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暴跌,传统加密行业叙事幻灭了?

  • TIA(Celestia)代币从2024年初的20美元高点暴跌超90%,现报价1.62U,深陷创始人抛售、内部管理混乱等负面舆论,反映模块化区块链赛道衰落及加密行业叙事幻灭的深层危机。
  • 项目问题频出:高层被曝集体套现(联合创始人Mustafa场外抛售2500万美元)、KOL推广造假、开发者关系主管因性骚扰被解雇,以及通过高价并购打压竞争对手等争议操作。
  • 激进治理提案(“治理即证明”)被质疑为掩盖问题的幌子,链上活跃度极低(24小时Gas收入仅231美元),社区信任崩塌。
  • 行业背景:模块化、AI Agent、DePIN等过去热门叙事集体破灭,WorldCoin、Helium等明星项目同样昙花一现,暴露加密原生创新匮乏与落地应用不足的困境。
  • 对比传统金融市场,美股/港股合规加密标的持续上涨,凸显行业需转向技术革新与真实需求,单纯炒作叙事和流量的模式难以为继。
总结

作者:Jessy,金色财经

曾经以上线交易所后十倍的涨幅在 2024 年初的那波小牛市中大放异彩的 TIA,现如今已经跌破上线交易所时的价格,截至发稿,报价 1.62U,从最高点的 20U 左右跌去了超过 90%。而 TIA 作为曾经的模块化区块链的龙头,如今却深陷创始人抛售,内部管理问题等负面舆论。

TIA暴跌,传统加密行业叙事幻灭了?

昔日明星 TIA 代币的跌落神坛,不仅仅是模块化区块链这一个赛道衰落的象征。一个在去年红极一时的龙头赛道项目的坠落只是表象。而更深层次的事实却是,币圈的那些曾经热闹的叙事,都在被逐渐证伪了。

一边是纳指再创新高的股市狂欢,另一边则是币圈一个个红极一时的叙事的破灭和币价的暴跌。传统的币圈叙事玩不动了,行业来到了真正的拼落地和应用的时刻。

从辉煌到陨落

TIA,全名 Celestia,是 2023 年末至 2024 年初最受关注的模块化区块链项目之一。在 2024 年初的那波小牛市中,TIA 代币从空投后的个位数一路飙升至 20 美元高点,其愿景是将 Cosmos的主权互操作区与具有共享安全性的以汇总为中心的以太坊结合起来。

然而,2024 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市场热度下降和项目生态推进缓慢,CelesTIA 的治理与团队问题逐步浮出水面。最具争议的,是其高层集体套现的质疑。推特用户 @0xCircusLover 爆料称,早在 2024 年 10 月初,CelesTIA 的所有 C-level 高管便完成了解锁,并开始大规模出售代币,联合创始人 Mustafa 更被指出在场外售出超过 2500 万美元的代币,随后悄然迁居迪拜。

与此同时,CelesTIA 的市场推广操作也遭遇反噬。曾为 TIA 站台的 KOL @ayyyeandy 被爆出收取不菲推广费用。而媒体平台 Bankless 联合创始人 David Hoffman 虽频繁推荐 TIA,却在「是否持币」这一关键问题上前后矛盾,进一步引发社区质疑「项目是否只是一个被资本操盘的营销产物」。

而内部更深的裂痕则来自管理层,原开发者关系主管 Yaz Khoury 因涉嫌性骚扰遭解雇,引发公关风波。CelesTIA 被曝以七位数美金买断竞争对手 Abstract,并迫使其退出与 EigenLayer 的合作。这类「排他式并购」争议不小,同时也暴露出团队在扩张路径上的焦虑。

而在币价崩跌与社区信任濒临崩塌之际,联合创始人 John Adler 于 2025 年初提出「治理即证明」的激进治理模型,主张通过链下治理投票替代传统的权益证明机制,以应对持续的通胀压力。然而,这一颠覆性提案还未落地,团队高管套现的事实便被陆续曝光,使得社区普遍认为这是一场旨在「稳住价格、掩盖问题」的治理幌子。截至发稿,其比价已较高点下跌超过 90%。而链上活跃度也惨不忍睹,根据 defillama 数据显示,在过去 24 小时,其链上 Gas 收入也只有 $231。

TIA暴跌,传统加密行业叙事幻灭了?

TIA 陨落背后,加密行业叙事的崩塌

然而 TIA 的破灭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和代币的失败,管中窥豹,这是整个加密行业新叙事幻灭的一个切面。

在过去的周期里,模块化、AI Agnet、DePIN、GameFi、NFT 等等都曾吹起过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泡泡,迎来了资本和散户一轮又一轮的集体狂欢。而到了 2025 年,我们却迎来了曾经的叙事集体破灭,山寨币哀鸿遍野。

和 TIA 类似,曾经红极一时,被资本热捧的如 WorldCoin、Helium 等火出圈的各个赛道的龙头,都曾在短期内踩着叙事的东风走向迅速积累过大量的流量和币价的暴涨。但也都只是一波的热度过后就迅速的冷却。

包括 TIA 在内的这些层面的明星代币的陨落,背后反映出的则是加密行业一个更深层的危机:行业缺乏真正的技术创新与用户落地,叙事和信任就会一再被消耗和稀释。模块化之后,公链层面也不再见新的叙事。而再看行业的现如今还有一些声音的其它赛道:AI 与区块链结合的项目大多停留在理念层,RWA 则不仅仅是监管问题,更有一个深刻的「是不是真需求」的问题。

曾经的风口都在被一个个证伪,被人们迅速地遗忘,而与此同时,传统金融市场却不断传来利好,无论是美股还是港股的加密合规相关的股票,如稳定币、合规交易所相关,都迎来了持续的上涨。

一边是加密原生创新的匮乏和币价的暴跌,一边是港美股合规加密项目被资本和市场热捧。有人认为这是「行业完蛋了」的一个标志,但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市在警示各个项目方,真正的技术革新和应用的落地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传统币圈那套讲故事,拼流量,拉盘再抛售的老路子玩不下去了。和 Web2 的项目一样,现在的 Web3 项目拼的就是落地。

分享至:

作者:金色财经

本文为PANews入驻专栏作者的观点,不代表PANews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

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意见

图片来源:金色财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注PANews官方账号,一起穿越牛熊
App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