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計畫破發的罪魁禍首? Crypto專案方正在自掘墳墓

1/ 項目方的騷操作

現在的新項目普遍面臨一個共通點問題:上幣即破發。代幣剛上線,全是拋壓,卻無人接盤。

為了避免這種局面,讓代幣上線初期有一個看起來更好的盤面,專案方也發明了一系列「騷操作」:

  • TGE前透過老鼠倉大量控籌;
  • 盤前空投質押鎖倉;
  • 或直接透過所謂女巫的方式不發空投。

2/社區=買盤or 賣盤

但有趣的是,專案方的這種行為潛意識裡是直接將自己的社群和代幣的賣盤畫上了等號,社群的空投拋壓是讓幣價表現失望的罪魁禍首。

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專案方辛苦Build出來的社區,最後卻成了賣盤而不是買盤?

如果社群只是賣盤,那專案方為何還要投入這麼多的精力去Build社群呢?

3/流水線社區工廠

其實很多專案方不懂社區,到現在也沒有想明白,為什麼要Build社區。很多時候,專案方的出發點只是為了給交易所交答卷,因為它是交易所Listing的上幣的條件,是上更好交易所的籌碼。

於是」社群」就被量化成了一串又一串的冰冷的數字,他們追求社區成員數量,追求快速增長,追求今天社區冷啟動,一個月後就要達到500k的成績。

想要做出這樣的東西其實並不難。相反,這是目前Crypto市場中最成熟的一套GTM打法,有完整的連結和工具可以幫助專案方實現這樣的目標。

如各種類似Galxe的任務平台,Tg流量工具,KOL矩陣等等。主要透過“零門檻參與”,“空投零擼”,”一魚多吃“等字眼來撬動大量擼毛用戶,最後完成所謂的“有機增長”。

但這種打法的結果也顯而易見:社區成員畫像從一開始就被定向成了擼毛黨,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會定向吸引大量以“擼子”為畫像的用戶來組成項目方所謂的“社區」。

如果專案的目標只是快速上幣、然後退出,那麼這套打法就毫無問題,甚至可以說走得無比高效,沒有任何彎路。

4/為什麼社區是賣盤,而不是買盤?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現在的社區成了賣盤,而不是買盤?

答案很簡單,因為從一開始,專案方對社群的定位和GTM打法就已經決定了結局。

專案的目的是找這些人來為自己刷上所數據。社區成員來參與的最初的目的是透過貢獻數據,貢獻勞動力來賺空投。雙方都懂對方沒有什麼價值,卻都各取所需,兜著明白裝糊塗。發出去的這些幣對項目來說本質都是債務,是為用戶提供數據的支出,而不是資產。

那麼當TGE時,這些空投不變成賣盤還能是什麼?

社區是幣價破發的罪魁禍首? Crypto專案方正在自掘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