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正在席卷中国艺术圈。

链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创作者 | 冯铭

7月30日,在北京798“2021数字艺术未来论坛暨Rivvoo nft平台启动仪式”上,多位艺术家、策展人和区块链行业协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内NFT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在这个论坛里,我听到了各位专家对于NFT的深入解读和未来展望,才真正开始关注区域链。”艺术家牛文娟向《链新》表示。

牛文娟坦言,虽然接触NFT的时间短,但她发现,NFT已经与众多商品、文博、艺术家等进行了合作,比如与敦煌的合作,开启了文博与科技的结合;还有国外球星购买NFT头像,艺术家Beepel创作的数字画作等,“都显示出NFT市场的极度活跃。”

NFT具有颠覆传统版权市场的能力

牛文娟,一位85后的青年女画家,从事中国画创作,今年刚刚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

目前,牛文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中国工笔画学会等学会的会员,同时还是中国教师书画院和李可染青年画院的特聘画家。牛文娟现任教于郑州大学。

近年来,牛文娟创作了五个系列的作品,分别是瓷瓶山水系列、澄明镜像系列、物造天极系列、异度时空系列、重屏系列,其主题都在表达她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在画面的表现中,她尽量简化所有元素,力图以最纯净的色彩与图式表达一种冷静的思考。

在接触NFT概念后,牛文娟就一直关注这项新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NFT在流通、版权、价值、应用上,是具有颠覆能力的。”在牛文娟看来,NFT面对的是全球的观众,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时代,能使艺术家站在更高的基点去看待艺术,也能够很好的传播自己的艺术。

最让牛文娟感兴趣的,是NFT对于版权的保护,“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版权、流通等,可能会成为传统艺术界的壁垒,比如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世界范围的流传度还是有局限的。”

在艺术领域,NFT的独一无二性、世界性与多元性,使得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让艺术作品的版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催生了艺术多重价值体系的重塑。

比如,艺术家自己可以构建NFT,代表自己对于版权的完全拥有,并且这个所有权是永久的、超越时空的,当然也可以售卖自己的版权给他人,开发相关的艺术衍生品、数字产品等。

“NFT是科技时代的产物,也是应时代而生的产物,有很多可能性与趣味性。”牛文娟向《链新》表示,“这些都是在一种全新空间和领域的全新尝试,它帮助艺术家站在一个更加广阔、多元的平台。”

NFT是区块链的一个条目,它可以在元宇宙这个虚拟空间里被买卖、被用来代表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商品,也就会带来相应的资产流动。拥有NFT意味着拥有数字世界中“独一无二”的资产,它将虚拟物品变成交易的实体,实现了元宇宙中虚拟物品的资产化,从而实现数据内容的价值流转。

“市场是检验真理的试验田。目前来看,NFT十分活跃,像年轻人一样具有活力,但也有一些顾虑,比如是否能在虚拟世界中实行最大权益的保障,能否有效的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如何符合中国国情,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牛文娟表示。

NFT应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

牛文娟认为,NFT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体验,看你如何看待生活。真实的生活与虚拟的生活,都可以作为你生活和记忆的载体。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所谓的真实就是虚拟,虚拟就是真实。”

NFT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你是否相信另一个世界。但也要分清NFT与现实生活的不同,NFT是精神的产物,它以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为前提。

“对于新鲜的产物,市场一定有很大的兴趣,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现在很多企业也在进行或多或少的NFT转化。”牛文娟向《链新》表示。

现在的90后00后乃至更年轻的Z世代们,都是数字宇宙的原住民,他们就生活在混合现实世界里,在里面体验所有与艺术相关的生活,数字皮肤、数字脸谱、数字服饰、数字家具、数字武器、数字地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的数字资产。

“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之上的,这也体现社会和观念的飞速发展。很多不可想象的事,都会成为真实。”牛文娟向《链新》表示。

牛文娟认为,目前NFT刚刚起步,还有一些地方有待完善。对于纯粹的艺术家来讲,重点是在自己的作品创作上,未来的冲突,也主要是在艺术家自己的决定。“他是否愿意将自己的作品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展现,当然这些领域的摄入,必然会无形之中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