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襄阳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规划》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中积极培育新技术基础设施,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布局和应用创新发展指出:推进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区域网络节点在襄阳落地,构建纵向贯通国家区块链网络、省大数据中心,横向打通市大数据中心和各部门的政务区块链公共服务体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襄阳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3月15日
襄阳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为更好地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对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性作用,高质量推进我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基础及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襄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奋力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具备坚实基础,4G/5G、光纤宽带网络快速部署,互联网和数据中心承载能力位居全省前列,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和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起步,创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有力支撑全市“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实现。
1.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4G/5G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实现4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普遍覆盖。全市建成5G基站2783个,实现中心城区5G网络基本覆盖。窄带物联网覆盖率全省第一,为智慧物联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光纤宽带网络持续升级。光纤宽带改造快速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光城市,千兆光纤启动部署,实现城区千兆网络升级。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到100%。襄阳是国家骨干传输网的重要节点,拥有一级干线2条,二级干线3条,互联网带宽突破5000吉比特每秒(Gbps),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承载能力居全省前列。
大数据基础设施能力快速上升。全市机柜总量突破5000个,服务器达到15万台,存储容量超过500PB,是中部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区,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能力处于全省领先位置。以华为云、电信云、移动云为基础,成为全省重要云计算基地。
新技术基础设施加快起步。襄阳成为全国首批区块链服务网络技术创新基地,作为全省率先引入区块链技术的市(州),襄阳市正加快推进“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已累计上链政务服务目录274个,数据近3.86亿条,数据管控已经实现“可信、可管、可用、可见”。
2.融合基础设施起步建设
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襄阳)正式上线,接入企业达20家,注册标识数量1014万个,解析量达1亿次。智能制造企业试点示范快速推进,全市共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7家,评选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79家。
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襄阳市农业信息化基础平台正在抓紧建设,涵盖11个子系统,并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建设完成襄州区智能粮食仓储、智能温棚、智能渔业和樊城都市农业、老河口梨、谷城有机茶、南漳食用菌、襄城蔬菜生产物联网监控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提档升级。全市建设了多个公共交通监管平台,实现车辆和船艇的GPS实时定位和视频监控。建立交通场站和水上重要节点的视频监控平台,重要交通枢纽的监管监测得到加强。谷城县、宜城市、老河口市建设了物流信息平台。襄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不断发展,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第一批、湖北省第一家获交通部、工信部联合认定授牌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基地,老河口智能网联(特种车)测试基地分中心挂牌成立。
智慧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全市部署智能电能表超215万只,累计安装各种类型采集终端4.24万台。建成多站融合数据中心站9座和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1座,完成18座站点布局规划和资源盘点。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基于华为云开展全市水利信息综合平台建设,重点服务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河库长制管理、水生态文明评估展示。全市95%的水库建成了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全市累计建成6个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警平台、272个自动监测站(雨量/水位站227个)。
智慧环保体系建立完善。基于华为云构建全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整合环境信息资源,为实施环境监管、服务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环保感知体系不断建设完善,建成各类监测站218座,对汉江襄阳段水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自动监测。建立重点企业污染监测系统,对国家、省、市三级共62家企业废水、废气在线监控。
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以华为云为支撑,政务数据基本实现汇聚和集中,华为云承载全市政务应用系统166个,信息化资源约35PB。全市统一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电子证照库等公共基础应用平台搭建完善,与全市63个单位建立了数据交换通道。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建设,全省监测合格率100%。
城市管理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建设了排涝、桥梁等市政设施监测管理平台,实现水位、泵站运行、桥梁情况的实时监测。启动了中原路和北街智慧灯杆试点项目。建设了“智慧房管”系统,初步实现全市统一的测绘成果管理和商品房管理。开展AI智能识别视频监控点位的试点建设,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自动识别、分析抓拍和预警立案。建成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接入中心城区11254个停车位数据信息。全市空间地理时空云平台已汇聚将近45万个城市道路、房屋等各类建筑物的标准地址。
智慧医疗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初步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累计采集全市60余家医疗机构17亿余条数据,接收省级平台下发数据4100万余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管理系统上线运行,覆盖8个县(市、区)、3个开发区,可以向居民提供电子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推进电子健康卡和医保卡融合。建成市级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平台。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襄阳市中心医院成为省内首批互联网医院。积极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加强智慧医院建设。
数字校园和智慧教育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学校宽带网络基本全部达到100兆比特每秒(Mbps),农村小学(含教学点)均不低于20Mbps,平均出口带宽123.47Mbps,无线网络覆盖率达70%以上,班班通覆盖率达10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共建设智慧教室30多间,专递课堂和录播教室近200余个。建成襄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襄阳名师名校资源平台、隆中名师网络工作室平台和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平台等公共基础教育类资源。
智慧文旅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上线运行,推动了全市数字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和高效管理。正在推进襄阳市智慧旅游(一期)建设,包括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等。
3.创新基础设施积极发展
基础研究平台加快引进。全市已建成国家级航天化学动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市重点实验室40家。积极实施大院大所引进计划,推动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湖北航空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技术转移中心在我市落地,推进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技术创新平台发展快速。截至2020年底,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有316家,其中国家级平台18家,包括1家国家级国防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平台298家,包括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4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6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家省级国际合作基地,3家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4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实验室,11家工程研究中心,9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科技创新载体快速成长。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国家级高新区1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家、省级高新区2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家、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3家。
4.建设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出台建设方案引导发展。出台了《襄阳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新基建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和发展水平处于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并结合襄阳市实际,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四个领域,提出17项重点任务。为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提出建立推进机制、强化资金保障、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各方责任四个方面具体举措。
制定措施推动5G建设。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快全市5G网络部署和普及应用,出台了《襄阳市加快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在优化审批流程、电力保障、建设空间预留、公共场所向5G开放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保障全市5G网络快速部署。
整体来看,襄阳市新型基础设施已经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但还需在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信息技术与传统领域融合发展需要加强。襄阳在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等方面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还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度应用,构建融合高效的新型基础设施。二是新型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力度需要加强。各领域各部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技术标准等各有特点,导致统筹建设推进难度大。还需要在项目建设、应用、共享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规范标准,明确各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内容,以便于统筹布局。三是数据整合共享需要加强。襄阳已初步实现政务数据的整合共享,但互联网数据、企业数据、行业数据等社会数据整合进展缓慢,可以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数据能力平台,构建全方位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能力,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经济运行、社会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二)发展形势
从国际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新型基础设施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英美等发达国家不断从战略规划、项目投资、科技研发等方面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全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迈入高速发展新阶段,逐步成为国际竞争的角力点和各国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一轮博弈点。
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从短期看,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就业岗位,有助于消除疫情冲击带来的产出缺口、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从长远看,适度超前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夯实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显著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省内看,湖北省也将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市(州)纷纷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建设一大批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新型基础设施步入大规模“安装期”。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工作目标,为襄阳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推动我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还能培育带动科技金融、智能家居、智慧旅游等一大批新型数字业态的发展,推动襄阳数字经济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提升城市功能和产业支撑能力为导向,以新技术融合创新为动力,以重大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大力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提供有力支撑,助推襄阳市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排头兵。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全市“一盘棋”,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共性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构建上接国家、省,下连县(市、区)、乡镇,横向协同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数据驱动,全面转型。发挥数据资源的基础作用,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汇聚共享,加强大数据在生产生活、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推进社会全面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应用导向,建用协同。坚持以应用为导向,聚焦经济生产、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拓展新技术应用场景,培育新服务、新业态,加快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发展模式。
适度超前,试点示范。适度超前布局5G、数据中心等技术成熟的基础设施,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试点示范,积累规模化部署经验。
区域协同,辐射带动。加强襄十随神城市群网络协同和数据互通,强化襄阳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推动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和质量稳居全省前列,5G网络覆盖率和建设水平全省领先,区块链应用设施初具规模,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架构,创新基础设施能力大幅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对襄十随神城市群的引领驱动和协同联动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示范城市。
——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全省领先水平。网络能力显著提升,争创全国双千兆先行城市,打造中部云基地,建成市级大数据资源池,形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区域节点,有力支撑襄阳城市承载功能提升。5G基站达到1万个,千兆宽带接入端口占比达到75%,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到2万个,区块链网络节点数达到6个。
——融合基础设施打造全国先进示范。建成全国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打造全省智慧农业、智慧旅游设施先行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达到40家,建成互联网医院7个,3A级及以上智慧景区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全市一体化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创新基础设施形成发展新优势。建成一批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县域高新区,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与地方产业有效对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建成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560家。
“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目标
三、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5G网络和千兆光网协同发展,提升骨干网容量和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提升数据中心规模和利用率,构建多源异构计算能力,加快人工智能数据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布局和应用创新发展。
(一)加快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
加快5G网络建设。采用高中低频混合组网、宏微结合、室内外协同的方式,实现城乡5G网络连续覆盖。优化襄阳云谷科创园、华科城、大湾区产业园、中国(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等重点产业园区5G网络覆盖,面向汽车、重点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建设5G切片专网。根据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适时开展基于5G毫米波的网络建设。加强机场、火车站、商贸楼宇等热点区域5G网络深度覆盖。推进二广高速、福银高速和浩吉铁路、汉十高铁、郑万高铁等重要交通线路沿线5G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地区网络覆盖,深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在农村地区重点推进低频5G网络广域覆盖,开展5G网络共建共享和异网漫游,加快形成热点地区多网并存、农村地区一网托底的网络格局,持续优化行政村4G网络覆盖。
推动千兆光网建设。加快构建第五代超高速光纤网络,打造“千兆家庭、万兆园区”光纤覆盖格局。推广下行速率10Gbit/s的无源光纤网(10GPON)等高速宽带接入技术,优先在9个县(市、区)主城区部署千兆宽带网络,逐步向乡镇、重点行政村延伸覆盖,实现固定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推动襄阳云谷科创园、华科城、大湾区产业园、中国(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等园区探索开展万兆商用试点。鼓励光纤入户到房间、光纤进厂到机器、光纤进办公室到桌面,提升端到端网络能力和用户体验。率先在襄城、樊城、襄州等区域打造一批“千兆宽带”应用示范小区,普及家庭宽带智能组网,推广4K/8K、增强现实/虚拟现实(VR/AR)、沉浸式视频直播、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千兆宽带应用,逐步构建“千兆城市”。
推动骨干网优化升级。推动构建200G等超大容量骨干光网络,扩展市-县、县-乡镇承载能力,提升城域网出口带宽。加快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改造进程,推广部署IPv6分段路由/以太虚拟专网(SRv6/EVPN)、软硬切片等技术打造简洁IP网络,提供端到端差异化承载和快速提供能力。持续优化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的IPv6网络质量,推进云服务平台、用户终端等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行业网站和互联网应用的IPv6浓度,实现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围绕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推动襄阳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提升襄阳企业用户的国际互联网访问质量。
加快移动物联网建设。加快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窄带物联网(NB-IoT)、速率类别1的4G网络(LTE-Cat1)、5G网络迁移,构建高、中、低速全系列的移动物联网网络体系。优化NB-IoT网络覆盖,重点面向数据采集、无线抄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场景加快建设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的NB-IoT网络设施,增强NB-IoT接入支撑能力,打造良好的网络覆盖环境。面向智能家居(视频)、车载通信娱乐等场景,加快建设LTE-Cat1/5G网络设施,满足中高速移动物联网业务。推进嵌入式SIM卡(eSIM)技术在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智能后视镜、住宅安保等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二)全力打造中部云基地
加快数据中心提质增效。发挥襄阳在地理位置、干线网络、自贸区业务试点(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优势,推动数据中心做大做强,形成立足襄阳、服务全省、辐射中部省份的数据中心聚集地。加快数据中心规模化发展,支持华为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基地持续建设完善,支持中国联通东津云数据中心建设,优化用电政策,争取大型互联网企业在襄阳建设区域性数据中心。原则上不支持县(市、区)规划建设新的数据中心,各县(市、区)统一使用市级数据中心资源,但在有需求的县(市、区)可合理布局边缘数据中心。加强存量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引导数据中心持续健康发展,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使用效率(PUE)上不高于1.3,改造后的数据中心PUE不高于1.4。
构建多源异构计算能力。加快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多源异构计算能力建设,推动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混合部署,支撑识别检测、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按需部署边缘计算设施,推动在高新区、老河口等县(市、区)建设规模适度、共建共享的通用型边缘计算资源池,满足车联网等低时延业务需求。鼓励智能制造企业按需建设边缘计算节点或边缘计算网关,助力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试点示范。
(三)统筹建设市级大数据能力平台
依托襄阳市大数据中心,建设襄阳市公共数据汇聚中心,构建全市公共数据能力平台,提升公共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加强基础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结构、统一系统接口,推动市级大数据平台与省级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推动市级各部门建设行业大数据平台,汇聚各行业数据,加强行业大数据平台与省、市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各县(市、区)依托市级大数据平台建设大数据应用平台,充分利用省、市、行业大数据平台共性能力开发本地特色应用。
(四)积极培育新技术基础设施
加快人工智能数据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语音、图像、视频及行业应用数据等多类型人工智能训练资源库和标准测试数据集。充分利用华为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基地、襄州区易华录数据湖等计算和存储资源,加强与百度大脑等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共同建设面向全市医疗健康、城市管理、智能制造、智能驾驶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典型应用场景落地,提升人工智能应用能力。
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布局和应用创新发展。建设面向政务、医疗、金融、工业等重点行业的全市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降低区块链开发、部署、运维和互通成本。推进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区域网络节点在襄阳落地,构建纵向贯通国家区块链网络、省大数据中心,横向打通市大数据中心和各部门的政务区块链公共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区块链技术创新和应用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开展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区块链在政务、司法、金融、智能制造、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应用,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将襄阳打造成为湖北省和全国区块链创新示范样板。
四、积极构建集约开放的融合基础设施
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构建农业、交通、医疗等行业大数据平台,推进能源、水利、环保等领域感知设施部署,实现传统基础设施智能感知、高效运营和数字管控,提升各领域现代化发展水平。
(一)加快工业互联网部署
加快工业互联网网络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外网改造升级,鼓励本市企业利用时间敏感网络、边缘计算、5G工业模组等技术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打造一批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功能的“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襄阳)覆盖范围和运行质量,加快创新应用,在汽车、食品、医化等行业开展多场景标识解析推广,加大企业接入规模,逐步形成辐射中部地区的标识服务节点。
打造一批服务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支持龙头企业打造省内领先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挖掘规模化应用场景,探索平台服务商业模式,加快构建襄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生态。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加强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推动中小企业上云。打造一批经济价值高、推广作用强的行业通用工业APP。
(二)加强智慧农业设施建设
建设襄阳市农业大数据平台。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市级农业大数据平台,汇聚全市各级涉农部门的基础数据、农业生产物联网感知数据、全国主要农贸市场行情数据,与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对接,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平台。依托粮食、生猪、家禽、茶叶、特色淡水产品、蔬菜、现代种业、菜籽油、林果、道地药材等襄阳重点产业开展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发布和共享服务机制,推动产业管理精细化和决策科学化,支撑农业品牌建设和产品溯源。
推进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推动襄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襄州)、南漳中国有机谷等园区探索物联网终端、智能控制设备、植保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在土地墒情、光照、自动喷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打造数字农场示范基地。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与旅游、康养、科普等服务业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加快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抓好农村电商县域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数字化建设,加快推动物流进村。加强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设襄阳名特优农产品专卖店。
(三)加快智慧交通设施发展
推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智能化升级。推动智慧灯杆、感知设施、物联网等与道路同步规划建设,促进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提升道路智能化水平。搭建车联网运营支撑平台,对主城区448个红绿灯路口开展智能化改造,建设公共测试道路,有效支撑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综合服务构建和创新应用实践。推进智能停车场建设,积极推动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施布局。探索5G、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北斗等信息技术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建造和养护过程中的应用。
开展港口、机场数字化建设。整合汉江港口码头和岸线资源,并推动航道数字化升级,实现航道智能监测,保障汉江航运水道畅通。加快刘集机场光纤、5G网络建设,创建智慧机场,推进北斗导航在机场自动化作业、精准定位等领域的应用,实现生产要素全面物联,助力打造数据共享、协同高效、智能运行的四型机场。
完善智慧物流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发挥襄阳在港口、铁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建设汉江航运中心、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沟通汉江生态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推动物流快递企业在襄阳城区部分社区建设智能快递柜、智能生鲜柜等末端配送设施,开展智慧物流进社区试点示范。
(四)加强智慧能源设施建设
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新模式,构建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储能等全链条智能化系统,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推进电厂、电网、油气管道、需求端设备智能化升级和感知设施全覆盖,打造立体化能源感知网络。推动无人机、机器人在能源场景的应用,提高能源设备智能化水平。推进建设以智慧电网为核心,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同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统筹推动建设全市统一的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平台,在主要道路、楼盘小区合理布局智能充电桩、充电站和智慧能源换电柜、换电站等设施,有序推动我市智慧能源建设。打造全省智能化电力物资“检储配”中心,实现襄阳、十堰、荆门、随州、神农架等5个地市(林区)的农配网物资智能配送。
推动能源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能源大数据平台建设,接入全市高压客户及关联分布式光伏电站、风电站、充电站等基础信息数据、企业产值和电热气油煤等多种能源数据,实施数据全链条、全过程统一管控,提升数据共享服务能力。推动建设市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对电力、天然气、热力管网等各类能源数据进行汇聚融合、共享交换和挖掘分析,实现全市能源种类、结构、运行和效率全景监测、分析和管控,为政府、企业和居民等用能各环节提供精准化、差异化、智慧化的服务。推动国网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撑平台建设,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打造“碳生态圈”,为政府、社会、企业及用户提供碳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襄阳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五)加快智慧水利设施部署
建设智慧水利物联网感知体系。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江河湖泊水系监测、水政执法、水利工程建设等业务,网格化部署智能感知设施,推进多对象、多要素、全域覆盖一体化智慧水利感知网络建设。根据全市统一的城市感知端建设业务规则和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标准,进一步规范水利部门河道水库等处前段智能感知设备,对不满足需求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础水雨情站点设置,积极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技术,扩大实时在线监测范围,充实汉江、唐白河、小清河及其支流水文监测站点,补充小型水库和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预警设施,完善谷城县、南漳县、保康县、老河口市、宜城市、枣阳市等有山洪防治任务的县(市、区)山洪预报预警设施覆盖,实现全市水情、雨情、工情、灾情监测全覆盖。
建设“智慧水利”平台。依托市级大数据中心,整合水利业务数据库,建设信息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使用的水利综合数据库,推动涉水数据资源统一汇聚,促进水利数据与自然资源、气象、交通、环保等行业数据交换共享。引入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算法,预测极端天气引发水库、河道汛情的可能性及规模,实现水库、河道相关气象站点及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共同预测,通过建立模型自动分析汛情演变情况。加强水利工程物联网智能分析能力建设,推进襄阳市汉江及重要支流分布式水情预测预报、水工程联合调度等洪涝灾害决策支持系统、旱情监测预警综合系统,建立集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实时监控和管理、水文信息管理、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应急处置、电子政务系统等为一体化的“智慧水利”平台。
(六)加快智慧环保设施建设
推进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推进传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通过无人机/船、遥感等技术整合优化、改建新建生态环境监测设施,提升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污染源头的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的环境监测能力。推进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及网格化管理平台等数字化生态环境设施建设,提升汉江襄阳段、小清河襄阳段水质监测能力,完善汉江、小清河流域监测网络,加强对全市空气质量和河库水环境监测治理能力,促进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前移到过程排查和源头防控。
搭建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搭建“智慧环保云”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汇聚整合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信息数据,为实施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加强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海量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建设覆盖环境监测监控、环境监管执法、环境应急指挥管理、生态环境大数据决策支持四大业务层面的智慧应用,形成一张图鸟瞰全市环境状况,实现生态环境数据共享、环保业务协同管理的模式。
(七)推动数字政府设施建设
提升政务外网基础支撑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网络资源,统筹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扩容改造工程建设,完善市县两级政务外网骨干网络架构,扩大市、县、乡、村四级政务网络骨干链路带宽,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千兆到县、百兆到乡镇,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推进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保障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多网融合”,推进各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向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实现政务外网对部门非涉密业务全覆盖。
提高全市电子政务云服务效能。整合华为、移动、电信等政务云计算资源,建设统一的“汉江云”容器平台,合理分配政务云资源,加快推动“汉江云”与省“楚天云”互联互通,助力全省政务云一体化服务体系建成。积极推动各部门新建、存量非涉密电子政务系统向政务云平台集中部署、迁移,实现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避免重复投入。
加快推进“两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础能力,构建全市集中管理、统一发布、动态更新、共享使用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按照线上线下一套业务标准构建线上受理平台,建设“襄十随神”区域通办平台。推进“一网统管”支撑能力建设,搭建全市统一的城市运行管理平台,连通全市各领域管理(应急)指挥系统,推动城市运行管理场景建设。加强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市、县、乡、村综合窗口“一窗通办”,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八)加快智慧城市设施建设
提升共性应用支撑能力。统筹建设“城市大脑”通用平台,加快推进襄阳“城市大脑”平台与省级智慧大脑平台互联。搭建全市物联感知设施管理平台,实现全市物联网感知设施统一接入,实时收集城市运行数据。建设城市空间地理服务平台和BIM管理平台,采集汇聚城市地理空间和建筑数据信息,推动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接入城市地理空间、建筑、物联实时感知等全域全时数据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人工智能平台,为各部门提供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基础能力,满足各业务场景需求。构建全市统一的区块链平台,基于分布式账本、高性能共识算法、智能合约引擎等区块链底层技术,搭建市级区块链平台,并使之成为全国区块链的重要节点。
部署统一物联网感知设施。深化覆盖襄阳全域的综合感知体系,统筹推进城市公共监控监测视频终端建设和图像监控探头智能化改造,推动各行业、各区域视频图像资源共享,优化感知设备战略布局,丰富感知前端种类,推动移动式视频采集终端建设,提升感知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推进城市部件数字标识全覆盖,推进襄阳市重点行业领域公共区域、地下管网和水电气、汉江水域实时状态数据采集与联网共享。加快建设多功能杆、柱、桩等新型智能感知设施,推动社会资源共享,推进“多杆合一”建设。
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按照住建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JJ/T312-2020),建设市、县(市、区)一体化运行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与国家、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整合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实施数字城管平台升级,普及移动执法终端,开发建设智慧执法、智慧市容、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园林、视频智能分析和大数据决策分析等业务应用系统,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智慧城管新模式。加强城市“全周期”管理,基于全市统一部署的物联网感知设施及“城市大脑”平台数据,实时感知获取城市部件运行状态和生命体征,通过实时在线的数据和算法,进一步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加快智慧应急设施建设。构建应急管理专题数据库和“专业图”,采集汇聚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建设等社会各类应急资源的监测数据,推进智慧应急大数据应用。强化数字化应急管理能力,推动应急设备和应急管理方式智能化改造。增强常态下的态势感知预警能力,基于“城市大脑”平台数据,提升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早期预测预警能力。强化应急状态下的调度指挥能力,以大数据和5G网络为基础,建设统一指挥、上下联通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无线、有线、卫星等不同手段相结合的应急通讯网络,整合语音、视频监控、视频会议、集群对讲等系统以及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应急情况下“看得见、呼得通、指挥得动”。提升应急资源调度能力,借助综合管理和运行指挥平台实现应急队伍、物资储备、救援装备、交通运输、通信保障、医疗救护等应急资源的动态化管理。
加快智慧公安设施建设。深化公安泛在感知体系,通过对全市统一物联网感知设施的优化布局和智能升级,不断提升人、车、物的有效捕获率、命中率和轨迹刻画能力。完善公安大数据平台功能,拓宽数据资源渠道,完善融合治理机制,形成襄阳公安数据资源治理新体系。强化完善公安数据计算能力,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有效支撑公安大数据关键应用能力研发。完善公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等级保护要求,推动建设公安安全管理中心,完善传输技术安全防护措施,健全现有安全管控体系,统筹推进现有基础设施按信创要求进行完善升级。
(九)加快智慧医疗设施升级
升级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全市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以建设卫生健康标准体系、核心卫生健康信息库、卫生健康信息集中管理及交换共享、卫生健康数据挖掘为重点,实现全市卫生健康信息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交换、多方共享。升级现有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基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信息体系,加强与省级平台互联协同能力,支撑跨层级、跨机构、跨部门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交换共享,实现医疗卫生横向业务机构、纵向管理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与业务协作。
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围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个方面,积极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医疗影像云,增强影像数据共享和聚合展示能力,实现跨医院,跨地区为病人提供医学影像数据和应用服务。推动建设全市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云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平台,协助医生提升诊疗效率和精准度。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重点骨干医院利用5G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影像阅片、远程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完善电子健康卡服务平台,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接入,推动电子健康卡与医保卡进一步融合。建立统一的互联网就医便民服务系统,依托“健康襄阳”实现线上挂号、结算、信息查询、咨询等功能。推动建立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医疗废弃物管理等系统,对医院开展精细化管理,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十)加强智慧教育设施建设
推动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构建一体化的襄阳区域“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系统,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推动全市教育管理系统与公安、民政、国土、社保等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实现襄阳市各县(市、区)适龄儿童无纸化入学。建设襄阳新中考线上考试(测评)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技术,实现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口语、理化生物实验操作等科目线上考评与训练。完善升级“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整合“襄派教育家”“隆中名师”和襄阳四中、五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在全市各县(市、区)内共享。
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全面升级襄阳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学点网络接入带宽条件。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在全市具备条件的城镇及以上各类学校中实现5G网络全覆盖。将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建设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建设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等具有实践性和互动性的学科教室,利用5G、VR/AR/MR、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情景化学习体验。推动襄阳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构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一批融合仿真技术、体感技术等新技术的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满足高精尖设备操作、危化品使用、复杂工艺流程等专业教学需要。
(十一)加快智慧文旅设施建设
推进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推进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文化旅游全域通服务平台,全面整合文化、旅游、文物、体育、广播电视等信息资源,构建“多位一体”的智慧文化旅游管理体系,打造区域性总服务入口,以平台化的方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推动建设襄阳市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云平台,统筹全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项目,特别是襄阳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和智慧景区建设成果,涵盖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体育馆、智慧景区相关服务,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体育服务网络,不断强化地方文化品牌、文化旅游资源、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亮点的宣传推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整合各业务平台涉旅数据,综合分析全市旅游热点、供需情况、市场变化、消费趋势、营销效果等数据,为全市旅游产品设计、细分市场选择、价格策略制定、营销渠道选择等提供决策支撑,助力襄阳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加快提升襄阳4A级以上景区和景区道路的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景区停车场、旅游集散与咨询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专用道路及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等设施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智慧景区建设,建设在线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智慧停车系统,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提升游客服务体验。利用5G、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鼓励古隆中、唐城、汉城、华侨城等旅游景区开发云直播、云观赏、VR导游导览等数字化体验产品,丰富虚拟旅游内容层次。
推进智慧文化场馆建设。加快提升襄阳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和5G网络覆盖水平。建设襄阳市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书目数据、读者数据、借阅数据融合共享,向市民推送“一站式”数字资源与信息。在襄阳市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打造“三国文化”“荆楚文化”“汉水文化”数字体验馆。建设自助智能化图书馆—“城市书房”,提升市民“一站式”阅读体验服务。建设智慧博物馆服务小程序,为游客提供博物馆概况、手绘地图、馆内导览、语音讲解、景区推荐路线、设施查找以及VR全景等智慧游览服务。采用5G、区块链、VR/AR、大数据等技术,建设线上展览馆/美术馆,培育“5G+直录播线上艺术培训”“区块链+艺术活动培训”等新业态。
五、大力发展高端引领的创新基础设施
积极推动国家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创新中心,推动本地企业与国内龙头企业合作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支持各县(市、区)依托特色产业建设高新区、科技产业园等创新载体。
(一)推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主动对接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科研力量,结合襄阳产业优势,高水平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支持航宇救生装备、金鹰重工申报创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扎实推进航天科技集团四十二所承担的国家航天化学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以湖北台基半导体、湖北文理学院、际华集团三五四二等为依托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面向我市优势学科、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优势领域开展基础性、创新性研究,支持承担国家、省和我市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鼓励本地高校院所、企业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提升区域科研创新能力。
(二)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创新中心
推动襄阳企业与武汉、北京、珠三角等地科研院所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加快提升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综合能力,支持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襄阳航空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襄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深兰人工智能襄阳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技术转移中心、襄阳云谷孵化中心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依托襄阳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及自贸区产业政策方面的优势,引进百度大脑人工智能产业与创新服务平台等智能创新基础设施。持续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部中心襄阳分中心,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和项目落户襄阳。
(三)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载体
持续推进襄阳高新区建设,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围绕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枣阳高新区、老河口高新区建设,培育特色鲜明产业,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样板。依托襄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南漳中国有机谷等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科学化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襄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发展。
六、构筑可管可控的安全防护体系
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结合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探索建设安全测试、设备安全检测等共性安全基础平台,加强重要数据的容灾备份,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制机制。
(一)建设网络安全感知和防护设施
推动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保障设施的安全可靠性。重点围绕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场景,推动建设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风险评估、通报预警、应急处置和联动指挥为一体的新型网络安全运营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关键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威胁态势感知、预警、响应和防护水平。建设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大数据环境下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结合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探索建设安全测试、设备安全检测等共性安全基础平台,推动构建辐射汉江流域的网络安全产业基地和网络安全技术高地。采用数据备份、双机容错、异地容灾、数据加密等技术,加强数据的安全防护,实现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全方位防护。设立备份信息服务器和不间断应急供电系统,确保信息及网络的安全、畅通。
(二)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新型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机制,落实相关企业和单位的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将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网络安全工作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指导企业和单位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全市网络安全联合检查机制,构建跨部门的安全巡查联合检查组,借助线上监测加线下检查形成监管合力,定期及不定期的巡视检查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状况实时监管。加强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及《密码法》的相关要求,落实等级保护测评及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工作,保障关键基础设施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保障机制,降低突发事件对基础设施和网络运行的影响,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强化襄十随神城市群新型基础设施共建互联,加快推进各县(市、区)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和特色应用。
(一)促进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共建
优化网络架构,加强襄阳与武汉的网络连接,提高襄阳在国家干线网络枢纽地位,完善襄阳与十堰、随州、神农架等市州的省内干线网络。构建市级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推动襄阳与省、其他市州,及各县(市、区)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提高汉江流域大数据服务能力。构建人工智能平台、区块链等共性能力平台,将服务向周边地区辐射。协同推进车联网应用创新和商用模式探索,依托十堰商用车、襄阳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随州专用车不同产业定位,联合开展车联网测试、验证与示范应用。依托襄阳、十堰共建国家物流枢纽契机,协同共建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系统,汇聚整合区域物流信息,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深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发展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提升对十堰、随州等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平台服务能力。推动襄十随神城市群智慧旅游平台互通和信息共享,推进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推进城市群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共享,提升整体环境治理水平。深化公共服务领域合作,推进城市群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支持襄十随神城市群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鼓励航天42所国防重点实验室、襄阳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航空研究院等平台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区域科技协同发展。
(二)推进各县(市、区)新型基础设施特色发展
提高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间信息通信网络联通水平,加大县市区之间的主干接入光缆网络密度。依托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推动枣阳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加快宜城云上软件园建设,支撑宜城数字经济发展。鼓励谷城推进“5G+”制造业发展,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加快智行隆中老河口示范区、老河口专用车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建设,推动形成车联网研发、生产、测试、应用、配套一体化产业生态群。推动南漳智慧农业设施发展,加强南漳智慧中国有机谷建设。推动保康智慧旅游设施建设,打造保康全域智慧旅游示范区。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功能,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统分结合、联动协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工作联席会牵头推进功能,建立健全市、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做好新型基础设施标准规范制定、项目组织、成效评价评估等工作,并加强对各县(市、区)工作的指导。工作联席会各行业牵头部门统筹本行业内建设需求、存在问题等信息,统一对接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联席会,以便于统筹布局。
(二)加大资金支持
加大财政相关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快5G网络等技术成熟的新型基础设施部署。出台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相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示范应用等细分领域扶持政策。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社会资本等多元主体加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力度。做好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与传统基础设施项目的融合促进,全力做好项目策划与储备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各类资金支持。
(三)促进数据流通
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管理机制,加强市、县(市、区)两级大数据设施建设统筹协调,采用统招分签的模式建设大数据平台系统。推动市级大数据平台、行业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物联感知设施管理平台等系统间接口统一与互联,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社会服务、行业管理等领域数据自动采集汇聚。持续完善人口、法人单位、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库,形成重点领域主题库。推进数据流通共享,探索建立数据确权、数据交易原则和规范,搭建数据资源交易平台,探索开放数据集、数据接口、数据沙箱等政企数据共享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拓展数据共享范围,实现数据资源一次采集、多方共享。
(四)优化建设环境
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5G基站、铁塔等需求明确的建设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予以落实,统筹用地用电需求。加强配套电力建设,精准提高电网设计容量,适应新型基础设施未来新增用电需求,提供安全稳定的用电保障,降低数据中心、5G基站等用电成本。推进公共建筑、公用管道、杆塔资源等公共设施向5G基站、管线、机房等免费开放。对于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招商引资,提供电价、税收、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探索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规则,研究提出并推动相关法规增加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进行道路测试和上道路通行期间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责任分担等规定。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本地人才培育,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健全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
(五)强化规划落实
建立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更新项目进展。加强统筹规划,强化项目考核,生成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建立任务目标责任制。
文章来源: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章原标题:《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阳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