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什麼是幣安智能鏈(BSC)?與以太坊有何不同? CeDeFi是什麼一回事?您將在本文中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首先,讓我們看看幣安智能鏈(BSC)是如何誕生的。

幣安鏈(Binance Chain)

2018年4月,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幣安(Binance)決定推出自己的區塊鏈幣安鏈(Binance Chain)。

幣安鏈背後的主要思想是創建一個能夠支持大型交易吞吐量的高速區塊鏈。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幣安鏈背後的團隊選擇了具有即時最終確定性的Tendermint共識模型,並且並未支持多個應用,而是決定專注於其主要應用——Binance DEX。

儘管以太坊上的DeFi蓬勃發展,但Binance DEX的吸引力並不如預期,幣安很快意識到幣安鏈缺少的主要功能是能夠運行智能合約並允許其他團隊部署自己的應用。

在這一點上,幣安做出了一個有趣的決定。他們沒有嘗試向幣安鏈添加智能合約功能並犧牲其性能,而是決定與幣安鏈並行推出另一個鏈,這就是幣安智能鏈(Binance Smart Chain,BSC)發揮作用的地方。

幣安智能鏈(BSC)

幣安智能鏈於2020年9月推出,與幣安鏈相反,它是完全可編程的並支持開箱即用的智能合約。

從頭開始創建一個全新的智能合約平台需要多年的工作和研究。幣安沒有這樣做,而是決定利用用戶和開發人員對以太坊的熟悉程度,並分叉以太坊的go客戶端– geth。

當然,在不做任何更改的情況下分叉以太坊就沒有多大意義,因此幣安決定通過犧牲網絡的去中心化和防審查屬性來優化新鏈,以降低費用並提高交易吞吐量。

這是通過用權益證明權威模型替換以太坊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模型並調整其他一些參數(例如區塊時間和每個區塊的gas限制)來實現的。

在深入介紹Binance Smart Chain的細節之前,讓我們看看為什麼首先要犧牲網絡的某些屬性。通過回顧著名的擴展性困境,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一點。

擴展性困境(Scalability Trilemma )

擴展性困境是一種有用的模型,由Vitalik Buterin引入,有助於可視化在涉及不同的區塊鏈架構時必須進行哪些取捨。

每個區塊鏈都具有3個核心屬性:安全性,擴展性和去中心化,這些屬性無法同時實現。因此,為了顯著改善這些特性之一,必須犧牲其他特性。

分片(sharding)是通過將區塊鏈分成多個較小的鏈(“分片”)來解決基礎層面臨的挑戰的一種嘗試。分片是以太坊選擇的一種擴展方法,也是Eth2升級的要素之一。

不幸的是,分片本身無法完全解決難題,即使分片的區塊鏈也無法在不犧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情況下每秒處理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筆交易。

這也是以太坊社區決定使用第2層解決方案的原因,該解決方案可以在不犧牲其他屬性的情況下顯著提高區塊鏈的可擴展性。

儘管出現了“擴展性困境”,但很多其他的項目仍然決定進行擴展,雖然犧牲了其他兩個屬性,這不足為奇。 EOS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這也是幣安智能鏈決定採用的方法。

架構

幣安智能鏈不是使用工作量證明(PoW)或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而是使用權益證明權限(PoSA)模型。

在此模型中,所有交易均由稱為驗證器的一組節點進行驗證。驗證器可以是活躍的,也可以是不活躍的。有效驗證者的數量限制為21,並且只有有效驗證者才有資格驗證交易。

活躍驗證器是通過根據其持有的BNB代幣數量對所有驗證器進行排名來確定的。 BNB數量最高的前21個驗證器將變為活躍狀態,並輪流驗證區塊。這些驗證器的資格每天確定一次,所有驗證器的集合分別存儲在幣安鏈上。

除了自己質押BNB代幣外,驗證者還可以鼓勵BNB持有人將其BNB代幣委派給他們,以便獲得驗證者的交易費用中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幣安智能鏈的所有交易費用都以BNB的形式支付,BNB是該鏈的本地代幣,類似於以太坊網絡中的ETH。

與以太坊和比特幣相反,幣安智能鏈沒有區塊獎勵補貼。這意味著驗證者僅會收到以BNB支付的交易費用,並且每個區塊也沒有其他固定獎勵。

儘管PoSA共識模型實現了較短的區塊時間和較低的費用,但這樣做的代價是網絡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首先,用戶不能像在比特幣或以太坊中那樣以類似的方式開始驗證區塊鏈的狀態。

最重要的是,即使用戶可以以無許可的方式加入網絡並開始驗證交易,隨著幣安智能鏈的發展,他們在消費者級硬件上也將無法長時間持續這種優勢,因為幣安鏈的狀態增長速度要遠高於以太坊。

現在,讓我們看看基於PoSA的模型如何使幣安智能鏈團隊能夠更改區塊時間和gas限制的。

區塊時間從以太坊上的大約13s減少到幣安智能鏈上的大約3s。這允許更高的交易吞吐量和更快的確認時間,但必須存儲更多的數據。

如果在以太坊上實施,由於沒有足夠的時間從多個不同地理位置跨網絡傳播有效區塊,這也會增加孤塊的數量。

但是,當涉及到幣安智能鏈時,這不是問題,因為驗證器輪流驗證區塊。

gas上限限制是我們在有關gas費的文章中討論的另一個重要參數。此參數基本上決定一個區塊中可以容納多少個交易。

在以太坊上,礦工必須達成共識,並決定他們想要設定的價值。

與減少區塊時間類似,增加區塊gas限制會增加區塊鏈產生的數據量,這使單個用戶更難運行自己的節點。

同樣,這對幣安智能鏈來說也不是問題,因為當區塊鏈的狀態超出消費級硬件可以處理的範圍時,這21個驗證器就可以在機構級硬件上運行其節點。

在撰寫本文時,每個區塊的gas限制在以太坊上設置為1250萬gas,在幣安智能鏈上設置為3000萬gas。

通過了解區塊時間和每個區塊的gas限制,我們可以快速計算出幣安智能鏈上的數據量大約比以太坊區塊鏈上的狀態增長快10倍。

目前,幣安智能鏈的平均區塊大小為40,000字節,每天增長約1.15 GB,即每年約420 GB。幾年後,這必然超脫大多數消費級硬件的承受能力。

現在,當我們對幣安智能鏈架構有了更多了解時,讓我們看看CeDeFi的意義。

CeDeFi

眾所周知,DeFi代表去中心化金融。 CeFi與DeFi相反,正如我們可能猜到的那樣,它代表著中心化金融。 CeDeFi是幣安首席執行官創造的一個術語,基本上描述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混合解決方案,幣安智能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那麼,這種解決方案的好處是什麼?

CeDeFi使用戶可以在不支付高額交易費的情況下使用DeFi。

較低的費用鼓勵用戶使用多種不同的DeFi協議,例如去中心化交易所,貸款協議,流動性匯總工具,收益耕種工具等。

最重要的是,CeDeFi使用戶熟悉常見的DeFi工具,例如Metamask和區塊瀏覽器。

與以太坊區塊鏈需要支付的費用相比,它還允許新團隊以較低的成本部署其智能合約。這樣,他們可以輕鬆地測試並獲得有關其項目的反饋。在具有實際經濟激勵的生態系統內進行測試通常比僅在測試網上進行測試要好得多。

幣安智能鍊和CeDeFi最近已經開始流行。這主要是因為以太坊的高交易成本使一些用戶望而卻步。

眾所周知,幣安智能鍊是以太坊的一個分叉,因此可以運行與以太坊上完全相同的智能合約。

這實際上使網絡可以通過重用或分叉所有流行的以太坊服務和應用程序來快速引導其生態系統。

用戶可以通過在Metamask中切換其網絡來連接到基於幣安智能鏈的dApp。他們可以在bscscan.com上查找交易,這幾乎是etherscan.com的副本。他們可以在Pancakeswap(Uniswap的一個分叉)上進行交易。他們可以在Venus上借出和借貸——Compound的分叉,並通過Autofarm進行流動性挖礦——一種類似於Yearn Finance的協議。

與以太坊類似,幣安智能鏈還允許使用其類似於以太坊的ERC-20標準的BEP-20標準來創建新代幣。

一些基於以太坊的項目也很快發現了以最小的成本將其業務擴展到幣安鏈的機會。流動性聚合商1Inch最近決定也將在幣安智能鏈上推出。

總結

顯而易見,幣安智能鏈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吸引大量的吸引力,並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和交易量。

決定分叉以太坊,並允許用戶和開發人員與他們已經熟悉的DeFi工具和協議進行交互是非常聰明的舉措。

時機也非常好。以太坊的流行與大多數以太坊擴展解決方案的結合仍在進行中,而牛市的狂漲導致高額的交易費用使較小的用戶無法承受,並迫使他們在仍想參與DeFi的情況下尋求其他選擇。

最重要的是,幣安能夠利用其作為頂級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的地位,並使數百萬用戶可以輕鬆地將BNB和其他代幣輕鬆直接提取到幣安智能鏈。

這裡要問的主要問題是,這是僅因以太坊交易費用較高而導致的短期增長,還是獲得了真正的長期用戶?

在這一點上,很難說,但前者的兩個關鍵點指向了以太坊的第2層擴展解決方案和Eth2擴展路線圖。

兩者都可以在不犧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等其他特性的情況下,大大降低以太坊的交易費用。

Matic(又稱Polygon)和路印(Loopring)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戶和交易量,我們已經可以感受到它了。這種趨勢只會隨著其他第2層解決方案獲得更多關注而不斷升級,而諸如Optimism之類的新解決方案將在數週內全面推出。

隨著數以百萬計的新用戶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確保他們了解DeFi和CeDeFi之間的差異並能夠做出自己的決定也非常重要。

歸根結底,我們必須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區塊鏈尚未完全去中心化且無需許可,使用區塊鏈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可審核性?也許吧,但這真的是整個加密貨幣領域的主要價值主張嗎?

看看DeFi和CeDeFi如何發揮作用顯然很有趣。

那麼您如何看待幣安智能鏈? CeDeFi有未來嗎?