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價格不斷逼近10萬美元這段歷史性關口,但市場內部分歧也愈發明顯。一方面,機構資金的瘋狂買進將市場推向高點;另一方面,長期持有者選擇逢高拋售,令行情上行之路充滿阻力。面對這種「機構與大戶」的博弈,後市會如何呢?
自從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以來,ETF大幅加倉比特幣已成為顯著趨勢。然而,近期推動比特幣價格快速上漲的主要力量並非ETF,而是MicroStrategy(微策略)。 2024年11月,微策略單月增加13萬枚比特幣,總金額高達120億美元。這項舉動鞏固了其作為「比特幣最大機構持有者」的地位,也顯現了其持續看多的戰略決心,並且微策略目前仍擁有超過100億美元的融資能力,未來繼續擴大持倉。
但儘管機構資金源源不絕,比特幣價格未能順利突破10萬美元大關。原因之一在於長期持有者(LTH)的集體拋售增加了市場壓力。根據Glassnode的鏈上數據,比特幣的月度拋售量達到了366,000枚,為2024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其中,持幣時長在6至12個月的投資者是主要的拋售力量,每日均拋售量達25,600枚。這種大規模拋售行為通常表明,部分投資者認為價格已經接近階段性頂部,選擇獲利了結。
長期持有者的集中拋售並非首次出現。從歷史經驗來看,每當這群人大量減持時,市場通常會面臨調整。然而,這次與以往有所不同——機構資金的加入顯著增強了市場的流動性和抗壓性,或許能夠抵消部分拋售帶來的衝擊。
按照以往週期,長期投資者的拋售往往標誌著市場頂部,但機構資金的深度介入是否會改變這一規律?比特幣對散戶的吸引力正在逐漸下降。隨著價格攀升,散戶的財富效應減弱,接盤意願明顯不足。同時,機構和大戶的博弈更多地轉移到了衍生性商品市場。過去兩個月,比特幣的合約持股量翻倍至約650億美元,選擇權市場的交易也日益活躍。
StarEx交易所分析師認為比特幣價格的波動已不再僅受現貨市場的供需關係驅動,而是與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交易動態密切相關。所以機構接盤大戶籌碼,是為了未來控制加密市場定價權,從而掌控整個加密市場。
加密市場真正的健康牛市來臨,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V神)和幣安創始人CZ近期均強調,加密行業需要超越簡單的「發幣」和「交易所」模式,發展更多有實際意義的應用。 Vitalik指出,加密產業在過去幾年缺乏為一般使用者服務的創新應用,唯一的成功案例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因為它能夠為使用者創造財富。然而,今年開始情況有所改變,產業技術基礎逐步成熟,適合一般使用者的應用程式也開始出現。
例如,Ondo協議透過RWA(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使普通用戶能夠以區塊鏈形式投資美債,而這一模式得到了貝萊德等傳統金融巨頭的支持。此外,一些創新項目儘管存在爭議,但也顯示出一定的成功潛力。例如,Pump和Polymarket等項目將博彩與區塊鏈結合,雖然爭議不斷,但它們吸引了大量用戶並在特定領域展示了區塊鏈的實際價值。
StarEx交易所分析師認為比特幣價格突破10萬美元後,對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其財富效應或已不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散戶完全喪失了機會。相反,散戶可以透過關注產業基本面和長期趨勢,在不斷創新的區塊鏈生態中尋找真正的投資價值。例如,RWA的代幣化以及穩定幣的支付和交易功能,都為區塊鏈技術找到了現實意義的落腳點。對於散戶來說,與其追逐短期熱點,不如專注於那些能提供長期價值的項目。未來,只有在基本面持續走強的計畫中,散戶才可能獲得真正的財富增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