营销他们的产品。然而,随着加密行业转向下一个热点,创始人队伍也将不可避免地开始缩减。坦率地说,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我们看到以太坊上的DeFi加密货币的价格从历史高点下跌了70-80%,而其他公链上的DeFi项目开始变成新的热点。2020年迎来了DeFi热潮,在此期间创建的一些以太坊DeFi项目中,那些唯利是图的创始人开始转向天使投资,而具有传教士般精神的创始人则仍然秉持着持续开创新产品的愿景。
其实,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区分创始人是唯利是图型还是传教士型,那就是了解他们的目标规划,包括他们之前对于项目的想法,以及现在是否在做更好的事情。假如一个风投机构比该项目的创始人更清楚这些事情,那恐怕就传递出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了。
假如有许多项目都在试图构建同样的东西(例如Solana公链项目)时,那么将很难选出这其中的赢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每种类别的业务还是秉承了“赢者通吃”原则的。如果你采取了集中式投资的方式(本文中提到的第1条经验),那么就不要因为利益冲突而向竞争对手进行攻击了。
有些项目在产品构建前的估值就会很高。比如,目前对某些链上的DeFi 克隆项目的最低估值是4000-6000万美元,有时甚至会达到1-2亿美元。这种风险/回报率对于寻求快速预售以启动代币发行的交易者来说可能是有利的,但对寻求资金回报的风投公司来说则是不利的。
最后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对于那些向投资机构有限合伙人展示纸面收益以募集资金的基金,就算真的能达到所允诺的收益率,最终从他们那里获得的回报可能还不如直接投资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