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讨论文章:Signal 创始人:开发了两个dApps后,我发现 Web3 可能是伪命题
原文作者: Chris Dixon
编译标题:a16z合伙人:带有中心化服务的Web 3应用还算是Web 3吗?1 月 24 日,a16z 合伙人 Chris Dixon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市场上对 Web 3 存在不少批评是因为许多人认为 Web 3 其实并不是去中心化的,因为许多 Web 3 应用混合了中心化服务,比如 Opensea NFT 市场,以及 Alchemy 数据可用性服务。但是,这种批评其实基于了对「去中心化」的错误理解。
Web 3 中会有中心化服务,就像 Web 1 中一样。Web 3 的关键问题是网络效应究竟是基于「私人物品」(Web 2 中所做的那样)还是基于「公共物品」(Web 1 中所做的那样)产生。网络效应是吸引用户和开发者的源头,如果大 V 们离开推特就会失去多年来累积的粉丝,因为在 Web 2 中,网络效应是推特这样的私营企业推动的。
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离开网络托管服务提供商,通过切换 DNS 记录来保留入站链接、搜索排名等。这是因为在 web1 中,由于 HTTP 和 SMTP 等开放协议、以及 DNS 等社区拥有的服务,网络效应是作为公共资源累积起来的。互联网杀手级应用其实是「网络」——Web 和电子邮件是网络、Instagram 和推特等社交应用是网络、Uber 和 Airbnb 等市场也是网络。网络效应使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公司拥有的网络能够获得主导地位并获得非常高的获客率(Web 2 市场获客率范围在 30 %-100%)。
区块链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新方法来构建网络,其中网络效应作为公共产品累积,就像在 Web 1 中所做的那样,比如以太坊 NFT 可以被视为用户和 NFT 互操作并形成连接的网络,该网络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用户可以完全控制他们的数据。有许多中心化服务可以让你访问网络,包括 OpenSea、Zora、LooksRare 等,但它们不会产生网络效应。
Web 3 中会有中心化服务,事实上,正如我们在 Web 1 中看到的那样,围绕公共网络开启了大量创新和创业浪潮。90 年代的企业家和投资者知道他们可以自由地建设和投资,而不必担心网络会改变他们的经济状况或限制他们的访问权限。Web 2 被大型企业控制,导致互联网存在严重风险,例如,社交广播服务被一些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公司拥有,并且没有为初创公司和新想法提供空间。Web 3 提供了一种网络构建新方法,将 Web 1 的公有网络效应与 Web 2 的高级功能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