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披露了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进度。易纲说:“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
这可能意味着,至少2022年冬奥会前,还不会大规模铺开。但是早有跃跃欲试的地区,在争取第二批试点。
法定数字货币的时间判断去年,传出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试点。据互链脉搏了解,试点的准备工作已经陆续展开。疫情期间,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要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
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表示,在当前防控疫情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加快数字货币发行。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金融科技与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杨东也表示,总体看,受疫情影响,数字货币的推出或将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因为疫情病毒使得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的频率大大下降,现金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受到了’排斥’,从而使需要当面进行支付的“纸币”的使用量进一步减少。”
随后,陆续传出央行数字货币在苏州、成都的试点消息,互链脉搏也独家披露了雄安试点的详细信息。(详见互链独家|央行数字货币雄安试点邀请名单出炉星巴克等19家在列)。
而在另一边,libra也推出了2.0版白皮书,欧洲日本也都加快了数字货币的研发。市场期望,随着竞争者的增多,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会在试点过后,会扩大覆盖面,加快推出。然而,今年4月,有媒体披露了冬奥会也是试点场景之一,这是过去没有。央行行长易纲在两会期间的表述验证了冬奥会场景也是首批试点场景。
这可能意味着,首批试点结束的工作至少要等到冬奥会结束后。也就是2022年2月20日之后。这低于市场今年年内扩大试点的预期。
冬奥会场景对于央行数字货币试点非常有价值。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观察,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城的试点重心有所不同。苏州落地的场景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交通补贴,深圳则为银行内部员工缴纳税费,雄安着重于清算领域,成都内测应用场景商户将聚焦线上线下融合消费。但数字货币还有一项功能需要测试——境外游客入境的现金支付。境外游客入境后,可以在兑换点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游客并不需要提供身份证、开银行卡、下载中国支付工具。这一流程不同于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
而央行数字货币分为四个类型的账户,最基础的那一类账户不需要提供这么多信息,满足境外游客临时入境的现金需求。冬奥会这个相对封闭可控的场景是再适合不过的试点机会了。数字货币的钱包也可以临时下载,或者集成在电信运营商的SIM卡中。如果数字货币在冬奥会试点成功,那么进一步扩大试点的应对能力也就更为充足。
虽然央行数字货币第二批的试点可能要到明年,但已经有更多的地区在做相关准备。比如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崔瑜表示,积极争取数字货币在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崔瑜说,长三角区域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各方面素质相对较高,接受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比较强,先行先试容易取得成绩。珠三角代表也不甘示弱,全国政协常委、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刘长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区块链及数字货币开发研究方面,建议香港率先成为国家在该领域的试验基地,汇集香港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经验优势和大湾区城市的技术优势,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专才共同研究技术可应用范畴,克服现时区块链对运算及网络资源的需求、潜有私隐问题、网络保安风险及对新技术监管等有待处理的难题,从而加速国家开拓金融界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和国家全球化数字货币的落地。
据互链脉搏了解,在一些二三线省市,地方执政者也都期望数字货币在当地的落地。比如贵州,早在2017年,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贵州2017年大数据发展8个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争创全国数字货币应用试点。向央行提出申请,将贵州打造成全国首个数字货币应用试点省份。比如海南,去年12月,海南省工信厅总工程师曹世平表示,以后大家提到“区块链”就会想到海南。曹世平介绍,海南将区块链产业分为存证、通证、数字货币三大类业务,海南正在向国家提出申请,希望在海南进行数字货币应用和研究的先行先试。
各地之所以对数字货币试点如此积极,一方面是各地数字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希望在数字经济领域能够保持领先或者弯道超车;另一方面,数字货币对经济发展却有好处。数字货币的取向也可以精准到需要的个体和企业,并且能够了解他们用这些钱做了什么,是否用于经济生产。在调控的效率上和精准性上,数字货币有着传统货币无可比拟的优势。俗话说“钱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