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下文简称为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高校布局建设一批区块链技术创新基地,培养汇聚一批区块链技术攻关团队,推动若干高校成为我国区块链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一大批高校区块链技术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回顾相关政策,链塔智库发现目前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已经初步形成校企联动的态势,这份报告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在区块链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提出了高校加快攻克了八大核心技术、建设三大平台以及推广九大场景的任务。

2020年以来,教育部发布多条与区块链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加强了对区块链人才的培养认证工作。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中提到在高等学校教材建设上,下一步的建设重点是“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集中力量编写一批新教材”;三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申报的“区块链工程(080917T)”获批2019年新增审批专业,为全国首个获批设置的本科专业,将于2020年开始招生。

而在2019年12月,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出台了《区块链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这是全国首份区块链岗位能力要求的权威标准。该标准提出了区块链核心研发岗位、实用技术岗位和行业应用岗位3类人才,共计21个具体岗位的能力要求,横跨区块链核心、实用技术层、行业应用层3个岗位分布层次,将区块链产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要素划分为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工具技能以及工程实践能力这4种,旨在提供符合当前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规范。

从目前来看,区块链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基本成型,涉及区块链教材、区块链本科学位、课程设计等方向。

而这次的计划则是对于原有的创新行动计划进行整合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提出了八大核心技术、三大平台以及九大场景。

其中,需要攻克的区块链八大核心技术包括:大规模高性能区块链技术研究、区块链与监管科技研究、区块链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区块链多链与跨链技术研究、区块链与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区块链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区块链测评体系研究以及5G 环境下 “区块链+物联网”融合发展研究与应用。

加快建设三大平台:科学研究类平台建设方向、技术创新类平台建设方向、行业应用类平台建设方向;推动九大应用场景落地并建成示范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征信服务体系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医疗健康协同平台的研究和应用、区块链在公益捐赠与扶贫中的应用研究、区块链在分布式能源交易中的应用研究、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研究、区块链在供应链与物流体系的应用研究、区块链在金融监管的应用研究、区块链在数字版权管理的应用研究以及基于区块链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协同平台研究与应用。

以下是计划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