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矿企转型升级,Core Scientific、Hut 8布局AI基础设施,摩根大通预测将有并购潮

作者:Weilin,PANews

本月,英伟达力挺的云计算提供商CoreWeave与加密矿企Core Scientific签订了两份合同,后者将交付共计270兆瓦的基础设施,以承载高性能计算的运营。与此同时,加密矿企宣布Hut 8从Coatue Management获得1.5亿美元投资,以建设AI相关基础设施。

加密矿企与AI公司的合作已经成为了一股新的趋势。经历了比特币减半的加密矿企收入下降,但握有充足算力和电力,其中一些公司正在通过布局AI设施,获取更多的收入。

同时,摩根大通表示,Core Scientific与CoreWeave达成合作后,消息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投资者表现出对挖矿行业积极前景的认可。该机构表示,这种趋势还可能引发更多的并购。

AI公司瞄准加密矿企,收购与合作动态频繁

6月初时,英伟达力挺的云计算提供商CoreWeave与比特币矿企Core Scientific签订了为期12年的合同。该合同预计将为Core Scientific产生约2.9亿美元的平均年收入,12年期间累计总收入将超过35亿美元。Core Scientific计划提供200兆瓦的基础设施。

6月26日,双方又签订了一份新的补充合同,Core Scientific将交付约70兆瓦的额外基础设施以承载高性能计算运营。新合同预计将使Core Scientific在之前协议下额外再获得12.25亿美元的收入。场地改造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6月3日,CoreWeave曾提出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ore Scientific。Core Scientific拒绝了这一收购,表示该报价低估了公司的价值。CoreWeave由英伟达支持,主要业务为出租用于训练和运行AI模型所需的GPU。CoreWeave在今年5月的一轮融资中估值为190亿美元。

对于矿企与AI公司的合作,Core Scientific首席执行官Adam Sulliva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过去20年里建造的许多数据中心并不适合未来的计算需求。Core Scientific可以为未来进行设计,并建造应用程序专用数据中心 (ASDC)。”

他还表示公司也将继续专注于核心业务:“我们打算继续转型并扩大我们的托管业务和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公司将继续增强其加密货币挖矿能力。”

就在同月,6月25日,加密矿企Hut 8宣布获得了Coatue Management 1.5亿美元投资,以建设AI相关基础设施。此笔资金通过可转换债券提供,年利率为8%。投资消息推动Hut 8股价上涨近4%。

Core Scientific和Hut 8并不是仅有的寻求通过人工智能增加收入的公司。6月25日,加拿大矿企Hive Digital Technologies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财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年度收入同比增长8%,总计1.145亿美元。

“Hive公司继续努力扩展其设施,以向游戏、人工智能和图形渲染行业的公司提供高性能计算(HPC)服务,”Hive公司表示,并补充说,该公司“已牢固地融入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繁荣之中”。 目前,Hive在加拿大、冰岛和瑞典设有基础设施。

除了以上这些公司,比特币矿企Bit Digital目前约有27%的收入来自人工智能,该公司也加入了新一轮的与AI公司合作的热潮中。6月24日,该公司表示已与一位客户达成协议,在三年内供应2048块Nvidia GPU,使其为该客户提供的处理器数量翻倍。为履行合同,Bit Digital向戴尔科技订购了256台服务器,并将很快在冰岛的一个数据中心部署这些服务器。

Bit Digital表示,该合同预计每年将产生9200万美元的收入。为了支付这些GPU,部分费用将通过出售一些加密货币来筹集。 

加密矿企转型升级,Core Scientific、Hut 8布局AI基础设施,摩根大通预测将有并购潮

矿企拓展收入,在算力与电力上具备优势

矿企转向与AI公司合作的一个原因是,在4月的比特币减半后,加密矿工收入大幅下降。根据The Block数据,5月份比特币矿工收入环比下降46.15%。4 月份,矿工创造了 17.9 亿美元的收入,而 5 月份的数据约为 9.6424 亿美元。目前,矿企正在寻求扩展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加密矿企在算力和电力上具备充分优势,因为他们通常已经拥有AI和高性能计算(HPC)公司所渴望的计算能力,并在美国拥有多处挖矿站点,以及拥有与电力供应商签订的合同。

公开资料显示,在美国,目前每年的发电量约为1300吉瓦,并且还有500吉瓦的新发电能力正在开发中。据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估计,2024年,美国数据中心将消耗21吉瓦的电力,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35吉瓦,届时将占美国总发电量的9%。

在当前AI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比特币矿企手中的电力资源尤为宝贵。据摩根大通估计,仅美国上市的比特币矿企就拥有超过5吉瓦的电力,并通过与未开发土地相关的购电协议获得了另外2.5吉瓦的电力。作为对比,剑桥估计,全球整个比特币网络大约需要17吉瓦的电力。

按照合作模式,比特币矿企主要提供两种托管模式,一种是矿企出租他们的数据中心给超大规模公司,后者需要自己购买并提供所需的GPU,用于执行高性能计算(HPC)或AI相关的计算任务。第二种模式中,矿企需要自己融资购买GPU,并且负责这些GPU的运营和维护。然后,他们向需要这些GPU进行计算的AI客户出售计算能力。

摩根大通:向HPC项目多元化发展,矿企将现并购时代

摩根大通在6月24日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比特币挖矿行业在Core Scientific与人工智能公司CoreWeave达成合作后,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公告发布后,该行追踪的14家矿企总市值增长22%,即40亿美元,而比特币价格下跌7%,标普500股票指数微涨3%。此次合作不仅触发了行业重新评估,更显示出投资者对挖矿行业积极前景的认可。

分析师Reginald Smith和Charles Pearce认为,这一合作凸显了“挖矿设施在替代(且可能更具增值性)用途方面的潜力,以及电力接入的稀缺性和价值”。Core Scientific的交易被视为行业向HPC项目多元化发展的有力验证和加速器。

摩根大通还表示,大型数据中心和AI公司对电力的需求可能会开启一个有关比特币矿企的新的并购时代。

在评估各公司表现时,摩根大通指出,超配评级的Iris Energy(IREN)凭借过剩的电力容量和早期采纳HPC趋势的优势,最有可能抓住此次机遇。该公司已在设施中运行GPU,并在数据中心建设和电力获取方面拥有良好记录。

相比之下,中性评级的Cipher Mining(IFR)虽拥有吸引人的电力成本和强大的运营历史,但其电力管道规模较小。而同样获得超配评级的Riot Platforms(RIO)则“仍然完全致力于比特币挖矿”,对HPC的兴趣不浓厚。

此外,报告还指出,低配评级的Marathon Digital(MARA)和中性评级的CleanSpark(CLSK)在“企业电力成本方面最贵”,显示其在成本控制上仍需努力。

目前来看,AI公司与矿企的合作已经从先前的市场炒作情绪,落为了进一步的实际行动,接下来的进展如何,PANews会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