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oindesk
编译:比推BitpushNews Mary Liu
前言
CoinDesk首席内容官Michael J. Casey认为,上周现货比特币ETF 的批准引发了比特币最大化者 (Bitcoin Maxis) 与华尔街巨头机构之间的潜在斗争。贝莱德和高盛等大型机构正在进入比特币市场,华尔街可能会优先考虑用绿色能源开采的比特币或未受到非法活动“污染”的比特币,这可能会引发一场关于比特币未来的斗争,类似于 2017 年开始的激烈的“区块大小之争”。
矛盾的综合体
本周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大量加密行业人士的出现凸显了一种固有的紧张关系:一方面,该行业渴望获得传统商业机构的接受,另一方面,担心与之接触可能会破坏加密货币的颠覆性,以及其与生俱来的反叛特质。
随着 2024 年将成为传统金融 (TradFi) 入场的一年,这种矛盾感似乎尤其严重。毕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纸批文为贝莱德和富达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高盛和摩根大通等大型银行参与比特币市场奠定了基础。
问题是:这些机构的参与是否会影响比特币本身的权力动态。
随着这些大型受监管实体开始参与,高度重视抗审查制度和去中心化的“Bitcoin Maxis”和“老手们”是否会看到他们对比特币的影响力减弱?
例如,贝莱德、高盛或摩根大通是否会坚持只购买用可再生能源开采的代币,或者那些过去与身份不明的参与者无关的“干净”的代币?他们对比特币的需求是否能足够之大,以至于相关政策会实质性地改变其他参与者(例如矿工)的行为,从而改变比特币本身的构成?
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虽然这可能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答案,但比特币非常分散、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中复杂的权力动态也是其不可预知的原因之一。这种复杂性是比特币吸引力的一部分,从长远来看,让我相信这些华尔街巨头将无法对其进行重大改变。
纽约协议先例
这方面的一个参考事件是2017 年所谓的“区块大小战争”的结果。
当时,58 家加密企业游说支持比特币核心代码中拟议的“硬分叉”升级,这将增加每个区块的内存量。所谓的纽约协议旨在减少网络堵塞,允许这些企业处理更多交易,从而赚取更多费用。在一些矿池表示支持涨价后,许多人认为涨价是既成事实,因为矿工在选择开采哪些区块时是决定是否采用新版本软件的决策者。
但开发者和用户的核心群体反对将区块大小增加到超过现有的 2MB 容量,因为对于任何运行节点来验证区块链的人来说,数据存储成本都会上升。他们表示,这最终将挤出较小的参与者,导致网络更加中心化。
相反,他们主张进行一种称为隔离见证(SegWit)的修改,以降低每笔交易的数据需求,同时还支持闪电网络等第 2 层解决方案来处理链外交易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链上费用。他们推出了用户激活软分叉(UASF),反对区块大小增加的人都将抵制接受支持它的矿工开采的任何代币。
最终,UASF“叛军”获胜。它被庆祝为小人物的胜利,因为用户是比特币网络的最终受益者,拥有真正有效的权力,因为他们对代币的最终需求将推动市场主导的决策。
新巨鲸
质疑“小人物”能否继续决定比特币方向的一个原因是,后 ETF 时代的新来者可能会拥有很大一部分比特币。
一些分析师估计,比特币 ETF 的需求可能高达1000 亿美元。如果是这样,这将占总市值的约八分之一,在撰写本文时,BTC总市值略高于 8000 亿美元。
所以,足够大,但并不完全占主导地位。
还要考虑所谓的休眠代币调整。可以合理地假设,相当数量的比特币在五年以上没有从当前地址移出的话,它们将永远不会被转移——要么是因为它们被坚定 HODLers 控制,要么是因为所有者丢失了私钥。根据 Glassnode 的说法,这些代币目前约占总市值的 30%,不能被视为“死代币”的确切代表,但在估计活跃比特币生态系统的规模时应将其考虑在内。
所以现在,我们有价值 1000 亿美元的 ETF 需求,占“活跃”比特币市场(约 5810 亿美元)的 17%。看起来这些机构可能具有真正的影响力。如果这些重量级人物能够累积起来规模,像 2017 年那样的 UASF 可能会更难实现。
然而,华尔街不会是比特币的唯一巨头持有者。目前约有 1,500 个所谓的“巨鲸”地址,每个地址持有 1,000 多个比特币,合计控制着比特币总供应量的 40% 左右。其中许多人是多年来“持有”的真正信徒。他们可以在彼此之间或在自己拥有的地址之间转移代币,并以此以与 UASF “叛军”类似的方式向矿工和其他参与者提出要求,比特币 OG 仍然具有影响力。
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出现一场争夺比特币灵魂的战斗,那将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斗争,就像区块大小战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