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分類

金融的根本目的不是賺錢,不是讓資金翻倍,而是資源的合理配置。簡單來說,就是把錢交到需要錢和能管理好錢的人手中。按照這個邏輯,金融也可以進行這樣分類:

金融行業可以分為買方、賣方和服務者三類。買方指的是買資產的一方,就是拿著資金在市場上尋找回報率高的資產。這裡的資產可以是固定資產或是金融工具等等各種不同種類的資產,例如股權、債權、期權或是其他金融創新產品或衍生品。買方有商業銀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自營交易室、保險等等,它們的區別是資金來源和投資方向的不同。

賣方,指的是賣資產,就是把資產打包、包裝,然後放到市場上進行出售,例如投資銀行,負責公司兼併收購業務,再比如國內券商,負責公司上市等業務。

服務者就是服務於賣方和買方的,例如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提供審計、法務等專業服務,以幫助買賣雙方更好的完成交易。此外,金融信息服務商也屬於服務者,比如國內的萬得(Wind),就是提供金融數據和其他一些服務。

買方、賣方和服務者的利益一般來說並不衝突,都是想讓資產增值,讓資金回報率更高。

買方和賣方的地位隨著經濟周期會出現一些變動,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般的,買方會處於相對更高的地位,因為往往是資金選擇投哪個資產,而不是資產方決定接受誰的投資,所以賣方從業人員經常稱呼買方為金主爸爸。而在特殊時期,會出現市場資金過剩,資產方挑選資金方的情況。在某些明顯行業或是明星公司,也會出現資產選資金的現象,比如阿里巴巴等明星企業。

而服務者又有點中介,或是邊緣行業的意思。服務者本質上並不是金融企業,只是在這個買賣資產的體系中承擔了一部分金融以外的專業工作。這裡稱服務者為邊緣行業,並不是貶低的意思,只是表明在資產交易的過程中,其參與方式的問題。

買方、賣方、服務者的職業道路及收入水平

以IPO為例,整個流程需要投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共同參與,而上市公司付給這些機構的費用中,有大部分歸投行,其次是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拿到最少的部分。

買方、賣方和服務者的收入水平在應屆生階段差別不大,從業幾年後也都能夠獲得不錯的待遇,但是具體收入還要因人因事因行業而異。

買方

首先是商業銀行。一般來說,股份制銀行收入會略大於國有銀行。總行員工的工資一般來說比分行要高,職業發展也更開闊。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支行,收入也不相同。銀行內部還分編制內和派遣員工,編制員工和派遣員工待遇又有很大差別。但是總體來講,他們的收入會比外界的想像低一點。銀行員工的工資構成一般是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專項獎勵。基本工資主要是固定工資加上津貼;績效獎金根據不同的銀行和不同的部門有很大差別,一般包括工作職位的績效薪酬、所屬部門的業績績效和個人業務的獎勵提成;專項獎勵主要包括銷售信用卡、理財、保險、網銀等產品的提成,這一部分依據個人能力和資源,差別也較大。銀行職員的發展主要有職能部門(比如櫃員)、管理崗位、業務部門、後台部門這幾條。職能部門的收入相對穩定,但是增長空間也小。如果處於職能部門,想要往中後台發展,需要關係或者機遇。職能部門也可以轉型為客戶經理,朝業務方向發展。業務崗位有比較複雜的業績指標,考驗個人能力和人脈資源,有一年只賺幾萬塊的,也有沒幹幾年就幾十萬年薪的。

再說說私募公司。私募一般分核心團隊和非核心部門。核心團隊主要就是負責研究、下單等工作,門檻較高,能夠接觸到私募公司的核心商業機密,且一般會有較高的保密要求,因此收入相對較高。另外,核心團隊與銷售部門相互獨立,核心團隊成員不接觸客戶。非核心部門主要有銷售、行政、人事、IT、運營等。除了銷售,其他部門員工收入都相對穩定,且不會太高。私募公司的固定支出主要也是這部分人員工資和辦公地點租金等支出。私募基金的銷售崗位收入根據業務有很大差別,做的好的輕輕鬆松能拿到幾十萬年薪甚至更多,做的差的就只有較少的基本工資。

這裡提一下分析師或者研究員這個崗位。很多應屆畢業生的求職方向都會把分析師或是研究員放在首位,原因無非是不用接觸客戶、收入較高、職業前景好。其實,分析師或是研究員的壓力非常大,每年出業績報告的時候,可能連續幾天都只睡幾個小時,平時也需要到處出差調研。此外,由於競爭壓力大,很多這個行業的人還在同時學習CFA或是其他證書。如果能夠堅持下去,後期帶個小團隊,年入過百萬也是能夠做到的。職業發展也有較多選擇,有些跳槽到賣方,有些進入上市公司投資部門,有些加入創業團隊,成為未來的CIO或是CSO。

最後提一下自營交易室。 “自營”顧名思義就是用自有資金進行交易以賺取利潤。海外的券商收入大部分來自於自營業務,而國內目前券商的收入大部分仍是佣金收入。近幾年,國內券商也在嘗試轉型,自營業務收入比重在逐年加大。自營交易室的員工基本上都是交易員,且相互獨立,對賬戶擁有較大的自主決策權。交易員的收入主要分為基本工資和收益提成,或是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分成。不同交易員的收入差別巨大。如果是剛入職的交易員,尚處於培養階段,由於賬戶規模較小,提成收入也就相對較少,且大部分交易員在前期都是虧錢的。這個階段主要依靠基本工資,且基本工資也不會很高。有一定經驗的交易員由於管理的資產規模變大,基本工資也逐漸提高,收入會有一個質變。如果是頂尖交易員,收入就更高,一年賺個幾套房子的情況也是真實存在的。總之,自營交易室的交易員收入下限較低,但是沒有上限。

自營交易室在國內還比較少。目前國內主要是券商在做自營業務,也就是用自有資金買賣股票,賺取差價。此外,永安期貨和南華期貨也發展在自營業務。而在英國等發達國家,自營交易室較為普遍,交易員的從業人數也比較多。以英國為例,目前最大的自營交易室是ALPHA ZONE和OSTC。

賣方

首先看國內的投行,或者券商的投行部門。在投行部門,應屆生初始年收入可能略低於買方。但是一年後,基本工資會根據職級逐漸提高,並且會開始參與項目,能夠從項目中獲得獎金收入。而不同的投行,不同的部門,由於所對接的行業不同,參與的項目不同,其獎金會有巨大差異。因為投行員工的收入會和參與的項目進行綁定,如果投行收取的佣金多,得到的獎金也就多。此外,在團隊中的地位、對項目的貢獻也會體現在獎金分配上。不同的項目,涉及的資金總量從幾億到上千億不等,獎金也就有很大差別,多的光年底的獎金就能拿到上百萬,少的可能只有幾萬十幾萬。工作強度方面,投行員工不是在熬夜就是在熬夜的路上。可能需要全球到處飛,熬夜敢報告,還有一些瑣碎的協調工作。所以投行部門的工作對一個人抗壓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也能讓人快速成長。投行員工有些會跳槽到自己的客戶公司,或者去初創企業擔任CIO等職位。

再看研究部門。投行也有研究部門,但是和基金公司的研究部門所研究的內容不同。投行的研究部門可能工作強度要更高。

最後是銷售部門和中後台部門。這些的情況和買方的情況類似,銷售部門做的好的也能年入上百萬,也有可能每天勤勤懇懇一年只賺十幾萬。中後台部門的獎金比較少,收入主要依靠基本工資,他們的工作相對輕鬆,員工成長速度也沒有投行部門和研究部門那麼快。

服務者

服務者,指的是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金融信息提供商、財經公關等等。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會計師事務所一般是外資比中資待遇高,以四大為例,應屆生一般能拿到7k以上,同時工作強度和壓力也比較大,此外還需要考CPA或是ACCA。會計師事務所的職業路徑基本就是從基層做起,然後資深員工、經理、高級經理,最後是合夥人。做到合夥人,收入可以是非常不錯了,但一路付出的精力也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